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第279节

  即便是他这个大汉宗亲,在三年的生活过后,也不得不说玄夏比大汉做的更好。

  刘洪也曾有过就任地方官员的履历,深知大汉百姓都过的是什么日子,不说水深火热吧,那至少也是举步维艰。

  而在玄夏的百姓,却完全是另外一幅场面了,这种差距之下,百姓用脚投票都知道该跟着谁走。

  刘家不如他许辰做得好,这江山丢的也不算冤枉。

  尤其是如今刘洪一家本身都已经变成一般百姓了,他更能深刻领会到玄夏的优越与先进,别的暂且不论,就那村里近几月新建的砖窑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换做是大汉的,可不会苦心孤诣为了提升百姓的生活而制定这样的计划。

  这些乡镇产业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这个村子烧窑制砖,另个村子或许就是种植水果,又或者是纺纱织布,实际上相互之间就可以形成一个闭环的经济结构,彼此就可以自给自足。

  最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产业全部由广大农民所有,完全把利益覆盖到广大群众身上,而不是以前由一家一户的豪强攫取。

  迁入到村落中的刘家,也是这项政策的受益人,他最直观的感受到玄夏朝廷给百姓带来的好处,不服也不行了。

  别的都可以骗人,但自己的亲身经历不会骗人,相比之下,大汉是真的差太多。

  当然,乡镇产业确实不错,但刘洪也察觉到一些问题,如今玄夏的国相正好就坐在自己面前,他也就有些忍不住想探讨一番了。

  默默喝上一口茶,他看向许辰:“你们弄出来这乡镇产业模式,吾以为只怕不能持久。”

  许辰愣了一下,万万没想到刘洪却说起这些来,笑了笑后,他道:“嗯?刘先生有何看法可以教我?”

  刘洪沉声道:“商业逐利,有利方可生存壮大,然而乡镇产业分散而力微,眼下尚可自给自足,但以现状发展下去,终有一日会被更加强大的工商力量冲击消亡。”

  从刘洪的话语里,许辰能感受到一些忧虑。

  刘洪确实是忧虑的,如今他已经适应了百姓的视角,乡镇产业在他看来就是好东西,奈何以他的智慧来看,却又对这种产业的未来持有悲观态度。

  不得不说旧时代的精英也确实厉害,许辰也不得不佩服刘洪这种精准的预见性。

  乡镇小产业小市场,迟早会被大的工商力量冲垮,这是必然发生的事情,除非乡镇小产业能自己发展成大产业,否则无法从往后激烈的市场搏杀中幸存下来。

  许辰还没说话,刘洪再度出声,这时候他的语气就有些恳切了。

  “乡镇产业其实极好,万千百姓皆可从中获利,玄夏若要保生民安定富足,则该抑制大工商才对,否则往后这世间百姓又要被新的食利者所操控,旧士族、新商人这二者又有何区别呢。

  唯有乡镇产业是真正属于百姓所有,只要朝廷能帮助百姓保住这仅剩的东西,就足以实现长久的安定,万年之治或许当真可行!”

  说着说着,刘洪就站了起来,神色有些激动的模样。

  儒家或许有一千一万的缺点,至少也是追求大同世界,当许辰完成了这次彻彻底底的再分配,并且推行乡镇集体产业,这让刘洪看到了一个可能。

  现在已经没有皇帝了,也没有士族豪强,贵族阶层都被玄夏犁的干干净净,若是能维持这种集体经济的模型,或许真的能避免兼并之事,让广大百姓世世代代都安定富足的生活下去。

  大同世界的伟大理想,或许真的有能够发生在眼前,当然这个前提是,玄夏必须保护乡镇产业不被破坏,把财富留在百姓手里,那就必须要抑制大资本大商业。

  许辰闻言,神情有些微妙,又有些感叹。

  小富即安的田园社会确实很理想,奈何这注定只是不切实际的一种模型,就算真的能实现,那么一成不变的社会,也将彻底僵化,成为一潭死水。

  他当然也想人类社会能真正进入终极状态,奈何那绝不是现在能做到的事情。

  乡镇小产业,注定是一时用以改善百姓的短期政策而已,完成了历史使命之后,自然会消退于历史长河。

  “先生的设想固然美好,可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当前的人口必须要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数量,然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待人口再增长到十倍百倍的时候,仅靠田地还有这些乡镇小产业,还能维持社会运转吗?”

  许辰并没有说什么太复杂的东西,只人口这一个条件,就一下让刘洪哑口无言了。

  刘洪忽的意识到,自己忽略了这个最大的问题,小富即安的田园社会固然稳定,但也停滞了发展,总有一天,现有的财富会再也无法满足无穷无尽繁衍的人口。

第463章 瓦房楼房

  田园社会的构想并非虚妄,甚至或许曾经就已经有过,老子的田园社会追求就来自对原始生产的崇敬,人人老死不相往来,社会维持小国寡民的状态。

  然而这种生活,只能建立于人口稀少的时候,随着人口逐渐膨胀,这种状态注定会破灭。

  今天刘洪的设想同样如此,这样的社会模型只能存在于理想世界。

  “可就算乡镇小产业不行,难道大产业就能行了?”

  刘洪仍然不甘心,他觉得玄夏已经找到一条十分可行的路,虽然这条路未必能解决一切问题,但似乎也没有其他更好的路了。

  乡镇产业划归集体所有,虽然现在这种制度还在雏形,但他隐约已经能感受到不同寻常,关键在于是集体还是个人,这实际上十分重要。

  许辰摇摇头:“小富即安不可取,重要的并非产业大小,而在竞争,玄夏需要市场竞争去激发生产力的进步,这不是乡镇小产业能做到的事情。”

  刘洪不以为然:“小富即安,有何不好,百姓所求也不过如此而已。”

  许辰认真看了刘洪一眼,聊到这里,他都不自觉深入了话题,都要忘了此行来到这里的目的了。

  “我要给追求的,不是让百姓住上砖房种上田地就行了,而是要实现全社会物质上的极度富裕。”

  物质上的极度富裕,这句话刘洪听不太明白,并不是不懂话语本身,而是理解不了这物质上的极度富裕是什么程度。

  在他的理解里,以现在的状态进入小富即安的状态,就已经是物质上的极度富裕了,再多的就超出了他的认知。

  不过看到许辰那平静的神情,似乎真的在追求一种特别的东西,这又让他觉得这所谓的物质极度富裕或许不是虚假的存在。

  他可没忘,在自己眼前的不仅是玄夏的国相,还是自然教的教主,这身份天然就有神秘色彩,可怕的是这家伙还真有不少玄妙的事情难以解释。

  民间多有传闻,什么国相掌控神力可以驱散瘟疫,什么预知未来早早预言董卓乱政。

  此类事情半真半假多为坊间传闻,等以后民智大开的时代,这些传闻或许会被人以为是民间对许辰的神化当做野史来看,但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刘洪这样的人,也不敢不当回事。

  这么大个神教领袖,真的知道一些超出常人理解的东西,也不算奇怪。

  想了想,刘洪又道:“可你玄夏口口声声要为大众谋幸福,如今明明可以真正分天下财富于万千生民,你却偏要为将来留下隐患,这是为何?”

  这时候,刘洪忍不住站了起来,一双眼睛紧逼着许辰:“你夺了我刘家的天下,真能实现公平正义也就罢了,若只是为了所谓的物质富裕,却坐视新的食利阶层成长,这又算得了什么公平?”

  许辰幽幽一叹,只道:“我自是知道公平,奈何讲公平之前,先得让百姓从坐马车变成开汽车才行,相比于住瓦房的公平,还是首先摆脱匮乏的物质状态比较重要。”

  刘洪听得一愣一愣的,什么汽车这种东西他更是不知何物。

  不过看到许辰的态度如此坚决,刘洪也不禁有些失望,可惜如今决定玄夏的命运的人并不是自己,若说有什么值得欣慰的,那就是至少眼前这个家伙对社稷神器有足够理智的计划。

  深吸一口气之后,刘洪做出了最后的努力:“若是有朝一日,这村里的砖窑经营失败,此地村民又当如何,难道让百姓用粮食去换外面昂贵的商品?可若无外界力量的冲击,明明他们自己也能依靠小产业自给自足才对!”

  许辰想了想,道:“人总能找到生存之道,或许那一天人们会自发的前往城市,他们至少从瓦房走向了楼房。”

  屋子一时有些安静,话题进行到这里已经有些沉重,这却也是许辰未曾想到的,谁知道刘洪跟自己谈起这个来。

  良久之后,他才补充一句:“虽然我也很想做到先生所想,实现完全的正义公平,奈何我的认知也有极限,超出之外的,就只能留待后人自行求索了.”

  许辰是无奈的,人无法想象自己认知之外的东西,他能做的也就是把这个文明往自己所熟知的世界推动而已。

  自己未必是对的,但至少他明白刘洪一定是错的,这种终极问题不是这么轻易能够解答出来。

  刘洪看了许辰一眼,眼神颇为复杂,有遗憾有迷茫,但更有对许辰的不满。

  这年轻人,一点都不听劝!

  这场对话,并不怎么理想,至少让许辰有些尴尬,这并不是他想进行的话题,奈何还是不知不觉被刘洪牵扯其中。

  现在对话结束,许辰明显感觉到刘洪的态度冷淡下去,这让他哭笑不得。

  好在,他并非孤立无缘,自己出师不利,蔡文姬可以继续出马。

  待两人在刘家用过饭之后,蔡文姬便适时提出与刘洪一同在外散步,刘洪虽然心有怨念,看在蔡文姬的面子上,还是选择顺从。

  就这样,刘洪行走在前,蔡文姬在侧,而许辰百无聊赖的跟随在后,三人在乡村小道悠闲行走。

  许辰倒是识趣,自知和刘洪聊崩了,完全就不再说话,由着蔡文姬一人与刘洪交谈。

  眼见气氛合适,蔡文姬也就直言正事:“此乡村之处虽然安定,但也清苦,以先生之才屈居于此未免可惜,何不应承朝廷聘请,往玄夏学宫就任教授,总归是要好过在这偏僻之地的。”

  刘洪确实是心动了一下的,不过回头看了一眼后方的许辰,就看到许辰抬头望天无事发生的模样。

  冷哼一声后,刘洪道:“老夫一把年纪,也不知何时就要入土,哪里用得着在乎这些,能在此宁静之地终了余生,何尝不是美事!”

  蔡文姬闻言,想了想,又道:“先生这一身所学,难道就甘愿付为绝唱,若是不能流传于世岂不可惜?”

  刘洪脚步一顿,看了一眼蔡文姬之后,才继续向前走去。

  只是这么一个细微的动作,却一下让蔡文姬心中一喜,她如何聪明的人,当然明白过来自己说中了刘洪的软肋。

  看来此来还是能够实现目的。

第464章 还有高手

  刘洪是有点无奈的,时代变了儒学已经退了环境,往后刘家人要学的是自然经,要上的是学校。

  要说的话,自己这一身算学和天文历法知识其实还挺符合自然学的需求,要不然许辰也不至于三番五次为玄夏学宫聘请他。

  只是对此,他是有些传统观念下的私心的。

  在这之前,学问这东西从来都不是公共物品,而是一种不被具象化的财产,那是家学。

  要么是世代传家,就算要散播学问,那也是基于为自身或家族牟利的一种交易行为。

  就这么让刘洪把知识散播给世人,他还真有点舍不得。

  可问题是这算学和天文历法的学问还是门槛太高了些,不论是儿子还是孙子,似乎都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这就让刘洪很无奈了,这么下去的话,自己这一身学问,还真得入土了。

  以至于当蔡文姬顺势提出推荐学生的时候,刘洪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点下头来。

  一来不好驳了蔡文姬的面子,毕竟也是故人之女,而且自己也确实多番承蒙蔡文姬照顾,这等小事都不答应的话,未免就不太合适了。

  而且,刘洪也确实不甘愿让自己一身所学就此流失,收个弟子继承衣钵,这不是什么坏事。

  当然,他也只是口头暂且应下而已,却没有说一定会收,毕竟自己也不是来者不拒的,好歹也要先考察一番再说。

  见事情办妥,蔡文姬自是心喜,随后便带着许辰暂且远离这里,刘洪则是就地坐在田埂,静等他们送人过来。

  许辰与蔡文姬出行,表面上只是两人而已,实际上暗地一直都有亲卫跟随护佑,而这次一同过来的不仅仅有亲卫,还有周良。

  并没有过去太久的时间,小路之上便出现了周良的身影,看他神情还颇有些紧张。

  周良显然知道,接下来是自己接受考验的时候了。

  来到刘洪身边之后,他便小心翼翼躬身行礼:“学生周良,见过先生!”

  刘洪转过头看了周良一眼,这一看,眉毛就忍不住挑了挑,眼中明显闪过一丝意外之色,倒不是周良有什么特殊之处,只是他没想到来的会是一个周良这样的人。

  眼前的周良,一身朴素衣服,却也洗的干净发白,皮肤有些黝黑,面色一脸敦厚老实,一看就是受欺负的脸。

首节 上一节 279/3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下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