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嘉靖 第284节
所以后来在感慨诸葛之智,感慨木牛流马的神奇之时,更多也只是一种偏于神话色彩的想象。
现在嘉靖皇帝看到了真正不用牛马就可以自动的蒸汽铁轨车时,他的心情肯定无比震撼的。
“这铁轨车能跑多快?”
嘉靖皇帝看着渐渐从他眼前移动离开的蒸汽铁轨车,也不由问起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滕祥在一边立刻回道:“按照詹瓦特他们的计算,这台蒸汽铁轨车每个时辰大约能行三十到四十里之间的距离。不过这里的铁轨铺设距离有限,也就是只有大约五里的长度,所以还不能真实看出它具体能跑多快。”
嘉靖皇帝听到一个时辰能跑三四十里,也是大受震撼!
要知道现在最快的信息传递速度,也就是朝廷驿站一直保持的六百里加急,如果想要超过六百里,那就不要不惜人命不惜马儿才有可能达成。
可那也只是一人一马的快速移动,传递个消息还行,但要押送一些物资和兵马,那就只能按照平时的脚程去计算了,骑兵还好能用日行百里以上,可是步兵就困难了,即便是不带辎重,一天能行五十里以上也算是急行军了。
所以如果这玩意当真可以每个时辰行个三四十里,一天行个四五百里,这简直就是神器一般的存在啊。
想想都让会让人灵魂颤栗。
嘉靖皇帝顿时激动道:“那会你说在这里单独建一个专门供应于铁轨车的炼钢厂需要多少银子?”
滕祥小心的看了嘉靖皇帝一眼,小声道:“大约需要六十万两银子。不过.”
“不过什么?”
嘉靖皇帝听到这声不过,不由皱眉起来。
滕祥小声回道:“奴婢早前的时候,也将此事禀告过王爷了,不过王爷却没同意在这里建炼钢厂。王爷的意思是要在交通条件更好的天津卫附近选址建设炼钢厂,所以这边的暂时搁下了。”
嘉靖皇帝听到要在天津卫附近弄炼钢厂就有些不解了,天津卫交通虽然好,但距离西山也足有二三百里之遥。
而且天津卫既无铁矿,也无煤炭,真要炼钢,不管是铁矿还是煤炭都要从外地调运,这显然是要增加成本的。
所以嘉靖皇帝就有些不解的问道:“裕王为何这样处置?”
滕祥道:“王爷说天津卫看似无矿无煤,但那里却有足够的人力和运输能力。不管是从运河过来的物资,还是将来从海上来的物资,都可以在天津卫集结。”
“而且王爷还说现在的顺天府要修一条从天津卫直达京师的收费硬化路,将来即便是天津卫距离京师西山二三百里之遥,也可以朝发夕至,不耽误任何的时间。”
嘉靖皇帝听到滕祥这么一说,也不由点点头道:“三儿说的对,要从长远考虑,西山虽大但不如天津卫热闹。而且西山这边还有神药宫在,也确实不适合再有大型铁厂在此建设。”
就在嘉靖皇帝说话间的功夫,詹瓦特他们也已经驾驶着蒸汽铁轨车跑完了一圈回来了。
嘉靖皇帝看着又出现在自己眼前的铁轨车,那眼神就像是看到神器一样,简直挪不开眼。
嘉靖皇帝道:“这次能刹车了吗?”
詹瓦特从车头上下来,连忙对着嘉靖皇帝回道:“禀神仙老爷,能刹,但就是容易报废刹车盘,还需要进一步的制造出更加坚固的钢铁用来当做刹车盘才行。”
嘉靖皇帝嗯了一声,“这些都不是问题,你只管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就行。合格钢铁的事情,朕会交给专业的工匠去制造,你只需保证这台铁轨车可以稳定的运行即可。”
詹瓦特听到嘉靖皇帝这句保证之后,也激动的连忙一拜,“小人谢神仙老爷!”
嘉靖皇帝哈哈笑道:“能让朕也上车试试吗?”
嘉靖皇帝这句话一出,在场之人无不面面相觑了起来,这种情况还没发生过呢。
因为就连滕祥都没上去过,所以现在突然听到嘉靖皇帝这样的要求,一时间也没人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黄锦和滕祥也懵逼的站在了原地,脸上黝黑的詹瓦特一听嘉靖皇帝要上车,他也不由紧急了起来。
詹瓦特道:“可以是可以,就是..”
嘉靖皇帝一听可以,也来精神了,“就是什么?”
詹瓦特道:“就是太脏了,里面全是要填送的煤炭,到处都是黑不溜秋的,小人怕会脏神仙老爷的仙体。”
嘉靖皇帝一听这话,顿时也笑了,“不碍事,不就些许煤灰嘛。”
——————
求月票~~
第505章 坐上火车的皇帝
嘉靖皇帝带着几分激动的心情就要跟着詹瓦特一起进到蒸汽铁轨车的操作车厢里面,跟在嘉靖皇帝身后的黄锦也连忙快步跟上,想要和嘉靖皇帝一起上车。
结果正在一旁看到的滕祥也立刻反应过来也要上去,但在这个时候詹瓦特为难的说了一句,“车厢里只能容下五六个人,再多就没法填煤了。”
嘉靖皇帝转头看着要一起上车的黄锦和滕祥道:“你们等着,这么多人挤上去干嘛呢?”
但是黄锦哪敢让嘉靖皇帝一个人去到这个跟铁壳子一样的蒸汽铁轨车的车厢里面呢?万一有点什么意外,他想救都来不及的。
所以黄锦立刻道:“帝君,奴婢也可以填煤!让里面的填煤工人出来,奴婢进去填!”
一旁的滕祥也立刻道:“奴婢也可以!”
嘉靖皇帝迟疑了一下,又看着詹瓦特问道:“可以吗?”
詹瓦特人都懵了,他万万没想到西山的镇守太监竟然如此卑微,看来这位神仙老爷的身份真不一般啊。
但接着詹瓦特也反应过来,他好像听到这位神仙老爷自称为“朕”了。
虽然詹瓦特没见过皇帝,但他还是听过戏看过小说话本的,自然也明白“朕”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以这一下詹瓦特也不由一个激灵,他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位神仙老爷竟然是皇帝老爷。
詹瓦特紧张的说道:“可以是可以,但就是太脏了。”
詹瓦特这句话刚刚一落,黄锦和滕祥立刻就回应道:“我们不怕脏!”
嘉靖皇帝看着詹瓦特,又看着黄锦和滕祥,又想着自己的安全问题。
最后也理智的嗯了一声,“好,你去把里面的填煤工人叫出来,让他俩替进去。”
嘉靖皇帝对着詹瓦特这样的吩咐一声,詹瓦特立刻回应道:“小人遵命!”
接着在嘉靖皇帝的注视下,詹瓦特把蒸汽铁轨车车厢里的填煤工人都叫出来了,然后黄锦给了滕祥一个眼色,滕祥立刻就钻到车厢里面看了一眼,发现没有其他的闲杂人等,都是他认识的资深工匠之时,也立刻转身回道:“帝君,可以了。”
这个时候黄锦立刻也指挥着一个侍卫直接俯身在地上,给嘉靖皇帝搭了一个人肉脚踏梯。
嘉靖皇帝毫不犹豫的就踩着这位侍卫的背,扒着车门的边缘,在滕祥的接力搀扶下,进到了车厢里面。
刚刚一进去,嘉靖皇帝就被里面的情景吸引住了。
只见这个小车厢大约有一丈半见方,其中一半堆着的还是待填的煤炭,还有一部分是用来控制铁轨车的操作台。
这样的情景看在嘉靖皇帝的眼中,也充满了新奇和奇异之感。
如果硬要给现在的感觉和情景找一个形容词的话,可能也唯有“蒸汽朋克”这个词是贴切的。
但可惜嘉靖皇帝不是穿越者,蒸汽他能有点概念,朋克他就是一点概念就没了。
所以一时间嘉靖皇帝心中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了。
这时候黄锦也终于费了老大力上来了,当黄锦刚刚一上来,看到车厢里面的嘉靖皇帝连忙就过去关心道:“帝君您没事吧?”
嘉靖皇帝道:“朕能有什么事?朕只是好奇这铁轨车是怎么看路的?”
这时候站在操作台一旁的詹瓦特和一个同样年纪紧张的操作工站在一旁道:“回神仙老爷,可以用过潜望镜看前面路。”
“潜望镜?”
嘉靖皇帝好奇了起来,詹瓦特立刻就将位置让开,将操作台前的潜望镜展示给嘉靖皇帝看。
詹瓦特道:“神仙老爷,这就是潜望镜,可以通过这里看到车厢前面的情况。”
嘉靖皇帝忍不住好奇的凑近去看了一眼,果然从这个黑洞洞的圆筒里面,看到了外面的情景,这不禁让嘉靖皇帝也好奇了起来。
嘉靖皇帝回过身来,又问道:“这是怎么做到的?”
詹瓦特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他说道:“这是王爷叫我们制造的,说是光的折射。”
嘉靖皇帝一听就乐了,“这个三儿懂的还不少啊?”
一旁的黄锦连忙接道:“是啊帝君,裕王爷跟您一样都非常的好学,整天都把《永乐大典》捧在手中,说不定这潜望镜的做法就是王爷在某本《永乐大典》里面看到的。”
嘉靖皇帝深以为然的点点道:“确实有此可能,《永乐大典》博大精深,翰林院都抄十几年了还没抄完,也真是让朕意外啊。”
黄锦道:“可不是嘛,这本大书可是成祖爷的心血,是解缙大才子带着一帮大才子修撰了十多年才完成的。光是书册就有上万册,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囊括古今,说是咱们大明的瑰宝也是担得起的。”
嘉靖皇帝嗯了一声,“确实是瑰宝呀,要不然朕也不会一直让翰林院重新誊抄副本。”
黄锦陪笑了一声,他当然知道嘉靖皇帝到底有多喜欢这套《永乐大典》,他之所以会让翰林院画十多年誊抄副本,其目的也是为了在将来某一天带着正本到地下永生永世的陪着他。
当然这些话也不是黄锦现在就能说的,而且嘉靖皇帝还在修着仙呢,虽然他也在为自己修建陵墓,但还是非常忌讳有人议论他的生死之事。
嘉靖皇帝又在潜望镜那边玩了一会儿,也终于把那股新鲜劲玩过去后,他又对着詹瓦特问道:“这车怎么动?”
詹瓦特立刻回答:“把这边的铁杆搬下,后厢里的蒸汽机就可以把蒸汽力量传送到车轮上,这样车就动了。”
嘉靖皇帝一听这么简单,也顿时下令道:“现在就搬下,朕要看看是怎么回事。”
詹瓦特连忙回应了一声是,然后就在嘉靖皇帝的注视下,将控制启动的铁杆搬动了下来,在搬动之后,嘉靖皇帝也顿时感到了车厢的震动,同时也听到一声“汽——”的长音。
接着嘉靖皇帝就明显感受到了车厢在移动,这种美妙的感觉,比嘉靖皇帝平时里所坐的马车和肩舆都舒服多,一点不适的感觉都没。
嘉靖皇帝这时候又忍耐不住的靠近了潜望镜,他又把自己目光看在潜望镜里面,通过潜望镜看着前面不断后移的风景,嘉靖皇帝的感觉更奇妙。
这玩意真好啊!
在嘉靖皇帝看着外面的风景的时候,车速也渐渐的快了起来,虽然在车厢里嘉靖皇帝没有感受到一丝风的感觉,但他还是有了一种风驰电掣的快感。
但很快嘉靖皇帝也感受到了车速在加快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就开始渐渐的匀速前进了,而这个匀速的速度在嘉靖皇帝看来也是极快的,这也让他的心情更加的振奋起来了。
如果此车可以应用到实际之中,将大明的路网都串通起来,将这种可以令铁轨车畅通无阻的铁轨路铺设到草原,铺设到河套以西的方向,那么困扰中原王朝数千年的北方之患不就可以解决了吗?
想到了这里,嘉靖皇帝也顿时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国之利器!
以往的时候,嘉靖皇帝认为的国之利器,就是兵仗局和兵部所制造的各类火器,火炮等物。
但是现在嘉靖皇帝的思考不一样了,如果有了这种铁轨车可以畅通无阻的驰骋天下,那么这天下之大,还有何处不能去?
一有了这种想法之后,嘉靖皇帝心中沉寂已久的热血不禁沸腾了起来。
曾几何时他也想像永乐大帝和历史上其他开拓一代盛世的雄主一样,将大明在自己的手上推至璀璨之巅。
可是他斗赢了杨廷和,也斗赢了天下的士人控制,但是在建功立业这条路上,他走的却是无比的坎坷。
不仅没能恢复大明往昔的荣光,将河套地收回来,就连北边鞑靼还经常南下到宣大乃至京师一线打秋风。
若不是朱载坖在那一年里化名“朱三”带着京营精锐果断出击,将鞑靼的主力牵制在了潮白河一线,进而又以神奇无比的战术,前后斩杀了那次冒犯京师的鞑靼主力无数,真不敢相信当年的情况会有多么危急。
但总归这一切都还是有了一个好的结果,也为大明换了这十数年的北方安宁。
要不然现在的嘉靖皇帝修仙估计都修不安心的。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