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第216节

  “玄夏,是不一样的。”

  和赤脚医生分别之后,华佗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更像是一种自言自语,但也让一旁的药童忍不住点头。

  之所以让他们有这样的感觉,并不是仅仅是因为《赤脚医生手册》的厉害。

  经过询问之后,他们才知道这本书是近两年玄夏朝廷发行出来的,在玄夏各处都可以买到,只不过因为这是纯粹的技术性书籍,所以不怎么出名,也没有对外流通,华佗这才第一次听闻。

  实际上,这本书可以说是集合了玄夏诸多医者的经验和钻研精华,是群体智慧的结晶,从书籍开头长长的作者名列就可以看得出来,参与编著这本书的人相当之多。

  如那产钳之技艺,或许就是其中某位不知名的医者使用的一种方法,如今可以供世人所学习。

  对此,华佗只恨自己知道的太晚,虽然论医术,他自信不输于他人,但从实用性来说,这本书比自己这点医术要意义强大得多。

  这本手册其实没有多么系统深入的医学原理,但胜在简单高效操作简单,一旦学习之后,可以用相对简单的操作去解决或者缓解一般百姓面对的大多数健康问题。

  这东西的强大之处,只有华佗自己的才明白。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华佗也只是感叹手册本身的强大,不足以让他有更多的想法,真正让他觉得玄夏“不一样”的,还是与那赤脚医生后续的一番对话。

  “此人在军中作战落下腿疾,务农尚且艰难,若是以前的话只怕日子都要没法过了,但玄夏却能给这样的伤员抚恤和减免粮税,好歹能让他安心过活,如今自学这赤脚医生还能补贴不少家用,日子倒也过得。”

  华佗看着赤脚医生一瘸一拐的背影,便是忍不住感慨起来。

  医者仁心,他也知道对广大百姓来说,最残酷痛苦的未必是病痛,而是现实的残酷,尤其是这样民不聊生的世道,百姓更是不如彘犬。

  但玄夏毕竟是不同的,相比较外面的水深火热,这里的日子可以用岁月静好形容了。

  药童也道:“听说玄夏的士兵各个都识得文字,如今看来这传言当真,不然此人就算想做赤脚医生,也看不懂手册。”

  竟药童这么一说,华佗也突然醒悟过来,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这时候他也意识到一事:“若是如此,那玄夏民间其实有相当一批识字的人群,难怪官府会发行这种手册,这就是发给他们看的。”

  药童点头道:“可不是嘛,若是大汉的话,就算有这种手册也没有用。”

  华佗顿时沉默了,自己的药童确实机灵,事实恐怕真是如此,大汉识字的人不会去学这种东西,而想学的人又必定不识字。

  所以这《赤脚医生手册》再宝贝,在大汉也是废物,只有在玄夏才能发挥出作用。

  也就是说,随着时间发展,玄夏民间将会慢慢出现大批的赤脚医生,而这些赤脚医生给民间带去的作用,华佗想想都觉得高兴。

  即便医生在时代为方技贱业,那也是相对上面的贵人来说,实际上在民间,医者还是相对金贵的存在,原因也很简单,物以稀为贵而已。

  百姓的治病需求巨大,但医者却少得可怜。

  大量百姓生病时候基本找不到医者,多半能做的就是硬抗,或者是找方士画符祭祀。

  如果民间有数量巨大的赤脚医生,即便这些医生只能解决普遍寻常的病症,那也能给百姓带去巨大的普惠作用,毕竟多数人需求的,也就是寻常普遍的治疗。

  看似赤脚医生简单,但要实现这点,实际上非常不易。

  一路走去,华佗不知道在乡下院墙看到多少次“扫盲、卫生、学习”这些宣传标语,也很多次看到乡村闲暇时候,村长组织百姓开展识字班,即便一次只能学上几个常用字,日积月累也十分有用。

  不过这种手段并不能长久,真正让华佗震惊的,是玄夏的教育体系。

  一路走来,时常在乡野歇息,很多时候还是黑漆漆的凌晨,就能看到各个乡村半大的孩童结成队伍,举着火把赶路几里十几里去镇上学校读书,而每天夜晚,他们也是如此举火而归。

  华佗每次看到这种景象,都能感觉到巨大的震撼和感动。

  大汉的娃娃,可是连这样赶路的机会都没有.

  而如果没有这样巨大的扫盲和教育工程,《赤脚医生手册》这种东西,又能有多大作用呢。

  华佗其实是不关心什么玄夏和大汉之争的,甚至作为大半辈子的大汉子民,他对大汉的感情更加紧密一些。

  但真的来到玄夏之后,他的想法就受到了剧烈冲击,心里立场悄无声息的转变连他自己都有发觉。

  这种对比是直观且剧烈的,南方百姓沉沦于繁重的兵役赋税之中,更甚者甚至要直接面对诸侯的强征,各州各郡所见无不是破家之灾,虽然不至于两京浩劫那么惨,但也好不到哪儿去。

  而来到玄夏之后,这里画风瞬间转变,百姓们岁月静好,县镇的学校越建越多,赤脚医生也慢慢形成群体,各个县之间的主干道,也越来越平整坚硬宽阔,只要有河流的地方,必有水车水渠。

  沿途所见各类工厂,也是一個接着一个,如肥皂、火柴、眼镜这样的新奇东西也在市场上随处所见,若是经过县城,还能经常看到戏班子搭台表演。

  大汉玄夏,谁代表正义,谁代表天命,华佗心里没有答案,但他知道,百姓心里会有的。

  药童背上行囊,脸上有些担忧:“听说大汉南方州郡已经要联合起来了,到时候玄夏还能打得过大汉吗?”

  华佗只是摇摇头,随后继续往北方而去:“大汉已经输了.”

  药童是十分聪明的人,不然也不会让华佗看中,此时一听这话,慢慢的也就醒悟过来其中意思,而后他就笑了笑。

  与自己师父一样,他本身没有立场,但现实会帮他做出选择。

  他也相信,见过了大汉一路的凄惨,再看到玄夏一片安乐的世界,不管是谁都会知道,未来到底在何方。

第345章 北平

  “师父,我们到了,这里就是玄夏的都城蓟县!”

  药童遥指远方,那里一堵高墙竖起,在数年时间经过数次加固加高的城墙,已经展现出一个京城该有的气势。

  虽然许辰也知道,自己有生之年,可以把时代推进到热武器的开端,那时候城墙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小,甚至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城市的发展。

  不过,他也还是规划了京城的城墙建设,原因也很单纯,就是给后人留点奇观。

  毕竟这是京城,也注定会是将来天下第一城,总得有些气势和底蕴才行。

  并且,就连京城的名字,他也在最近下令更改。

  华佗也是往前看去,有些期待的笑了笑之后,他纠正徒弟道:“现在不叫蓟县了,而叫北平。”

  事实上,北平这个名字也不稀罕,原本大汉的地域划分,在此地右边正有一个叫做右北平的郡地,其意本就是在北平之右,只不过北平这个名字没有用作官方地名,如今却被许辰更改过来。

  “北平.这好听的多了,北境平安,如今看来也算是名副其实。”

  华佗也是感慨一句,随后继续往前行去。

  北平作为华夏新晋的一個都城之地,现在已经有了京城之气象,华佗师徒还未及走近,就已经肉眼可见此地极度的繁华。

  如今的北平城门,已经不是当初蓟县的小城门了。

  高耸巍峨的高墙竖起,巨大的北平二字横在门头,下面的高大宽阔的门洞通道足足可以看到五个,但即便这样,城门处也依然显得有些拥挤。

  好在,这里虽然拥挤,但并不显得混乱,左右最边缘的两处通道,只能看到进出行人。

  而中间的三个通道,则都是车辆进入所用,最中间的一处通道,又可以用来临时停置盘查车辆的地方。

  如此安排之下,每一道人流车流就如同疏通的溪流,在各自的河道缓缓流动。

  虽然人群和车流密集,但忙碌之中反而能让人感受到秩序。

  距离城门尚有一两里距离的时候,华佗就已经看到长长的商队车辆,这种景象不禁让他咋舌。

  常年走南闯北,华佗的记忆里,即便是大汉还算安定的时候,洛阳城也不曾出现过这种盛景,甚至都看不到这种规模的商队,多半都是行人小贩而已。

  华佗看不懂这背后意味着的工业链,各地的矿物或者桑麻棉花皮革木头等等工业原材料在各地完成初加工,然后汇集到北平进行精加工,最后形成一件件工业商品分销到各处。

  这整个过程,都在商业行为的巨大动力下不断运转,最终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

  这些东西华佗虽然不明白,但也能直观感受到玄夏物产之丰富。

  太有实力了.

  看到这一幕,年轻的徒弟不禁为自己前几日的担忧而可笑,现在看来,玄夏不仅仅赢了民心,即便是硬实力上,似乎也不是南方可以比较的了。

  随着师徒两人再度往前,他们更加感受到人声鼎沸的氛围,宛如身处闹市一般。

  作为外来之人,他们走一步看三步,这里一切东西对他们都是新奇的体验,哪怕身处嘈杂之中,也丝毫不觉得厌烦。

  听着别人的说话内容,感受着别人的生活,这反而十分具有乐趣。

  进出之行人小贩,多是本地百姓,而他们言谈之中,就直观的展现出他们日常生活是什么模样。

  华佗师徒这么听了一阵,慢慢也听出许多东西来,许多关键词可以让他们产生许多联想。

  如什么厂子、澡堂、车子、学宫、女学生、官债、钱庄这些词汇,都是对华佗师徒来说十分陌生的东西,但偏偏在本地百姓嘴里出现的频率十分之高。

  华佗师徒当然能够明白,这说明玄夏百姓或者说北平百姓的生活,已经和大汉百姓出现巨大的差异。

  这也算是他们观察到的一种现象,一路从兖州出发,经过最近三年才被玄夏占据的冀州南部,那里百姓日常生活的元素还是和以前差别不大的。

  只是经过一轮对豪族的清洗,又有军田和免杂税的政策,百姓相比大汉过得更加安逸和轻松许多。

  而再往北的冀州北部被玄夏占据的更早,这些地方已经开始陆续出现不少工厂,大的县城里已经出现了学校,市场上有些许新奇商品了。

  百姓日常生活已经开始出现些微变化,很多大汉百姓一辈子没见过的东西,在这里已经开始出现。

  继续往北,进入幽州,新奇的东西就更多了,覆盖更广的学校,肉眼可见的识字率提升,越来越多的工人,更加丰富的商品,更加常见的戏班,还有越来越好走的路。

  现在,他们终于来到了北平,这是玄夏的中心,更加让他们忍不住好奇会是什么模样。

  从外面,他们已经感受到这座城的巨大和巍峨,但这也遮挡了他们一探究竟的心情,北平就像是一个被面纱遮住脸庞的女子,让他们迫不及待想看看下面的真容。

  终于,在漫长的队伍等待之后,他们终于是随之入城。

  玄夏内部足够安定,已经相当久的时间没有经过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城门基本也没有太多防务盘查,华佗他们很顺利就进入到了北平之中。

  豁然开朗。

  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一条延伸到远处极为宽阔的路面,这路面平坦宽阔且坚硬,华佗粗略一看,至少也有近四丈之宽,这种宽大道路,天然就让心情放松和舒服。

  而且道路上车流如注,左右两边方向十分统一,一切秩序井然。

  看道路两旁,眼前还是传统的房屋,既有商铺也有民居,其中许多商铺的招牌,华佗都有点看不懂,比如什么什么汤浴,或者什么什么百货,还有什么眼镜铺子。

  再往远处看,华佗立即注意到越往中心走,建筑风格就开始变化,大量方正模样的数层高楼拔地而起,这些新式建筑给京城带来的风貌,完全与旧的城市截然不同。

  华佗与徒弟一边走一边惊叹,他们明显看到,进入京城之后,工人和学生的比例更大了不少。

  作为玄夏的京都,这里确实展现出最为迥异的面貌。

  正在左右张望看稀奇的时候,路边突然出现的一番对话,跑进了华佗师徒的耳朵里,他们一看,却是一位衙吏叫停一辆马车,在路边进行质询。

  华佗顿时好奇起来,这一听,才知道是这马车没控制好,在路口时冲撞了行人,如此才被叫停进行处罚。

  若仅仅只是这样,华佗也只会觉得玄夏的管理足够严格,规矩足够强力。

  但细细一观察,华佗发现这衙吏看了一眼马车后方悬挂的一个小金属牌,依照上面的数字和文字混合的编号,竟是从自己手里的一本册子精准找到马车所属的商家,如此还会对商家进行相应的警告处罚。

  这就让华佗大为吃惊了,他立马意识到什么,再一看,果然看到满大街跑的马车,屁股后面都悬挂了这样的拍照。

  竟然,能做到这种地步吗.

首节 上一节 216/3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下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