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嘉靖 第302节
接着锦衣卫的其他头头们,在听到朱载圳的这句话后,也立刻跟着回道:“臣等接旨!”
黄锦把圣旨交到了朱载圳的手中,朱载圳恭敬的接过圣旨之后,也将圣旨放在了身后的主案上。
然后才重新站立在锦衣卫大堂的中央首位之上。
这时候,黄锦也悄悄的退开了两步,不再站在朱载圳身边抢风头。
锦衣卫的头头们在看到这一幕后,也立刻懂事的一拜:“卑职拜见王爷!”
朱载圳看着众人拜见的动作,也不由深吸了一口气,这些年他也在京师演武堂待了不少时间,所以对锦衣卫这些人所行的礼节,也是非常了解的。
所以在面对这些人的拜见之时,朱载圳也没有感觉到紧张和怯场,他微微抬手道:“诸位请起。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本王作为锦衣卫特使,以后你们有什么事情都可直接告知本王。”
“本王这边有什么吩咐也不会藏着掖着,希望你们都能像忠诚伯在世之时那样尽心于事,不坠锦衣卫之威名!”
锦衣卫众人闻言再拜:“卑职谨遵王爷训示。”
这时候,这些锦衣卫们的心情在经历这场突如其来的惊喜之后,一个个也不由喜上眉梢。
虽然以王爷之尊担任锦衣卫特使,还是大明朝开国以来的头一次,但是这种级别的存在,绝对也可以让他们这帮人不再谨小慎微的担心将来会不会被东厂的太监们压上一头。
毕竟这可是王爷啊,地位和牌面都在那摆着呢,就算是不给他们面子,也要给景王三分薄面。
所以在这么一想之后,这些锦衣卫头头们,也都是豁然开朗,不再担心自己的将来会被东厂压一头了。
黄锦看着朱载圳在锦衣卫内的主次关系已经确定,他也笑着对朱载圳一拜:“王爷现在就是锦衣卫特使了,奴婢的任务也完成了,现在就先行告退。”
朱载圳听到黄锦的话,也立刻对着黄锦,回到:“辛苦公公了,公公请慢走。”
说罢朱载圳也送了黄锦两步,然后就停住了脚步,只用目光看着黄锦的背影在锦衣卫衙门之中消失不见。
在黄锦走了之后,锦衣卫衙门的大堂里面,顿时就热闹起来了。
这些头头们又忍不住激动的对着朱载圳拜了又拜,一个个喜滋滋的样子,就像是在过年一样。
朱载圳看着这些人眉开眼笑的样子,脸上也浮现着应有笑容。
这时候昨晚锦衣卫佥事的沈炼也站了出来,他在锦衣卫里面也算是个另类。
因为他之前是个文官,而且还是一地知县,后来得到了当时锦衣卫指挥使陆柄的赏识,才从文官体系里面转到了锦衣卫里面担任经历一职。
而且在他任职期间,也经常得到陆柄的特殊对待,比如陆柄去他亲家严世蕃府上的时候,就会带着他一起过去。
但是沈炼这个人也是一个读书读的满身正气之人,总是看不惯严世蕃在酒桌上虐待客人的行为,所以就曾当着严世蕃面站出来怼过严世蕃。
因此严世蕃对他也是恨之入骨,想过要弄死他,但可惜他的背后是陆柄,所以严世蕃在对付沈炼的时候,就有些投鼠忌器。
再加上后来朱载坖的横空出世,扭转了嘉靖二十九年那场本来要让嘉靖皇帝丢尽颜面的庚戌之变结局。
所以沈炼后来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并没有在嘉靖三十六年的时候被杀,所以现在也累官升迁到了锦衣卫佥事的位置上。
沈炼这时候站出来也不为别的事情,就是要延续他之前没干成的事情,继续怼严嵩严世蕃他们一家。
沈炼拜道:“卑职沈炼拜见王爷!”
朱载圳看着沈炼出来,又看着沈炼对自己的拜见,他的目光又扫了其他众人一眼,见其他人也是不知情况的样子。
朱载圳就回道:“沈佥事有何事?”
沈炼道:“卑职有要事告知王爷,还请王爷能准卑职所言。”
朱载圳也不知道沈炼到底要说什么事,所以这个时候朱载圳也只能回道:“沈佥事尽说,本王准你所言。”
接着沈炼就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份厚厚的文书,而且从这份文书褶皱的样子,以及微微发毛的边缘上,也看得出这份文书在沈炼袖子里待了很久了。
沈炼举着手中的文书道:“卑职手上这份是这些年来收集到的严党罪证,还请王爷钧阅!”
说罢沈炼就把这份文书递到了朱载圳的手中,同时沈炼还说道:“卑职要言严嵩严世蕃父子十大罪状!”
接着沈炼就开始了他的演讲:
“今大学士严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当主忧臣辱之时,不闻延访贤豪,咨询方略,惟与子世蕃规图自便。”
“忠谋则多方沮之,谀谄则曲意引之。要贿鬻官,沽恩结客。朝廷赏一人,曰:‘由我赏之’;罚一人,曰:‘由我罚之’。人皆伺严氏之爱恶,而不知朝廷之恩威,尚忍言哉!”
“姑举其罪之大者言之。”
“纳将帅之贿,以启边陲之衅,一也。”
“受诸王餽遗,每事阴为之地,二也。”
“揽吏部之权,虽州县小吏亦皆货取,致官方大坏,三也。”
“索抚按之岁例,致有司递相承奉,而闾阎之财日削,四也。”
“阴制谏官,俾不敢直言,五也。”
“妒贤嫉能,一忤其意,必致之死,六也。”
“纵子受财,敛怨天下,七也。”
“运财还家,月无虚日,致道途驿骚,八也。”
“久居政府,擅宠害政,九也。”
“不能协谋天讨,上贻君父忧,十也!”
沈炼这十条举报严嵩严世蕃罪过的话语一落,不管是在此刻的朱载圳,还是大堂内的其他锦衣卫头头们,也都不由面面相觑起来。
他们也都是做梦都没想到,沈炼憋了这么久,居然憋了这么一个大招出来,当真是吓死人啊!
——————
求月票~~~
第524章 玄武门继承法
沈炼在锦衣卫衙门举报严嵩严世蕃父子的消息也没有被捂住,也像是旋风一样,转瞬之间就吹遍了整个京师。
所有人都被这一消息惊愕到了不行,以至于一时之间所有人即便是知道此事,也没几个人敢公开谈论此事。
由此可见,严嵩和严世蕃这些年的积威还是无比深厚的。
虽然人人都想他们倒台,但真到了有人吹起号角的那一刻,也没人敢上了。
可见人性之复杂,当真是让人一言难尽,他们就是好龙的叶公一样。
没见真龙的时候,把自己想见真龙的心思不仅写在脸上,而且还身体力行的向别人展示着他们爱真龙的心情。
可真等到真龙出现的时候,他们又一个个被吓的像是缩头乌龟一样,竟不敢发出一言来。
刑部衙门。
赵文华在听到外面传的消息之后,也不由愣愣出神。
“我滴个乖乖,我本来还想着先从严世蕃下手的,没想到沈炼这老小子蛰伏了这么多年,还是这么生猛!看来当初的陆柄也没把他调教好呀。”
赵文华让鄢懋卿整理严世蕃的罪状卷宗,说白了就是一次摊牌站队的行为。
他也不怕鄢懋卿去找严世蕃告状,而且他也打算利用让鄢懋卿整理这些卷宗的时候,看看鄢懋卿到底对严世蕃忠诚的有几分。
因为在赵文华的心里,反正他现在是裕王府门下的走狗了,既然是走狗,那就要做一些让主人开心的事情,要不然这狗谁还乐意养呢?
所以,赵文华根本就不怕翻脸,他只怕翻脸的不够彻底,让朱载坖以为他有左右逢源的骑墙心情。
赵文华对着伺候在一旁的书吏说道:“去把鄢懋卿找过来。”
书吏听到赵文华的话后,也停住了手中的事情,起身对着赵文华一拜:“是,部堂。”
然后这位书吏就从赵文华这里离开,去找在另外一个院子里办公的鄢懋卿过来。
鄢懋卿看到赵文华的书吏过来叫他过去,他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连忙就将自己已经整理的卷宗文书塞到了袖袋里面,匆匆的跟着这位书吏过了去。
到了赵文华这里,鄢懋卿恭敬一拜:“卑职拜见部堂。”
赵文华看着鄢懋卿越来越懂事的样子,心里也是很满意的。
赵文华呵呵一笑:“景卿啊,来,坐这边说话。”
赵文华让鄢懋卿坐到了一个距离他最近的一把椅子上。
鄢懋卿立刻又谢道:“谢部堂。”
然后他就小心的坐了过去。
同时,赵文华也对着他的书吏说道:“去准备一壶好茶,本堂要和鄢侍郎说点正事。”
书吏听到这话,也懂赵文华的意思,知道现在赵文华要和鄢懋卿说一些不方便其他在场的话。
所以,这位书吏也是一拜,然后就悄悄的退下了。
赵文华看着书吏的离开,他又把目光放在了鄢懋卿身上。
赵文华继续和善的微笑道:“景卿可听说了外面的消息?”
鄢懋卿也知道赵文华说的是什么消息,但是这会的他也不敢主动说起,毕竟这可是要捅破天的大事!
不仅仅只关乎到严世蕃那些嚣张跋扈的恶行,更关乎到了严阁老本身。
而严阁老又是高居内阁首辅之位近二十年的巨无霸,而且还很得圣心,若是陛下没有替换他的意思,谁说严嵩的坏话,那就是在破坏朝廷的团结大局,这是要付出代价的。
所以,鄢懋卿也只能装作不知的茫然回道:“不知部堂说的是什么事情?”
赵文华看着鄢懋卿这个样子,也不由笑了起来。
赵文华道:“景卿啊,这里就你我二人,就不必如此谨慎了吧?本堂要问你的事情,自然是沈炼那厮搞出来的大动静。”
鄢懋卿听着赵文华把话都挑明了,他也不继续扭捏了。
鄢懋卿紧张的深吸了一口气道:“这件事卑职也听说了,沈炼那厮居然列数了严阁老和小阁严世蕃十宗罪,简直令人震惊!”
现在在赵文华前面的时候,鄢懋卿也改口了,他也不再称呼严世蕃为小阁老,而是称呼起了严世蕃的本名。
而这个变化,自然也被赵文华看在了眼里。
赵文华赞许的目光之中,还颇有一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欣赏。
赵文华道:“是啊,沈炼那厮不知天高地厚,居然连阁老一起都告了,当真是没有一点大局观。如果严阁老就被他这么告发了,天下人会怎么看朝廷呢?难道朝廷这一二十年的用人就是一个错误吗?”
“所以,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一定要为陛下和王爷分忧,不能让这种不利于朝廷团结,不利于朝廷安定的事情继续混淆视听。我们刑部也要立刻拿出方案应对此事,将阁老和严世蕃区别开来。”
“不能让严世蕃干的那些烂事坏事,污染了阁老的名声。要不然,这事一直这么发酵下去,万一陛下和王爷问罪下来,我们怎么办?总不能什么都不知道吧?”
鄢懋卿听完了赵文华的话后,立刻回道:“部堂所言极是,阁老和严世蕃是要分开看的,阁老这一二十年位在中枢,也替天下,替陛下做了不少的事情,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就是严世蕃他不懂珍惜,经常仗着自己是阁老的独子为非作歹,将阁老的名声都糟蹋尽了。所以卑职也以为我们应该有所动作,将此事迅速定性,只追严世蕃首恶之罪!”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