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207节

  “嗯。”

  “不仅仅是咱们家,六大国公府,晋王都派人送了一份。”

  徐达轻轻的点了点头。

  “应该是陛下的意思。”

  徐妙云想了想,便是开口笑道:“毕竟不管是爹,还是其余的几位叔伯,对于大明都有赫赫之功,逢年过节也不缺赏赐,所以这点东西,虽然珍贵,但也比不过情义。”

  “不管了,反正咱不可能去那个御景阁。”

  “要是吃没了,咱就跟老哥哥讨一点,这点赏赐,老哥哥应该不会吝啬。”

  徐达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对了,妙云啊,你最近考虑好了没?”

  “究竟有没有心仪之人?”

  “反正晋王那边已经跟爹打了保票,你可以不用加入皇室,可以选一个如意郎君。”

  “而且你已经到了待嫁之年,虽然咱舍不得,但还是要嫁人,要不然就真成老姑娘了。”

  顿了顿,徐达又是岔开话题的看向徐妙云,语重心长道。

  “爹,您了解女儿的,女儿要嫁的人,一定要是大英雄。”

  “所以除了晋王殿下,女儿谁都不嫁。”

  “纵然是做个侧妃,女儿也愿意。”

  “毕竟女儿真的喜欢。”

  徐妙云的脸上闪过一抹羞涩之意,但还是坚定的点了点头。

  不出于政治目的的考虑,徐妙云就只想嫁给朱棡。

  年少纵马疆场的英雄气。

  还有那踏足朝堂,深谋远虑的布局。

  完全将人心玩弄于鼓掌之间的霸气。

  这都足以说明,这就是徐妙云心心念念的那个人。

  况且身为古代女子,各种礼仪教条之下,对于丈夫的三妻四妾,也没有太大的排斥。

  毕竟这是传承,血脉的延续。

  可古代生育率低下,婴儿的存活率更低,那为了广撒网,多捞鱼,只要是有点条件的都会多娶个老婆。

  以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而在这条铁项之下,纵然徐妙云是徐达的女儿,也没有什么不同。

  因为,徐妙云的确是想嫁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再者,徐达的身份和地位摆在这里,真要是个侧妃,朱元璋都不可能同意。

第166章 来自于朱元璋的恩典,徐妙云所出,贵为嫡亲,封以淮王。

  坤宁宫之中。

  “什么?你家大闺女就是看上了我们家老三?”

  朱元璋一脸狐疑地看向满脸苦笑之色的徐达道。

  “没错。”

  “哪怕是作为侧妃,妙云也只想嫁给你们家老三。”

  徐达依旧苦笑着点了点头。

  徐妙云的意思很坚决,那就是绝不松口。

  反正嫁也要嫁晋王朱棡,要不然就不嫁。

  毕竟古代女子最重贞洁,所以既然已经开口,那就没有反悔的可能。

  “咱那么多儿子,你家大闺女就非得盯上我们家老三?”

  朱元璋还是瞪了瞪眼睛道:“哪怕是作为侧妃?”

  古代最注重嫡庶之分。

  特别还是皇室。

  朱棡又是贵为晋王,藩镇山西。

  这是多么大的权柄?

  而且自古以来,当属秦晋两王最为尊崇,吴王次之。

  这是因为朱元璋未称帝之时,便是吴王。

  所以大明朝的吴王,地位与身份更高。

  而现在能领吴王亲爵的朱橚。

  吴王朱橚。

  可纵然是这般,朱橚还是在洪武十一年,被改封为了周王。

  因为民间有谣传,说是朱元璋有易储之心,奖励吴王朱橚为太子,虽然这是谬论,但也要坚决杜绝。

  再加上,吴王朱橚的藩镇,乃是钱塘,而钱塘自古都是财税重镇,所以便以这个由头,改封为周王,藩镇开封。

  所以,朱棡的嫡世子,必然是要接过朱棡的亲王爵。

  可现在朱棡的正妃,已经定下,那就是永平侯谢成之女。

  况且,朱棡与谢钰儿之间,又是自小的青梅竹马,还等待了朱棡三年,所以圣旨一出,根本不可能反悔。

  那徐妙云所出的儿子,就只能作为庶子,只能封为郡王,不能作为王世子。

  这对于徐达不公平,毕竟是徐达的嫡长女,即便是联姻,也得作为正妃,而不是侧妃。

  甚至,可以说是对徐达的羞辱。

  “老哥哥,你是知道咱的,咱是打心底里疼爱妙云。”

  “所以只要是自家宝贝闺女做出的决定,咱从来都不会拒绝。”

  “可自古以来的规矩就是如此,既然她想要嫁,那就不能坏了规矩。”

  “这也是咱女儿的命,咱认了。”

  “老哥哥放宽心,只要你们家老三对我们家妙云好,身份什么都可以不用在意。”

  “毕竟咱大姑娘性格恬静,从来都不喜欢争,咱也希望她可以平平安安、幸福圆满的度过这一生。”

  徐达握住朱元璋的手,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道。

  只是这笑容看上去有些复杂。

  只要是个人都会自私,徐达也不例外。

  所以徐达除了要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家族考虑。

  毕竟辛苦了一辈子,战功赫赫,不就是为了让子被萌阴,世受荣华富贵。

  可徐达太疼爱徐妙云了,那自然不会逼迫徐妙云。

  可要是嫁给了晋王朱棡,成为了晋王侧妃,那徐达的二女儿就一定要成为老朱家的正妃。

  因为惟有如此,徐家一门,才能永远的流传下去,并且永享富贵。

  这是根据眼前的局势,徐达做出的判断,毕竟他也是人,没有神鬼莫测的手段。

  所以算不出未来的皇帝,究竟会如何作为?

  而且纵然是削藩,亲王们的待遇,也只是缩减,可荣光依旧。

  毕竟是太祖血脉,面子上总得过得去。

  “两位正妃,虽然有违礼制。”

  “但咱可以下一道圣旨,授予妙云金册、金宝,享有正妃的同等身份。”

  “毕竟咱,才是这大明朝的天,咱的话,就是金口玉言,谁也不能违背。”

  “要是有人敢拿礼制压咱,咱就让他们明白,咱朱元璋的规矩,才是规矩。”

  “吃着咱大明朝的俸禄,就别想着用以前的规矩,来压咱。”

  “同时。”

  朱元璋轻轻拍了拍徐达的手,脸上闪过一抹沉思,便是直接看向一旁的王景弘,轻声道:“拟一道密旨,交与魏国公,今日不发。”

  “晋王棡与魏国公之女所出之子,亦为嫡子。”

  “还有就是咱与天德同出凤阳,凤阳又属淮西。”

  “所以,晋王与魏国公之女所出的第一个孩子,册封为淮王,位列大明亲王爵。”

  话罢,别说是拟旨的王景弘,就连徐达和马皇后都是一脸惊愕之色。

  整座坤宁宫,也都是陷入了寂静之中。

  只有一道道若有若无的呼吸声响起。

  这是什么意思?

  翻看古今往来的史书,有几个亲王得过这种殊荣?

  可今日有了!

  晋王之嫡长子承袭晋王。

  而徐妙云所出之子,封为淮王,同样是大明亲王。

  要明白朱元璋定下的藩王制度,就是淮王这一脉,未来也会是朱棡的子孙承袭。

  还有就是淮西,那可是龙兴之所在,那可是皇室的老家。

  那能封在淮西,成为淮王,从大明朝的角度出发,这绝对是极其尊崇的亲王爵。

首节 上一节 207/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