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第274节
当许辰往人群走去的时候,田石头的眼睛在人群不断的逡巡,搜寻着可能存在的危险,诸多亲卫兵也绷紧了神经,准备应对一切突发情况。
激动的人群,看着许辰真的走过来的时候,他们反而有些发蒙,一个个都愣在原地瞪大眼睛,虽然紧张的浑身颤抖,却都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等到许辰彻底来到他们面前,所有人都像是被施加了定身术一样。
许辰摇头一笑,目光落在面前一个十六七岁模样的少年,伸手在他胸膛轻轻敲击两下:“这身腱子肉不错,比本座还要厉害些,平时不少吃吧。”
霎时间,这少年便通红了脸,而周围的人群,也都轰然大笑。
原本略显紧张严肃的气氛,一下子就轻松欢快起来,似乎眼前的许辰,也不再是他们潜意识里那个带着神光的国相与天师,而是一个亲近的朋友一般。
许辰说笑之间,也看到这少年壮实的肩膀上,布满了老茧和勒痕,身上的皮肤,更是晒得龟裂黝黑。
这让他心里微微一叹,这码头的活儿可不好干啊,装卸货物是重体力活儿,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出现在这里,未免有些艰难。
摸了摸少年有些脏乱的头发,许辰心中感叹。
玄夏未来要走的路还长得很啊.
第452章 本座很不满
许辰看着这少年,皱眉起来:“你小子尚且年少,缘何不去读书,岂不知读书才是出人头地的出路,难道是武清没有中学?”
少年哪儿敢想自己和许辰对话,这会儿脸色通红,好半天才支支吾吾回答起来:“县里前年便有中学了。”
许辰笑道:“既然如此,为何不继续学了?”
少年摸了摸脑袋,憨厚一笑:“大汉时候俺爹服兵役打乌桓落了伤,干不了重活儿,家里过得艰难,俺既然大了,也该给家里出力,反正俺也不是什么读书的料,早点挣钱没什么不好。”
许辰点了点头,心里微微一叹,想了想后,他又道:“年轻人读书才有前途,你若愿意,县中或许有些不错的工作,本座可以给你介绍介绍,如此半工半读也是一种出路,将来考入大学前途也就光明了。”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都对少年羡慕嫉妒恨,他们只恨自己不如这少年一样年轻,不然这好事说不定就落到自己头上。
由国相亲自介绍工作,这种事谁敢想啊。
少年也是眼睛一亮,显然也是心动了,只是沉默一阵之后,他的眼神又暗淡下来:“俺还是不读了,家中还有几个弟弟妹妹,我若是读下去,他们就没法读了,俺努力干活供他们上学出人头地,也是一样的。”
话虽如此,少年虽然努力的装作不在意,但许辰还是从他的眼神深处中看到了遗憾。
只是如今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叹气道:“不读便不读吧,但你这个年龄在码头还是不合适,回头本座会命人给你在县里寻个好点的活儿,不至这般艰苦。”
许辰是无奈的,这种问题他没办法直接资助,他要帮的不是具体某一个人,而是眼前这些劳累辛苦的群体,这需要的是制度和生产力的进步。
若是学校再多一些,若是把中学也纳入义务教育,若是把学费直接免除掉,或许才能让眼前这样的少年慢慢杜绝,可惜这些东西以后就算能够实现,那也不是现在能做到的。
看着有些手足无措的少年,许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这里干一天活,能有多少钱?”
少年道:“码头活儿多,只要肯干卖力,一天挣个二三十钱没问题的。”
许辰点头道:“应付家用,可还足够?”
少年呵呵一笑:“只靠俺一个当然不够,俺爹俺娘还能做些活计,如今日子还算过得,比大汉时候好得多了。”
与一众码头工人寒暄一阵后,许辰便率着官员们离开,只是这个时候,他心里却不甚轻松。
民生情况他心中其实了然,今日一番询问,也只是印证了他所了解的情况。
即便在玄夏,百姓们过得也只是稍好一些,现在这情况最多也就是恢复到大汉安定之时的光景,谈不上什么富裕富足。
当然,对百姓来说,这其实差不多就是他们过日子的上限了,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即便日子过得苦,他们还是喜滋滋的。
不管怎么样,他们至少不必被上面的贵人老爷欺压,也不必缴纳杂税和服劳役,家家户户皆有生产,有这样的基础条件,只要慢慢经营,日子总能慢慢向好。
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对许辰和黄巾如此推崇敬仰。
只有许辰知道,百姓以为的上限,其实起点还是非常低。
许辰一声不吭的走着,在马炎的带领之下,登上了停靠在港口的一艘中型船只上,他不说话,后面一票官员也都是不敢言语。
刚刚那番对话,众人都看在眼里,这时候心里都有些忐忑。
今天本来是去视察水师的,谁也没想到许辰会冷不丁来这么一出,这种突然的体察民情对许辰来说只是寻常之事,但对于本地的官员就很折磨了。
刚才,只要这些码头工人稍微说些什么不好的话,那对于他们就是灭顶之灾。
好在,那少年说的东西还不算太要命,只是本地的官员们依然难以安心,毕竟他们也不知道,这里的情况在许辰心里究竟算不算合格。
正在众人忐忑之时,站在船头俯瞰码头的许辰,忽的转头过来,这一下就让众人心里猛地一跳。
他们预感到,这位国相大人,似乎有说法。
许辰转头看向身后随行的一票官员,搜寻了一阵,都发现是些陌生面孔。
如今玄夏的盘子是大了,上下官员多的很,许辰也弄不清基层官员谁是谁,既然认不出来,也就不认了。
许辰直接询问道:“武清县令是谁?”
此言一出,一众官员都是转头看向一人,那是一个中年男人,正是许辰所问的武清县令。
一下子,武清县令就汗流浃背了,这时候他有种落荒而逃的冲动,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去。
他朝着许辰拱手行礼,尽量稳定情绪,道:“回国相,属下就是武清县令。”
许辰看他一眼,便淡淡道:“武清港口经营还算不错,本座还是满意的,不过”
武清县令刚刚松了口气,这个“不过”立即就让他提起心来。
“不过,仅仅这样还是不够,十六岁的少年,怎么也不该在码头讨生活,这只能说明武清的工厂和商户还是太少了。
武清港是玄夏最大的港口集散地,只是如今这个模样的话,这成绩可不够看。”
这番话一说完,武清县令脸一下就僵住了,他只觉得自己前途大概是到此为止了,虽然许辰的评价已经很克制,但这依然可以决定他的命运。
他有几分羞愧,又有几分难受的道:“属是属下做的不够,今后属下一定加倍努力!”
许辰点了点头,再说话时,却不仅仅只是看着他了,而是扫视了一眼众人,这才转头继续望向远方说话。
“玄夏的事业快要胜利了,但本座希望你们明白,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玄夏的民生或许要比大汉好些,但这还是不够,你们若是觉得这样就可以了,就此满足懈怠,那本座可就要不满了。”
众人闻言,都是心中一凛,他们忽然意识到,许辰敲打县令是假,警示他们才是真。
没人敢不把许辰的话放在心里,这一番敲山震虎,让所有人心里都记着一件事。
不能偷懒啊.
第453章 牵挂
许辰对水师的建设有足够的重视,这一去就是两天时间,即便在海上生活两天的滋味并不是那么好受,他也没有选择匆匆离开。
最后的南征之战,水师的作用举足轻重,这段时间训练组建起来的水师究竟能不能打,关乎着整个战事的走向。
曹操就是最好的写照,赤壁一战没能取得成效,以至于一直到死,他都没有能拿下吴国蜀国。
而且魏国可以打败蜀国,但偏偏就是没能拿下吴国,乃至魏国自己都没了,吴国还在坚挺着,一直到晋国时候才彻底投降。
吴国能这么坚挺的原因,很大程度就源于水师的强大,只要占据长江天堑,谁也奈何不得。
不过玄夏可没那么多时间陪吴国玩,解放神州的步伐不能被吴国阻拦,南征一战若不能彻底平定天下,那对许辰来说就是失败。
一辈子的时间就这么点,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必须迅速收拾了他们。
水师不强,这南征便站不住脚,尤其是以水师规模玄夏要远远小于吴国的情况来说,确保水军战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随着马炎进入到水师当中,许辰亲眼看到水师的训练,也看到船只装备的情况,半年多时间的成果,让他心里对水师的战力有了个底。
以士兵而言,纵然有了严格的训练,只怕对比吴军士兵来说依然是劣势的局面,北方的士兵再怎么训练,也不可能比南方的士兵更擅水战。
好在,黄巾士兵有足够的素养与意志,就算不能像吴军士兵那么适应水战,最起码也能达到合格的水准,不至于要因此弄什么铁索连环的地步。
战船方面,黄巾数量上远远逊于吴军,更不要说还要算上荆州水师,好在在质量上黄巾还是能打的,战船的种类上,黄巾也有完整的体系,核心战力并不比吴国水师逊色。
毕竟吴军虽然号称战船五千,但大量都是后勤和储备的船只,真到打仗时候,能出动的主力战船一次能有个几十上百就已经算多了。
玄夏战船在平均体积上要大大超过吴军水师,主力战力不弱于对方,就算拼持久战略要吃亏些,影响也不会太大。
许辰对玄夏的水师要求就是合格,只要士兵可以达到合格的水战水平,那么凭借战船的强度优势,那玄夏完全可以和敌军水师掰掰手腕。
而通过两天的深入视察,亲眼看到士兵的训练成果,许辰慢慢也就放心下来,马炎的这半年的成果,即便还不能算完全合格,那也不远了,剩下半年只要继续努力,那也就达到许辰的要求了。
不求玄夏水师能一举大破吴汉两国的水师,只要能和对方进行抗衡,为步兵安稳后方长江水道,这就足够了。
还有半年的时间,玄夏就要按照计划做最后的南征,现在整个玄夏都在为此做持续的努力。
西边的凉州,王当乌力正和马氏父子打的如火如荼,虽然持续的作战让黄巾不太好受,但马氏父子更感觉难以支撑,玄夏黄巾堪称是他们所见最强大的敌人。
西凉兵团或许足够强大,但在已经往正规职业军队发展的玄夏黄巾面前,还是不太够看,这是军事体系上先进对落后的胜利。
这种差距让马氏父子一点脾气也没有,能坚持作战半年之久,已经算是格外厉害了。
随着西凉军团的节节败退,黄巾却也不急于乘胜追击,他们知道越是深入敌境就越是要面对更大的抵抗,打败西凉军团不算是难事,要一举剿灭马氏父子,那就是另外的难度了。
当战事取得优势,王当也开始按照既定的计划,准备下一步逼和的事情了。
于此同时,兖徐两州经过太史慈赵云等人的持续经略,也慢慢从战乱之中走向了平静,虽然他们收服两州余下的郡县也会遭遇残余的一些抵抗力量,甚至于还有吴汉两国持续的骚扰,但这依然不能阻挡他们的步伐。
至如今,兖徐两州的郡县,基本都被黄巾全部占据,现在各地已经在陆平的统筹之下,开始设置建制进行治理。
再过半年,兖徐两州就是玄夏南征的最前沿了,恢复两地民治为将来黄巾作战做支撑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此时此刻,天下局势就如同暴雨落下之前的云层一样,浓密的乌云不断聚集涌动,雷霆之力在其中无限酝酿,只待最终的时刻一下释放出来,那时候就是改天换日,山河变幻。
只是宏观的天下大势,对许多人来说,已经没什么意义了,比如身陷囹圄的曹操,现在就已经彻底意志消沉,外界就算是天崩地裂,他也不会再关心分毫。
大汉亡了也好,刘备死了也好,孙权没了也好,那都与曹操没有关系,因为曹操是真的要死了。
而且现在他不仅要准备迎接肉体的死亡,就连精神也彻底消亡了,当玄夏花费巨大力气把一切罪行都梳理完毕,把曹操彻底钉死在耻辱柱上的时候,他就已经了无生恋。
只要一想到,曹操这个名字,一百年一千年都会被后人憎恶和辱骂,他就恨的几乎要发狂。
他恨自己没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只要自己赢了,那什么屠城什么食人又算得了什么,胜利者可以书写一切,即便是十恶不赦的罪孽,也能被淡化忽略。
可惜,最后赢的人是玄夏.
阴暗的牢房里,曹操披头散发,手脚皆被镣铐所缚,活动的空间十分有限,不仅如此,牢房还时刻有人对其进行看守,以防止他有任何自决的行为。
曹操已经习惯了如此,如果不是心中还有最后的牵挂,或许他真会想尽办法结束生命,而不是将来跪在无数人的面前被斩首示众。
忽的,牢房响起一阵脚步声,曹操下意识的抬起头看了一眼,他只道是狱卒送饭过来。
但是当脚步声停止,他看到来人面目的时候,却浑身一震,整个人都僵住了。
上一篇: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下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