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嘉靖

我爹是嘉靖 第53节

  因为在会试之前的一个多月里,海瑞就已经通过高拱看到了很多份以往的进士答卷,当他看到这些进士文章之后,海瑞就已经很清楚自己和进士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所以在高拱这近一个月的突击训练之中,海瑞也深切的感受到了那位贵公子的分量。

  若不是那位贵公子的另眼相看,高拱也决计不会为他花费那么的时间和心思,来提高的他的八股文水平,让他可以在这一次的科举之中成功脱颖而出,以二百九十七名的“贡士”身份,继续参加三月十五日的殿试。

  就在海瑞激动自己过了会试,有了进入殿试资格的时候,朱载坖也在忙著搞新玩意。

  这几个月来因为香皂的制造,朱载坖也攒下了很多甘油。

  这些甘油放在以往的时候,可能就是一般的工业原材料,而且还是那种没有被开发出用处的工业原料。

  所以为了能让这些甘油也有作用,朱载坖现在也在花著心思让人研究甘油的作用。

  其中研究最有成效的就是李时珍。

  朱载坖给了李时珍一部分甘油,让他研究一下甘油的药理。

  在这几个月的研究之下,李时珍还真的不负朱载坖的期望,发现了甘油的一些药用价值。

  李时珍发现这些甘油对伤口和烧伤的治疗有著惊人的效果,经过甘油处理的一般伤口和烧伤,结痂的速度都要一般的药物快得多,而且还神奇减少了“炎症”的发生。

  所以在发现这特性之后,李时珍就立刻就将这个结果反馈给朱载坖。

  朱载坖虽然不懂药理,但在听到李时珍说甘油能够治疗一般伤口和烧伤,并减少炎症的时候,朱载坖也恍然想到了这些甘油应该去抗菌抗病毒特性。

  在知晓了这个神奇效果之后,朱载坖也忍不住感慨,本来以为甘油就是做炸弹的原材料,没想到它还真有药用效果。

  不过从李时珍的这点发现上,朱载坖也可以猜出,李时珍的这些发现也都是基于一般观察得来的。

  如果能给李时珍搞个更加牛逼的显微镜,让他更加深入的观察甘油和其他药物或矿物之间的反应,说不定他还能发现更多神奇妙用。

  所以这段时间朱载坖也在招揽打磨水晶镜片的工匠,期望著这些工匠们能在现有的基础的打磨和制造出来精度更好的透明镜片,然后再结合泰西的一些自然科学和自然科技的研究进程,看看能不能搞出了一台简易的显微镜。

  毕竟现在“千里眼”这种玩意也开始渐渐普及在海上和军中了,这就说明不管是大明的科学家还是泰西的科学家也都已经初步的掌握了基础光学应用。

  如果再加上朱载坖高屋建瓴的指点,给他们一点突发奇想的新点子让他们沿著正确的方向去不断试验,说不定他们还能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些基础的光学器具发明。

第100章 瞒天过海之计

  望远镜和显微镜这些玩意的制造难度也不是多么的超越时代,以大明如今的科技条件,只要有明确的方向指引,应该是不难制造的。

  除非朱载坖异想天开的要搞超越时代太多的内燃机,电机等发明。

  不然的话,就搞这些以现有基础材料就能制作的科学器具,还是比较简单。

  所以,朱载坖并不觉得望远镜和显微镜是多么了不起的发明。

  因为这两样玩意就是利用透明的玻璃镜片对基础的光学的应用试验,而且以现在大明的科技水平就算是没有透明玻璃,单纯的以天然水晶来制造,也是有可能做到的。

  而这两样玩意的制造也只牵扯到数学和基础的光学应用。

  只要朱载坖能够给这些制造工匠们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让他们不断的去试验研究,显微镜的发明也是可以短时间就能达成的。

  毕竟现在都已经有望远镜了,虽然还不是特别的先进,但只要肯砸钱,肯给足够的支持,朱载坖相信肯定也会有聪明的工匠跳出惯性思维的樊篱,搞出精度更好的望远镜。

  与此同时这些工匠们也可以顺著望远镜的原理反推,自然也就会研究出具有一定精度的显微镜。

  所以对于这两样发明,即便是朱载坖不会自己动手制造,他也不会觉得难度会有多高。

  毕竟很多伟大的发明其实就是一个灵光乍现的“新点子”突破,并不是所谓的材料和技术突破。

  因为能迸发这样的新点子,就已经说明当下的科技水平和材料基础已经满足了发明这些物件的条件。

  而现在的朱载坖只不过是利用了自己穿越者的见识,提前把这些新点子提了出来,给大明的物理发明加加速而已。

  也算不上是怎么划时代的突破。

  毕竟这些发明所利用的技术和材料都是当下可以轻易得到的,并不需要新的材料革命才能完成。

  当然除此之外,朱载坖关心的还是甘油的另一大作用。

  所以在给李时珍的同时,朱载坖也找了蓝道行一次。

  经过蓝道行的牵线搭桥,朱载坖也认识了两位炼丹高手。

  这两个炼丹高手若是在嘉靖皇帝手里可能不会发光发热,毕竟嘉靖皇帝手中的能人异士实在是太多了,像这种中规中矩的炼丹高手,在嘉靖皇帝那边也根本卷不过的啥名堂。

  所以朱载坖也就打著其他的旗号,从蓝道行那边弄了两个炼丹高手为自己所用。

  同时也继续向蓝道行请教《先天功》的问题。

  经过了大半年的练习,朱载坖不敢说把《先天功》练得有多么好的,但最起码也是烂熟于心。

  所以在有些功法心得之上,朱载坖也得适当的找人印证一番。

  否则就一个人这样瞎练跟闭门造车没啥区别。

  而且根据朱载坖的经验,朱载坖是相信“众人智长一人智短”的道理,所以对于那种无脑自信的闭关苦修,朱载坖是不怎么用心的。

  他宁愿练一段时间交流一下心得,也不愿一个人瞎搞的。

  毕竟人家蓝道行也算是个“得道”之人,多沟通一下,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所以在和蓝道行沟通了一番《先天功》的心得之后,朱载坖也算是有所收获,现在现在不仅呼吸锻炼的更加悠长顺畅,连平时的锻炼动作也比以往更有几分风韵和力量。

  不过即便如此,朱载坖最关心的还是那两个炼丹道爷的本事。

  朱载坖找他们来可不是为了炼丹修仙,而是看重了他们不怕死不怕累的冒险开拓精神。

  众所周知道爷们才是中国化学进步的先驱。

  要不是他们花空心思的研究各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想要搞出一鸣惊人的成就,就以原始古人的探索精神,想要进步到应用化学这一步,不知道还要探索多少年。

  所以为了能够早日获得那种威力巨大的硝酸甘油,朱载坖也是花了不少的心思。

  朱载坖又在京城西边数十里外的一处荒野山地里买了几百亩的土地,在那边也搞起了一处试验室。

  当然朱载坖也没有真的藏著掖著的去搞,也是找了黄锦做了备案,跟他也通了一下气,并告诉他自己也是为了嘉靖皇帝修仙大业,让他不要告诉嘉靖皇帝。

  但是黄锦在知道这件事后,他也没有隐瞒嘉靖皇帝,直接就跟嘉靖皇帝报告了。

  嘉靖皇帝知道了此事之后,心里也是挺感动的。

  在当时的时候,嘉靖皇帝还跟黄锦说:“三儿是个纯朴孝顺的好孩子,为了朕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还不让你说。真是太孝顺了。”

  现在有了这个两个“化工”专业出身的道爷倾力加盟之后,朱载坖也没有半分的犹豫,直接就把制造香皂的时候提炼出来的甘油全部运送到了这里。

  让这两位“化工”出身的道爷,按照自己的大胆设计,在低温环境下试验甘油和硫磺,以及硝石之间的反应,让他们想法提出提纯出来一种可以安定心脏的“仙药”!

  这俩道爷本来也不想搞这种低端的炼药,也想著有朝一日能够进入西苑为嘉靖皇帝炼仙丹。

  奈何朱载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蓝道行的推荐,以及现在西苑同行竞争激烈的缘故,他们也就勉为其难的接受了朱载坖的请求。

  在他们开始试验的时候,朱载坖也还特别的关照他们,一定要在低温下进行,而且每次试验之后都必须留下详细的试验笔记。

  否则就不要管朱载坖翻脸无情!

  因为在这个世上愿意为朱载坖炼药的道士多的是。

  他俩要是不服的话,也可以试试,看看到底是大明王爷的腿粗,还是他们胳膊硬!

  反正现在主动权在朱载坖的手里,他想怎么玩就那就怎么玩。

  不怕这俩搞“化工”的道士不听话。

  不过为了保险和效率起见,朱载坖还是采取了两个道士竞争的方式搞这个硝酸甘油的试验。

  让他俩一人带一队小道士开展各自的“仙药”研发。

  谁先研发出了结果,朱载坖就会不吝赏赐的给予厚赏。

  反之,如果这俩在那里演朱载坖,不肯真的出力,那就不要怪朱载坖心狠了。

  毕竟炼丹炉爆炸这事还是挺常见的,谁也不能说这是故意的!

  因此朱载坖如此堂而皇之的以瞒天过海之计搞硝酸甘油的研发,也是吃准了这其中的风险和门道。

  哪怕这边天天轰轰轰的爆炸,黄锦也会认为这就是常见炼丹炉爆炸事故,他也会想法子的将此事压制下去,不让任何人来打扰这处藏在荒郊野外的试验室。

  ————————

  求月票~~~求推荐票~~~求互动评论~~~求一切~~~

第101章 小黑子在哪?

  殿试是整个科举流程的最后一场考试,也是最为荣耀的一场。

  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是唐、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

  其源头是由一代女皇武则天创制于神都(洛阳)紫微宫洛城殿,所以追根溯源,殿试的开端就是从武周时期开始的。

  殿试偏重实际,只考策问,应试者自黎明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制策题目,一般都很长,大约有三五百字左右。

  以弘治九年癸巳科为例,这一年弘治皇帝所发出的策问题目就长达三百五十四个字,跟一篇阅读理解的小作文一样。

  殿试当日,皇帝会驾御奉天殿,命大学士或礼部尚书等为殿试读卷官。

  然后再按照既定的礼仪进行殿试的策问考试。

  殿试时间只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

  至阅卷日,分交读卷官八或十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各加“○”、“△”、“”、“1”、“×”五种记号,得“○”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

  皇帝根据个人喜好会在这十份殿试考卷上钦定御批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

  此三位便就是所谓“一甲”,可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后由填榜官填写发榜。

  三月十五日这一天,嘉靖皇帝应内阁,礼部所请,驾御奉天殿,亲临殿试考场,以天子身份监考这经过会试大比选拔之后的三百二十名“贡士”。

  而这三百二十位贡士的成绩无论到底如何,他们都会被称为是“天子门生”,享受进士出身的待遇,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待到嘉靖皇帝到了奉天殿的龙椅御榻之前,坐定于龙椅之上后,百官及三百二十位考生一同在礼官的引导下跪拜山呼。

  嘉靖皇帝面色淡然的不发一语,仿若神明。

  站在龙椅之侧的黄锦代天发声。

  黄锦张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惟君人者,必有功德我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神功圣德,冠绝古今,列圣相承,继志述事,各臻其盛,所以致此者,何由朕嗣承大统,图底治平子诸生学道抱艺而来,皆志于世,用宜有以佐朕者,试悉陈之,朕将体而行焉。”

  殿试策问题目由圣旨发出,三百二十位贡士考生,在聆听完这道圣旨之后,皆都精心凝气还是思索腹稿,想要将自己的锦绣才华和不世抱负皆付诸笔端,让皇帝陛下看到自己的文采和非同一般的策问见底。

  与此同时,礼部的官员也开始将早就准备好的密封试卷逐次的发放于考试的众人。

首节 上一节 53/2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