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91节

  反对派司马光等人听到变法以失败告终,无不露出欣慰的笑容,像是打赢了一场大战。

  他们相信,官家知道变法失败的结果后,肯定不会再继续支持王安石的变法。

  嬴政:变法的阻力极大,只要变法,势必要得罪贵族阶级,引起贵族阶级的反对,朕的大秦之所以统一天下,商鞅变法的功劳不言而喻。

  看到王安石变法失败,让他不禁想到了商鞅主导的变法图强。

  商鞅变法后,不知道多少贵族把商鞅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无时无刻不在反对变法。

  可想而知当时的阻力有多大,不过所幸大秦坚持下来了,最终取得了变法的成功,也使得大秦国力空前强大,为他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宋陆九渊:王安石的为人品行端正,志向高洁,有忧国忧民之心,但是他因性格问题被小人蒙蔽,导致施行新法过程中用人不当,为变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变法失败。

  范冲:王安石一意孤行执意推行新政,官家受王安石蒙蔽违背了宋朝历代奉行祖宗之法的传统,以至于天下大乱,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人。

  南宋陆游的祖父陆佃:王安石变法使国家变得富裕,但是王安石变法只知道一味推行新政,没有合理吸收旧政中的优点,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但要是将北宋灭亡的原因归咎王安石变法,这种说辞很荒谬。

  朱元璋:王安石变法是与民争利,败坏了官场风气,百姓生活越发贫困,政治腐败不堪,咱大明的大臣要以王安石为戒。

  明朝思想家李贽(zhi):王安石虽然有变法之心,但是实际上不擅长理财,王安石变法没有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格局,还令宋朝深陷党争泥沼之中,让原本有心振兴国家的宋神宗抑郁而终,北宋王朝因为王安石变法反而变得更加衰落了。

  梁启超:王安石新法的制定初衷,都是为了利国利民,自王安石新法施行以来,宋朝民间盗贼作乱情况逐渐减少,由此可见王安石变法效果显著,王安石是三代以下第一完人。

第106章 富国之法

  苏晨说完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北宋后面朝代的一些历史大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有正面评价王安石变法的,也有负面评价的,更有持中立态度的,众说纷纭。

  王安石沉寂片刻后,重新振作起来,他是不会被挫折打倒的。

  既然现在已经知道变法失败,那就说明变法肯定是有问题的。

  只要知道存在的问题,那就可以想办法解决。

  王安石:主播,老夫想问一下,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这才是他最想知道的问题,只有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苏晨闻言沉默片刻,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一时半会儿真不好讲清楚。

  为了让各朝的古人,尤其是宋神宗时期的古人清楚直观的了解王安石变法,苏晨打算把王安石变法的前因后果简单说一下。

  “光说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很多人听得一头雾水,主播从头到尾讲一下,让大家对王安石变法有个清晰的了解。”

  王安石:如此也好,正好老夫看看后世人是怎么看待变法的。

  “首先说一下王安石为什么要变法,变法的背景是北宋正面临三冗危机和积贫积弱的问题。”

  “三冗是指冗官,冗兵,冗费。”

  “北宋立国后,为了避免出现唐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赵宋深知权力不能过于集中,所以设定了层层相制的官僚体系。”

  “简单来说就是以前一个人可以干的活,现在由于分权,需要好几个人来干,这就导致了官僚机构的冗杂。”

  “短短几十年,在职的官员数量增加到两万多,这是冗官的问题。”

  “北宋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抵御辽、夏的侵扰,把流浪在外的农民招募为禁军,使得军队的人数高达一百二十万人,比赵匡胤建国的二十万人足足增长了六倍,这就是冗兵的问题。”

  “冗官和冗兵给北宋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这么多官员,每年的俸禄支出就是一笔很大的数字。”

  “当然,军费的支出更为吓人,每年高达四千八百万两银子,占了全年财政收入的七成,这是冗费的问题。”

  刘彻:嘶!每年的军费开支就有四千八百万两银子,朕什么时候也能打这么富裕的仗。

  曹操:真是看得好气啊!兵力这么多,财力这么雄厚,居然还打不过敌人,孤要是有这兵力财力,早就统一天下了。

  李世民:北宋这么多军费开支,居然还干不过辽和夏,真是废物,要是朕的大唐有这么多银子,朕早就把天下扫平了。

  李隆基:北宋真是个奇葩,官员多,士兵多,财政收入也多,居然还能被两个番邦小国欺负。

  “三冗问题导致北宋朝廷出现财政危机,简单说就是没钱了,为了搞钱,赵宋用尽各种手段收税加税,让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走投无路之下纷纷起义反对北宋王朝,使北宋的统治越发衰弱。”

  “而且宋军与西夏辽国等对外战争中,往往也败多胜少,每年被迫赔款大量金银财宝,导致朝廷财政更加困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北宋积贫积弱的情况越发严重。”

  宋神宗赵顼目光复杂,正是因为大宋王朝积贫积弱,他才会如此坚定的支持王安石变法图强。

  他刚登基时,希望有所作为,改变大宋积贫积弱的现状,最终决定用王安石辅佐自己实现强兵富国的理想。

  但遗憾的是,变法最终还是失败了。

  不过现在转机来了,他希望可以从主播口中听到变法失败的原因,这样才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王安石变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经济方面,军事方面,用人方面,主播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经济方面的变法有六点,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

  “青苗法:当时北宋民间借贷利息很高,青苗法抑制了高利贷盛行,在灾荒年间或青黄不接时由朝廷出资低息借贷给农民,缓解了农民的燃眉之急。”

  “免役法:变法之前服差役是按户轮流,变法之后由朝廷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或是官僚地主交纳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以免差役。”

  “方田均税法: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该法颁布后严厉打击了豪强地主隐匿财产偷税漏税的行为,另外也缓解了部分地区地贫而税重的情况。”

  “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兴修水利,费用由当地住户按贫富等级高下出资兴修水利,也可向州县官府低息贷款。”

  “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该法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为维护物价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均输法:要求负责采买各地物产将产品运回都城的发运使,要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如此既可以节约朝廷开支成本,又可以防止大商人从中哄抬物价。”

  王安石脸色颇为得意,这些富国之法是他根据大宋目前的困境提出来的,只要全力贯彻落实,必然可以让大宋富裕,使国库充盈。

  可随即他表情有些失落,不明白这么好的富国之法怎么就失败了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也想不通。

  李世民:从表面上来说,这六点措施确实可以增加国家的财富,但这是在全面落实的情况下。

  他为了使大唐国富民强,也相继颁布了一些政策,深知这其中的弯弯道道。

  一个政策制定得再好,要是没有落实到位,那也是没用的。

  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结局就可以看出来,肯定有人阳奉阴违,执行不力,没有让变法落实到位,这才使得变法半途而废。

  王安石的六点富国之法虽好,但他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那就是损害了很多地主豪强的利益。

  要是没有铁腕手段强力执行,恐怕会遭到很多地主豪强联合反对。

  他猜测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肯定就有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

第107章 强兵之法

  就在苏晨正要接着讲变法时,王安石犹豫片刻后,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虑。

  王安石:主播,老夫的富国之法能够明显改善国家的财政危机,可为何还是失败了?

  这六个政策并非是他想当然提出来的,而是通过多年观察大宋面临的弊病,根据实际情况逐条制定的政策。

  按理来说,实施下去之后,可以让国家的财政富裕,可为何还是失败了呢?

  苏晨看到王安石的提问,回答道:“你制定的富国之法虽然好,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你又没有能够及时察觉并加以改进,最终变法事与愿违也就不奇怪了。”

  “就好比你颁布的青苗法就规定每年正月和五月,也就是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由朝廷出资借给农民银粮钱谷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利息仅为两分,借贷期限为半年,从其设计理念为抑制高利贷设想来看是好的。”

  “但是伱的青苗法在具体实行中出现了不少失误,地方官府为取得大笔收入,将本来用于备荒用的仓库陈粮也投入其中获利,对农民的实际帮助有限。”

  “另外青苗法虽然号称自愿,实际上各地官吏为了政绩实行强行摊派政策,没有借款需要的富户也被迫向官府借钱还息。”

  “而对于贫困百姓来说,他们在除了原来的地主债主之外,又多了官府作为债主,官吏们往往采取恐吓、鞭打、拘役等手段,来收回青苗款。”

  “青苗法在表面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也加重了对整体农民的剥削,导致官府与民户之间对立,激化了社会矛盾。”

  “还有免役法实施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你主张以钱代役,虽然减轻了贪酷吏役对百姓的骚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但是对于原本不需要服役的乡村四、五等户民来说,变法后也需要交纳赋税钱,无疑是加重了他们的生活负担。”

  “再比如你推行的均输法和市易法,随着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产生,使得朝廷对商业贸易进行垄断,本质上是与商人争利的政策。”

  “均输法和市易法打击了大商人垄断势力,但小手工业者、小商贩受到影响更大,抑制了商品流通,阻碍了当时商业的正常发展。”

  苏晨指出变法中存在的问题,让王安石一阵愕然,愣在了原地,一时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他一直以为颁布的富国之法是让老百姓减轻负担,万万没想到居然还加重了百姓的生活负担。

  他颁布的政策虽好,可底层的官吏却不好好落实,反而借此从百姓身上牟利,让他的利民之策变成害民之策。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锋利,对那些剥削老百姓的官吏极为痛恨。

  既然现在知道青苗法和免役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那就要对症下药,好好解决才行。

  司马光:我早就说过,青苗法利息过高,不顾百姓实际情况与意愿强行摊派借款,实则是害民之政。

  欧阳修:青苗法收取利息,实则是朝廷与民争利的政策。

  天幕下深受青苗法之害的大宋子民连连点头,主播说到他们心坎上了。

  要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自然是乐意向官府低息借款的。

  可很多时候,他们明明不缺钱,也要被迫向官府借钱还息。

  现在总算有主播说出了他们心中的苦恼,只希望朝廷看到后可以好好管管这事,不要再强行摊派了。

  “王安石经济方面的变法说完了,接下来讲讲军事方面的。”

  “军事方面的强兵之法有五点,保甲法,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

  “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裁兵法:整顿厢军及禁军,规定士兵五十岁后必须退役,测试士兵,禁军不合格者改为厢军,厢军不合格者改为民籍。”

  “将兵法: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改变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把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以提高军队素质。”

  “保马法:将原来由官府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保甲户自愿养马,可由官府给以监马或者给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

  “军器监法:在京城设军器监作为总管理机构,统辖各州军器制作,提高武器质量。”

  “王安石实行的保甲法、将兵法、军器监法等措施,淘汰军队中的老弱病残,令战斗经验丰富的将兵定期操练军队,极大地提高了军队战力,河湟之役是宋朝建国后对外战争中取得的重大胜利,极大地声扬了大宋的国威。”

  原本富国之法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令王安石情绪低落,但现在看到了强兵之法的成功,他的脸上难得浮现出一丝笑容。

  河湟是哪里,他太清楚不过。

  河湟之役的胜利,可以帮大宋收复五个州,拓边二千余里。

  主播已经说得很明白,大宋能够取得这么重大的胜利,全是因为强兵之法的缘故,极大提高了将士们的战斗力。

  之前大宋军队对外战斗败多胜少,就是因为军队的弊病太严重,导致将士们的战斗力太弱。

首节 上一节 91/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