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第467节
李善长作为最早的从龙功臣之一,先后主持江南行省、中书省许多年,干了很多事,势力根深蒂固。
许多人都围着李善长,他们结党营私,控制朝廷,这让朱元璋如何能睡的安稳?
老朱甚至去找另一个党派的刘基去询问,他要换掉李善长的心思,结果被刘基给质疑且反对,强调李善长不可替代性,这就让朱元璋感受到越发严重的威胁。
李善长必须要被换掉。
从洪武十年开始,朱元璋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中书省的权力进行限制。
胡惟庸果然认怂,但是朱元璋并不满意,因为他觉得效果没有达到他自己的预期,更是坚定了他内心的想法。
于是在血泊当中,老朱一下子就解决了自古以来历史难题: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可朱元璋真的是过于自信了,他在废相前有胡惟庸、朱标的辅佐,觉得自己加班加点累累也能挺下来。
但是再废相后,朱元璋终于实现了皇权与相权的合一,形成了高度的集权的政治体制。
所以上到文武百官,下到百工伎艺,老朱终于发现自己个根本处理不过来这么多事务。
他开始整个四个辅官,三个月一轮就是为了防止他们专权。
但是这辅官也没有权力,更帮不上他。
实行两年后便出了事,被老朱给废除这个制度,他又找殿阁大学士作为顾问,属于内阁的萌芽了。
整体而言,在大明相权并不是加在了皇帝身上,而是司礼监和内阁共有,朱元璋的政治希望是落空了。
即使内阁和司礼监都是满足皇权专制的需要,在张居正活着之前阁权达到了顶峰,在他死后,开始衰败。
因为张居正死后,万历为了清除先太师当国时候带给他的不利影响,树立独属于皇帝的权威,实行有效的统治。
在言官的配合下,完成了对张居正的清算。
同样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张居正那样“权威震主”的首辅,清除阁权对自己的统治威胁,万历是抓着大权不放,坚决避免权相秉政。
或者说张居正是能臣,但是他总是把万历当做小孩子,搞得他逆反心理极强。
万历抓着手中的权力不放。
他既不相信宦官,也不相信臣子,完全成了孤家寡人。
众人以为万历大权在握,定然是有心气大干一场。
结果他还一个劲的怠政。
既不放权,也不处理朝政,皇帝长期不上朝,内阁更是失去了对六部的控制,整个朝廷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在万历打击张居正、冯保之后,首辅们从张居正的下场当中汲取了教训,再也不敢自作主张,越权专擅了。
只不过内阁制度的横空出世,让老朱措手不及,他还想一探究竟。
奈何在仙境当中停留的时间太短了。
朱标不理解他爹说这话的意思,但是也是闭上嘴没接茬。
他只是再想王布犁被安排去休息,今天还能不能进入仙境一窥未来啊?
父子俩再次进入仙境,只不过这一次倒是没有出现什么画面。
朱元璋有些印象,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他当时对自己制定的藩王待遇有所疑惑,然后便从头到尾的看见了大明历朝历代的宗室一些现象。
好像是过几次就会出现这种纵观整个大明的机会,朱元璋当即坐在桌子旁,瞧着下面的的书籍。
“内阁制度于永乐年间基本形成,内阁七人,江西居五人。”
朱元璋眉头微挑,他知道永乐是朱棣的年号,这小子指定是恢复科举了。
毕竟江西人善于考试的事情,老朱还是门清的,他开的两次科举状元郎都是江西的,那些江南有底蕴的人也考不过。
然后不少江南一系的大儒就开始收江西人为徒,给他们传道授业,尽可能的拉拢到自己的阵营当中来。
解缙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终永乐之世,阁臣的品秩未过五品,均戴衔翰林而无公开身份。”
朱标眨了眨眼睛,内阁的实际作用是远超他的官职的,属于品级地,但是干的都是当朝丞相的一批活。
“洪熙、宣德时期,阁臣的品秩和地位不断升高,参政权力也不断加大,有了内阁票拟,此时内阁的权重以及大于部权(六部)。
史载:仁宗之后,诸多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荣,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嫣如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朱元璋没成想老四倒是知道事没有违背他的本意。
可是老四的儿子、孙子对待政务就开始不想亲历亲为了?
“正统、景泰已经出现内阁首辅以及次辅的主次等差了,天顺对阁臣李贤建议言听计从,加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
在内阁地位独尊,又居文班之首,故而被群臣目为首辅。”
朱元璋暗暗掐着自己手指头,这是又换了三个皇帝,出现首辅这个词,就相当于恢复了丞相呗。
他微微摇头,自己的子孙后代就那么不想处理朝政吗?
“成化、弘治皆延前朝旧例,宦官势力抬头,唯有正德时期内阁权力大幅度下降,因宦官刘瑾擅权,危害朝廷,作恶多端,内阁为其帮手。”
相比于正统等三个皇帝老朱听都未曾听过,这三个皇帝朱元璋还是熟悉两个的。
尤其是正德可是看了两次,这孙子可是过于贪玩了。
但也有血性,敢于亲征以及同底下的大臣争斗夺权,倒是让老朱挺满意的。
紧接着书籍自动翻篇:
“因正德无子,内阁首辅杨延和举《皇明祖训》,言兄终弟及,促使藩王继承大统,建立首功,取得内阁对皇权的指导权。”
“不对劲。”
“爹,怎么了?”沉溺于看这神奇之书的朱标连忙询问。
朱元璋则是凝重的摇头:“正德这小子是个色中饿鬼,怎么可能会没孩子?”
“兴许是孩子没有长大成年夭折了吧。”
朱元璋听了儿子的解释,又想起他的嫡长孙雄英也是这种待遇,简直是太容易让人伤心了。
纵然是皇家子嗣,也不能完完全全的长大成人。
“自嘉靖初年,因嘉靖帝是十五岁外藩继承大统,对原宫内宦官集团没有多少依赖。
宦官集团的势力很快就得到了抑制,阁权权力迅速遭到了扩大。
六部分理朝政的大明体制开始变为内阁首辅权压六部的格局。
尤其是在一个多月大明没有皇帝的时间内,以杨延和为首辅代为摄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新政,被称为救时宰相。”
朱元璋微微眯着眼睛,他总算是看明白了。
内阁的权力为何会变大。
原来根子在这里呢!
嘉靖这小子在朝中没有任何自己的势力,他即使孤孤单单的,也不愿意放纵宦官势力,倒是有点能力。
但老朱对嘉靖的印象依旧很不好。
这个孙子当皇帝当的过于操蛋,竟然如此不注重自身安全,被宫女刺杀。
整个大明,朱元璋觉得这么一个例子被身边人谋杀未遂的。
这孙子修仙炼丹,想要从那些二三朝臣子里夺取权力,又没有自己的基本盘,没有力量对抗,这个皇帝当的很难啊!
“爹,嘉靖的处境并不是很好啊。”
“嗯。”
朱元璋轻轻颔首。
“嘉靖帝因大礼议之争,嘉靖三年,听任三朝元老杨延和离任,对内阁成员进行大换人。
加强皇权,打击文官势力,少年天子迅速摆脱杨延和的控制,勤于政务,整顿朝纲,推行新政,重用贤臣。
限制外戚、整顿吏治、改革科举,提高内阁行政能力,给与他们密奏专权。
看似是给他们提升权力,实则数任内阁大臣都被他牢牢握在手里。”
看到这里,朱元璋瞪大了双眼。
甚至连朱标都揉揉自己的眼睛。
“爹,我觉得这孙子有一点点厉害。”
朱元璋也倒吸一口凉气,这孙子的权谋手段确实是有点强啊!
咱十八岁还他妈的路边要饭呢。
结果这小子的十五岁开始跟那帮三朝元老势力相互争斗。
关建还他妈的不落下风。
这能力就不是一般强了。
朱元璋可没少看子孙后代皇帝们的执政能力,但都不如嘉靖这孙子出彩啊!
大明在没有多少对外斗争的时候,朱元璋觉得权斗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
他在这方面并不是恨擅长,一直都在摸索当中。
而且朱元璋也确认嘉靖他绝对没有受到过什么帝王教育,可是他处理起来,简直是得心应手。
这种人不是天分极佳,又如何能解释的过去呢?
朱元璋捏着胡须,脸上露出几分笑意。
娘的。
万万没想到,咱竟然要跟后代孙子学习怎么搞好权斗。
关键是朱元璋觉得自己能有这般有天分的子孙后代而感到兴奋,这孩子真是当皇帝的好苗子啊!
从这孙子的看不上,到这孩子的称呼,老朱内心深处对于嘉靖的观感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朱标同样看的有点激动,以前听爹说过嘉靖的光辉事迹,没成想这孙子外藩当皇帝,没有根基的情况下,还能操作出如此成就来,着实是让他也惊诧不已。
“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瞧着嘉靖的权力斗争:“难不成是他活的时间太长了,感觉天下无敌,也走上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后路吗?”
像这种先天皇帝圣体,很容易在晚年就走上昏聩的道路,大抵是活的时间太长了。
上一篇:大秦:融合拜月教主,开局杀燕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