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第287节
李正沉声道:“这也只是猜测而已,若真有此事,教主接见你时必有透露,至于现在咱们还是不要多说的好,既然用基建伪装筹备,说明朝廷还是想稍作遮掩的。”
吕蒙轻轻一敲桌子:“好事啊,我多年蜗居淮南未能建功,此次若南征,定要好好出力。”
李正道:“自该如此,最好是能一战定天下,往后也就没那么多麻烦事了。”
吕蒙几口把饭扒完,便是一抹嘴站了起来:“听说咱朝廷的官债还是算息钱的,大家要买还得抢着排队,咱们何不凑凑热闹,毕竟是稳赚不赔的事情。”
李正闻言一怔,随后就笑了笑,他当然明白吕蒙不是真的在乎那点利息,只是单纯想着多出一份力罢了。
对此,他当然也不会拒绝,随后也站起身来,两人结伴就往官债发行处寻去。
京城确实是热闹的,吕蒙也算是见识到了真正的繁华模样,走在街上时不时,倒也能看到些番邦异人,经打探得知,这些人要么是塞外行商,要么就是些海外使节,也不令人惊奇了。
而百姓们对于官府发行的官债也抱有极大的热情,而且还是远远超过吕蒙想象的热情,他们两人带着兴致去排队,但是看到队伍已经排出了几条街道长,他们最终还是放弃了。
照这个排队法子,不知道要排到多久才能买到官债。
只能说京城百姓既有支持朝廷的热情,也有些钱生钱的念头,这种既能满足家国情怀,又于个人有所益处的事情,注定是不会被冷落的。
让他们觉得有些好笑的事情是,朝廷虽然以基建为借口发行官债来遮掩真实的目的,但结果来看效果似乎并不怎么理想,因为朝廷要南征的市井流言已经满天飞了,排队时候就多能听到百姓闲谈,无不是对南征迫不及待。
百姓实际上也不傻,即便不能完全确定,看到玄夏近来的动静,也知道必有大战,总有聪明人能猜到要发生什么事情。
对于战争,百姓们丝毫没有恐惧,只有期待,这也算是让吕蒙长了见识。
以往不论是大汉朝的时候,还是后来诸侯割据的时候,但凡起了战事,百姓们无不是心惊胆战哀嚎遍野,因为战争对百姓来说不论是直接的伤害还是间接的破坏,都是难以想象的不可承受。
战争,意味着官府又要加征粮食,又要加派兵役,更过分的甚至会直接抓壮丁,抢物资,根本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情面,也没人管你家里缺少壮劳力少了吊命粮之后还能不能活下去。
官府打赢了,百姓们也都要破家了,官府打输了,盗匪一来更是小命不保,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被盗匪裹挟做了反贼。
在百姓眼里,战争的恐怖程度,丝毫不下于瘟疫这种东西,甚至犹有过之。
也只有在玄夏这里,才能看到百姓们闻战则喜的诡异模样。
甚至于朝廷计划战争还得进行充足的筹备工作,但是激进的百姓们还是觉得朝廷太过保守,他们恨不得立即就把刘备孙权抓到玄夏来就地审判。
最初的时候,吕蒙还会对这种狂热激进的气氛惊讶,但慢慢的他也想明白了,其实这种现象一点都不奇怪。
黄巾出征从来都鲜有败绩,只有吃点小亏的事情,但从没有大败的时候,怎么打怎么赢,百姓们自然而然就开始变得激进起来。
与大汉和诸侯不同的是,玄夏筹备战争,往往不至于影响民生,最多也就是以发行官债的形式减轻压力,就算这样官债对百姓也是有利可图的,没人会抱怨什么。
至于直接投身战场的军户们,那更是战争最大的拥趸,他们并不惧怕为国牺牲,因为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就算战死,自己家里也有朝廷充足的保障。
为了更好的前程和荣誉,他们只会想着尽可能多的建立功劳,没有人比他们更愿意踏上战场。
在玄夏,当兵入伍从不是什么令人恐惧的事情,而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情。
百姓家里若是被选中做了军户,那都是要给家里的许天师像上三炷香磕几个头来感念恩德的,更有甚者,儿子出征之时家里还要摆上酒席叫来亲朋庆贺送行。
他们不怕投身战争,更不担心黄巾会战败,这种信心和信念让吕蒙不禁惊叹,而很快,他也直观的感受到到了百姓们的信心来源。
吕蒙李正不愿意花太多时间购买官债,最大的原因是没有时间,一天时间的休整过后,他们很快就要往军部去了。
按照许辰的安排,吕蒙会在军中渡过几日,然后才会受到许辰的接见。
对此,吕蒙虽然有些不解,但也没什么意见,正如之前所想的一样,他相信教主这么做,一定有他的深意,而事实是,他在军中的数日时间里,确实是有所感悟。
在马炎的接待之下,他看到了玄夏最精锐的黄巾部队里装备有多么精良,训练有多么密集,军事会议有多么专业和激烈,看到这些他才直观感受到黄巾的强大源于何处。
当然,这更让他感到了汗颜。
自己的淮南军虽然在李正的帮助下进行了改造,但和真正的黄巾精锐比较起来,依然像是草头班子一样,也难怪兄弟部队能把诸侯打的抱头鼠窜,自己却只能龟缩一隅。
这还是差的太远了些。
不过,这些东西固然不同凡响令人惊叹,但依然没有让吕蒙领会到许辰的深意。
一直到马炎带他去了一个地方,那里没有什么强大的装备,也没有什么强大的战士,但却让他感受到了黄巾的灵魂。
他也由此明白了,那个男人的深意是什么。
第480章 香火永续
北平军部衙司,这里是玄夏的军事中枢,位置处于北平的边郊之处,是一块占地巨大的禁地,外人根本不能进入。
这里承担着高层军事会议的职能,而整个军事中枢都会依照会议的结果来制定诸如征兵、预算、物资筹备等等计划细则,可以说一旦发起大型战争,这里就是玄夏黄巾的头脑。
而除此之外,这里也是黄巾的高级军校。
军队之中中高层将领一旦出现错误,按照军律根据具体情况处罚,极其严重恶劣的性质会直接革职或者下狱处死,而一般的错误就需要停职,然后来到军部重新进修。
此前张白骑张饶管亥一次指挥失误栽在曹操手里,导致重大过失,就全都降职回来进修了,虽然技术性失误性质不算恶劣如今得以重返军中,但也全都降职,而且以后的军旅生涯,基本也没有容错空间了。
吕蒙跟随着马炎在军部走了一圈,深切感受到这里的正规和专业化,甚至他还主动参与了几节军事课程,亲自感受了一下课程内容。
军部的课程除了关于军事的专业内容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军队的思想建设,即便是军人,也需要接受自然教理念的浇筑,而这种理念的核心正是吕蒙在军部随处可见的一句话。
黄巾是属于百姓的黄巾!
“这句话,是军部建立之后,教主让人标在这里的。”刚刚走进军部衙门,马炎就往内部一个竖起的影壁指过去,然后对着上面刻的一句话解释起来。
吕蒙李正往前看去,都是肃然点头。
这里是进入衙司内部必经的一道门,而但凡经过这里,都很难忽略眼前这句话,军部无数人日夜来往进出工作,也就日日都在接受这句话的提醒。
可见,在许辰眼里,这句话对于黄巾的分量十分之重。
“自该如此。”吕蒙当然也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不要说黄巾了,在李正来到淮南之后,自己的淮南军也同样是秉持这样的想法。
马炎看他一眼,点头一笑:“教主终是在明日接见子明,不过在此之前,某还带你去个地方。”
吕蒙闻言,忍不住咧嘴一笑,正如马炎所说,终于到了自己最期待的时候。
一想到明天就能见到许辰,他内心的激动就难以平抑。
不过,眼下却也不会失态,马炎往前走去,他也就安安静静的跟上。
几日下来他对军部已经不算陌生了,但马炎现在去的地方却格外深入幽静,莫名让吕蒙感觉到有些庄重和肃静的氛围。
这里,是军部深处一个独立的小院,一走进去,吕蒙就看到一个巨大的石碑耸立。
“这是我们用以纪念牺牲将士们的纪念碑,与我黄巾兴起之地渔阳最初的纪念碑不同,这是我们军部独自设立的,方便还活着的将士纪念曾经的兄弟们。”
说话之时,马炎神情肃穆,先在一旁取几支香,拜了三拜插在香炉之中。
吕蒙李正也同样为之一肃,然后依照马炎一般给牺牲的黄巾英灵供奉香火,莫名的,吕蒙就感觉到自己与黄巾的感情更加紧密了几分。
如今自己也是黄巾的一份子,有这永久的香火供奉,就算有一天真的牺牲,也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随后,马炎就往围绕着纪念碑的房屋中走去,两个值守的黄巾士兵立即行礼,然后面色肃然的为他们打开门。
几人步入其中,所见是一排排的木架,木架之中,摆放着一摞摞的书籍。
只见马炎小心翼翼从中拿起一本,然后打开看了起来。
吕蒙凑过去,就看到书中所写,多是一列列的名字,名字下方则是其他的一些信息。
“我们每一个牺牲的战士,他的名字籍贯以及死后的抚恤安置,这里都会一一收录,像我们面前的这个书架上,里面记录的战士,就都是牺牲在攻打刘虞的那一战。”
说罢,马炎就把这本名册放下,继续往前走去,另一个木架上,却标注着不同的信息。
马炎往那里指了一下道:“这个木架里的名册,就都是打袁绍时候牺牲的,咱们遭了曹操埋伏,一把火就没了万余兄弟.”
摇了摇头,马炎继续往前走去,一边走一边介绍。
这里每一个名册,记录的都是哪场战争,书架上也都有清晰的标记,随着马炎这样娓娓道来,吕蒙的脑海里就不由自主想象出那些战争的画面。
黄巾的每一个士兵,都在这里被铭记,只要香火还在,只要这名册留存,他们就永远不被世人遗忘,在自然教的理念之中,他们也就得以不朽而成仙。
一路听着这些,吕蒙心中不免感叹,玄夏能做到这种地步,士兵如何能不以死战报之。
以前,士兵都只是官府征用的消耗品,没人在乎他们的付出,而在黄巾,士兵再也不是什么消耗品了,他们得到了战士应有的尊严和荣誉。
如果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兵,一定也会和这些英灵一样赴死作战.
这么走着走着,马炎接下来的一句话,却一下让吕蒙顿住脚步。
马炎在一个木架前停下,身前是一个小格子,很明显这个小格子和其他地方不同,而且只孤零零的躺着一本名册。
“这上面的百来个兄弟,都是一年前的时候,渔阳发洪水时牺牲的。”
“洪水?”
吕蒙愣了一下,多是在战场的牺牲名册,忽的出现这么个洪灾,让他有些疑惑:“难道是兄弟们镇灾时候死在灾民手里吗?”
他下意识,就是这样的想法。
灾害之后,多生流民,流民一旦失去控制,那就要起暴乱,而一旦暴乱壮大,那又很容易演变成让官府头疼的叛乱。
镇灾这个镇,便是镇压之意,一旦灾民出现失去控制的苗头,官府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像灾民举起刀兵。
这是吕蒙所熟悉的官府镇灾手段,此时一听,也是如此联想。
唯独让他意外的是,以黄巾的战力,就算是灾民起乱,也不至于牺牲一百多个人吧。
只是马炎怔了怔后,有些好笑的看了吕蒙一眼:“子明说笑了,兄弟们怎么会死在灾民手里,他们是为抗击洪水,牺牲在救灾的过程中的。”
第481章 觉悟和勇气
“将士们!组织和百姓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跟我上.”
屋子外的台阶上,三个人坐在一起,吕蒙和李正就静静听着马炎讲述一年前抗击洪灾时的经历,马炎似乎完全沉浸在回忆之中,神情颇有几分感慨和遗憾。
“这是教主在我们面前喊出来的话,然后他自己也上去搬沙袋去了,那几天水势太急,我们拼了命筑堤垒坝,但还是拦不住水一直涨,最后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只能一个个跳下水去,一百多个兄弟就这么没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马炎有些无奈和自嘲的笑了笑:“虽然如此,血肉之躯在天灾面前还是太过无力,我们费尽力气,也不知道这些努力最后究竟救下了几人。”
听完这些话,吕蒙和李正都陷入到震撼之中,经这么一说,他们想起来似乎真有这么回事。
一年前的报纸上,确实有过对洪水的报道,只是他们没想到背后竟是这样的事情。
连许辰这个国相,都亲自上前线搬沙袋去了,黄巾的精锐士兵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是一个个悍不畏死跳下激流,只为多竖几个桩子多下一些沙袋。
没有人有怨言,没有人退缩,哪怕跳下去九死一生,他们也不会皱下眉头。
甚至于,那时候就连灾民也看不过去,跪在黄巾面前哭求他们不要再这么干了,但依然拦不住,灾民们看到士兵一个个消失在激流里,比看着家园被洪水冲垮还要心疼。
吕蒙和李正相互看了一眼,原来报纸上冷冰冰的文字背后,是这样悲壮和艰难的故事。
上一篇: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下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