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201节

  的确是关乎自身利益,但也不乏蛊惑。

  所以处于上位者的角度,朱元璋要考虑的更多。

  那这些读书人若是能够中举,自然可以用,但却不能委以重用。

  而且,还要紧紧的盯着这些读书人,一旦做出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就要在苗头升起之时,将其果断掐灭。

  毕竟大明愿意给他们机会,是因为不想浪费人才,但若还是与朝廷对着干,那就是恩威并施,该杀则杀。

  至于利益,说白了,不管是针对士绅豪强,还是一心为了百姓,也都是出于王朝的利益。

  而王朝的利益就是老朱家的利益,还是为了巩固统治。

  只不过用这样的方法来巩固统治,就会包揽天下的民心。

  所以也还是为自身在考虑,更何况人无完人,总要给他们一份救赎,让他们心怀感恩,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朝廷办差。

  这也是用人之道。

  “老三也是这样讲的。”

  “但儿子的意思是在浙东,开设以道德为规范的学堂。”

  “太子府出资,教导他们什么叫做礼仪廉耻,为国为民。”

  “若真心有家国,可以准其参加科举,因为只有经历过,他们才能幡然悔悟。”

  “再加上学堂的循序渐进,大明也可以给这些读书人一次机会。”

  “毕竟年轻的时候走错了,朝廷也应该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去改正。”

  “况且谁没走过错路,只要肯愿意去改正,那就还不算一条道走到黑。”

  “就像是胡惟庸,儿子给了他很多次机会,可都被他一一错过,因为他从不认为这是机会,也注定了他一条道走到黑。”

  朱标也是轻声笑道。

  不让浙东参加科举,这本来就是震慑。

  用于震慑天下,杀鸡儆猴,以免还有读书的人跳出来,对抗朝廷。

  这也是为天下读书人敲响警钟,只因朝廷改制之心,坚如磐石,若有妄议国策者,重罪论罚,绝不饶过。

  同时也想好了退路,也就是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废除科举,从军中提拔官吏,慢慢培养。

  还有开设学堂,让百姓之子读书。

  只不过这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大明必须要经过这漫长的时间。

  因为百姓读书,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也是国策。

  “胡惟庸就是自作聪明,他以为自己可以掌握时局,殊不知他所掌握的权力,虚无缥缈。”

  “朝廷认同他,他就拥有这份权力,朝廷要踢掉他,他就没有了这份权力。”

  “重权者,也将会为权所伤。”

  “所以对于他的结局,我从来都不在意。”

  “只是百废待兴之时,压榨完他最后一点价值,就已经是对他法外开恩。”

  “毕竟是他先有负于朝廷,那就怪不得我们?”

  “而且还能做点好事,摊丁入亩、废除丞相制,他都是功不可没,甚至为此还要付出生命,绝对是个好臣子。”

  坐在朱标身旁的朱棡,也是玩味的笑了笑道。

  杀人不过头点地,但像朱棡这么折磨人的,自古以来都很少见。

  更是听的朱元璋与朱标满头黑线,就连马皇后也是白了一眼朱棡。

  幸亏这是自家儿子,要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们估计得愁死。

  “将死之人有什么好聊的。”

  “咱现在就只关心浙东的局势,赶紧将摊丁入亩推行完毕。”

  “因为你夜长梦多,毕竟咱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废除丞相制。”

  “所以胡惟庸不能在浙东待太久,朝廷上也得慢慢分化他的权力。”

  “将他所有的部署,推倒重来。”

  随后,朱元璋先是摆了摆手,便又是嘱咐道。

  朱元璋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废除丞相制,建立内阁制。

  倒不是多么着急加强中央集权,而是内阁制经过完善,想法上已经十分成熟。

  所以朱元璋心里自然痒痒,恨不得现在就给内阁建出来。

  但是为了大局着想,朱元璋还是忍下了所有的冲动。

  “您正好提起了这一茬,我刚好也有点别的想法。”

  “他们究竟是哪里来的底气?”

  “因为治国,就是需要读书人,所以在政治的舞台上,读书人永远都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这就是为什么世家大族能与皇权相抗衡的原因。”

  “因为他们掌控了太多的政治资源,所以为了朝堂稳固,除了破釜沉舟的皇帝,也都是在妥协与制衡,还有打压。”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凡是大统之王朝,都会选择重文轻武,因为没有文治才能治世,武夫只适合用来打天下。”

  “所以我对于内阁制,有了不同的看法。”

  眼见朱元璋提起这一茬,朱棡的眼中便是闪过一抹沉思道。

  “究竟是什么看法?”

  朱元璋与朱标皆是有些好奇的看向朱棡道。

  “重新划分内阁制,增设龙骧阁。”

  朱棡缓缓道。

  “龙骧阁?”

  朱元璋与朱标几乎同时皱起眉头。

  “权力的划分,永远讲究平衡。”

  “更要彰显出皇帝的绝对权力,还有官僚体系的运作。”

  “同时防止任何单一机构权力过大而威胁到皇权。”

  “所以不仅仅要开设内阁,还要增设龙骧阁。”

  “同时标明宪章与原则。”

  “一共分为两点,其一,皇权至上,最终所有的权力归于皇帝,确保内阁与龙骧阁的决策,都要经过皇帝的批阅。”

  “其二,分工合作,内阁与龙骧阁之间,应各自侧重,相互协作,共同服务于皇权,但也要保持适度的竞争与制衡。”

  “关于这一点,不管是爹,还是大哥,应该也都明白我的意思。”

  说话间,朱棡又是微微抬起头,看向了沉思的朱元璋与朱标。

  “嗯。”

  朱元璋与朱标齐齐点了点头。

  这是皇帝的必修课,永远不可能略过,哪怕是后世的皇帝,也要学习制衡之道。

  随后,朱棡便是将内阁与龙骧阁的权力划分,完全阐述给了朱元璋与朱标。

  其实这龙骧阁,就是满清的军机处。

  只不过时代不同,而且对于满清,朱棡喜欢不起来,所以就将其改为龙骧阁,这样更能凸显出大明的霸气。

  而龙骧阁与内阁,权力划分的关键点。

  就是在于决策层面,龙骧阁负责最敏感和最高级别的决策,而内阁则处理较为常规的政务和政策制定。

  还有执行与监督,内阁在执行层面发挥重要作用,而龙骧阁更侧重于监督和特殊事务的执行。

  还有制衡机制,两者的权力需要相互制衡,防止任意一方权力过度集中。皇帝保留最终决策权,以确保皇帝权威不受挑战。

  同时保证信息流通,确保内阁与龙骧阁之间有适当的信息共享,但同时保护龙骧阁处理的机密信息不外泄。

  “好主意,龙骧阁就是完全隶属于皇帝,而且还能对内阁起到监视的作用。”

  “同时内阁也是如此,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又能起到微妙的制衡作用。”

  “只要严格把控入阁成员,即便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也能最大程度上保证皇权不会遭受威胁。”

  朱元璋听完以后,眼中当即升起一抹赞叹道。

  “有你可真是咱老朱家的福气。”

  朱标也是赞叹一声道。

  “毕竟是要制衡权力,那就制衡到底,防止一家独大。”

  “这也是我能提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毕竟长此以往,内阁的权力肯定会膨胀。”

  “而若是没有人能制衡,肯定会升起动荡,毕竟我们不能低估了人性。”

  “就像是浙东的这次游街示众,其实也恰恰是被人抓住了人性的弱点。”

  “但内阁又是重中之重,毕竟它具有丞相的一定职权。”

  “所以不管是内阁首辅,还是龙骧大臣永远都要保持竞争的状态,让他们在彼此内斗中消耗,从而避免波及皇权。”

  “而且这个制度之初,您就要明确宪章与原则,并且将其纳入皇明祖训,让后世的子子孙孙,引以为戒。”

  “这也是作为一个皇帝的权术,毕竟朝廷不是一人之朝廷,要不然,哪里需要这么多朝臣?”

  面对这两父子的夸奖,朱棡仍然是不为所动道。

  “那就这样定下来,咱觉得很好。”

  朱元璋也是开怀笑道。

  毕竟对于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纵然在支持儿子,也还是想稳固皇权,维护统治。

  “对了,你那个杂货铺,开起来了没?”

首节 上一节 201/2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