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第534节

  到万历中期以后,伴随若干重大问题的争论——从“国本”之议、矿税之争,到“忧危竑议(妖书案)”、“续忧危竑议”、“福王之国”、“梃击案”。

  “爹,万历期间竟然出了这么多的事情啊!”

  朱标指着那些标题,眼里是浓浓的震惊之色。

  朱元璋也只是了解其中的一丁点,但是他觉得这些事情都是从争国本往后的政治斗争。

  “且先看着。”

  朝臣之间,派系林立,咸以彼此攻讦为能事。

  而政见分歧之外,一些人情世故也渐渐羼入其中。

  师门、宗姓、乡党……终于形成了齐党、楚党、浙党、东林党这四大政治势力。

  但是这个时候的“党”,既无组织,亦无章程、纲领。

  他们自己内部未见得有“结为同志”的意识。

  而是自外人、尤其相敌对的政治势力眼中,这些人沆瀣一气,勾结在一起,于是拿“党”这样一个明显带有丑化意味的词来形容政敌。

  但是自嘉靖以后的结党,那些人的段位实在是过低。

  在因为拥护太子朱常洛的行为当中,触怒了万历,他把不少人革除。

  于是这些人回到老家江南开办讲学。

  朱元璋听着他们这些江南人士说着什么惠商恤民、减轻赋税、兴修水利,以及加强在辽东的军事力量,防备女真人。

  “哈哈哈,真是笑死朕了。”

  朱元璋忍不住指着巨幕道:“这帮人过了这么多年依旧是只会喊空大的口号,治理国家的真本事都没有。

  让他们去干上面所说的那些事,他们一百个人里有一个人能干成,朕就觉得他们不都是酒囊饭袋了,至少出个有本事的人。

  一群只会读书的书呆子,懂他娘的什么治国!”

  朱标当然明白他爹的意思。

  皇帝所需要的都是技术性官僚,如此才能更好的治理国家。

  比如王布犁那样的,真有本事能干活,还能干好的,少之又少。

  可是那些科举选拔出来的进士们,干出来的政绩,还不如一个县衙小吏咧。

  以至于现在大明的科举暂停,让众人都重新学点本事傍身,仿效唐朝那种科举,也算是一种进步。

  要不然四书五经才那么一点,总是考来考去,非常容易把题都出干净的。

  八股文的定式还是在弘治左右确定下来的呢。

  尤其是朱标认为那些算学题可以出的很多都不带重样的,还有大明律也能通过案件分析以及律条默写等等五花八门。

  “还正义跟道德,啧啧啧。”

  朱元璋忍不住吐槽道:“真是叫朕十分的不屑,正义和道德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衣服穿啊?

  元鞑子可不会跟你讲这个,一刀劈死你。

  更不可能因为这两样东西掌控朝廷,标儿,你记住江南这批人没有一个心向咱大明的,就要狠狠的收税,压榨他们!”

  因为老朱发现这帮子文人偏爱行政改革的空想。

  对,就是空想。

  比他还不如的空想!

  所以朱元璋是打心眼里就看不上这帮文人,但又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捏着鼻子驱使这帮高级牛马去治理许多百姓。

  当官不识字,很多事情都没法处理。

  “爹,我记住了。”

  朱标其实从平日里的公文里也发现了,他爹执政以来对于江南的过分苛刻。

  当然了他爹说的也都是事实,这帮人在元朝没有达到掌控朝廷的目的,妄图在大明达成这个目的,可他爹如何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双方本就是与虎谋皮,如今只不过是朱元璋的拳头更大一些,砸的他们不敢叫唤,可也在暗中积蓄力量。

  比如利用师生关系吸纳一些有“才华”的学子,利用科举大肆占便宜,进士榜单上十之八九全都是南人。

  “真以为他们是为了朝廷啊?”

  朱元璋不屑的指着画面当中那些慷慨激昂的东林党人:

  “别看他们如今被皇帝以及其他党派打压,只要他们得了权,屁股一定是为江南这帮人考虑的,定然会想法子降低江南地区的税收,以至于朝廷收不上税来,朕都知道了。”

  毕竟崇祯年间南方的操作,茶税什么的一年就六两着实是惊到朱元璋了。

  此时朝廷对于江南的掌控已经极其低下,导致朝廷当中到处都是江南士人,收不上税来。

  所以朱元璋目前对于江南士绅的打压丝毫没有手软。

  只不过因为王布犁温和的手段让这帮人主动交钱买专项国债,搞得朱元璋一时半会找不到什么借口去干他们。

  朱元璋看着巨幕写着东林党竟然得势了,瞧着他们的手段就是讲道德,然后说你不道德。

  他们认为通过抽象的道德劝勉,比依靠所有层次上的查账,更能符合大明的利益。

  这帮东林党们大抵就是抛开事实不谈,主要谈你道德有问题,通过这个点来攻击你。

  尤其是张居正这种严苛的考成法,更不应该推行下去。

  只要大家道德高尚,那大明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关键是喊出口号的这帮东林党人,自己道德也并不高尚。

  于是在东林党的不懈努力之下,齐、浙、楚等多个党派终于抛弃了之前的成见,团结一致跟东林党死磕了。

  因为东林党太他妈的能恶心人了。

  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之下,直到万历统治时期结束,没有与东林书院有联系的主要人物曾经重新进入官府。

  终于这场党争到了万历死没有停歇,依旧很好的延续下去。

  反倒是东林党人通过移宫案,获取了新皇的信任。

  于是他们在新皇登基之后,积极打击其他党派。

  奈何魏忠贤站了出来。

  世上哪有什么阉党啊?

  不过是一帮被打击的臣子,诸如齐楚浙等党派很自然的就投入到了魏忠贤麾下,避免自己受到东林党的政治打击。

  “他娘的。”朱元璋拍了拍一旁的扶手:

  “咱忘了,嘉靖手中有没有独属于自己的一支军队,但是咱可以肯定万历手中没有,这如何能行?”

  一旦皇帝手里没有属于自己的嫡系军队,那说出去的话算个屁啊!

  朱元璋总算是明白过来,这帮文臣们为什么总是胆敢在朝廷之上大放其词,原来是把皇帝的权力给限制住了。

  “身为天子,手中连一支信得过的军队都没有,这如何能行!”

第322章 无耻的士大夫群体

  第322章 322无耻的士大夫群体

  一切都能说的通了。

  愿不得崇祯他会选择在煤山上吊。

  身为一个皇帝,他手中连忠于自己的一支军队都没有。

  至少护卫着他跑回南京苟延残喘也行。

  有一支军队在手,朱元璋就不相信有刀子在手,江南地区还收不上税收来。

  只要有一支忠于皇帝的人马在手,也用不着太多,一万人。

  有钱有粮有人,天下何处去不得?

  朱元璋觉得至少不会输的那么难看。

  依照明末的状态,大明可以在南方积蓄力量,收拢人心,整训备战。

  坐看李自成与女真鞑子之间的战事,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再做判断是怎么拉拢一方或者怎么打另一方。

  绝不能同时两面作战,这对于大明是不利的。

  朱元璋又摇头,依照崇祯如此沉溺于公文被下面大臣欺骗的情况而言。

  就算是一支忠于皇帝的军队交到他的手中,也许只是晚死一会罢了。

  还得带着一万忠于他的士卒一起死。

  万历晚期,东林党人的政治影响力开始显现。

  他们在诸多重大朝政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由于当时政坛,只有东林党人形成自己的基本政治理念。

  别的派别都是在攘权夺势动机支配下,搞实用主义权术、机会主义政治。

  相形之下,东林党人看起来似乎就很原则、很执著、很不顺从、很理想主义,总扮演现实的批评者和反对派。

  这让万历备感恼火,严厉加以打压,反过来,东林党人在一般读书人和民众中间,却取得良好声誉,被目为“正人”。

  这声誉,乃是雄厚的政治资本。

  于是随着万历死去和泰昌即位,东林党人遂得成为主流派。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初东林党人从维护“国本”的立场出发,坚定支持太子,阻挠万历偏私郑贵妃及福王。

  现在太子熬出头,当然要对东林党人表示信赖。

  他开始重用东林党人,虽然在位仅一月便遽尔病殒,但指定的顾命大臣中,东林党人占有相当的比例。

  “移宫案”中,也正是有赖这些人,朱由校才脱离李选侍控制,实现权力平稳过渡。

  东林党人竭力维护太子父子,反抗郑贵妃,并攻击其他政治势力。

  从而在天启之初,形成了东林党人布列朝廷,控制朝政的局面。

  出于这种关系,刚刚做皇帝的天启帝与东林党人之间,不但没有龃龉,反而深为倚重。

首节 上一节 534/5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融合拜月教主,开局杀燕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