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4节

  那今日朱棡若是说不出一个所以然,纵然老朱再疼爱朱棡,也不会再对朱棡委以重任。

  还是去江南的膏腴之地,做个闲散亲王吧。

  “您凭什么认为您是对的?”

  朱棡从小便聪明,自然能想明白老朱在想什么,但却依旧挑眉看向老朱道。

  “咱每日殚精竭虑,宵衣旰食,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让世上的贪官污吏不能再迫害百姓,咱有何错?”

  朱元璋的眼中折射出一抹寒芒,便是看向朱棡道。

  “老三,向父皇道歉!”

  面对朱元璋突然渗出的寒意,朱标的面色一变,便是拉了拉朱棡的袖袍,急忙道。

  “那些朝臣不明白父皇的苦心,你岂能不明白?”

  “爹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为了百姓,所以父皇无错。”

  朱樉也是有点着急的看向朱棡道:“我都能想明白,可伱可是咱们家最聪慧的孩子,怎么就想不明白?”

  “老头,你说是你每日殚精竭虑,宵衣旰食,为国为民?”

  “那我问你,大明百姓的日子,为何还是这般凄惨!”

  朱棡浑然不惧朱元璋的气势,还有那一抹寒芒道。

  而朱棡的话像是一记重锤,敲击在朱元璋的心头,让他一时语塞。

  良久以后,朱元璋方才凝视着朱棡,心中五味杂陈。

  事实的确如此,而不管他朱元璋如何殚精竭虑,宵衣旰食,可大明的百姓,依旧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但说句实话,他老朱已经尽力了。

  “可大明立国不久,正是百废待兴之时,父皇也想天下太平。”

  “而且比之暴元治下,百姓的日子已经好过了很多,剩下的只能徐徐图之,不能操之过急。”

  面对朱元璋的语塞,朱标直接一步踏出,便是看向朱棡摇头道。

  这倒不是朱标要拆自家弟弟朱棡的台,而是这件事已经上升到家国,那朱标只能为朱元璋说话,而非为了朱棡。

  毕竟若是连朱元璋都开始怀疑自己,那对于这天下的百姓,岂能是一件好事?

  再者大明建国才几年,十年时间都没有,而若是想恢复中原元气,何止十年?

  最不济,也得三十年往上,才能让百姓看得见盛世吧?

  所以从事实上而言,朱元璋岂能有错?

  “老大,我去太原三年了,自从到了太原,我便没用过朝廷一两银子,这件事,你身为太子,应该知晓吧?”

  对此,朱棡直接抬起眼眸看向朱标道。

  “嗯。”

  朱标自然知道,便是点了点头道。

  “那我问你,应天府城郊,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身无完衣,食不果腹?”

  朱棡又是看向朱标问道。

  “有。”

  朱标想都没想,便是点了点头道。

  应天府虽然是大明的皇都,但也有流民流窜,吃不饱饭也实属正常,毕竟他们流落到应天府,还没有正常营生。

  可短时间之内,朝廷也没有什么主意,只能慢慢安置,可若是扛不住,那便只能归于天命。

  但这并非是大明的错,而是这天下的错,而且历朝历代,都是这般,大明又能如何?

  毕竟就算是朱元璋不计后果的赈济灾民,可那也是杯水车薪,甚至哪怕将国库掏干,都拿不出那么多粮食。

  虽然心痛,但也实属无奈!

  “你们去太原看看,看看在我治下的太原,可有今日大明百姓之凄苦!”

  面对朱标的点头,朱棡只是冷眼看向朱标道。

  话罢,朱棡便是一步踏出,便欲离开坤宁宫。

  只是走到门口之时,身形微微一顿,方才转过头看向朱元璋。

  “父皇,您光复中原,驱逐鞑虏,形同再造华夏,但您真不会治国。”

  “太原会证明儿臣的话,并没有错。”

  说话间,朱棡又是顿了顿,便是正色道:“而您轻徭薄赋,为天下百姓削减税赋,这一点并无错,可您何曾想过,这对于吃不上饭的百姓,有什么用?真正穷苦的百姓,连田亩都没有,所以您轻徭薄赋,究竟是给了谁呢?”

  话罢,朱棡便是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坤宁宫,而本来好好的一场家宴,竟然演变成这般。

  可面对朱棡如同质问般的话语,朱元璋却没了往日的怒气,直至沉默良久以后,朱元璋方才有些目光复杂地望着朱棡离去的宫门口,心中翻涌着难以言喻的情绪。

  而且此时不仅仅是朱元璋,即便是马皇后,还是朱标眼中都是闪过一抹复杂之色。

  即便是朱樉这个铁憨憨也是轻轻皱眉。

  (本章完)

第5章 晋王朱棡留京辅国,重议大明国策(求追读,求月票,求推荐票!)

  “不管是元末乱世,还是现在的世道,百姓的确仍在卖田,以求苟活于世。”

  随后,朱标方才转头看向朱元璋道。

  世道就是如此,卖田换粮,求以活命,所以轻徭薄赋,究竟是落实在了谁的身上呢?

  对于百姓的生活,真的可以起到改善么?

  并不能,而这就是事实。

  毕竟经过元末乱世以后,手中有田亩的百姓本就不多,而大多都是富商豪绅家的佃户。

  再加上还有人头税,劳役税,百姓的日子依旧很艰难,所以轻徭薄赋对于百姓,实际是就是可有可无。

  但轻徭薄赋对于勋贵豪绅来说,那绝对正儿八经的大恩典。

  “咱明白。”

  坐在椅子上的朱元璋,紧紧攥了攥拳头,便是长叹一声道:“咱的爹娘,也就是你们的爷爷奶奶就是佃户,而咱小时候也是为地主放牛,求点口粮活命,再加上朝廷的苛捐杂税,根本难以活命。”

  甚至老朱因为没银子交租,搞得老朱连给爹娘下葬的地都没有,而要不是别人可怜老朱,老朱连那两张破草席都弄不来。

  所以绝大部分的田亩,要么掌控在富商豪绅之手,要么就是掌控在勋贵世家之手,跟百姓有什么关系?

  还有就是老朱的那些老兄弟,洪武初年侵占百姓田亩之事,才是不久前画上的句号。

  而且纵然是这般,可依旧还有百姓将手中的田亩贱卖,那究竟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活命!而若是不能活命,有田亩又能如何?

  “若是这般说起来,老三说的还真没错,你的确不会治国。”

  “但真是要论起来,古往今来,还真没几个皇帝会治国。”

  坐在朱元璋身旁的马皇后,也是抬起头看向朱元璋与朱标道。

  “哼!历朝历代都没能解决的问题,这个臭小子就将问题全部归结在咱的身上。”

  对此,朱元璋的脸上又是闪过一抹怒容道。

  但心中对于朱棡的气,已经消散了大半,现在只不过是刀子嘴,豆腐心。

  毕竟被自家儿子这么怼,谁家老子都会不爽,况且他朱元璋还是皇帝。

  “那你有没有想过,伱儿子是有主意,是想为你分担,但你却不分青红皂白,就斥责他呢?”

  马皇后仍是瞥向朱元璋道:“别忘了,咱们家老三可是公认的文武双全,即便是李希颜夫子对于老三都是推崇不已。”

  李希颜夫子,当世能与宋濂并列的大儒之一!

  “还有军中演武大比,老三力压您手下诸将,你还说老三是纸上谈兵。”

  朱樉也是看向朱元璋插了一句嘴道:“可老三坐镇太原以来,绝对做到了攻必克,战必胜!甚至一度将北元踩在脚下,而即便是能与徐叔叔过招的王保保,也没有在老三的手下讨到半点好处。”

  王保保,一代名将大败而归,还是输给了朱元璋的儿子,怎么能不是郁郁而终?

  “倒也是咱家那个臭小子的性格。”

  朱元璋想了想,脸上方才露出一抹笑容。

  “父皇,儿臣请奏。”

  朱标眼眸一动,便是看向朱元璋躬身道。

  “父皇,儿臣也请奏。”

  不愧是亲兄弟,朱樉也是瞬间便明白了朱标的意思,并且也是站起躬身道。

  “奏吧。”

  虽然有点疑惑,但朱元璋还是摆手道。

  “奏请陛下,留晋王朱棡在京辅国,重议大明国策。”

  朱标与朱樉对视一眼,便是再次齐齐看向朱元璋弯腰道。

  “老大,你真想召回老三?”

  闻言,朱元璋并未给出回答,仅是看向朱标,沉默许多以后,方才开口道。

  “启奏陛下,晋王乃是儿臣胞弟,若能回京辅国,乃儿臣之幸!”

  朱标神情依旧的看向朱元璋开口道。

  以朱标的聪慧,自然不难猜出朱元璋的意思,要是真将朱棡留在京师,以朱棡的才能必然会威胁到朱标的储君大位。

  甚至朝廷也会演变一场风暴。

  而老朱也明白,在他诸多儿子之中,唯有朱棡能与朱标抗衡。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朱棡离京就藩太原,不仅是朝臣反对,还有马皇后反对,朱元璋都还是下了让朱棡就藩的圣旨。

  说到底,手心手背都是肉,而且朱棡与朱标还是亲兄弟,朱元璋实在不忍心看他们为了皇位而兄弟阋墙,自相残杀。

首节 上一节 4/1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