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485节
显然在这后宫之中,又悄然埋下了更多看不见的纷争种子。
成穆贵妃此时静静站在一旁,她身姿婀娜,面容温婉。
恰似那春日里的暖阳,温和地洒在每个人身上。
后宫众人对她的评价,向来都不错。
只是成穆贵妃自幼便习惯了听从他人安排,凡事少了些自己的主见。
恰似那随风摇曳的柳枝,缺乏主心骨。
她出身世家大族,自小被家中长辈教导要温顺乖巧。
久而久之,长大后的成穆贵妃,面对抉择时总是犹豫不决。
犹如那徘徊在岔路口的旅人,不知该迈向何方。
曾经有一回,后宫要筹备一场小型祭祀活动。
成穆贵妃心里头其实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想着那祭品该选些什么,仪式的流程又该如何安排。
可那想法就如同笼中的鸟儿,在心里扑腾着,却怎么也飞不出去。
她怕自己一旦做了决定,若是出了差错,那可如何是好?
成穆贵妃站在庭院里,眉头微蹙。
她的手里攥着丝帕,有些无助地看着身边的嬷嬷,轻声说道:“王嬷嬷,您看这祭品选那几样可好呀?
还有这仪式的流程,本宫想着这般安排,可又怕不妥。”
一旁的王嬷嬷微微欠身,神色恭敬的回道:“贵妃娘娘,老奴觉着呀,您心里想的固然也好。
可依着以往的老规矩来,总归是稳妥些的,要不就按老规矩办吧。”
成穆贵妃咬了咬唇,犹豫了半晌,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那便依王嬷嬷所言吧。”
虽说活动最后是顺利完成了,可成穆贵妃的心里却一直懊恼自己的怯懦。
那懊恼如那绵绵的细雨,淅淅沥沥萦绕在成穆贵妃的心头,挥之不去。
此刻她莲步轻移,缓缓上前,身姿婀娜如那池中的荷花。
只见成穆贵妃低头行礼,动作优雅。
声音柔和之中,带着一丝怯意。
恰似那初露尖尖角的小荷,透着几分娇羞。
“陛下,臣妾惶恐!”
成穆贵妃微微抬起眼眸,又很快垂下。
她的脸颊染上一抹淡淡的红晕,犹如那天边的晚霞,晕染了一片娇羞。
“臣妾自觉向来优柔寡断,恐难担此重任。
犹如那柔弱的雏鸟,难以搏击长空。
然而臣妾想着若能得姐妹们帮扶,再加上臣妾用心去学、去悟,或可慢慢弥补不足。
臣妾愿以一片赤诚之心,去细细揣摩后宫诸事之理,努力为陛下分忧。”
说完成穆贵妃的脸颊愈发红了,双手不自觉绞着衣角,那模样似那犯了错的孩童。
可她的心里却已暗暗下定决心:我要改变自己,宛如那破茧重生的春蚕,努力争取迎来新的蜕变。
相比之下真穆贵妃则才情出众,颇懂礼仪。
她本是书香门第出身,自小浸淫在诗词典籍之中,对礼仪规矩有着近乎痴迷的执着。
恰似那守护宝藏的卫士,寸步不离。
在真穆贵妃看来,后宫就如同一个规整的棋盘。
每一步都应有条不紊,合乎礼仪规范。
犹如那对弈的高手,落子无悔,步步为营。
第509章 马皇后沉疴难返,大明五大嫔妃上演“宫心计”(下)
在这后宫之中,真穆贵妃向来是众人眼中规矩的恪守者。
她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端庄持重,仿佛那立于云端、不容亵渎的仙子。
只是这仙子却好似被规矩的枷锁束缚,有时未免显得太过刻板了些。
就说那次,一位小宫女慌慌张张在宫道上疾走。
没留意前方正款步而来的真穆贵妃,竟直直地冲撞了上去。
那小宫女顿时吓得脸色煞白,宛如一张白纸。
她“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身子抖如筛糠。
磕头磕得那石板地面都仿佛跟着颤动起来,边磕边哭诉着。
“贵妃娘娘饶命呀,奴婢家中实在艰难。
父亲病重,卧床许久,药石罔效。
母亲又体弱,操持家中大小事务早已力不从心。
奴婢今日一时慌乱,冲撞了娘娘。
求娘娘开恩呐,奴婢再也不敢了呀。”
真穆贵妃见状,心中也不禁生出几分怜悯。
那怜悯之意就像春日里刚冒头的新芽,在心底悄悄蔓延。
她微微皱起眉头,随即目光落在一旁的宫规条例上。
那朱红的册子仿佛有着千斤重,压得真穆贵妃心头沉甸甸的。
思忖片刻之后,她终究还是狠下心肠,冷冷地开口道:“宫规在上,向来森严,冲撞本宫,岂能轻易饶恕?
若今日开了这先例,日后这后宫还如何能有秩序可言?
拖下去,按规矩责罚吧。”
小宫女被拖走之后,真穆贵妃的心里却像是被一块巨石压着,一直愧疚难安。
那愧疚如那扎根心底的藤蔓,肆意缠绕着她的心房。
日复一日,日渐滋长。
让真穆贵妃每每想起此事,都忍不住暗自叹息。
长期以来,成穆贵妃的心中,都对真穆贵妃有着几分嫉妒。
在她看来,真穆贵妃就似那夜空中最璀璨的明珠。
才情出众,颇懂礼仪。
无论在何种重要场合,只要她一出现,那周身的气度和才情总能吸引众人的目光。
仿佛自带光芒,让人移不开眼。
而自己却总是如那黯淡的微星,隐匿在角落默默无名,鲜少有人关注。
这般心思作祟,成穆贵妃便暗暗下定决心,定要做出些改变来。
一日,她寻到了经验丰富的王嬷嬷。
那恭敬又急切的模样,任谁见了都能看出成穆贵妃的用心。
她拉着王嬷嬷的手,脸上满是恳切,轻声说道:“王嬷嬷,您在这后宫多年,见多识广,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呀。
本宫实在是想把这后宫诸事打理得更好些,可总觉得不得要领。
您可得多教教本宫呀,日后若能有所长进,本宫定不会忘了嬷嬷的恩情。”
王嬷嬷笑着点头,脸上的皱纹都透着和善,说道:“贵妃娘娘这般用心,老奴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呐。
这后宫管理呀,讲究的就是个细致周全,方方面面都得顾到咯。”
从那之后,成穆贵妃便时常向王嬷嬷请教。
学得那叫一个认真,事事都记在心里,就盼着能有所成效。
有一回,众贵妃聚在一起品茶闲聊。
那茶香袅袅,本是一片祥和氛围。
成穆贵妃瞅准时机,笑着对真穆贵妃说道:“真穆姐姐,妹妹最近又跟王嬷嬷学了一些新的管理窍门呢。
说是这后宫的用度呀,得精细着来。
每一笔账目都得记清楚,可不能有丝毫差错。
就如同那细密的蛛网,一处破了,整网都不稳呐。
姐姐觉得如何呀?”
言语间她那眼神里,满是暗示着自己并不比对方差的意思。
嘴角还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在等着看真穆贵妃的反应。
真穆贵妃自然也察觉到了成穆贵妃的心思,她微微抿了口茶,那动作优雅从容。
随后真穆贵妃淡淡一笑,“妹妹有心了!
这管理后宫本就是门大学问,需得不断钻研才是。
姐姐我呀,最近也在重温那些诗词典籍,想着从中再寻些能让后宫更具秩序与风范的法子。
毕竟这礼仪和规矩,可是后宫的重中之重呀。
就如同那撑起宫殿的梁柱,缺了可不行。”
从此以后真穆贵妃便越发加紧学习各类宫规礼仪,那认真劲儿,旁人见了都不禁咋舌。
她还时常主动在朱元璋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对后宫事务的见解。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