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嘉靖 第111节
不知道说王不说吧,文明你我他吗?
好好的,怎么就骂人了呢?
当然这句话朱载坖也是听不到的,所以也就不会有这样的反应。
不过黄锦却在这个时候也说了个问题。
黄锦道:“今个儿裕王府里的密报也说了,裕王爷怀疑景王爷身子不适可能是因为对春天花粉过敏的缘故。为此,裕王爷还专门嘱咐孟冲去景王府提醒景王。所以,奴婢以为裕王爷的猜测应该是比较靠谱的。”
嘉靖皇帝听着黄锦的话,他不以为然的回道:“瞎说,他又不是郎中,他懂什么?四儿的气疾,在朕看来就是他懒的太很了。”
“你看看三儿这两年的变化多大呀,跟早着年一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所以,还是蓝道人说得对,三儿这是活动起来了,沾着人气了。你明天也去四儿府上一趟,让他也没事出门转转,多见见人,多动一动,这对他有好处。”
听着嘉靖皇帝的话,黄锦又回了一个是,不过眼中却全是担忧,唯恐景王爷在这个即将春暖花开的时节又犯气疾。
真是愁人呐!
又过了一会儿,嘉靖皇帝突然走说道:“礼部上疏说要为三儿四儿选秀,这事你也操心着点,好好甄选一些贤良淑德良家女子填补在三儿四儿的王府里。”
“现在他们也都到了岁数,是该为朕生个大胖孙子了。”
黄锦听到这话顿时又喜上眉梢,连忙回道:“帝君放心,奴婢一定会好好为裕王爷和景王爷选好秀女的,一定会为他们选一些品貌俱佳的良家女子充实王府,为裕王爷和景王爷开枝散叶。”
嘉靖皇帝满意的嗯了一声。
对于生孩子这件事情,嘉靖皇帝虽然夭折的孩子也不少,但是比起他那位连孩子都没生过的堂哥,他还是很自豪的。
所以,即便是有“二龙不相见”之谶在,嘉靖皇帝还是非常希望自己这一脉可以真正的茁壮强大,多一些从他而发的后世子孙。
毕竟,说破天嘉靖皇帝也不是正正经经的顺位继承,而是因为他堂哥死而无后,捡漏登的帝位。
因此在嘉靖皇帝的内心之中,他对儿子孙子的执念,一点都不比普通人差,甚至很甚。
只可惜,他太害怕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又出什么意外,所以他无比的笃信“二龙不相见”之谶,以至于他也因此厌恶有人建言他再立储君!
————
诸位所有不想长大的宝宝们,帅少爷们,小公主们儿童节快乐!!!
第214章 御前会议
嘉靖三十年正月之后的第一次御前会议。
嘉靖皇帝穿着一件玄色暗纹黑衬的常服坐在了万寿宫主殿的御座上。
严嵩和徐阶以及户部尚书孙应奎,工部尚书欧阳必进分别站在右侧一边。
黄锦和冯宝等一众司礼监太监站在左侧一边。
两边的人都恭敬的对着嘉靖皇帝微微低着头。
嘉靖皇帝随意的摆弄了一下衣摆,就说道:“先总结一下去年的事情,内阁先讲。”
嘉靖皇帝直接就把话头给了严嵩,严嵩听到嘉靖皇帝的话后,又对着嘉靖皇帝恭敬一拜。
“陛下圣明啊!”
严嵩第一句开头就先肯定了嘉靖皇帝的重要作用。
然后他才开始讲道:“去年一年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内阁和朝中百官都有条不紊的推进着各项既定的朝中大事。”
“首先就是去年的春闱科举很是顺利的为朝廷又筛选了不少的有为才子。在这件大事上,徐阶出力不小。”
站在严嵩身后的徐阶听到严嵩把春闱的功劳算到他这边,他也身子微微一倾的对着严嵩一拜。
同时嘉靖皇帝也没有否认的点点头,表示认同严嵩的话,也认可作为礼部尚书的徐阶主持春闱的功劳。
接着严嵩又开始讲边镇的事情,“去年鞑靼屡次犯我宣大,致使张达,林椿等忠义之将殉国,使我百姓饱受磨难,这些都是臣等的过失,未能及时防患于未然,而又臣等又举荐失察,又使仇鸾等腐朽怯弱之臣担当大任,几使京师遭难,还请陛下责罚。”
嘉靖皇帝听到严嵩说到宣大的事情和仇鸾的事情,他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气愤的情绪。
嘉靖皇帝说道:“鞑靼狡诈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从孝宗起他们就已经如此无法无天了。所以去年五月宣大之难这件事情也算不到内阁的头上。”
“还有仇鸾的事情,虽然内阁在举荐镇守大同的人选上有些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时朝廷无将可用。且翁万达又不体圣心,迟迟未能入京履职。所以,这件事情也怪不了你们。”
“而且,在后来的战局变化之中,鞑靼虽然在仇鸾和朵颜部的遮掩和帮助下想要突袭京师。但我大明乃天朝上国,气运自是不凡,又有冠军侯这般绝世之将横空出世踏灭了鞑靼的嚣张气焰。”
“所以,总体来讲我们去年在北边的防御战事上,还是可圈可点,有所成就的。”
“而且事后朕又发布明诏恩赐恢复元世祖之祀,又改互市为‘大明产业大循环市场’,俺达那边也乖乖听话了,这事到时候内阁和礼部再盯盯,不能再出任何纰漏。”
严嵩和徐阶听到嘉靖皇帝这话之后,两人躬身一拜,“臣遵旨。”
接着嘉靖皇帝又开始说道:“继续说。”
严嵩再拜,然后又说道:“京师自成祖奉天靖难移驾以来,已有近二百载。城中百姓在这二百年间不知增加凡几。”
“如今不管是京师内外,皆都苦于京师狭小,不符天朝气象。所以臣等和其他臣僚建议再修京师外城,以重天朝之威。”
听到这句话时,嘉靖皇帝的身体往前微微一倾,他又看着严嵩继续问道:“扩建京师外城,虽然刻不容缓,但是朝廷的难处想必你们也都知道。”
“户部一年就只有七八百万两的赋税收入,这些钱本来就是捉襟见肘。若是再修京师外墙,不知又要花费多少银两?”
严嵩颤巍巍的回答:“陛下忧虑的是。但是京师乃是朝廷之本,天下之本,又不能不重。”
“所以臣等也为陛下计算过了,按照现在如今的工价和料钱,以及大木砖石的运输成本,大概只需一千万两就可以修起京师外城。”
严嵩的话音一落,嘉靖皇帝就忍不住轻哼了一声,“一千万两说的轻巧,这银子从哪来呢?”
严嵩连忙又回道:“陛下,按照工部的说法,这钱可以从盐政上出。而且户部也算过盐政的收益,每年大约可以收到一百万两白银的盐税。”
“如今这个差事也交给了鄢懋卿,他现在到任盐政也有了一段时间,近来他向内阁回的消息中说,已经提前收到二十万两的盐税。”
“且按照他现在的效率,今年百万两盐税的目标,应该是可以顺利完成的。”
嘉靖皇帝听到鄢懋卿这么能干,也忍不住呵呵一笑,“严世蕃有眼光,举荐的这个鄢懋卿很不错。刚刚到任两个月就收上来二十万两白银,这比起之前的盐政官员有本事多了。”
严嵩听着嘉靖皇帝对严世蕃和鄢懋卿的夸奖,也顺势一拜,“都是为圣上分忧,这些也都是他们该做的事情。”
嘉靖皇帝甩了一下袖子换了一个舒服的坐姿,又说道:“是啊,如果大明朝的官员都能像严世蕃和鄢懋卿这样能干,朕就无忧了。”
“不过,京师毕竟是天子之都。建一个外城容易,但想要把这个外城建好却并不容易。朕已经看过了工部奏上来的方案,说实话朕很不满意。”
“你们这是在帮朕建京师吗?若不是伱们开头的奏疏写的是筹建京师外城,朕还以为你们要搭个草棚呢?”
“这个方案有一点天朝气象吗?也不知道你们工部是怎么出的方案?打回去重做!”
嘉靖皇帝说到这里就想起了朱载坖的那份建议。
所以在两两一比较之后,嘉靖皇帝就对工部出的方案很是不满。
觉得工部就是在敷衍他,就是要坏了他的千秋大业。
工部尚书欧阳必进听到嘉靖皇帝的话后也吓了一跳,连忙告罪道:“臣惶恐。”
嘉靖皇帝哼了一声,“知道惶恐是好事,不过朕提拔你做工部尚书也不是要听你惶恐的话。没事的时候就多出去走走,多出去看看,学学外面的人才是怎么设计新城的。别拿原来的老一套来敷衍朕知道吗?”
欧阳必进紧张的再一拜:“臣明白。”
嘉靖皇帝又道:“朕看你还是不太明白。冯保!”
站在一旁的冯保听到嘉靖皇帝的召唤连忙一拜,“奴婢在。”
嘉靖皇帝道:“没事的话就带着朕的工部尚书到处走走看看,多长点见识,让他真能明白一些朕的心意。”
冯保回道:“奴婢遵旨。”
冯保听到嘉靖皇帝这句话他直接就领会了意思。嘉靖皇帝应该是想让他带着欧阳必进去顺义溜达一圈,让他看看顺义产业园的设计风格。
因此,冯保也就很顺从的回了一句遵旨。
对于冯保的聪敏反应,嘉靖皇帝也是很满意的,看来那顿打打的还不错,也让冯保开了窍。
以后有机会的话,再找个由头把他丢在裕王府里磨炼磨炼,将来说不定也能堪大用。
第215章 裕王爷的
就在嘉靖皇帝和严嵩,徐阶以及户部工部,还有司礼监的人开御前会议的时候,朱载坖这边也在筹备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三号绿茶和五号红茶也终于顺利投产,成为了顺义产业园的新年新品。
并且朱载坖也格外为这两种茶饮料起了新名字。
三号绿茶叫康师傅绿茶,五号红茶叫统一冰红茶。
对于这两个名字孟冲等人也很是迷惑,搞不清楚朱载坖为什么会将这两种茶饮料叫这种名字。
不过按照朱载坖的解释是,统一冰红茶是要主销于北方草原的,所以才用了“统一”的名字,意为南北一统,汉蒙一家。
主打就是一个: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要让这些草原人从日常的思想之中渐渐认同一个“大明”的观念,认同他们也是大明一份子的观念。
所以当朱载坖解释完了统一冰红茶的名字之后,所有人也都不禁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接着朱载坖又解释康师傅绿茶,这个解释就更牵强了。
朱载坖直接说道:“康师傅就是以健康为师,主打一个健康有机,所以就叫康师傅。”
但什么是有机,朱载坖就没再解释了。
因为朱载坖也担心解释的太多,自己解释不过来。
毕竟这俩名字也是他剽窃了穿越之前的品牌名字。
现在就这样被他拿过来用了,朱载坖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小小的负罪感的。
不过这种负罪感却让他感觉还有点小刺激。
果然人性就是如此变态!
确定好了新品的名字之后,朱载坖就让孟冲,滕祥和刘一手他们操办具体的新品发布会,让所有的怡然糖和冰心糖的代理商都来代理这一轮“物美价廉”的新产品。
毕竟比起零售价十两的怡然糖和冰心糖,这款零售价仅二两的新品饮料,简直就是良心价了。
所以,代理热潮也是相当的火爆,仅仅一天的时间,这两款新品就拿到了五十万两的订单。
现在就等着顺义产业园开足生产马力,加班加点的制造生产了。
要不然就没法赶在二月之前交货了。
毕竟在朱载坖的预计里这两款新品是要在三月的时候全国铺开的。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