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第242节

  东阳马生马君则这个人,目前也在国子监当中学习,他与宋濂算得上是忘年交。

  明初的许多读书人岁数都不小了。

  王布犁就听着方孝孺与太子的交流,他则是伙同李文忠再往里面去溜达。

  “布犁啊,你觉得国子监的学子们如何?”

  “自由、散漫,也有自律的,符合我对他们的认知。”

  王布犁也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对于学生们离了父母什么样,是有着深刻的认知的。

  真说刻苦学习的也有,但是大多数都是混日子等毕业证了。

  如今国子监的学生们,也多是如此,只不过他们要等的可不是四年,还等八九年才能由考试的机会。

  而且他们还不一定能够当上官。

  “就算陛下开科举,他们当了官,也是祸害一方。”

  “表哥你今后还会前往北方吗?”

  “大抵上不会,咱觉得下一步是对云南用兵,把这里先平定了,再无牵制后,方可挥兵北上。”

  李文忠也没瞒着王布犁,只是好奇他问这个做什么?

  “以我之间,国子监的许多学生养着也会养废了,莫不如让他们前往北方去历练一二。

  自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至今已经几百年了,南北分化严重。

  大明在努力弥补南北之间的差距,我听闻北方十分调令,急需人口。

  你不是说这帮学子们天天吹的牛皮,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莫不如把他们大批量的丢到北方去建设大明呗。”

  听着王布犁的主意,李文忠觉得王布犁的法子实在是过于狠辣以及听起来有点那么道理。

  他在北方同蒙古人作战,自是亲身经历了北方百姓的生活。

  华北平原说句十不存一完全正确。

  蒙古想要夺回属于他们的全国政权,继续奴役汉人。

  明朝想要覆灭蒙古,从而实现大一统,再无外敌。

  但目前很明显双方都是奢望的,只能陷入不断的拉锯战去。

  而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大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支持覆灭北元的战争,可是目前而言,连年的战争使得北方人口锐减,大量男子参军,耕地变得极少。

  再加上王朝末年一般都伴随着天灾横行,导致北方能耕种的土地减少。

  朱元璋想要支持北伐,就得不断的从南方往北方运送粮食,建国快十年了,他也有些撑不住了。

  目前北方的情况,就是人少地荒。

  他也不能刷一下变出很多人口来。

  朱元璋是南人,他建立大明南方地主阶级们也都跟着他建立功勋,在朝中超过一半人都是南人,科举就像是为南人准备的一样。

  但朱元璋深知他的大明不是三国时期的吴国,也不是南宋,不能只关注南方,而丢掉广大的华北地区。

  所以他一直都派兵对北方用兵,巩固山陕和甘肃等地。

  李文忠在这三年多是干的防守工作,同时也是朱元璋交代他的。

  那就是用强大的武力震慑这群北元鞑子,如果震慑不了,咱再干他们。

  待到击退后,要保证穷寇莫追。

  这样的方法对于大明而言可以说是憋屈了点,只能被动防守,但对于大明已经是上上之策了。

  北方的人少地荒是重灾区,根本就打不起仗。

  所以朱元璋才下令农民归耕,奖励他们,大力支持移民和军屯。

  军屯的做法能让北方百姓没有那么大的压力,而且也能使得边境自给自足。

  所以朱元璋得知后世子孙把士卒搞成那个样子,并没有想出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

  因为目前这就是最利于大明的办法。

  朱元璋打算找到银矿后,要把银子以赏赐的方式,发给北方的士卒,让他们也能消费起来,降低南北经济差距。

  南方地区经济发达,大量的银钱流通取代了元朝崩坏的宝钞。

  而朱元璋用大明宝钞就是为了限制南方人的,免得进一步加大江南和华北之间的不平衡。

  李文忠还在迟疑,就听王布犁蛊惑道:

  “表哥,燕云十六州对我们有多重要,你也清楚。”

  李文忠颔首,燕山山脉上有长城以及各个隘口,就是保护百姓安心种地的东西,也是军事对抗当中的战略缓冲地。

  蒙古人都是骑兵,而且骑兵在战事当中是关键性兵种。

  以前李文忠都为自己拥有一支骑兵部队而感到骄傲。

  骑兵对步兵有着天然的优势,燕山的存在就是对骑兵起到了极大的克制作用。

  而且军事价值极高,蒙古人的骑兵优势无法在此地发挥,其次便是河流,不仅能据河而守,还能利用河流运送军用物资。

  最为重要的是经济价值,蒙古人放牧为生,也容易培养大批骑兵,但是他们缺乏生活必须用品,盐铁茶叶,经济也脆弱。

  一旦下白毛雪,他们的牛羊就得成片成片死去。

  然后许多蒙古部落为了存活,就会把老弱病残扔在最外围,然后是女人孩子,最中间的才是青壮男人。

  这就是草原的生存习惯。

  女人孩子什么都不重要,只有我这个当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她们死了,我还可以去抢,就又能组建新的家庭,从而把血脉延续下去。

  李文忠想了想,面色凝重:“你知道的,陛下拿这群人当宝的,我是想要把他们扔去北方历练,就怕陛下不同意。”

  “让这群学子们自己主动申请去支援北方啊。”

  王布犁倒是不觉得朱元璋是个顾及别人性命的皇帝,他对于自己的性命都称得上是一句漠视,更不用说别人了。

  北方的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可以兴建不少军工厂和纺织厂,就避免了军器再从南方运送。

  李文忠压低声音道:“这个得罪人的事,我劝你不要干,有些人是能反应过来的,他们也不全是傻子。”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呗,对于他们而言,谁能摆脱当官的诱惑。”王布犁毫不在意的摆手道:

  “等我寻个机会,把他们都搞走,出了这个国子监,就让残酷的生活去欺辱他们,我相信他们成长起来会很快的。”

第173章 把他们都忽悠到北方去团建

  第173章 173把他们都忽悠到北方去团建

  李文忠说此事不着急,等他先给天子通个气啥的,免得最后费力不讨好。

  对于朱元璋的脾气,李文忠是有着一定的了解。

  更何况现在又不是在战时。

  没必要玩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

  谁要敢玩这个,老朱必搞死这个人。

  他本身就是一个猜忌心极重,而且对权力的掌控欲特别强的人。

  王布犁倒是觉得国子监的景色还是不错的,他想要钓鱼。

  李文忠颔首,这些个读书人还是有些品味在的。

  王布犁也很淡然,这又不是他建立的大明,没必要如此上心。

  你要是有主人翁意识,老朱就得要你的命。

  你一个驸马,也配做大明的主,那置朕于何地?

  王布犁倒是想要给朱元璋这位带头大哥带句话,伱要的我不想要,我要你的给不了。

  说的好像谁都愿意要他的江山一个样。

  王布犁跟着李文中在国子监转悠了一圈,寻找比较合适的钓点,约定下一次来钓鱼。

  “那个学生倒是坐的住。”

  他们二人也是装模做样的走到教室旁边,里面的学生都在大声喧笑,只有一个个头不高的人依旧认真读书。

  李文忠颔首,回答道:

  “那个小小少年是解缙,他是跟他兄长解纶一同来拜访宋濂的。

  故而在国子监学习一阵,才七岁,素有神童之称。”

  “哦?”

  王布犁瞥了一眼那个少年的身影。

  解缙同宋濂能搭上关系。

  还得是他去年娶了欧阳修十六世孙欧阳衡的女儿,这才有了机会。

  同时解缙也拜了欧阳衡为师,关系更加的亲近。

  刑部主事茹太素见了解缙后对他非常赏识,连忙以自身作保,让他补为县学廪膳生。

  这样解缙在国子监学习的这段日子,也能有粮食供养,不至于日子过的拮据起来。

  对于一个神童,他们都愿意给与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是自方孝孺之后,下一代读书种子。

  “咱看这个小人可比许多大人都要强上许多啊。”李文忠双手背后小声道:“可能是他爹早亡,故而人就成长的极快。”

  对于李文忠有感而发的话,王布犁也是颔首。

  “走吧,甭打扰这帮人学习了。”

  王布犁慢悠悠的溜达,一个教室一个教室的看过去。

  大抵是连老师也不管学子们,谁愿意学,就教授谁呗。

首节 上一节 242/5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融合拜月教主,开局杀燕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