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147节

  朱棡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道。

  “顺便再震慑一下咱们的那群叔伯,是吧?”

  “你俩的那点心思,可真的全用在咱们叔伯身上了。”

  “毕竟连恩侯朝廷都能施以雷霆手段,那他们这些功侯,要是还不引以为戒,等待他们的无非就是削爵赐死。”

  “真是一石二鸟之计。”

  朱樉眼中浮起一抹无奈之色,便是拍了拍手道。

  “何止一石二鸟,要是这般论下来,一石四鸟之计,都是绰绰有余。”

  朱标看了一眼朱棡,嘴角又是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道。

  “一石四鸟?”

  朱樉微微一愣,有些不解道。

  “儿子已经死了,纵然是在追究,无法改变事实,但权力的游戏还在继续。”

  “所以已经死了的胡桐,只会沦为胡惟庸手中的政治筹码。”

  “而胡桐过往犯下的所有恶行,也都将公之于众,胡惟庸也会请罪。”

  “毕竟想要让朝廷严查,纵然胡惟庸想瞒,也一定瞒不住。”

  “再者,人已经死了,所以纵然查出来,胡惟庸最多也就是包庇之罪,而且还身兼摊丁入亩之责,最多就罚一年俸禄。”

  “可对于刘继祖,那可就真是摊上大事了,特别是他的儿子鱼肉乡里,恶贯满盈。”

  “借此,胡惟庸连儿子都能舍弃,虽然人已经死了,但足以见其狠辣,朝廷上也会对其生存顾虑与忌惮之心。”

  “那对于向浙东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就相当于又上了一层保障,而阻力一旦减小,就可以顺利推行。”

  “毕竟那点家产,比起自己的生死,孰轻孰重,是个人心里都明白。”

  “也就不会是轻易的得罪胡惟庸了。”

  眼见朱樉还是有些疑惑,朱棡便是开口解释道。

  “连环套,计中计。”

  就在所有人目露震撼之色时,沐英率先看向朱棡道。

  “以杀人为目的的杀人,是最愚蠢的行为。”

  “权衡利弊下的杀人,才是最正的解读。”

  “毕竟人活着,能存于这个世上,就有自己的价值。”

  “而我们需要的就是将这份价值榨干。”

  朱棡的脸上又是浮起慵懒之色,方才继续笑道:“不过最开始,我想杀胡桐,真的就是为了杀人而杀人。”

  胡桐的死,从一开始就已经定下了。

  只是取决于怎么杀?

  “启禀太子殿下,胡相国求见。”

  就在众人思索之时,太子内官李恒匆忙踏进御书房,便是躬身道。

  “请胡相国进来。”

  朱标点了点头,李恒便是退了出去。

  不多时,胡惟庸便是走进了御书房,刚想行礼。

  “不必多礼了,胡相国去而复返,是还有什么事么?”

  朱标直接摆了摆手,打断了胡惟庸道。

  “启禀太子殿下,还请太子殿下为小儿做主。”

  对此,胡惟庸却是直接叩首在地道。

  见状,御书房的众人眼中皆是流露出一抹了然之色。

  眼前发生的这一切与朱棡推演的几乎没有任何的偏差。

  “嗯?”

  朱标轻轻皱了皱眉头。

  “义惠侯刘继祖之子,纵马车于闹市与老臣儿子的马匹相撞,使得我儿当场身亡。”

  “可刘继祖自持乃恩侯之尊崇,所以遣其长子刘英送来三千贯钞,想借此平息此事,化干戈为玉帛。”

  “殿下,若是三千贯钞就能买来一条人命,恳请殿下允准,让老臣杀了刘继祖之子。”

  “老臣哪怕是倾家荡产,也愿意拿出三千贯钞平息此事,化干戈为玉帛。”

  胡惟庸的脸上已经遍布泪水,更是无比悲痛,又夹杂着些许恨意道。

  这话也说的也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而且还是刘继祖定下的价格,那以彼之道,还以彼身?

  可就真的是半点毛病都没有了。

  再就是人家胡惟庸多聪明,还知道请一道旨意。

  朱标同意,那就是以命换命,把那三千贯钞送回去。

  朱标不同意,也得下令严查此案,怎么都得给胡惟庸一个交待。

  毕竟人家胡惟庸也不是小卡拉米,而是堂堂一国之丞相。

  岂能如此羞辱?

  “邓镇,将胡相国扶起来。”

  朱标看向痛哭流涕的胡惟庸,便是冲着旁边的邓镇摆了摆手。

  邓镇也是不敢多想,便是连忙将不用扶了起来,更是搬过来一把椅子,扶着胡惟庸坐下。

  “胡相国,以暴制暴非国家法度,万事都得按照章程来。”

  “所以你放心,朝廷不会不管不顾,更不可能会因为其恩侯之子的身份,就对其网开一面。”

  随后,朱标看向已经落座的胡惟庸,眼中闪过一抹沉思道:“朝廷一定会秉公办理,但若真不是故意为之,还请胡相国节哀。”

  “殿下,那刘继祖之子,恶贯满盈,鱼肉乡里,淫人妻女,甚至当街杀人,无恶不作。”

  “但因其身份乃恩侯之子,凤阳官吏哪个敢过问,哪个敢得罪恩侯?”

  “这些案子还不都是草草了之,而最后也都是百姓吃苦遭罪。”

  “可以想象,我大明之中都,龙兴之所在,还有如此不法横行。”

  “而若非今日是老臣之子,安能有三千贯钞赔命?”

  胡文庸仍然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喊道。

  果不其然,此言一出,御书房的气氛瞬间为之凝固。

  朱标脸上也是阴沉的可怕。

  在座的诸位,周身都是浮起一抹若有若无的杀意。

  “皇兄,臣弟亲自去一趟凤阳,去见见这个恩侯,查明此案经过。”

  “而若是其子真敢如此胆大妄为,不遵国之法度,臣弟一定将其抓捕归案,以罪论处。”

  朱樉倒是一步踏出,看向朱标拱手道。

  “不可,整兵出征在即,你身为随军副将,岂能前往凤阳?”

  朱棡倒是直接摇了摇头,然后看向朱标拱手道:“不如让锦衣卫毛骧去一趟凤阳,查明此案,以正国法。”

  “准。”

  朱标的眼眸依旧充满了阴郁之色,随后轻轻点头。

  “只是你的儿子不在京师,为什么在凤阳?”

  微微停顿了片刻,朱标又是抬起头看向胡惟庸道。

  “启禀殿下,除了弹劾义惠侯刘继祖,老臣还有一道请罪奏章,奉呈殿下。”

  见状,一切就如同设想好的那般,胡惟庸想都没想,便是将请罪的奏章拿了出来,并且悬于头顶道。

  而这份请罪奏章之中,虽然多有不法,但终究是恶行不大,而且最后更是标明,遣返凤阳,那是晋王朱棡的意思。

  “老三?”

  朱标将眼神投向朱棡,似有询问之意。

  “回禀皇兄,此乃臣弟擅作主张,还请皇兄降罪。”

  朱棡狠狠瞪了一眼胡惟庸,便也是起身抱拳道。

  “胡相国,孤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若是还敢再犯,孤一定扒了你这身皮。”

  朱标深深看了一眼朱棡,便是冷声道。

  “请殿下放心,老臣绝不敢再犯。”

  胡惟庸深深叩首道。

  “传旨,晋王朱棡,中书省右丞相胡惟庸罚俸一年。”

  “下不为例。”

  声音落下,朱标便甩袖离开了御书房。

126.第125章 更长远的战略目光,拿下中南半岛。

  126.

  “殿下,您的那一年俸禄,老臣替您出。”

  朱标刚一离开御书房,胡惟庸便是看向朱棡道。

首节 上一节 147/2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