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608节

  “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以证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

  “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不许,斩上官婉儿于旗下。”

  “太平公主非常哀伤,派人去吊祭,并出钱五百匹绢。”

  朱棣:从巾帼宰相到挫骨扬灰,上官婉儿最幸与最不幸的一生。

  中宗李显去世后,玄宗李隆基发动政变,处死了韦后和上官婉儿等人。

  尽管上官婉儿向李隆基投诚,但李隆基还是执意处死了上官婉儿。

  唐中宗时代,唐代的政治比较混乱,各色各样的人都想参政。

  比如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都想做武则天第二。

  上官婉儿也是强力参与其中,不停的和别人拉帮结派,形成政治集团。

  但她本身根基比较浅,如同墙上草,风吹两边倒。

  谁的势力大,她就跟谁跑。

  可悲可叹的是,人算不如天算。

  当她还没有完全成为李氏这一党的时候,唐隆政变发生了。

  尽管上官婉儿手持火烛,拿着遗诏以表忠心。

  但李隆基知道上官婉儿善变,不知道她以后还会再和谁拉帮结派,不如立即处死,以绝后患。

  上官婉儿死后,她的墓葬是由睿宗皇帝下制修建并予以礼葬的。

  其实上官婉儿的墓完全是太平公主一手所建,但这背后机隐含着政治动机。

  李氏宗亲恨上官婉儿,太平公主又不能公开批判李隆基的行为。

  太平公主对侄儿李隆基发动政变虽然同意,那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利益。

  可对李隆基杀死上官婉儿这种做法不满,可也无可奈何。

  只能通过哥哥睿宗皇帝为上官婉儿正名,并批准为她举行葬礼。

  这就明显表示了太平公主系,而上官婉儿留下的政治势力也一并被太平公主收拢。

  之后,太平公主谋逆被李隆基赐死。

  李隆基下令平毁驸马武攸暨墓,让太平公主死无葬身之地。

  由此可见,唐朝的政治是何等的残暴。

  太平公主对死于李隆基之手的上官婉儿高调示好,并亲自安排志墓下葬。

  在太平公主倒台之后,新仇加旧恨,被认定为太平公主一党的上官婉儿。

  她的墓葬自然难以幸免,也一同被毁,尸骨荡然无存。

  建墓与毁墓,成了两股势力你死我活的斗争。

  上官婉儿的生命生前在政治的旋涡中翻滚,即便死后也仍无法难以逃脱。(本章完)

第400章 花刚太平公主

  在中国的历史上,唐朝是一个最为开放和繁盛的朝代。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甚至,武则天的女皇时期,都让世人对那个时代充满了向往。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

  有如此雄才大略的皇帝,她的子女也一定会有一番传奇的经历。

  “太平公主年幼时常常去探望外祖母荣国夫人,一次她的侍女随行时被她的表兄贺兰敏之玷污。”

  “这件事情使得武则天非常忿怒,尤其是因为贺兰敏之之前曾经玷污过一名准太子妃。”

  “武则天最终决定取消贺兰敏之作为武家继承人的身份,并将其流放,中途处以死刑。”

  “公元670年,荣国夫人去世。”

  “太平公主为武则天给外祖母尽孝,出家当了道士,起道号太平。”

  “虽然号称出家,但她大部分时间住在宫中。”

  “太平公主十二三岁时,吐蕃方面派出使者要求娶走太平公主。”

  “武则天不愿让太平公主远嫁吐蕃,便为她修建了太平观。”

  “让太平公主进入观内出家受戒,以此拒绝吐蕃。”

  “公元681年,太平公主16岁时,嫁给了唐高宗的嫡亲外甥薛绍。”

  “武则天因薛绍嫂嫂萧氏和成氏出身不够高贵,曾想让薛绍休妻。”

  “但有人告诉她萧氏出身为兰陵萧氏,她才放弃了这个想法。”

  “公元683年,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计划称帝,宗室成员开始密谋造反。”

  “薛顗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牵连到薛绍,但薛绍本人并没有参与。”

  “武则天下令处死薛顗,将薛绍杖责一百,最终薛绍饿死在狱中。”

  “这一年,太平公主刚满25岁,她最小的儿子才刚刚出生不久。”

  “事后,为了安慰女儿,武则天打破食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将太平公主的封号加到了一千二百户。”

  “薛绍去世不久后,武则天开始为太平公主另选驸马。”

  “武承嗣成为驸马的第一人选,他是武则天同父异母的哥哥武元爽的儿子。”

  “太平公主不愿意嫁给武承嗣,在婚礼即将举行时逃婚。”

  “公元690年,太平公主改嫁给了武攸暨。”

  “在此之前,武则天为了让太平公主嫁给武攸暨,处死了武攸暨的妻子。”

  “这次婚姻,被认为是武则天为了保护太平公主而采取的手段。”

  “不久之后,武则天正式登基成为皇帝。”

  “太平公主和武攸暨之间,共生育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在第二次婚姻期间,太平公主不仅大肆包养男宠还与朝臣通奸。”

  “不久后,武则天的第一任男宠薛怀义因与武则天赌气烧掉了明堂。”

  “太平公主派人去薛怀义那里假传圣旨,说武则天宣他到瑶光殿相会。”

  “同时又派自己的心腹乳母张夫人率领壮士到瑶光殿埋伏起来,最后将薛怀义处死。”

  “随后,太平公主将她中意的男宠张昌宗进献给母亲武则天。”

  “张昌宗又将他的哥哥张易之引荐给武则天,太平公主因此赢得了武则天的信任。”

  “此外,太平公主又参与扳倒了酷吏来俊臣。”

  “来俊臣原本帮助武则天纠察谋反案,但武则天统治日渐稳定后。”

  “他因为缺乏谋反嫌疑人,罗织罪名诬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

  “又想诬告皇嗣及庐陵王与南北衙禁卫军一同谋反,希望借此窃取国家权力。”

  “武则天早已洞察他的企图,并没有被骗。”

  “但她的侄子武承嗣却认为来俊臣的行为令人不安,于是就决定借助太平公主的权力来打压来俊臣。”

  “太平公主签署了控告来俊臣的上书,之后私下找武则天沟通,最终来俊臣被处死。”

  “武则天认为太平公主长相,性格都像自己,常与她商议政事。”

  “但武则天生前从不让太平公主,将她参与政事的事情外泄。”

  “太平公主畏惧母亲,因而行事比较收敛,对外只大肆装修府邸。”

  “武周末年,武李两家的矛盾日益尖锐。”

  “为了避免未来的政治斗争,武则天召回庐陵王李显,并通过一系列联姻将武李两家联系起来。”

  “武则天还让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以及两个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掌握权力。”

  “虽然太平公主是武家儿媳,但她政治上一直支持李家。”

  马皇后: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好在没有把皇位传给太平公主。

  武则天是历史上第一代女皇,她的上位是因为她的丈夫。

  李治本就患有头痛症,一开始武则天只是帮着李治批奏折。

  后来权力逐步渗透到每个角落,渐渐地掌握了实权。

  其实,在这个时候,武则天心里已经感觉有些对不住李家了。

  武则天在选继承人的问题上,一直左右为难。

  之所以左右为难,是因为选谁为接班人,都有对她不利的地方。

  无论是儿子还是娘家的侄儿,都不是她的最佳选择。

  不过,如果武则天选太平公主当继承人的话,她一定不会左右为难。

  但是武则天之所以最后没有传位于太平公主,原因有两个。

  其一,朝廷势力支持。

  唐朝看上去是君主专政,实则是各方势力角逐的结果。

  太平公主政治地位薄弱,无力支撑朝政。

  其二,唐朝虽然很开放,但是依然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社会。

  对女性的歧视还是非常严重的,朝廷官员几乎全是男性。

  武则天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有历史的偶然性,太平公主学不来。

  除此之外,武则天还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太平公主骨子里是支持李家的。

首节 上一节 608/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大秦:七星灯续命,令祖龙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