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第134节

第216章 计划

  “这些年,白骑辛苦了。”行军路上,许辰与张白旗骑马并行,便开启了话头。

  张白旗心头一暖,道:“谈不上辛苦不辛苦,更多是责任而已,能把这二十余万老弱妇孺照看着活下去就足够了,日子虽然苦了些,但终是等来了教主。”

  许辰笑道:“此前一战我军已经击退敌军,中山常山已经是玄夏囊中之物,本座打算并两郡为常山一郡,任你为常山太守,你可有信心胜任?”

  张白旗神情一振,只觉媳妇熬成婆,曾经只能窝在山沟沟里的自己,如今也一跃成为地方巨吏。

  老实说,他心里是有些忐忑的,但想到黄龙这家伙如今也镇守辽东,自己又有什么不行的,这些年自己也没懈怠学习,又多有历练,总归是几分能力。

  “幸得教主信任,某纵然粉身碎骨,也定把常山看好!”张白骑立即高声回应。

  许辰笑看着他:“那你可知担任常山太守后,要做哪些事情?”

  张白骑闻言愣了一下,被这么一问,他也就沉吟起来,随后才道:“对我自然道而言,首要事务自然是改造治下,如今玄夏已经有现成的模样,常山也只需要依照为之,就可以带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许辰点了点头,但转而摇头起来:“治理民生的确是首要之事,但仅仅如此却也不够。”

  还不等张白骑回答,在一旁骑马跟随的沮授,便主动出声为许辰解释起来。

  “张太守就任之后,除民生事外,就是军事为重了,冀州袁绍必定不甘丢失中山常山,势必有反攻之时,届时常山便是首当其冲。

  即便玄夏会在这里投放兵力,但常山本身也应该有足够的军事能力才行,最起码得能坚守地盘,真遇到战事的时候,玄夏才不必为之负累。”

  张白骑闻言醒悟,连忙对许辰道:“属下明白,军事民事,属下两不相误!”

  许辰又道:“玄夏图谋冀州,黑山军张燕亦是祸患,你与其交锋多年,如何应对他们可有想法?”

  说起张燕,张白骑便是冷哼一声:“张燕看似势力庞大,其实内部也是各自为战,如眭固白绕之流虽然表面服于张燕,但并不受其节制,对付他们只需要分化拉拢就是,以前那是属下实力不够,如今既然已经占下常山,断然没有吃亏的道理,此獠便交给属下,属下必定拿下黑山军!”

  张白骑当初能作为一方头目,本身也不是什么易于之辈,这种斗争对他也不过就是手到擒来而已。

  对于这个时代大多数籍籍无名的人,他们更多是缺乏资源和舞台,否则相同的条件之下,所谓三国豪杰也未必能比他们强到哪里去,毕竟人都是大同小异,不过是一个鼻子两个眼而已。

  “山里的兄弟姐妹们都接出来吧,待清算了常山的豪强,便开始均分土地,常山若是安置不下,幽州也有足够的闲置土地,保证让他们家家都有田地。

  矜寡孤独废疾之人,玄夏朝廷会下发钱粮建设养济院予以照顾,尚可做事的便传授技能以期来日重归生活.”

  听着许辰一字一句的交代,张白骑心头慢慢就安定下来,这些民生的事务,无不展现玄夏对待百姓的态度,越是听下去,张白骑越是有种满足和欣慰的感觉。

  自然教还是那个自然教,如今立国也没有背弃理想,百姓们也终于有了可以为他们做主的人。

  自己跟随教主和自然教,不就是为了今天吗?

  一条一条和张白骑交代民生的许多事情后,许辰话锋一转,就开始说起关于诸多黄巾的安置问题了。

  “常州的黄巾兄弟们,除了骨干之外全都放归民间分配田地,要么就此作为普通百姓,要么进入军户预备役中,若要正式入教做黄巾的话,都需要重新学习和考校。”

  说到这里的时候,许辰的声音顿了一下:“本座也知道这必定会让许多兄弟心生怨言,但是我们这支队伍要走向成功实现理想,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素养和严格的纪律,如果不能把兄弟们都锻炼合格,最终只会腐蚀了整個队伍。”

  张白骑沉默一阵,他知道这肯定是兄弟们难以接受的,毕竟他们原来就是黄巾,如今却要重新经过学习和考校才能恢复身份。

  但他也知道幽州的黄巾兄弟,那是在奋斗的路上就已经完成了学习和历练,并且被剔除队伍的人也不少,所以这么安排没什么不公平的,只能尽可能让下面的弟兄们去理解和体谅了。

  好在大多数投奔黄巾的也只是活不下去而已,如果分下田地让他们好好过活,也不至于有太大的怨气。

  虽然常山还没有完全打下来,但这一路走去他们在马上相互谈论,慢慢就把后续的工作给谈了个七七八八,张白骑这个常山太守上任之后,也不至于盲目。

  民生上,常山郡更多是要照着玄夏的样子来照搬。

  军事上,常山郡也一样要依靠中枢朝廷的辅助,不论武器装备,还是军官骨干,都需要玄夏朝廷的输送。

  许辰的要求就是要常山能一定程度保卫自身安全,一旦出现战事,朝廷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做其他行动。

  他们在上头商议大事的时候,下面的黄巾也有条不紊的对官兵俘虏进行改造,每有停下休息驻扎的时候,便会有督卫兵召集俘虏们,开始宣讲黄巾的教义和作法。

  士兵与百姓毕竟不同,释放他们必定要经过改造,最后才能放归民间,其中一些优秀的兵员若是转变合格且有入伍的意愿,也可以如太史慈一样留在军中作战。

  “欺压你们的人,都是如袁绍这类的士族豪强,那你们为什么还要给他们卖命?

  我黄巾来到冀州来到常山,不是来破坏这里劫掠这里的,而是来建设这里和解救这里的,你们不是黄巾的敌人,因为你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穷苦人,我们才应该团结起来。

  那谁是我们的敌人,士族豪强才是我们的敌人,把他们打跑拿回属于我们自己的财富,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面色略微苍白的赵云听着远处督卫兵振振有词的声音,不自觉的皱起眉头。

第217章 改造

  “子龙,他们说的是真的吗,我怎么感觉这些黄巾和以前俺们见过的不太一样?”

  一个同样年轻的人在俘虏营中听了半天督卫兵的话,慢慢的就开始有些动摇起来,然后就冲着旁边的赵云嘀咕了起来。

  赵云看了此人一眼,此人正是自己的同乡夏侯兰,与自己走出家乡之后,在这一战一同被俘虏。

  虽然被俘虏不是什么好事,但是随自己出走的乡勇们许多都死于此战,相比较之下,俘虏至少还活着,这已经是极大的幸运。

  每每想到这里,赵云就有些痛心,不仅痛心同乡之死,更同心常山陷落。

  他原以为黄巾会给常山带去一场浩劫,毕竟闹黄巾不是什么新鲜事,每次都是什么场面他也知道,少不了要劫掠裹挟百姓。

  他甚至觉得这支黄巾能打造这么多兵甲装备,不知道要坑害了多少百姓才能做到,定然是十恶不赦的存在。

  种种因素之下,他对黄巾当然没有什么好感,只不过是碍于俘虏的境遇,他没有能力反抗黄巾而已。

  直到现在,他才慢慢发现这里的黄巾似乎和自己想象的有点不太一样。

  越是接触下来,他就越是感觉到,黄巾并非是素质低下的贼兵,反而纪律严明作风纯粹。

  就连自己身上的伤,若不是依靠黄巾军医的精湛技艺,只怕也是治不好,某种程度上自己现在还能坐在这里听别人讲话,那还要感谢黄巾宽宏大量救自己一命。

  夏侯兰见赵云沉默不语,也没有罢休,而是继续低声交谈起来:“听他们说,咱们若是不想留在这里作战,到时候只需要去什么劳改营服行一段时间的劳役,就会把我们放走。”

  赵云沉声道:“这是好事。”

  夏侯兰鬼鬼祟祟的左右一看,又是往赵云身边挤了挤,然后用极低的声音问他:“那我们和同乡们昨日商定的起事计划,还要做吗?”

  赵云看了他一眼,无奈道:“既然黄巾都要主动放人,那当然没必要再节外生枝,且安心等待就是,告知同乡们不要妄动,否则也是徒添死伤。”

  夏侯兰闻言,神情也松下来几分。

  所有俘虏都被收缴了武器和甲衣,即便起事也很难有什么作用,他们也只是想搏一搏,但现在似乎没有这个必要了。

  不过随后夏侯兰就又有些担忧起来:“若是黄巾欺骗我等,到时候不愿放人,那该怎么办?”

  赵云沉吟起来,摇头道:“我观这几日黄巾作风,凡有言必落实,该不会欺骗我等,而且我们已经是俘虏了,命本就在他们掌控之中,也没有欺骗的必要。”

  夏侯兰闻言,也觉得十分有理,便也放心了几分。

  两人随后就把注意力重新放在宣讲教义的督卫兵身上,他们越是听下去,也就越是沉默,这些东西虽然未必能全都让他们共情,但至少可以理解。

  两人都是寒门出身,虽然比一般庶民好点,却也好不了多少,甚至日子过得半斤八两都很正常。

  他们虽然家有薄田,但日子还是过得窘迫,自然教这些教义思想,也能引起他们不少的触动,地方豪强霸占田地欺凌百姓,他们未必没有遭过罪。

  而且赵云本身性情中正同情百姓,也对黄巾的这些教义感觉十分契合。

  如果黄巾真的在践行这些事情,那赵云也很难说对方是什么贼兵,对方的这种想法和做法,怎么看都可以称得上是仁义之师。

  “子龙你觉得他们说的对吗,我怎么听着听着,感觉好像真有些道理。”随着时间过去,夏侯兰的眼神有些迷茫起来。

  赵云一下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只能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他们终究是黄巾,和我们不是一路人。”

  在他眼里,黄巾的做法或许有可取之处,但黄巾的身份却很难得到认同。

  大汉现在虽然衰落了,但依然是广大天下人眼里的正统,即便是各路豪杰为己牟利的时候,也难免要打着大汉的名义。

  至少在现在而言,黄巾还没法洗脱反贼的形象。

  黄巾的行军过程之中,思想改造就没有停止过,进入常山腹地之后,如赵云这些俘虏都会接受黄巾的安排开垦荒地或是做些工场生产。

  不过在此之前,他们最先做的事情,却是跟着黄巾一路打土豪分田地,多是在查抄物资的时候,做些搬运的事情。

  他们看到黄巾所过之处,所有乡县村落里的豪强坞堡都被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攻破占领。

  每当这个时候,黄巾都会查抄物资田产,然后全都分给了普通的小民百姓。

  而经过分配的地方,黄巾都会留置一些黄巾小队和俘虏,一边对这些乡县进行直接的管理,一边又指挥俘虏就地进行劳役,这当中就包括了赵云和夏侯兰。

  然后赵云和夏侯兰就从以前拿着刀枪的日子,变成了如今拿起锄头的日子。

  种田永远是黄巾的首要大事,更不要说是在冀州这样的人口大州,那更是需要尽可能多的开垦田地,这也就变成了俘虏们的首要任务。

  垦荒并不是什么好活,这种时候人就是实实在在的牛马。

  好在许久时间过去之后,赵云已经伤愈,不然根本就撑不起这么高强度的劳动,虽然以他的强悍身板不至于太过吃亏,但劳累却也是难免的。

  但他能顶得住,其他人就未必顶得住了,只不过第一天而已,就已经有人叫饶起来。

  当劳改营的黄巾吹起口哨的时候,夏侯兰立即丢掉手里的锄头,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大汗淋漓气喘吁吁道:“这也太累了,比打仗还要命!”

  赵云拍了拍他,就把他一把拉起:“既然累还不快去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虽然干活的时候夏侯兰老大不情愿,但听到吃饭两個字,他还是打起了精神,嘟囔着就跟着赵云一同往歇息处走去。

  才刚刚过去,赵云就看到了奇怪的一幕,却是黄巾与一个乡民推搡起来。

  起初他还以为这是双方有什么争执,但等他皱眉过去看的时候,就看到两人正在推搡的却是一篮子菜食。

  乡民嘴里说着“别推辞”“要生气了”这些话,但不管他怎么说,黄巾就是不收。

  “老乡你别这样,俺们黄巾是帮老百姓的队伍,不是为了享受的队伍,便是一粒老乡的米都不能吃,你这不是逼着俺犯错误吗!”

第218章 万岁

  “大天师来了!大天师要来咱们这里了!”

  乡间百姓都在劳作的时候,一个乡民忽的就从远处咋咋呼呼的跑了回来。

  当他那兴奋的声音传达过来之后,在场的众人无不是愣了一下,随后他们不太确定的相互看了一眼,似乎都在惊疑这个“大天师”的身份。

  “哪个大天师,是那个大天师吗?”有人不太确定的问了一句。

  那回来传信的家伙一边跑着,一边回了一句:“当然是咱们黄巾的大天师了,除了他,还有谁配做咱们的大天师!”

  他只丢下了这么一句话就跑的没影了,只剩下这里满地激动的百姓。

  大天师要来了,救苦救难的大天师要来了!

首节 上一节 134/3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下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