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第208节
而远在人群外边的吕母,差点没有眼睛一黑直接晕过去,她万万没想到自家儿子居然这么大胆,这可真是要命的事情。
然而,被众人围住的吕蒙不仅不害怕,反而格外的冷静。
“乡亲们,杀了吕老爷咱们活不了,但不杀他,你们就能活得下去吗?”
吕蒙冷峻的声音传来,众人都是一愣,还不待他们反应,吕蒙的声音再度提高几分,又指了指脚下的头颅。
“吕家岗的土地,以前都是咱们祖辈共有的,但现在却都落在了他的手里,现在,他抢了咱们的土地,还要奴役咱们的儿女,还要让咱们背负沉重的债务,让咱们出卖力气给他种田。”
说到这里,吕蒙环顾在场所有人,压抑着愤怒说道:“这种日子,你们还没有过够吗,反正我吕蒙过够了!”
人群依然沉默,只是这种沉默当中,气氛和情绪却悄然变化。
吕蒙的话,一下击中他们最为痛苦的地方,苦难的人生是他们所有人的共性,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来自于吕蒙的话语。
什么时候起,大家祖祖辈辈的田地,不知不觉就都变成了吕家的了。
吕家过得越来越富,家里的奴仆越来越多,数不清的佃农都要仰仗吕家活着,但乡亲们却越来越穷越来越苦,自己和儿女都只能沦为吕家的牛马。
这种日子,还没有过够吗.
是过够了的,只是他们也没有选择,他们根本看不到任何挣扎的希望,只能默默忍受。
吕蒙是极其聪明的人,看到众人沉默的反应,就知道光靠这样的言论,是不足以煽动他们的,光是激发苦难这不够,还需要给他们希望。
“你们还不知道吧,在北方,有一个名叫玄夏的国家。”吕蒙往北方看了一眼,神情变得憧憬起来:“有名为许辰的圣贤,带着百姓正在创立新的秩序,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体面的活下去。”
玄夏……
这个陌生的名字出来之后,在场的乡亲们都是露出疑惑的表情。
虽然玄夏立国至今已经有许多年,但是以前玄夏毕竟只是盘踞在幽州边地的势力,对这里的小山村而言,那里发生的事情太过遥远,也不会有人有心情关注。
这个名为玄夏的国家,实在令他们陌生。
对此,吕蒙并不意外,若不是有天降经书,只怕自己也不会得知玄夏的存在。
“在玄夏,没有任何一个贵人老爷存在,那里的百姓家家户户皆有田地,而且没有任何苛捐杂税,即便是从军服役,也皆有报酬。”
吕蒙故意在这个时候停顿一下,他左右一看,果然看到人群皆是为之动容的表情。
看似平凡而简单的一些描述,就已经击穿诸多乡亲们的内心了,守着几块田没有多余的苛捐杂税打扰自己,这就已经是广大农民的终极追求了,然而就连这么简单的要求,在大汉也是奢望。
吕蒙问他们:“你们想做玄夏的子民,过上这样的日子吗?”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只是有个年轻人反问了一句:“伱说的是真的,北边真有这么个国家,他们过得真是这样的日子??”
吕蒙点了点头:“乡亲们不必怀疑,你们难道信不过我吕蒙吗?”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暗地点头,别人说的话他们或许嗤之以鼻,但吕蒙说的话,他们都是愿意相信的,这种信任完全基于吕蒙自小到大积累出来的名声。
在吕家岗,吕蒙也算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了,不管哪个人家说起来都要称赞两句。
平时哪个人家出现困难,吕蒙纵然自己过得也不好,但也不吝帮助,又或者自己有些好处,也从来不忘与乡亲们分享,正是这种急公好义的性情,才为吕蒙积累起好名声来。
这时候,吕蒙扬了扬手里的报纸:“就在两个月前,北部发生了一场大战,玄夏的大军打赢了大汉的几十万大军,以后这神州北境都要归玄夏所有,大汉已经快要完蛋了!”
犹如晴天霹雳,众人都是彻底傻眼,这样的消息实在是太过吓人。
统治这片土地几百年的大汉朝廷,现在要完蛋了?
百姓们的视野毕竟不同,如袁绍曹操这等诸侯不管再怎么厉害,那在他们眼里这也都是大汉的官员,也代表着大汉。
可玄夏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可是实际意义上的另外的国家。
陡然听闻这样的消息,让他们难以相信,更无法适应,可是看到吕蒙那信誓旦旦的模样,他们又不得不信,在他们眼里,吕蒙并不是习惯说大话的毛头小子。
如果是这样,那也未必不是好事,至少那玄夏能让人过上好日子不是吗。
吕蒙一看气氛差不多,便高呼起来:“乡亲们,已经有人给咱们指出明路来了,咱们跟着走也就是了,吕氏没什么好怕的,我们不仅能杀了吕老爷,还能拿回本该属于我们自己的田地和财富,你们若是信得过我吕蒙,今天我就带着你们反了这天!”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许多人脸都吓得煞白。
这是什么,这是造反啊!
这事儿若是搁在以前几十年,那根本想都不敢想,没人能对抗大汉的意志。
但现在却又不同,乡亲们吓归吓,却也慢慢回过神来,今时不同往日,即便是老百姓也知道大汉朝廷不怎么灵了,吕蒙这番话听着吓人,但好像也没啥。
只是,要跟着吕蒙做事,他们也依然忐忑,这事业真的行吗,吕蒙真的值得托付吗。
不说什么大汉朝廷和地方官府了,光是吕家就是众人面前一个巨大的坎。
好在,吕蒙在村中毕竟也有诸多奔走之友,这群血气方刚的少年人却也被吕蒙说的热血沸腾,更不要说他们本就不满现状,此时终是按捺不住。
“他娘的,俺跟子明干了,这天不让咱们活,咱就捅破他!”
“算我一个,不就是一个吕家吗,跟他们拼了!”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明年涨租俺家一定没得活,那也没必要忍气吞声了,子明你杀得好,吕家就该死!”
吕蒙在本地的声望终于开始发挥作用,一时之间年轻人响应云集。
更有甚者,还会跑到吕蒙身边,也冲着那吕老爷的脑袋恨恨踩上几脚以泄愤。
这股子氛围,一下子就感染了身边的其他人,慢慢的大家的眼睛就都红了起来。
人群通常都是盲动的,恰当的时机发生恰当的事情,就很容易把他们煽动起来,而吕蒙这个聪明人,显然可以做到这一点。
当越来越多的人都站在自己身边的时候,吕蒙知道时候到了。
他缓缓举起了自己手里的柴刀,指向了吕家的方向。
“刀在手,跟我走,平吕氏,抢碉楼!”
第332章 天单于
大汉各地皆是风起云涌,各路英雄豪杰莫不是开启自身事业,曹操刘备皆是奉天子名义为自身谋取更大发展,而孙策也在江东搅动风云。
在他们之外,袁术正手捧着玉玺,日日纠结是否称帝立国,韩遂马腾割据一方不亦乐乎,吕布盘踞徐州正在准备迎战强敌,而刘表则对刚刚到来的刘备保持忌惮,正思索着如何才能把刘备赶出荆州。
即便是聚焦于普通百姓的阶层之中,吕蒙这个自然教的野生教徒,也同样不甘于寂寞,要在远离玄夏的地方带领群众开创一片天地。
天下英雄,都在为眼下大争之世尽可能的壮大自身,没有一处不在斗争。
唯北方的玄夏风景一片独好。
北方决战大胜给玄夏带去了巨大的欢腾喜悦,哪怕是最普通的玄夏百姓,也把自己真正视作玄夏的一份子,因为每个玄夏子民都知道,他们微小的命运与玄夏是息息相关的存在,双方不容分割。
玄夏若是遭遇危机,他们现有的一切生活都可能化为灰烬。
只有玄夏不断壮大强大起来,只有彻底消灭了大汉,玄夏百姓才能彻底安心生产,再也不必担心自己的生活遭到破坏。
现在,玄夏正在朝着这个目标稳步前进,百姓们在生产之余,也会期盼着有朝一日朝廷能统治整个神州大地,真正实现全面的胜利。
这一次的大胜带来的巨大成果,足以让每一個玄夏百姓欣喜若狂。
随着一战取胜之后,玄夏主力虽然由于战争需求的降低大部分都撤回幽州,但仍有相当兵力执行着对青州、并州、冀州南部郡县的推进征伐。
黄巾脚步走过之处,皆会变成实实在在的玄夏之土,虽然要完全占领这些地方,可能还需要相当的时间,但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百姓们无不是为玄夏开疆拓土感到高兴。
不过,这并不是玄夏近来最大的喜事,更让玄夏上下为之高兴的事情,则是他们敬爱敬仰的天师大人终于到了要成家立业的时候。
自然教的天师、新时代的导师、朝贡联盟的盟主、天下黄巾的共同领袖、万千百姓视为伟大圣贤的许辰,终于到了解决个人问题的时候。
想当初黄巾大败,许辰接管王当一部残兵的时候,不过是十五岁左右的少年。
而今十多年过去,他也二十七八,虽然依然是风华正茂,依然是年轻有为,但也不是那么年轻了,不论是从年龄还是从气质来说,他都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男人。
虽然如此,许辰的婚礼操办其实相当简单,只是报纸上登上一条简讯为天下所知,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额外的动作,即便是嫁娶的典礼,也不过就是寻常人家的流程。
玄夏毕竟不是帝国王国,自不必让公器为私人事务而耗费。
一场婚宴,许辰邀请事业好友,简简单单便也过去,寻常人家的嫁娶操办虽然谈不上繁琐,但也不怎么轻松,许多程序与后世之习俗也多有相似。
如此一场婚宴下来,至夜晚时分宾客散尽,国相府中红烛点点,虽还有家中雇工忙碌,但气氛已经完全归于平静。
许辰行至正屋,缓缓推开房门,立即就有暗香扑鼻。
转头一看,一个俏影正安静坐于床沿之上,两人的目光在红烛的光亮之中碰撞,暧昧渐生。
关上门,许辰来到桌前,这里已经摆放些许甜点酒水,他笑了笑:“成婚之礼却也繁琐严格,连我尚且有些吃不消,文姬只怕更是劳累,不如过来吃些东西。”
蔡文姬不由得一阵心跳加速,明明自己已经不是小女子,但与许辰相处却总有这种以前不曾有的情绪感受。
或许,正是因为眼前之人乃自己之抉择,是真正于感情的结合,而不是听从别人摆弄命运的结果,如此才能让自己有这样欣喜且羞涩的反应。
不过,若是父亲知我有今日,大约也会祝福才对吧。
人生大事之时,蔡文姬的思绪也杂陈而来,想起当初父亲蔡邕时常钻研自然经的情形,不免有些感叹命运弄人。
那个时候谁能想到,写下此书的许辰,居然会变成自己的归宿。
回过神,蔡文姬朝着许辰嫣然一笑,她虽然羞涩却不做作,欣然听从许辰的相邀,于桌前坐下。
随后两人便就着桌上甜点进食起来,屋中只有他们轻声交谈的声音,时不时还传来一阵彼此的轻笑,气氛极其的平静与轻松,仿若两个相视已久的友人在闲适相谈一般。
蔡文姬是大汉才情双绝的第一才女,而许辰则是从后世而来的灵魂,两人都是对彼此深深吸引,若非如此,也不能这样进展神速,一切只是水到渠成,扭扭捏捏反而不是他们性情所喜。
“虽然咱们成婚只是私事,但我毕竟身居国相之职,这等私事难免要带有些许政事属性,你这个国相夫人当然也是如此,明日会有联盟诸使的一场宴会,他们皆是以庆贺婚礼的名义前来,你免不了也要随我出席才好。”
许辰吃完觉着饱腹,拍了拍手便笑着说起明日之事。
蔡文姬自是没有意见,微微点头也是不再吃了。
“此战玄夏大胜,联盟诸多成员对玄夏的态度也随之变化,往常他们多是着重利益虚假奉承,但妾身听说这一次诸使过来,言谈之间多是称呼夫君叫做天单于,这可要比以前恭敬多了。”
说起此事,蔡文姬也不免一笑,没人比她更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原了,只有中原足够强大,才能压制域外蛮夷,才不至发生自己从两京到塞外所见之惨事。
而现在,玄夏的实力显然已经得到认可,塞外蛮夷也开始从屈服利益,慢慢开始变得敬畏武力了。
听闻此事许辰也只是笑了笑,倒也没有觉得有多么得意。
毕竟这种事其实也不算多难,汉末时代的诸侯只要能安定一方,都稳定能吊打域外小国或者部族,这不值得吹捧。
倒是他们给的这个称号让许辰有些意外,以自己现在的实力,“天单于”这个称号还是有些夸张了。
“看来域外的小国和部落也看出些势头来了,不然不至于如此示好,连他们都能感觉到的事情,南方的有识之士们更应该明白,只是不知道大汉士人究竟是愿意顺从大势,还是逆势而为了。”
一句话之后,许辰又摇了摇头:“算了,他们怎么想都不重要,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谁也不能逆转。”
说到这里,许辰看向了蔡文姬,目光一闪,笑道:“相比于这些,我们还是早些歇息为好,明日会见联盟诸使可不好耽误。”
蔡文姬闻言,脸色微红,便是微微点头。
上一篇: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下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