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444节

  只盼着这云南能早日平定,好让这些好处都能为我大明所用呐。”

第457章 战马忽逢伤病侵,嘶鸣无力意沉沉

  大殿之中,朱元璋的一番话落下后,众大臣纷纷附和感叹起来,那场面好不热闹。

  礼部右侍郎高信满脸堆笑,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此乃大明之福啊!

  想那云南之地若真能为我大明所用,往后这山川物产、黎民百姓,皆是我大明的宝贵资源。

  日后定要好好谋画,使其为我朝兴盛添砖加瓦呀。”

  旁边的户部左侍郎徐辉也赶忙点头称是,捋着胡须说道:“高大人所言极是,那云南本就是块富庶之地。

  只待平定之后,咱们依照各地情形合理调配赋税,发展农桑工商。

  不出几年,国库必将更为充盈呐。”

  一时间,这大殿里满是对大明未来充满期许的氛围。

  仿佛那云南已然平定,众人都已开始畅想那美好的未来了,欢声笑语回荡在这巍峨的宫殿之中。

  可就在众人沉浸在这美好的畅想之中时,宫外的天色却在不知不觉间全暗了下来。

  那夜幕宛如一只张开大口的黑色巨兽,气势汹汹地朝着皇城扑来,转瞬间便将整个皇城都严严实实地笼罩其中了。

  一种沉甸甸的压抑感,悄然弥漫在空气里。

  让人心里莫名地有些发闷,好似有一块大石头压在心头,沉甸甸的。

  好在不多时,皇宫内的宫灯一盏盏亮了起来。

  那晕黄的灯光,在这漆黑的夜色中,就像点点孤星。

  虽说显得有些孤寂,却好歹也算是给这沉闷的氛围添了几分柔和。

  灯光努力照亮着宫殿前的石板路,可那石板路却好似个倔强的老者。

  依旧在灯光下泛着清冷的光,似乎对这灯光的照拂并不领情。

  一位年轻的直殿监小太监路过,忍不住小声嘀咕道:“这石板路啊,打咱进宫起就是这副模样,也不知见证了多少事儿呢。

  瞧着它这冷冷清清的,倒让人心里怪不是滋味儿的。”

  旁边的老太监听了轻咳一声,压低声音教训道:“莫要多嘴,这皇城之中的一砖一瓦,可都藏着往昔的故事。

  哪是咱们能随意议论的,小心祸从口出。”

  宫墙旁的几株松柏,在夜风中沙沙作响。

  那墨绿的枝叶,在灯光下摇曳出神秘的影子,好似隐藏着无数往昔的秘密。

  御前侍卫赵虎望着那影子,好奇心起,凑到同伴李刚身边。

  只见他悄声说道:“哎,你说这宫墙之内,以前是不是发生过好多咱不知道的事儿呀?

  光瞧着这影子,就觉得神秘得很呐。”

  李刚白了他一眼,低声回道:“咱当差的,守好本分便是。

  那些个事儿,知道了又能怎样?

  莫要瞎打听,平白给自己找麻烦。”

  远处的宫墙,在夜色里显得越发高大森严了。

  墙头上的琉璃瓦,反射着宫灯那微弱的光。

  似是给这沉闷的黑夜,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却也更衬出这皇宫的庄重与肃穆。

  让人站在这里,便不自觉地就心生敬畏。

  众人望着这夜色中的皇宫,心中既有对大明未来的憧憬,又有着对这深宫岁月的感慨。

  一时之间,皆是思绪万千呐。

  微风轻轻吹过,带起地上的几片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那声音在这寂静的皇宫中回荡着,宛如低低的叹息,更给这皇宫添了几分寂寥之意。

  仿佛这座承载着大明辉煌与期许的宫殿,正静静凝视着这片土地上即将发生的一切,等待着从远方传来的捷报或是新的消息呢。

  那一抹残阳也早就隐入了宫墙之后,只留下一片略带寂寥的暮色笼罩着皇城。

  整个皇宫仿佛都沉浸在了一种凝重又期许的氛围之中,让人心里头怪不是滋味儿的。

  也不知道那远在云南的傅友德,是否知晓这皇城之中众人对他的期许?

  又能不能如众人所愿,尽快扭转战局,拿下那云南之地呢。

  就在大家都各怀心思的时候,熟知军事后勤的兵部尚书唐铎站了出来。

  只见他先是恭恭敬敬行了个大礼,那动作一丝不苟,尽显臣子的本分。

  衣摆随着唐铎的动作轻轻摆动,待站直身子后,他又规规矩矩地抚平了衣角的褶皱。

  行完礼后,唐铎脚步沉稳地向前迈了几步。

  他每一步都踏得很扎实,地上的青砖发出轻微的声响。

  仿佛都在诉说着这位大臣此刻心里的笃定,一看就是心里有主意的主儿。

  紧接着唐铎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这云南征讨进展不顺。

  除了战场上那些个明面上的诸多因素外,军备后勤方面,或许也存在不小的隐患啊。”

  朱元璋原本带着期许的脸色微微一变,皱了皱眉头。

  他的眼神变得严肃起来,目光犹如实质般落在唐铎身上。

  只见朱元璋沉声说道:“唐爱卿,你这话是何意?

  不妨细细说来。”

  唐铎抬眼望向殿外的御马监方向,虽然夜色中根本瞧不见那边的具体情形,但他那神情却仿佛就能看到那些战马的身影似的。

  随即唐铎一脸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就拿战马来说呀,于行军打仗那可是犹如人之双腿,至关重要啊。

  一匹好的战马,那得是体魄强健、耐力十足,还得训练有素。

  这样才能在战场上随将士们冲锋陷阵,辗转千里而不疲呀。”

  唐铎顿了顿,似乎是想起了军中战马的惨状,脸上的忧色更浓了几分。

  他接着说道:“可如今臣听闻,咱军中战马的补给有些吃紧呐。

  陛下您是没瞧见那马厩周围,本应是干净整洁的地儿。

  如今却因为草料供应不足,乱得不成样子了。

  好些战马长途跋涉之后,体力恢复那叫一个缓慢,看着就让人心疼啊。”

  说到这儿,唐铎的声音都带上了一丝急切。

  “甚至有的战马还染上了疫病,臣前几日去军中查看见那些战马身上那原本油光水滑的鬃毛,都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病恹恹的,显得萎靡不振。

  陛下呀,这战马要是质量不佳、体力不足,那大军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可都会大打折扣。

  这可直接关乎战事的成败呀,咱可千万不能小瞧了这个事儿啊。”

  朱元璋听了唐铎这番话,那眉头皱得更深了,眉间似能夹死一只苍蝇。

  他的神色越发严肃,目光中透着几分担忧。

  顺着唐铎的目光,朱元璋看向殿外那黑漆漆的一片,仿佛真能看到军中战马的艰难处境似的。

第458章 选优育骏思良法,驯驭调兵觅妙方

  话说洪武十四年底的这一夜,宫里头烛火摇曳,将那大殿照得光影班驳。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凝重,底下一众大臣也都屏气凝神。

  整个大殿里的气氛,就如同那绷到了极致的弓弦,仿佛随时都会断裂开来。

  过了大约半盏茶的时辰,朱元璋才缓缓开口道:“爱卿所言极是!这战马之事啊,可绝不是什么小事儿。

  那是关乎咱大明军队战力,关乎这云南战局的大事。

  丝毫马虎不得,咱必须得好好查一查才行呐。”

  说罢他将目光再次投向兵部尚书唐铎,眼神里透着几分期许。

  “唐爱卿,依你之见,当下当如何解决这战马的问题啊?”

  唐铎闻言赶忙上前一步,微微欠身。

  同时他在心里头把之前想好的法子,又细细捋了一遍,这才语气严肃地回道:“陛下,臣以为当速派专人,前往各地马场。

  您想啊,咱得挑那水草丰美、骏马成群的马场之地。

  只有那样的地儿,才容易寻到优质的战马呀。

  朝廷只有派人到合格的马场去严格挑选,才能把好的战马补充进军需里头。

  当然这负责挑选战马之人,那可得精挑细选。

  必须是熟知马性、经验丰富的能臣干吏,这要是随便找个人去,那可不成啊!

  像这种军国大事,绝对不能含糊呐。”

  旁边的吏部主事陆镇一听,眉头皱了皱,忍不住插言道:“唐大人,您这话说得在理,这挑选之人确实可马虎不得!

  只是这一时之间,要寻得这般合适之人,怕是得费些周折呀。

  您也知道如今这朝廷上下,虽说人才济济,但真要找那对马了解得透透的。

  还得有挑选战马经验的官员,那范围可就小多了呀。”

  唐铎侧过头看了陆镇一眼,微微点头说道:“陆大人所言极是,这事儿我又何尝不知呢。

  不过此事关乎战局,关乎咱大明在云南的胜败啊,再难也得尽快落实下去。

  再者说光补充战马还不够,还得让军中兽医悉心照料已有战马,防治疫病呢。

首节 上一节 444/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