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嘉靖

我爹是嘉靖 第265节

  而且朱载坖也在考虑自己的未来,将来他也需要一把像陈洪这样锋利的刀办事,万一他现在就折在嘉靖皇帝手中,那岂不是太可惜了。

  所以朱载坖也破例的跟他多说了两句,也算是念在当初主仆一场的情谊上,给他点善意提醒吧。

  陈洪听到朱载坖的提醒,他暂时也没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也知道这也是王爷对他的期待。

  陈洪回道:“奴婢记下了。”

  朱载坖嗯了一声,“早点回去吧,别让陛下久等了。”

  打发走了陈洪之后,朱载坖又叫了一声孟冲。

  孟冲进到朱载坖的房间里,朱载坖又看着孟冲道:“羡慕陈洪吧?现在不仅是司礼监大太监,还是东厂提督大太监,仅次于你们的老祖宗黄锦公公呀。”

  孟冲听到这话,心里也是酸溜溜的,说不羡慕是假的。

  但是他的身份又与陈洪不同,陈洪是半路被分到裕王府中待了两年,并不算是根底在裕王府的老人。

  所以在亲疏远近上,陈洪即便是如日中天,也不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获得朱载坖百分百的无偿信任。

  因此,孟冲羡慕归羡慕,但他也很清楚,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他就是黄锦第二,是可以亲密无间的待在朱载坖身边获得最大的信任,成为将来紫禁城之中十万宫女太监们的老祖宗。

  孟冲回道:“能在王爷身边,奴婢不羡慕!”

  朱载坖呵呵一笑,“不羡慕就不羡慕吧,你去派人叫工部尚书赵文华来,就说本王是奉了陛下旨意召见他的。”

  孟冲应了一声,立刻就去办这件事了。

  朱载坖这个时候也把手里的闲书放在了一旁,开始认真思考了起来,确实应该见见赵文华了,看看他到底是几分真心想改换门庭的。

  毕竟这段时间朱载坖也在等着他的投名状动作,结果到现在都是不吭不响的,也让朱载坖有些好奇他到底准备要出什么招了。

  在工部衙门里坐立不安的赵文华,已经失眠好几天了,这段时间他也一直在等结果,可是不管是徐阶那边,还是西苑那边,都没有动静,这不禁也让赵文华心里七上八下的以为那道奏疏会不会出了什么意外,到了严世蕃手中。

  如果到了严世蕃手里,这问题就大条了。

  以严世蕃这段时间对他的态度来看,就算是这事不是他干的,严世蕃也会把这事推到他的头上,而这对于赵文华来讲也算是无妄之灾。

  所以,现在的赵文华真的是很慌,很慌这件事落在严世蕃的手中,使得严世蕃对他进行阴谋报复。

  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裕王府来人了,来的人说要请赵文华到裕王府去,裕王爷有陛下的吩咐交代。

  赵文华一听是去裕王府,还是有陛下的交代,顿时就激动了,连忙起身跟着来传信的人就匆匆的朝着裕王府而去了。

  而这也是赵文华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去裕王府中,心中的激动也不免有些多了起来。

  ————————

  求月票~~~

第485章 嘉靖皇帝脸面

  赵文华忐忑激动的在裕王府的小太监带领下,来到了朱载坖的书房之中,但在走在王府这段路上的时候,赵文华也是悄悄的看着裕王府内的布置。

  作为工部尚书,赵文华是只知道裕王府的规制和景王府是一样的,但在今天他终于踏入了裕王府之后,他才发现裕王府和景王府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而这些不同之处,显然就是裕王爷这些年的杰作。

  当然对于裕王改动王府内配置的情况,赵文华也是无权过问的。

  而且朱载坖改动的地步也都是一些平平常常的地方,并未涉及到礼制上的改变,所以即便是有大臣知道朱载坖把王府内部的布局做了调整,他们也不能以此为理由攻击朱载坖有僭越嫌疑。

  到了朱载坖的书房小院里面之后,赵文华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正了正官帽和衣带,确定没有失礼的地方后,赵文华这才朝着书房而去。

  “臣工部尚书赵文华参见王爷。”

  赵文华进到书房里面,头都没抬,直接就对着坐在书房正位上的朱载坖行了一个大礼。

  朱载坖听到赵文华的声音,又抬头看了一眼赵文华。

  朱载坖把手中正看着的一份文件放在了一旁,然后说道:“赵尚书不必如此大礼,此处仅仅只是本王的私人书房,又不是正式的礼仪场合,躬身一拜即可。”

  赵文华欠身而起,对着朱载坖又是毕恭毕敬道:“臣是第一次来拜见王爷,且王爷还肩负监国之重任,臣作为朝廷大臣自然也要对王爷恭敬有加,方才能体现出王爷监国之重。”

  朱载坖呵呵笑道:“好了好了,本王说不过你,你也不要站着说话了,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吧。”

  赵文华又对着朱载坖拜道:“谢王爷。”

  然后他才小心谨慎的坐在了一个距离朱载坖不远不近的椅子上面,在坐到这里之后,赵文华也终于抬头看向朱载坖的方向,在他看到朱载坖泰然自若的样子之后,心里也不由赞叹裕王爷果然有人主之姿。

  如此气度,是他景王爷身上从未见识和感受过的。

  虽然此刻的朱载坖也并未刻意的表现自己,只是一如平常的淡薄模样,可也就是他这样的态度和样子,让赵文华心中不由生出了敬畏之心。

  赵文华对着朱载坖又微微拜道:“不知王爷召臣来所为何事?”

  朱载坖笑道:“其实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就是今天的时候陛下派人找本王寻了一个可以安全登高的法子,本王给陛下绘制了一个名曰安全绳的安全装置送到了西苑。”

  “可能是陛下命人试验之后,觉得此物好用,就让本王召见你,将安全绳的制作方式交给你,让你在工部也推行起来,将来如果有需要工匠们登高作业的时候,也可以用此物保护安全。”

  赵文华一听朱载坖这话,也连忙奉承道:“王爷真乃天纵奇才,有如此宝物,以后的工匠们再有登高的危险作业之时,也不会再像原来那般有失足之险了,这可是功德无限呀!”

  朱载坖道:“赵尚书言重了,这不过就是一个小玩意罢了,就算没有本王,其他人只要愿意多动动脑子,多思索一番,也是可以做出类似工具的。所以,这根本算不得什么功德。”

  朱载坖并未将安全绳的功劳当回事,因为在朱载坖看来历朝历代数千年的时光里,根本就不缺少聪明人,但是这些聪明人们始终都没发明出安全绳这种简易的安全装备。

  由此可见这些历朝历代的聪明人们,要么是精致利己的私人工匠,要么就是冷血无情的高高在上之人。

  这两类人他们都没有用心去把安全绳的事情放在心上去研究,可见那些没有安全设备却还要登高作业的人的人命,在他们眼里也都不算是什么的。

  所以,这么简单的小东西,哪怕是文明发展几千年,也没人去关注,可见人心是何等的淡薄冷血。

  因此对于这样的小发明而言,朱载坖是没有半分喜悦可言的。

  他只觉得自己穿越过来这十年的光景,好像也被他们同化了一样,若不是这次嘉靖皇帝派人找到头上,他可能也永远都不会注意这个简单的小玩意。

  所以在面对赵文华说这是功德的时候,朱载坖还是有些脸红的。他觉得自己也变了,也开始漠视人命了。

  赵文华感受着朱载坖身上散发出来的感觉,好像也不是那么的对味,心里也不由咯噔了一下,以为自己哪句话说错了。

  赵文华连忙找补道:“王爷,您刚刚说这安全绳是陛下派人找您制作的吗?”

  朱载坖看着赵文华这么积极的样子,也嗯了一声,“是的,有什么问题吗?”

  赵文华的神情顿时紧张了起来,看了一眼左右内外,好似有不得了的事情要说。

  朱载坖见状也挥了挥手,让书房内的书记和书房外候着的小太监们都退下了。

  “说吧,有什么不能明言的,尽管说。现在就你和本王二人,绝无六耳。”

  朱载坖给了赵文华一个安慰,让他可以放心说出自己心中的紧张。

  赵文华连忙起身对着朱载坖一拜,“王爷,臣有重大之事禀告!前段时间臣发现一份工部主事奏言严世蕃以普通大木冒充金丝楠木充作陛下万寿新宫主梁的事情,这份奏疏臣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就转呈到了通政司内。”

  “现在王爷说陛下要您制作安全绳登高,臣猜测此事可能会与臣之前发现的那份奏疏有关!所以臣担忧万一是陛下以身犯险查严世蕃之罪,这可如何得了?”

  朱载坖听到赵文华这句,顿时就站了起来,声调都不自觉的高了几分,“什么?!你说什么?!你刚刚的话都是属实吗?”

  赵文华激动道:“臣句句属实,不敢有一句虚言!”

  朱载坖的心里顿时也七上八下了起来,他万万没想到赵文华的这份投名状居然这么狠,直接逮住嘉靖皇帝的心在戳。

  现在京师内外谁不知道嘉靖皇帝心心念念着新万寿宫,还下旨让百官都写贺表,以庆祝他新宫落成之喜。

  现在贺表都还没开始收呢,居然有人跳出来说他的新宫是偷工减料的“残次品”,这搁谁谁能的受得了?

  而且皇帝面子不是面子吗?

  这事是能说破的吗?

  所以一时间朱载坖的心里也不由紧张了起来,朱载坖盯着赵文华,恨铁不成钢的说道:“这份奏疏你是什么时候送到通政司的?”

  赵文华惴惴不安道:“大约五日前。”

  朱载坖听到是五日前,一下子也想起了自己安排雨化田盯着徐家的事情,这一下子所以有信息都对照了起来。

  如果朱载坖猜的不错的话,徐阶现在应该也知道了此事,甚至知道此事的人还不在少数。

  要知道嘉靖皇帝可是一个很要面子的皇帝,即便是严世蕃骗了他,他自有自己的手段和方式收拾严世蕃。

  可若是被人这么推着去收拾严世蕃,不管那根大梁是不是金丝楠木的,嘉靖皇帝都会认为这是有人在故意挑战他的权威,要打他的脸。

  如此之辱,嘉靖皇帝焉能忍受?

  所以由此可见,如果等会儿嘉靖皇帝发现了新宫主殿的大梁不是金丝楠木的,他再多疑一猜,这可就坏菜了呀。

  朱载坖道对着赵文华道:“这件事你要烂在肚子里,记住你从未跟本王说过此事。现在你立刻回到工部,将你说的那个工部主事给控制起来,没有陛下的旨意之前,谁都不许见他一面。你明白吗?”

  赵文华万万没想到朱载坖会突然这么严肃,看来这里面的问题要比想象之中的严重。

  赵文华立刻一拜:“臣明白,臣这就去办!”

  朱载坖嗯了一声,“一定要快!”

  赵文华连忙一声:“臣告退。”,就匆匆的离开了。

  等到赵文华走远,朱载坖也无奈的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猛叹息了一声,“这都算是什么事啊?”

  接着朱载坖也想到雨化田,他现在真想给自己一巴掌,怎么就派雨化田去盯着徐家了呢?

  这不就是没事找事吗?

  不过现在还有补救的时间,朱载坖立刻叫孟冲进来,对着孟冲吩咐道:“你去找雨化田,告诉他无论查出了什么消息,哪怕是什么都没有,也要立刻去找黄锦禀告,不可再到王府这边说一个字。”

  孟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朱载坖这么严肃的神情,还是把他给吓住了。

  孟冲也不敢有丝毫的迟疑,连忙就转身退下,去按照朱载坖的命令去找雨化田了。

  与此同时,朱载坖也在疯狂的转动大脑,他也在想此事到底会演变出什么样的政治风波。

  但深思熟虑了一番之后,朱载坖还是决定将自己和赵文华的之间的谈话一字不差的写成奏疏送到西苑去,让嘉靖皇帝明白他这个儿子是没有任何的藏私,也是没有任何的私心在的。

  也只有如此,在嘉靖皇帝发动起来政治风暴的时候,他才能不被嘉靖皇帝猜忌,这事有他的份。

  要知道一旦被嘉靖皇帝猜忌上了,认为这件事的背后也有朱载坖的推波助澜,那可就要把天捅破了。

  所以为今之计,也唯有诚实才能换取信任了。

  就在朱载坖风风火火的写奏疏之时,嘉靖皇帝也终于力排众议的将自己绑上安全绳,然后在众人心惊肉跳的注视下开始爬高了。

  与此同时,黄锦等一众人也在下面努力撑着一张巨网,巨网的下面也不知道铺了多少层棉被,好像真的很怕嘉靖皇帝出现了意外一样。

  倒是嘉靖皇帝看到他们这样,忍不住傲娇的哼了一声,“大惊小怪,不都试过没问题吗?怎么到了朕这里就把你们给吓的丢了魂一样。”

  嘉靖皇帝也不想理会这些人,现在他既然有了安全保证,他自然是要亲自去看一眼真假的。

  所以嘉靖皇帝就这样在众人的注视之下,一点点的爬到了木架的最高处的最高处,在他爬到距离大殿主梁近在咫尺的位置上时,嘉靖皇帝也将安全绳的一切安全措施准备到位了。

首节 上一节 265/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