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183节
也成了后世列强当时口中的弱国,备受欺辱,但又无可奈何。
至于那些满清鞑子,不是割地,就是赔款,在世界列强的面前,完全抬不起头。
那从现在开始起,就要让大明重视火器的威力,从而不断的革新与创造。
毕竟外国人很聪明,难道我中国人就不聪明?
他们可以一点一点的发明出来各种科技,包括强大的火力配备,中原也可以发明出这些科技,也包括强大的火力配备。
只要让中原发展,来日这天下,不管是几经波折,不管能不能统一全球,中原王朝依旧是最为鼎盛的霸主级大国。
还是唯一的霸主级大国。
这便足矣!
谈笑之间,骑兵冲锋的号角响起,数百骑兵策马奔腾,纵横于演武场上,手铳在疾驰中连连开火,威力丝毫不亚于步铳。
可以因其是手铳,也就是过于短小,但却便于操作,虽然不能实施火力覆盖,但是数千手铳之下,依旧可以给敌人造成不小的伤亡。
而且贵在多变灵活,可以瞬间切入战场,也可以瞬间退出战场,敌人根本留不住他们,只能看着黑骑收割他们的性命,然后潇洒离去。
这对于草原可是深有体会,毕竟交战多回,而光是这二千名手铳骑兵,就让草原吃尽了苦头。
“这些手铳可以连发?”
朱元璋望向那些纵满于演武场上的骑兵,手中的手铳,不仅威力强劲,更是可以连发,便是惊奇道。
“手铳,经过改良以后,的确可以短时间之内连发。”
“但对于这个项技术,太原还在研究,因为可以更进一步,所以只是初期配备,包括现有的步铳,也还在研究之中,为的就是可以让他们连发。”
对于朱元璋的惊奇,朱棡仍然是不假思索道。
手铳,别名又称为拐子铳,是一种带有旋转曲柄的连发火绳铳,也可以被称作为枪,但由于这个时代还有长枪,所以依旧用铳代替,要不然搞混怎么办?
这连发火绳铳,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射多发子弹。
这也是古代比较先进的火器技术,然而这种技术的诞生,已经无从得知,只是连发火绳铳是在明朝中期到晚期,特别是在万历朝鲜战争期间使用得比较频繁。
“好一个可以连发的手铳,这要是不炸膛,我大明的骑兵若是人手配备一支,战场上绝对是所向披靡。”
朱标也是忍不住赞叹道。
“放心,现在的技术已经很稳定了,哪怕是一百支手铳之中,只会有不到三~五支的残次品,而这些残次品,也都可以废物利用,循环加工。”
“所以不管是从性能,还是从安全隐患,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良,完全不用担心会炸膛。”
“当然也有个例,但也不足为重,毕竟只要不是大规模,那就已经能证明手铳的稳定性。”
朱棡又是点头道。
但这其实都不是朱棡最想要的,至于太原还在研究什么?
无非就是后装式铳械与弹仓供弹的原理构造。
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大明可以创造出后装饰枪械,不对应该是后装式铳械。
虽然,这其中涉及到材料科学、机械工程、化学等多个领域的高级知识。
但朱棡却拥有一定的知识才能,还有找寻到的可利用资源,就已经可以开始着手研究。
而明朝虽然有一定的基础,如火药与早期的火器,但这还远远不够,只是已经储备了雏形。
所以朱棡在太原打造了能够熔炼和锻造金属的工坊。
因为,铜、铁或钢,就是最基本的材料。
这也就属于金属加工。
至于化学原料,明朝已经拥有了火药,那对于硝石、硫磺和木炭,该如何运用,其实也不算太难。
但接下来就是难点,那就是工具与设备,需要一点一点的去摸索。
还有设计图纸与原型制作,也都是古人未曾触及过的领域,所以仅靠朱棡一人之力,还不足以拓展开来,那这就需要时间去沉淀。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而且还有了大方向,就可以向前摸索、延伸。
当然也有关键性的技术问题,那就是枪膛密封、弹药设计、机械机构。
枪膛密封,研究如何制造紧密配合的枪膛和子弹,可能需要开发新型材料或改进加工技术,所以想要找出替代品,或者是开发出新型材料,都需要下足功夫。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朱棡也的确找到了可以代替的材料,那就是软铅弹。
因为在古代,想要实现枪膛密封的最直接和常见的方法是使用软铅弹。
当火药爆炸产生高压时,软铅制成的弹丸会稍微变形,填充弹丸与枪膛之间的间隙,从而形成密封,防止火药气体过早泄露,确保弹丸获得足够的推力。
这是一种相对简单且有效的密封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及近代的火器之中。
所以,这只能算做难点,倒还困不住朱棡。
再者,就是弹药设计,设计可以快速装填的子弹,可能需要采用定装弹药的概念。
什么概念?
定装弹药就是指将弹丸(或炮弹)、发射药(火药)和底火(点火装置)封装在一个单元内的弹药类型。
这种设计使得弹药在装填时,作为一个整体插入枪膛或炮膛之中,极大地简化了装填过程并提高了射击速率。
可不管是弹壳、弹丸、底火都需要竭力去研究,方才有可能造得出来。
但是优势也是显而易见,快速装填,整个弹药单元可以迅速装入武器,加快射击速率。
方便携带,定装弹药更便于携带和储存。
提高安全性,与分装弹药相比,减少了装填过程中的错误和危险。
这么说吧,定装弹药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十六世纪,但直到十九世纪中叶,随着工业生产的进步,定装弹药才开始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枪械之中。
而且纵然是在后世,几乎所有现代枪械都使用定装弹药,从手枪、步枪到机枪,甚至包括部分火炮系统。
但明朝处于什么时期?
属于十四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中叶。
所以只要一心钻研,按照时间差,未必不能提前出现于大明。
还有就是机械机构,设计和制造弹仓供弹系统中的关键机械部件,如弹簧、推杆和弹夹。
这也是一大难点,想要克服,也没有那么容易。
不过也总算是有希望,只要大明能够发展的起来,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
至于后面的测试、优化等等诸多问题,相反倒是成了最简单的一环,因为造不出来,还测试个屁,优化个屁?
思索间,真正的压轴好戏,也是即将登场。
数十架洪武大炮列阵在前,更是齐齐对准靶区,那种气势磅礴,令人难以忘怀!
邓镇又是马槊一甩,轰隆隆的声响,几乎可以震颤整座应天府。
“轰轰轰——”
没有丝毫的预兆,炮火连天而发,就在震耳欲聋的轰鸣之中,弹丸呼啸而出,划破长空,最终在靶区引发一连串惊天动地的爆炸。
掀起的冲击波将尘土与火光卷入半空,形成一幅壮观至极的画面。
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这一刻,整座演武场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控制,火器的威力达到了顶峰,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震撼与美感。
除了仍然一脸淡然的朱棡,朱元璋与朱标皆是已经呆若木鸡,眼神之中纷纷充斥着不可置信之色。
但这可不是听闻,而是眼见为实,如此恐怖的杀伤力,纵然有百万铁骑,也都无法抗衡吧?
一瞬间,洪武大炮的强大震慑力,更是瞬间蔓延开来,就连在朱元璋不远处的淮西勋贵,这些大明猛将都是闪过一抹难以言喻的惊骇之色。
150.第149章 魏国公徐达的难言之隐,关于徐妙云
150.
“贤侄。”
“好徒弟。”
就在此时,鄂国公常遇春与魏国公徐达,皆是快步走上前来,并且将双手搭在了朱棡的双肩上,方才开口笑道。
当然,在这两位国公的身后,还有诸多淮西勋贵,甚至就连卫国公邓愈与宋国公冯胜,也是一脸搓手的站在朱棡的后面。
而看似现在的这个情况,他们明显有些御前失仪。
但朱元璋只是瞥了他们一眼,眼中也只是闪过一抹没好气之色。
就算是用脚趾头想,朱元璋都能想得明白,他的这群老兄弟们,究竟在打什么鬼主意?
无非就是眼前火器之威力,已经震颤了他们的内心,让他们不能自拔。
毕竟是身为将领,对于这种拥有强大性杀伤力的武器,自然是爱不释手。
自然也想从朱棡手里搞到那么一两件,最好能配备全军,那不管是打什么仗,大明必胜。
“咱要是有这么强大的火力配置,当年征北,咱就真的是不管不顾了。”
徐达看向仍然还在演武的神机营,语气有些颇为感慨道。
只是此言一出,朱元璋的白眼又是翻了起来,就连朱棡的嘴角,都是微微抽动。
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从南打到北的武将,徐达的一生之显赫,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牛叉!
元至正二十七年,徐达开始北伐,明军主力由江淮地区北上,至洪武元年二月,仅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就攻下了山东。
然后,从山东继续北伐,徐达在同年的三月从济宁进攻汴梁,并在四月上旬到达洛阳。
最终,大明铁骑在洪武元年攻占了元朝的首都大都,标志着北伐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因此,从徐达北伐开始到攻占大都,大约历时一年左右。
如果考虑整个北伐的完全结束,包括对北方和西北广大地区的控制,则可能延续到了洪武二年十二月。
所以,整个北伐过程从开始到完成对北方的控制,历时约两年零两个月。
别的都不说了,你就说这个战绩猛不猛吧?
从北伐开始到结束,大约历时一年左右,包括对于北方和西北广大地区的控制,加起来也不过两年零两个月。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