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252节

  只见这名男子身材魁梧,目光锐利如鹰,身上散发出一种精明干练的气质。

  他快步走到朱棡面前,单膝跪地。

  拱手行礼,高声喊道:“拜见殿下!”

  声音洪亮而坚定,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着,习武者特有的气势。

  实际上锦衣卫有这么多人,每人配发一件传说中的飞鱼服,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至少就目前而言,飞鱼服只有极少数锦衣卫才能拥有。

  绝大部分锦衣卫,除了正常在岗的,着普通侍卫服饰外。

  其他人都是需要在外执行任务的,不要说飞鱼服,即便普通的军服也不能穿。

  为了不暴露锦衣卫身份,在外出执行公务明查暗访时,锦衣卫成员都是着便装。

  在大部分人看来,外表和普通百姓无异。

  飞鱼服作为一件非常华丽的衣服,只是作为一种隆重的礼服穿戴。

  是只有高级锦衣卫才有资格穿的,绝不是每个锦衣卫都能拥有的。

  有资格穿上飞鱼服的,其实都是锦衣卫正三品官,而且大多数都是来自大明皇帝的赏赐。

  说直白点飞鱼服其实就像,清朝时皇帝赏赐的黄马褂一样,必须要在重大正式场合时才能穿。

  飞鱼服上的“飞鱼”,也不是一种鱼。

  而是一种龙首有翅膀,带有鱼尾形的神话动物。

  据说在正德年间,当时到一定级别的锦衣卫武将,都得到一件皇帝赏赐的飞鱼服。

  换句话说无论在什么时候,绝大多数锦衣卫都是不可能有飞鱼服的。

  即使有这件衣服的人,平时也不会穿上四处招摇。

  眼下王大年身穿飞鱼服来见朱棡,这不由得不让他浮想联翻。

  “你说有要事需要当面禀报,如今既然已经见到孤了,可以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了。”

  朱棡虽然返回京城的时间还不足一年,但关于他的那些相关事迹,王大年早已经如雷贯耳。

  如今见到对方散发出如此强烈的气势,他连忙将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元朝的旧臣封绩在大狱中招供,说胡惟庸曾让自己给北元带信。”

  “声称他可以和胡党一起,里应外合推翻大明,北元只需要出兵就可以了。”

  朱棡闻言皱眉问道:“如果孤没记错的话,封绩原来是河南人,在元朝当官。”

  “后来父皇把元廷都赶到了沙漠里,封绩也没有跟着元朝皇帝跑到沙漠里去吃土,而是老老实实向大明投降了。”

  “他是怎么和胡惟庸联系在一起的,你从头到尾跟我讲一遍。”

  经过王大年的一番讲述,朱棡很快便了解了这个在“胡惟庸案”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小人物。

  从小封绩就很聪明,据本人说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神童。

  后来朱元璋的军队打进了常州,有个军官看封绩聪明伶俐,就把封绩带在身边当仆人使唤。

  等到封绩长大了一点,又有其他的军官看中了他的才能,直接招去当了上门女婿。

  然而上门女婿难当啊,封绩老跟妻子吵架。

  由于妻子家的势力比较大,就把封绩直接给送到了儋州。

  当时儋州是个人人都躲不及的地方,到那里基本就是等死了。

  后来封绩不知道搭上了什么关系,觉得当时胡惟庸的权力太大了,就给朱元璋写信说胡惟庸的坏话。

  执掌中书省的胡惟庸权力多大啊,所有皇帝要看的信件,他就能第一个看到。

  一个被人扔到儋州晒太阳的人,居然敢说自己的坏话。

  胡惟庸马上命人把封绩从儋州带到了应天府,并且秘密送进了大牢。

  善于废物利用的胡惟庸跟封绩说,“反正伱也是死,不如帮我干件事。”

  “干好了,我就把你放了。”

  封绩当然不愿意去死,就答应了胡惟庸。

  干什么呢?

  给北元的皇帝通风报信。

  胡惟庸准备请元军在北面骚扰百姓,自己在南面联合小部分人谋反。

  接下来胡惟庸就让封绩去找北元皇帝,没想到事情还没办成,昔日的胡相就已经沦为了阶下囚。

  朱棡很快便从其中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老头子多精明一个人啊,这件事根本就不成立。”

  “边境上安排的都是自己儿子,又有重兵把守。”

  “胡惟庸作为地位最高的官员,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事?”

  “傻乎乎地跑去找北元的人,说什么里应外合的话,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王大年摇头说道:“卑职也不清楚里面的细节,只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而已。”

  “这里还有封绩亲笔签字画押的口供作为佐证,殿下不妨看一看。”

  朱棡接过对方递过来的卷宗,打开仔细看了一遍。

  脑海中却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逆臣录》中所保留的案犯口供。

  后世有关蓝玉案的官私记载,多半都是依据了这里面的供词。

  其中删改的痕迹十分明显,许多供词的格式、语句完全相同或大体相似。

  最离谱的就是,关于蓝玉家教书先生王行的一份口供。

  洪武十二年间,罪臣在蓝都督即今凉国公宅内教书,彼时本官常与胡丞相往来。

195.第193章 胡惟庸案不能牵连蓝玉,懿文太子的地位绝不可动

  195.

  一日罪臣请胡丞相到家饮酒,引行相见。

  之后又随同蓝都督前到胡丞相宅内探望,饮酒间丞相对蓝都督言说:“我和你所谋的事成时,这秀才也有大名分。”

  这样的假口供也登上《逆臣录》,实在令人惊讶。

  聪明绝顶的胡惟庸好像是发了昏,把这种灭家破族的勾当,轻易地宣泄给一个毫不相干的教书先生。

  其实翰林们在编纂《逆臣录》时,选取蓝、胡勾联的口供也是逼不得已。

  因为据这个案件的逻辑:蓝玉谋反的动机,就是因为自己加入“胡党”的内幕败露。

  殊不知蓝玉入盟胡党,由一个坐馆先生出面证实,恰恰露出了破绽。

  想到这里朱棡顿时明白,为什么纸条上会说“蓝玉有难”了。

  自古以来谋逆都是十恶不赦的大案,只要是被卷入其中,便绝不可能有什么活路。

  可问题是现在并不是洪武二十六年,常遇春、常清韵、朱雄英、朱标,这四位在历史上英年早逝的重要人物都活着。

  再加上蓝玉还是个非常坚定的太子党,老朱完全没有理由对他下手啊!

  然而朱棡想起在宴会上,朱元璋提起对“胡惟庸案”的后续处理,总觉得自己的老爹话里有话。

  胡惟庸和一干主犯的人头,都已经砍下来了,这个案件还有什么收尾工作可言?

  现在想来朱元璋恐怕已经决定,要借着“胡惟庸案”的这个机会,彻底扫清将权对君权的威胁了。

  朱棡本以为自己提出了五军都督府的这个构想,可以打消朱元璋屠戮武将勋贵的想法。

  如今看来历史惯性不是一般的强大,也难怪大哥要去山西巡察避嫌了。

  在将王大年打发走之后,靠在浴桶边上的朱棡,开始思考如何劝说朱元璋。

  毕竟蓝玉现在还没有任何爵位,在军中的地位也远不像历史上那么高。

  最为主要的是,一旦蓝玉被卷入“胡惟庸案”,身为姐夫的常遇春肯定同样难辞其咎。

  一旦失去常遇春的庇护,常茂难保不会重走老路

  历史上在蓝玉击败纳哈出之后,纳哈出面见蓝玉商量投降的事宜。

  对于大明来说,北征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纳哈出的二十万大军,无异于斩断了北元的臂膀。

  然而酒酣正浓时,蓝玉竟脱下自己的衣服,强行让纳哈出穿上。

  纳哈出接受不了蓝玉的“友情”执意推让,二人一来二去,竟弄得宴会极为尴尬。

  当时纳哈出不断跟手下用“蒙语”交流,脸色逐渐凝重。

  参加宴会的常茂麾下有位略懂“蒙语”的将军,竟误认为纳哈出想要逃跑。

  常茂情急之下拔出宝剑,就要砍杀纳哈出。

  常茂的举动将到手的“和平谈判”完全摧毁,因此冯胜对他恨之入骨。

  在奏报给朱元璋的军情中,冯胜将常茂批评的一无是处。

  常茂也不甘示弱,他跟随冯胜多年,掌握了对方不少违法乱纪的事情。

  于是常茂趁机向朱元璋揭发,一时之间翁婿二人成了整个大明的笑话。

  1387年,朱元璋夺去了冯胜的兵权,削除了常茂的勋爵。

  将他们二人召回应天府公开审理,然而不久后冯胜官复原职,常茂却被朱元璋外放广西龙州。

  抵达龙州后,常茂仍旧不老实。

  他不仅利用自身的名声,勾搭当地土官赵贴坚的妻子黄氏,并与赵贴坚的侄子赵宗寿争权。

  更匪夷所思的是,常茂竟纳黄氏的女儿为妾,公开与赵宗寿叫板。

  没过多久,赵宗寿就被逼得兵变谋反,与朝廷对抗。

  赵宗寿谋反作乱的消息传至京城,朱元璋大为震怒

首节 上一节 252/2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