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258节

  如果是一艘真正的铁甲铁壳船,至少需要1500吨钢材。

  考虑到朱元璋是个实用主义者,朱棡就必须为这些钢材产量找到销路。

  除了生产打字印刷机和一体式铠甲之外,后装式铳械也是消耗钢材的一种主要途径。

  然而除了这些特殊用途,朱棡还必须考虑刚才在民间行业的市场需要。

  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用到大量的工匠,只有掌握了拥有大量高超技术的匠人,朱棡心中的梦想才能够早日实现。

  然而大明的识字率实在是低到令人发指,匠户很难拥有求学的机会。

  只有想方设法全力推广《洪武字典》,才能让更多的匠人有机会掌握技术知识。

  想到这里,朱棡忽然觉得自己应该搞一场“大明商务书局征文大赛”。

  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一些善于写小说和话本的文人吸收进来。

  “夫君,刚才主持说妾身抽到的是上上签,咱们今年肯定能喜得贵子。”

  看到谢钰儿从不远处走过来,脸上还戴着喜悦的神情,朱棡的思绪也因此被中断。

  “其实生男生女对于孤来说都一样,甚至我更喜欢女儿。”

  朱棡虽然没有疯狂到要在明朝推广“男女平等”,但他的确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思想。

  谁知谢钰儿却并不这么想,“妾身认为还是生个男孩比较好,毕竟只有这样才能继承晋王的爵位。

  另外如果你将来要去海外发展,男孩对抗灾难的能力,也要比女孩更强一些。”

  朱棡想要前往海外就蕃的想法,一直都没有隐瞒过自己的家人,谢钰儿自然也略知一二。

  只是他没想到对方这么早,就开始考虑海上航行的风险。

  “其实咱们没有那么快就离开大明,至少在铁甲船造出来之前,姑和你还要继续留在这里生活。”

  其实在乌斯藏地区、北元和中南半岛,这三个地方被彻底纳入大明版图之前,朱棡都不会考虑离开大明。

  况且如果没有足够多具备远洋能力的大船,冒然下南洋基本上等同于九死一生。

  考虑到相国寺这种地方人多眼杂,朱棡很快便将话题转移到了其他方面。

第206章 熊家有女初长成,老朱纳妃惹是非

  坐在马车内的朱棡,轻柔地抚摸着谢钰儿的秀发,目光充满了温柔与宠溺。

  只听他轻声安慰道:“嗯……虽然世人皆重男轻女,但本王觉得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

  都是我和你爱情的结晶,孤都会一样疼爱。”

  谢钰儿听到这话,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涟漪,感受到了朱棡的真诚和爱意。

  然而她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可妾身还是希望能为王爷生下一位世子,这样夫君在朝堂上也能更加稳固自己的地位。”

  朱棡微微一笑,轻轻拍了拍谢钰儿的肩膀说道:“孤明白你的担心,但孩子的性别并非关键所在。

  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信凭借孤的能力和实力,无论是否有儿子,都能够守护好我们的家庭和国家。”

  谢钰儿抬头望着朱棡,看到他眼中的坚定与自信,心头的担忧逐渐消散。

  她微微颔首回应道:“妾身明白了,王爷。”

  两人相拥而坐,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与温馨。

  马车缓缓前行,车轮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仿佛奏响了一曲幸福的乐章。

  朱棡与谢钰儿紧紧依偎在一起,感受着彼此的体温和心跳。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他们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安宁与甜蜜。

  历史上的晋王一共有七个儿子,第四子朱济炫的曾孙,端顺王朱奇浈更是生子多达七十人。

  在这种情况下,朱棡压根就不担心将来的子嗣问题。

  相比之下他更担心谢钰儿的身体健康,因为根据相关历史资料的记载,永乐十八年正月二十日就是这位晋王妃的忌日。

  即便从洪武九年开始算起,两人在一起的时光也只剩下47年。

  即将嫁入晋王府的徐妙云,更是只活了46岁便因病去世了。

  由于史书上并没有过多的记载,朱棡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位侧妃,到底是患什么病去世的。

  他只知道已经成为永乐大帝的朱棣,为徐妙云专门学了医术。

  从这一点便可以看出,她所患的疾病一定非同小可。

  或许是感觉到车箱里的沉默气氛有些压抑,谢钰儿主动开口打破了静谧。

  “据妾身所知,熊宣使有个青春年少的妹妹,才情就连陛下都颇为赞赏。

  倘若夫君暂时无法招到足够的文人,又不计较男女之别的话,倒可以请陛下将此女调入晋王府。”

  听到谢钰儿这么说,朱棡顿时便明白这个才女很有可能就在宫里,只是地位不怎么高而已。

  “那我明天下朝之后,找大哥问一问情况。”

  然而还没等朱棡采取行动,朱标便主动在第二天早朝结束之后找到了他。

  “最近老头子心血来潮要选宫女,有个人我觉得不太合适,你能不能想办法给安排一下?”

  朱棡一脸疑惑的反问道:“到底是哪位官员的大家闺秀,值得大哥如此重视啊?”

  朱标皱着眉头说道:“熊宣使的妹妹熊氏,正值青春年少。

  人还没进宫参选,员外郎张来硕就因为她的缘故,被老头子把牙给敲碎了。”

  朱棡心中一惊,他自然清楚员外郎张来硕是个什么货色。

  此人仗着和朱元璋有点亲戚关系,经常在外面为非作歹。

  没想到这次竟然惹到了熊家妹子,还被老朱给收拾了。

  朱棡拍着胸脯保证道:“大哥放心,这件事包在小弟身上。”

  朱标点了点头,“那就麻烦三弟了,这个熊氏就交给你了。”

  “不过……”

  朱棡突然想到了什么,“大哥,我觉得还是得先问下老爹的意见比较好。

  如果直接插手此事,恐怕会惹怒老爹。”

  朱标深以为然,“三弟所言极是,那我现在就去找父皇。”

  说罢两人一同前往坤宁宫,路上朱棡忍不住感慨道:“这张来硕真是胆大包天,居然敢欺负到我们朱家头上!”

  朱标一脸严肃地说道:“这种人就是仗势欺人的狗腿子,必须严惩不贷!”

  不多时,两人便来到了坤宁宫门口。

  在经过侍卫通报之后,朱元璋很快就让他们进去了。

  朱棡和朱标进入宫殿,行礼之后朱标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听完之后,脸色逐渐变得阴沉起来。

  他冷笑道:“这个张来硕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朱棡趁机说道:“爹,儿臣认为应该严惩张来硕,以儆效尤。

  同时也应该保护好熊氏,不能让她受到伤害。”

  朱元璋点了点头,“你们说得对,咱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违法乱纪之人!

  至于熊氏,朕会妥善处理的。”

  得到朱元璋的支持后,朱棡和朱标相视一笑,随后告辞离开了坤宁宫。

  然而朱棡很快便从常清韵那里,听到了另外一个版本。

  “陛下选宫女时,旁边就有个人讲,听说熊家有个大美女。

  结果陛下说,‘咱不信还有什么美女能在宫外,必须收进来,让咱先去看看!’

  这一看不要紧,还真就是个美女。

  回宫陛下就准备下旨,将熊氏封为妃子。”

  朱棡有些诧异的说道:“这是那个宵衣旰食,一天处理一百多件政务的老爹,能干出来的事情吗?

  员外郎张来硕的牙被敲碎,这又是怎么回事?”

  朱标叹了口气说道:“员外郎张来硕站出来劝阻爹,说熊氏已经定亲,被许配给了参议杨希武。

  如果陛下要光明正大的娶熊氏,恐怕于理不妥。”

  一听到“杨希武”的名字,朱棡顿时想起了他的哥哥杨宪。

  在大明建国之后,杨宪历任中奉大夫、中书参政。

  后来他又升御史中丞,再升中书省右丞。

  为文官系统三把手,仅次于胡惟庸和汪广洋。

  之后升至中书省左丞,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一职咫尺之遥。

  然而朱元璋对整个文官集团都不太信任,再加上杨宪自己的个人原因,最终才落得了一个悲惨结局。

  想到这里,朱棡顿时明白了朱元璋的心思。

  “看来是张来硕提及杨希胜触怒了老头子,只是这个熊氏绝对不可以纳入后宫为妃。

  否则一旦传扬出去,说老头子有‘魏武遗风’,那恐怕就糟糕了。”

  朱标虽然不明白什么叫“魏武遗风”,但结合熊氏的这件事情一联想,他不由得对朱棡的脑洞大开感到哭笑不得。

第207章 曹国公府忆往昔峥嵘岁月,初见刘辰晋王求贤若渴

  朱标意味深长的说道:“老爹大力发展锦衣卫,严密监视百官。

  任何人哪怕是在自己家里,说了一句什么话,第二天他立马就知道了。

  普天之下也就只有三弟,你这个晋王殿下才敢如此编排老爹了。”

首节 上一节 258/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