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第238节

  王当先是一笑,随后就皱眉起来:“这叫什么话,咱们会不会成功这不是大汉皇帝投不投降决定的事情,而是我们的路线决定的事情,从教主带我们走这条路的第一天开始,咱们就注定会成功,根本就不需要有任何的怀疑。”

  张饶愣了一下,随后一笑:“王帅高见。”

第381章 大汉亡了!

  “什么,大汉亡了!”

  当刘协投降的消息传遍联军,不知道多少士人心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正是这句十分复杂的话语,这当中既有巨大的震惊,也有许多茫然和不舍。

  主宰这片大地已经数百年的大汉,就这么亡了!

  如果刘协还在这里的话,恐怕许多人都会愤怒的质问一句“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不管大汉再怎么衰微,不管天子再怎么孱弱,也不管这天下诸侯有多么不臣,但大汉和刘氏天子依然是大批士人心里的白月光,天子投降这对他们不啻于一种信仰崩塌。

  他们无法理解刘协的做法,毕竟刘协的苦闷只有刘协自己知道,士人们虽然把刘协高高供起来,却不会去共情刘协真实的处境。

  在这黄巾已经默默撤退,而瘟疫开始蔓延肆虐的时候,不知道多少士人因为天子投降之事,在暗地里垂泪伤心。

  但相比于大汉社稷的崩塌,更重要的事情却是在社稷崩塌之后如何构建南方新的秩序,不论是曹刘孙,还是下面的文臣武将,在名义上从来都是大汉臣子。

  而现在大汉都不在了,天子也没有了,他们这些人也需要给自己找到新的身份。

  瘟疫的爆发给这里带来了一场灾难,虽然曹操依照荀彧的办法进行诸多防控,但在卫生机制上他们还落后黄巾许多,最终并没有控制住瘟疫的扩散。

  曹刘孙三家大军数十万人都沉沦于这场瘟疫灾害之中,黄巾撤走之后,这里每天死去的士兵成堆成堆的掩埋。

  随着瘟疫的持续扩散,到最后整片大营都陷入一片死寂,死亡数字已经到了一个恐怖的地步,以至于最后所有人都已经放弃努力听天由命,连基本的掩埋尸体这种事情都放弃去做,因为根本埋不过来。

  大量的尸体就这么在营地和荒野曝露,飞蝇铺满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恶臭整整持续了数个月都不能散去,侥幸活下来的些许士兵不知道多少人都难以忍受这种折磨,要么精神崩溃疯掉了,要么自杀结束生命。

  然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军队数十万人规模的瘟疫爆发根本就不能避免逸散,虽然曹操刘备孙权都有尝试对军队进行控制,但瘟疫还是不可避免向周边开始蔓延。

  他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民间也因此遭受波及,兖州豫州荆州都陆续开始出现瘟疫,各地的村庄大片大片的开始出现死亡,人口更加集中的县城状况更是可怕,几乎已经是十室九空的状态。

  这场瘟疫的爆发,对南方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仅仅是直接带来的人口损失就是难以弥补的伤害,没有人口就没有一切,可以预见往后他们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只是即便如此,曹操刘备孙权也都只能接受这個事实。

  好在瘟疫到来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帮他们避免了眼下直接的危机,逼走了黄巾的主力大军。

  若非如此的话,只怕他们眼下就要撑不过去,那一切就都没有意义。

  经历这次大战以及瘟疫的肆虐,原本繁荣的许昌城也变得凋零起来,眼下瘟疫尚未结束,刘备和孙权也根本不敢离开,不然的话只会把灾难也带回自己的地盘,他们也就只能就地驻扎等待起来。

  作为如今南方的几个话事人,他们需要为往后南方的命运做出安排。

  天子投降,大汉这块招牌彻底崩塌,往后的路要怎么走,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孙权周瑜、刘备徐庶、曹操荀彧郭嘉等人也就在渡过瘟疫最为凶险的时候,相约于城外营地共同议事,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天子投降之后,各路诸侯该何去何从,又要以什么样的名义抵御玄夏。

  “或许,可以择汉室宗亲另立天子.”最先开口说话的,却是周瑜。

  这个提议出来之后,众人都是神色一动,这未必不是一种选择,他们其实也有类似之想法。

  刘协投降的事实他们已经无可逆转,而没有了大汉这杆大旗,他们各路诸侯也就缺乏一个有力名义稳固自身地位,就连联盟共御玄夏的旗号也没有了。

  这个时候,他们急需拿出一个新的旗帜团结人心和稳固地位。

  反正刘协也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既然这个工具不听话自己跑了,那就干脆换一个工具,这其实不是难事,大汉宗室千千万,随便找都能找到个。

  甚至刘备的心都猛地一跳,但很快他就熄灭了念头。

  即便真要找新的汉室宗亲做天子,那也一定只能是个可以控制的傀儡,不然曹操孙权必不会答应。

  念及至此,刘备看了徐庶一眼,徐庶微微点头,他也就心中有数。

  正要说话附和的时候,却听曹操忽的开口,一下就打断他的思绪。

  “天子投降,上下士人皆已心知肚明,这大汉的社稷已然崩塌,我等何必还要自欺欺人,与其扶持一虚假天子,曹某觉得不如有能者自立其国!”

  此言一出,众人心中皆是一震,他们齐齐看去,就看到曹操平静的脸庞。

  曹操同样是与众人对视,左右看去,不论是刘备还是孙权周瑜,莫不是沉默下去,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可以明显从眉眼之间看出意动之色。

  这并不出乎曹操意外,天下诸侯谁不想自成一家,顶着汉臣的身份既恶心了大汉,也恶心了自己。

  其实若刘协不投降,曹操未必有自立之心,至少明面上,他依然是大汉的忠臣,哪怕到死,他也不会称帝,这种事可以让儿子去做孙子去做,但他不愿意自己做。

  我曹操曾经何尝不是个大汉忠臣呢.

  但现在刘协自己投降了,这点坚持也就没有意义了,没有必要再抱着大汉这辆破车不放,不如自立门户真正满足心意。

  纵然现在的实力和条件都不成熟,那也没有关系,现在不这么做的话,以后未必有这个机会了。

  连袁术这冢中枯骨都敢自行称帝,难道自己的魄力尚且不如?

  今时毕竟不同以往,如今天下人连最后这点大汉社稷的念想都没了,再矫揉造作反而显得愚蠢,这个时候就该旗帜鲜明自立门户稳定人心!

  孙权毕竟年少,城府远远不如曹刘二人,这个时候面色惴惴:“这这样好吗?”

  周瑜目光一闪,没有急于说话。

  而刘备同样是神情微动,与徐庶相视一眼,保持着沉默。

  见到他们都是一声不吭,曹操不仅不恼,反而哈哈一笑,这种事情不表态就是默认,刘备周瑜若不愿意,那必定会出言反对,沉默已经说明了一切。

  “那许辰初据幽州时便敢立玄夏国,他能做得这事,我等如何做不得?”

  曹操说话之间,便站了起来,这一刻他神情举动尽显豪情:“而且连刘氏天子都不顾这大汉的名号,我等还何必要费力捧着,天下人都知道大汉已经亡了,我们即便提着一具尸体遮掩,那也只是徒惹天下人笑话而已。”

  屋子更是安静下来,只是刘备孙权的脸色却更加动容,显然对曹操这番话有所触动。

  事实上,曹操说的的确很有道理,大汉在刘协投降的那一刻,就实质意义上的彻底亡了,就算现在再拉个傀儡天子,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天下士人也无法认可这样的大汉。

  这一点,荀彧是最有发言权的,作为曾经一心忠心大汉的士人,他就已经彻底死心了。

  所以,他站了出来,为自己现在真正的主公曹操开始谋划立国之事。

  “天子投降,人心尽散,汉天子的旗帜再也不足团结人心,如今玄夏黄祸在即,南方州郡豪杰唯有挺身而出方能力挽狂澜,立国之事看似大胆,实则是必行之举,值此危难之时,诸位如何还能犹豫!”

  荀彧彻底把事情挑明,而他所说正是无可辩驳的理由。

  没有什么事情比抗击玄夏更为重要了,既然大汉的旗帜不能用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自立旗帜,如此反而能够快速收拢人心,更是顺从诸侯之野心。

  曹操也在这个时候,发起了最后的心理攻势:“吾意建设魏国,只是以我一国之力,仍不足以抵抗玄夏,二位如何不能做魏国之盟友?”

  要与魏国结盟,起码自己也要有一国之身份,显然曹操是在催促他们做出决定。

  孙权的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立国称帝这种事情,他还真没有想过,下意识的他几乎就要答应下来了,但最后的关头,他还是看了一眼周瑜。

  外事不决问周瑜,这句话他还是牢记的。

  当看到周瑜缓缓点下头,他狂喜的几乎就要立即答应下来,然而刘备却抢先一步开始说话来了。

  “汉室不会亡,刘协丢掉的社稷,我刘备会捡起来!”

  这时候,刘备突然站了起来,斩金截铁丢下这句话,最后把目光看向了曹操:“我会在荆州设立汉国,以延续大汉之气运!”

  孙权沉默良久,最后也不甘示弱:“孙氏将在江东之地确立吴国,和魏汉两国共结联盟抗击玄夏!”

第382章 种田

  天下局势风云变幻,一场生死决战虽然被瘟疫所中断,但是战争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反而是带来一个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即便是许辰在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也难免为之感慨。

  田地之中,许辰用汗巾擦了擦头上的汗水,然后擦了擦身上的泥点,手里一边拿着刚刚送来的情报,一边就往田埂上走去。

  此时田地上边的空地,正有一女子怀抱婴孩坐在凉棚之下,她旁边的小桌上放置着食篮,食篮外边已经搁着放凉的茶水,显然是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看到许辰忙活完往这里走来的时候,她便抱着婴孩迎了上去。

  “夫君且歇歇,你平日都少做农事,忽的下田可不要累坏了,我已备好吃食,你吃喝便是。”

  这女子自然就是玄夏的国相夫人蔡琰,看到许辰身上的麻布衣服都显出汗迹来,蔡琰一时也有些心疼。

  随后就把手里的婴孩递给旁边的女雇工,然后自己拿着手帕一边说一边给许辰擦汗拍泥。

  感受着蔡琰的关怀,许辰心中也是一阵暖意,便道:“辛苦夫人了。”

  蔡琰无奈摇摇头,颇有些嗔怪起来:“农事是社稷之本,夫君引以重视这固然是应该的事情,但百业之事各司其职,国相之重在天下民生,而不在这两三亩田地,便是那天子摆弄田地也不过是遵从礼仪而已,哪儿有夫君这样当真干活的。”

  许辰呵呵一笑,便把蔡琰拉回凉棚,先是逗弄了一下雇工手里抱着的许玄,这才坐下去端起凉茶一饮而尽。

  “夫人说的是,我自不是非要装模作样亲近基层,只是这次毕竟不同,这不是粮种培育又有所突破了吗,我自然是要认真看看,这正是关乎民生之大事。”

  “原来是这样”

  听到缘由,蔡琰这才明白过来,刚才那一丝嗔怪也消失不见。

  说罢,她也感叹起来:“玄夏的学生确实不同于往常的士子,他们钻研学问深了,弄出的各类成果来,连我也是自愧弗如。”

  许辰呵呵一笑点起头来,在这点上他还是得意的,可以说这些新时代的人才,正是自己穿越而来最大的成果和意义。

  没有新旧知识体系人才的更替,就算穿越过来带来先进技术,最终也只能沉没于时间长河之中。

  而当新人才彻底代替了旧人才,新知识体系代替了旧的知识体系,那即便没有任何起始技术,他们也能自行发展。

  到现在,许辰已经可以十分自信的说一句,这天地真正的变了。

  从基层的教育体系,到上面的科研体系,再到教考和科考的考核体系三管齐下,完全传统的儒学体系已经无法在玄夏生存。

  以后迈入工业社会需要的人才,必定是新教育体系下的人才,而仕途的科考更是牢牢把控着方向,决定着最根本的思想意识。

  都不需要太久,玄夏只要能如此更替几代人,就再也没有倒退的可能了。

  不过仅仅这样还是不够,许辰依然希望加速这个进程,他看向田间依然在忙活的年轻学生们,忍不住笑了笑。

  “工事院的造船项目有相当进展,刚才学生们跟我说,他们想开始远洋航行去寻找新大陆,这让我很欣慰。”

  “可夫君以前不是说,远洋航行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若是再等到蒸汽机成熟了,有了新的动力会更加方便吗?”

  说话之时,蔡琰不仅面色疑惑,但也一边说一边给许辰往外端起吃食来。

  作为大汉第一才女,蔡琰自是极聪明的女子,都不用专门去学,只是与许辰数年的朝夕相处,都可以让她明白玄夏的许多东西。

  如今玄夏工事院最重要的两个项目,一是电机发电机,二就是蒸汽机了,她都有所了解,只要其中一個有突破,就可以带来生产力的革新,其意义之重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只是这其中也有不少技术难点,虽然每次一问进度,工事院都说快了快了,但好多年过去,这个快了也一直没有来临。

首节 上一节 238/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下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