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第91节
“这个不行。”见朱瞻均目光停在了夏元吉身上,老爷子当即拒绝。
他就指望着夏元吉呢,要是老夏走了,谁给他凑装备粮草,谁给他筹钱搞后勤建设大明。
朱瞻均装作幽怨的看了一眼老头,又不舍的看了一眼夏元吉,最后把目光停在了一个人的身上,走上前向对方拱了拱手。
“杨先生,可愿意与我前往凤阳。”
众人看去,就见朱瞻均,站在了东宫右谕德右庶子杨荣面前。
这位可是位聪明决断之人,当年老爷子踏进金陵的时候,就是这位提醒老爷子先拜祭孝陵,再回来做其他事情。
未来三杨中,他是最善决断,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是他来做决定。
朱瞻均选择杨荣,除了对方真是个人才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方没时间管他。
去年对方父亲过世,请假回去没几天,就被老爷子叫回来,对方的母亲应该也会在今年年末病逝。
老爷子因为北征在即,而且历史上是在北平,所以没让对方回去。
朱瞻均要是把对方带在身边,对方想要请假,那绝对一批一个准。
父亲母亲接连过世,不守个两三年的孝,哪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
等对方回来的时候,朱瞻均已经在凤阳铺展开了,对方就算能看出什么也晚了。
“这……”
杨荣有些迟疑,他倒不是不愿意,而是不知道陛下会不会放人。
朱瞻均转头看向老爷子:“爷爷,可是您让我挑的人,您不会舍不得吧。”
老爷子还真舍不得,可话都放出去了,朱瞻均好几次立功,都因为各种原因没给奖励,这次好不容易有个心仪的人选,老爷子自然不会再残忍的拒绝。
“杨荣,你回去交接一下手上的事情,年过之后就陪着瞻均去凤阳府吧,等瞻均稳定再大些,朕再把你调回来。”
“对了,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帮朕教导一下这孩子。”
又交代朱瞻均:“杨爱卿是朝廷栋梁之材学富五车,你要好好的跟他学。”
老爷子都这样说了,杨荣自然不会拒绝,拱手抱拳:“臣领旨。”
朱瞻均也是连忙点头答应。
为了防止后面有变,老爷子当场写了圣旨,几位尚书签名盖印,老爷子盖上传国玉玺和大明国印,这件事就彻底的定死了。
接过老爷子递过来的圣旨,朱瞻均心中松了口气。
他终于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了。
凤阳府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那广袤无垠的平原区域,真的让人眼馋。
只要水患治理好,凤阳府所爆发出的生产能力,绝对震惊整个大明。
(本章完)
第107章 功在千秋,封妻荫子!(求订阅)
又商量了一些事情,敲定了工部那边第一批调来的人手和物资后,各部门大佬就回去了。
这已经快到年底了,一年的汇总,明年的计划,可都要准备好。
不然到年底大朝会,别的部门准备齐全,自己这边一问三不知,陛下可没有好脸色。
到时候降职调走还是轻的,蹲大牢砍脑袋,那就完蛋了。
大臣们离开,朱高煦朱高燧俩兄弟,也被老爷子赶回家收拾东西了。
两人还在禁足呢,今天特例让两人出来放风。这透风完了就要回去收拾东西,准备明年去封地,或者是去中都了。
皇庄再次恢复到了以往的宁静,老爷子也没有着急回去,跟着朱瞻均去了暖房。
一进入那连排的暖房,暖风袭来,外面带的寒气瞬间消失。
“嚯,这么多果蔬。”
被老爷子特许进来的朱瞻基,看着面前一望无际的架子或盆中,栽满了各种蔬菜,忍不住惊呼了出来。
朱瞻均笑道:“今年能不能挣到钱,就指望这些东西呢。”
随手揪下两颗红彤彤的番茄,朱瞻均在旁边水池洗了洗,递给了老爷子和朱瞻基。
“这是什么果子,红彤彤的挺喜人的。”
朱瞻基见到番茄,疑惑的问了一声。
身为皇孙,他自认为见多识广,但这种果子还是第一次见。
“这东西叫西红柿,是一种蔬果,酸酸甜甜的,你奶奶特别喜欢吃。”
老爷子咬了一口满口的爆汁,酸酸甜甜沙沙的感觉,让口中的味蕾一阵欢愉。
“西红柿?”朱瞻基捏着打量了一下,突然想到了什么问朱瞻均。
“是你从那块大陆找到的?”
查看其他秧苗的朱瞻均,点头回道:“对,这是其中的一种。”
朱瞻均点了点中间种的玉米:“这也是其中之一,不过这是粮食。”
朱瞻基好奇的上前,想要摘掉一个玉米棒子。
“啪!”
老爷子抬手拍在他的手上,“别乱搞,这可都是明年的种子,吃一个少一个,比金子还贵。”
朱瞻基吓得连忙收回了手,同时好奇的问老爷子:“爷爷你这么重视,难道这些东西比稻子小麦长得还多?”
老爷子整理了一下,被朱瞻基碰歪的玉米叶子,严肃的说道:“稻子小麦虽然好,可由于产量少,喂不饱大明所有百姓。每年灾荒爆发,就会有无数人被饿死。”
指了指面前的玉米,又点了点旁边池子里的土豆和红薯。
“瞻均带回来的高产作物,虽然不能如小麦稻米那般成为主粮,但能让大明的百姓活下去。”
朱瞻基有些惊讶,这三样东西真的有老爷子说的那么好?
看朱瞻基有些不相信,老爷子见朱瞻均正在和照顾的花匠忙碌,便没打扰。带着朱瞻基到了土豆和红薯种植的区域。
在朱瞻基的好奇下,老爷子指着眼前一大片种植区域道:“这两种种植之物,产量都极为高,如果照料的好,每亩可产5000斤左右。”
“什么,5000斤!”
朱瞻基惊呼了出来,他虽然没下过地,但最起码的常识还是知道的。
比如大明种植的小麦,土地肥沃照料好得田地,每亩才产200多斤。
那些土地贫瘠,缺乏照料的土地,能收回种子都谢天谢地了。
在他的观念中,一亩地的收获能达到500斤,就已经算是祥瑞了。
可没想到,自家爷爷竟然说这个叫土豆和红薯的东西,一亩竟然能产5000斤。
老天,5000斤,那是多少呀?
咽了口唾沫,朱瞻基有些不相信的看着老爷子,“爷爷您确定是5000斤,而不是您多说了一个数?”
老爷子斜了他一眼,“伱当这是写呀,就是5000斤,我们已经估算过好多回了。”
指了指面前大约有五平方的种植面积,老爷子神情有些亢奋道:“就这小小的一片面积,种出来的收获,就能让够一家三口饱饱的吃一个冬天。”
朱瞻基瞪圆了眼睛。
如果真如老爷子说的那样,那这叫土豆和红薯的东西,哪是什么种子?简直是老天降下的神物啊。
如果大明所有百姓都种植了这些东西,那天下还会有饿死的人吗?
到那时家家仓库满盈,百姓们也可以安居乐业。
百姓有钱了,过上好日子,朝廷自然也不会穷。
想着想着,朱瞻基心跳忍不住加快。
他想象不出,那时的大明该是多么繁荣强盛,那时……
想到激动之处,他突然看到了指挥花匠和护卫,打开房顶帘子的朱瞻均。
好像这一切和他应该没关系吧。
这一切都是自家二弟带来的,将来种子公布天下,自家这个二弟的名声,也将无人能超越。
如果大明真的达到了他想象的那般富有,眼前这位二弟的名声,将会超越古今无数先贤。
历史上多少先贤多少大能,都无法解决天下所有百姓的肚子问题。
朱瞻均做到了这一步,到那时,名留青史都是小的,甚至很有可能会被百姓们,奉为人间至圣。
看着一下子沉默的朱瞻基,老爷子内心一阵暗叹。
他知道,以自己大孙儿的聪慧,已经在心中想明白了将来的事情。
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老爷子缓声道:“这里还是大明最高机密,在明年正式种植收获之前,朕不打算将这里的事情公布出去。”
“回去以后不要对任何人讲,就算是你爹娘也不能讲,明白了吗?”
朱瞻基默默的点头。
他听明白了老爷子的意思,不让他对外人讲,但偏偏带他进来了,就是在隐晦的提醒他,两人的差距及未来的可能。
“怎么不吃了?不好吃吗?”
朱瞻均忙完走了过来,见朱瞻基手中的番茄没有咬一口,关心的问了一句。
朱瞻基回过神来,笑着摇了摇头。
“这么好的东西不舍得吃,打算带回去给娘尝尝。”
朱瞻均摆了摆手:“不用了,第一批蔬菜已经成熟了,不过数量少,没办法上架。现在宫里也没有好菜,我让人摘下来,待会儿带回宫里。”
“多送点番茄,你奶奶馋番茄炒蛋这一口可是好久了。”老爷子眼前一亮,连忙提醒了一句。
说完又看向土豆,回想着土豆丝的味道,舔了舔嘴唇道:“土豆有熟的吗?”
朱瞻均摇了摇头:“还要半个月的时间,不过这可都是明年准备的种子,爷爷你确定要吃。”
老爷子有些遗憾,但也明白,现在吃一个土豆,明年就要少了好几株秧苗。
爷孙三人漫步在暖房中,朱瞻基和朱瞻均每人手中抱着一个筐。
上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下一篇:我爹是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