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87节

  “再者,若是遇上大灾之年,朝廷可以酌情收取租子,这更是可以保障百姓的活路。”

  朱棡又是白了一眼朱标,方才继续道。

  “当然,我也明白你在担心什么?”

  “若是耕田不种,就会荒废,而士族豪绅家中没有佃户,田亩会荒废,更不可能缴纳的起赋税,那这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但这跟朝廷有什么关系?他们死不死,他们活不活,关我们屁事?”

  “还是那句话,如果缴纳不起赋税,朝廷有权收回田亩,当然,也不会白白收回,给一笔银子,以安其心。”

  “而且照此盘,朝廷可以越做越大,但只是针对士族豪绅,可对于百姓而言,有益无害。”

  顿了顿,朱棡又是冷笑一声道。

  他此举,就是为了掘了士族豪绅的根,让他们不能继续压榨百姓,而且还不能有丝毫的怨言。

  毕竟老话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可尽得民心的大明,何惧这些士族豪绅?

  要是士族豪绅想造反,那就造反吧,且不说大明,你就看看这天下的百姓,答不答应?

  “如此一来,朝廷就能掌控这天下的所有田亩。”

  朱标的眼中,也是闪过一抹精芒道。

  “嗯,毕竟以存的田亩,还有滞留于士族手中的田亩,都可以收回来。”

  “而且田亩对于百姓,就是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抛开耕种的时间,百姓还会开垦荒地。”

  “这样一来,大明的田亩,只会越来越多,那摊丁入亩,依旧有用。”

  朱棡又是笑着点了点头。

  华夏自古以来的执念,就是脚下的这片大地,以及赖以生存的粮食,所以没有握在手上,就不算是自己的。

  那有了活路的百姓,就会更加卖力的开垦荒地,而日后即便是朝廷收回了官田,他们依旧可以有地可种,这便足矣。

  “可要是田亩开垦的越多,官田无人可种,那又当如何?”

  朱标想了想,又是问道。

  “粮食富足的情况下,带来的就是人口大爆炸,所以你不用担心官田无人可种。”

  “而且就算真到了那一日,那我大明粮食之富足,百姓所追求的,也就不仅仅是粮食了。”

  对此,朱棡还是摆手笑道。

  “什么意思?”

  朱标没听明白。

  “我问你,如果你是百姓,家中粮食富足,且年年有余,吃得饱,穿的暖,你还想干吗?”

  朱棡想了想,反问道。

  “吃肉?”

  朱标试探性的询问道。

  “没错,毕竟哪家不想自家的餐桌上,可以摆上一盘肉,可应该怎么去换取这盘肉?”

  朱棡点了点头,还是问道。

  “交易。”

  朱标想都没想道。

  “怎么交易?”

  朱棡的嘴角升起笑容。

  “用多余的粮食换银子。”

  朱标仍是想都没想。

  “嗯,保证一家人一年的口粮,又或者两年的口粮,至于剩下的粮食,就可以用来卖,从而改善一家的生活。”

  “而且到了那个时候,百姓追求的就不仅仅是肉了,而是更多,这样也会促进我大明的欣欣向荣。”

  朱棡拍了拍朱标的肩膀。

  “但你有没有想过,粮食一旦过多,会不会造成谷贱伤农?”

  朱标当然明白朱棡的意思,但还是摇了摇头道。

  这话的确没错,市面上的粮食过多,肯定会造成价格暴跌,那对于耕种的农民,太伤了。

  “第一,统一规定粮价,就可以避免谷贱伤农。”

  “第二,朝廷开辟官方交易市场,对外贸易。”

  “第三,朝廷也可以回收粮食,用作储备粮仓。”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保障百姓的利益,更是可以加速经济的发展,稳定壮大我大明。”

  朱棡又是竖起三根手指,方才看向朱标道。

  “大型贸易市场,对外贸易?”

  朱标微微一愣,便是陷入了沉思。

  “简单点的意思,就是互利互惠。”

  “但现在不允许私下交易,只能通过朝廷来交易,还要规定出口数目。”

  “并且不能直接用银子来交易,而是兑换大明宝钞,用大明宝钞来交易。”

  “至于反对,或者私下交易者,直接重罪论处。”

  朱棡看向思索的朱标,开口解释道。

  “那商税就不能是三十税一了。”

  朱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

  “当然不能三十税一,肯定要规划商税。”

  “毕竟我们又不是做慈善。”

  朱棡翻了翻白眼道。

  “这些还不着急,至于官田,可以依照你的意思,但耕种的种子,农具,以及粮食没有产出之前,百姓的口粮,大明应该怎么办,总不可能,全部由朝廷出吧?”

  思索良久后,朱标便是摇了摇头,毕竟太过于遥远,而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解决百姓所需。

  毕竟此时的大明,虽然已经富裕了许多,但面对一国之百姓所需,大明也还负担不起。

  “我说这些只是想告诉你富民强国的大方向。”

  “至于你所说的问题,也不难。”

  朱棡看向朱标,依旧笑着开口道。

  “别卖关子。”

  朱标顿时白了一眼朱棡。

  “朝廷可以以借债的名义,借给百姓。”

  “我将其称为、无息贷款。”

  “顾名思义,就是只收回朝廷本金的借债,而只要是百姓,凡符合资质者,都可以申请无息借债。”

  “而朝廷将粮食种子、农具、还有粮食,以借债的方式,发给百姓。”

  “之后规定时间,让百姓将本金归还。”

  “当然,为了减轻百姓压力,无息借债,也可以分期还清借债,至于时间,一年往上、三年往下。”

  朱棡这才看向朱标,将后世的无息贷款,缓缓道出。

  “至于朝廷拿不拿的出来?”

  “关于这一点,你只管放心。”

  “要是朝廷拿不出,我会传信太原为朝廷调度,反正支撑北方大局,足以。”

  顿了顿,朱棡又是开口道。

  “好主意。”

  朱标闻言,眼前也是一亮。

  无息贷款,既可以让朝廷避免损失,也能让百姓有所依仗。

  再以朝廷现在的储备,也足以应对南方大局,至于北方,则是交给朱棡的太原,那的确是可以进入到一个平稳的过渡期。

  而只要能进入这个过渡期,还有就是不遇上大灾之年,大明的百姓,的确可以一把翻身。

  “走吧,去坤宁宫。”

  话罢,朱标便是一把拉起朱棡的手,朱棣紧随其后。

  朱棡:“.........”

  只不过,朱棡与朱标,还有朱棣刚一踏进坤宁宫,便看见一脸怒容的朱元璋,还有站在一旁的沐英,便是眼中一喜道:“大哥!”

  沐英!

  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养子,不管是从何等层面来讲,沐英都是朱棡三兄弟的大哥。

  “太子殿下,晋王殿下,燕王殿下。”

  沐英也不敢迟疑,便是连忙行礼道。

  “大哥,坤宁宫,都是自家人,就别多礼了。”

  朱标连忙上前托住正欲行礼的沐英,方才摇了摇头。

  “没错,这里没有殿下,只有兄弟。”

  朱棡也是走上前,揽住沐英的肩膀笑道。

  “爹,您该不会是因为儿子先去见的三哥跟大哥,生气了吧?”

  至于朱棣,则是看向一脸怒容的朱元璋,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毕竟,朱棣一回京,便是直接去了晋王府,然后又是跟朱棡去了太子东宫后,方才来的坤宁宫。

首节 上一节 87/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