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第136节
“你们去吧。”
“我要回去读书了。”
还要陪着小姑姑们过团圆夜。
“记得都早些回家。”贾蓉关心道。
众人都肃然起敬!
徐莲想了想道:“我也要回家去读书了,梦书继文伱们俩去吧。”
“我们俩……算了,我们也回去读书吧,为了青社!”二人异口同声道。
“为了青社!”
“为了江山社稷!”
“为了……”
……
坐着马车晃晃悠悠,一路回到宁国府庄园时正好是掌灯时分,中秋的圆月已经升到了半空。
小姑姑们在庄园里逛了一下午,这时候都累了,围坐了满满一圆桌。
吃茶,品酒,赏月,作诗。
这时,有丫头跑过来道:“蓉大爷回来了。”
众人看去,点点灯光下,贾蓉摇着扇子漫步而来,温文尔雅君子如玉。
如此文采风流的俊俏少年,如此的家世显赫,究竟什么样的女子才能有幸得其垂怜青睐呢?
“姑姑们,今天玩的可愉快?”贾蓉上前笑问道。
“哼!”
林黛玉轻哼一声,白了贾蓉一眼。
别人玩的是愉快了,我呢?
又要担心这个,又要担心那个。
贾蓉自然明白林姑姑的意思,无非是……
“回去就给你买新书。”
贾蓉在林黛玉身边小声说了一句。
林黛玉这才高兴了。
大侄子还是很懂事的呢。
对面。
薛宝钗见二人竟然不怎么避讳,稍稍有些疑惑。
但很快释然了。
二人这是心中坦荡。
姑姑侄子,原本没什么。
越是避讳反而越说明心里藏奸。
“蓉哥儿。”惜春拉着贾蓉坐下,笑道:“今下午你去做什么去了?”
贾蓉微笑道:“有个文会,我作为社首是一定要去的。”
探春笑道:“什么社名?”
贾蓉道:“青社。”
探春又笑道:“‘青’字什么含义?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吗?”
出自《诗经》。
诗三百,思无邪。
这句的意思很简单,同窗之间相互思念。
贾蓉摆手微笑。
“不对,不是那个意思。”
宝钗笑道:“是欲上青天揽明月?”
“有那些意思。”贾蓉解释道:“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含义,当初端午节的时候在青云湖旁起的社,‘青云’二字又太狂妄了,所以取名青社。”
“青天揽明月…那是理想!”
贾蓉望向天上的皎皎明月。
终有一天,他要揽一揽。
宝钗眼神不自觉有些痴迷了。
“蓉哥儿,有鸿鹄之志也。”
贾蓉谦虚道:“燕雀,燕雀。”
“一只空有理想的燕雀罢了。”,
探春道:“有理想就已经是人上之人了,比那些只知道吃喝玩闹,不思进取的膏粱纨绔强了不知多少!”
众人:“……”
你是意有所指吧?
……
第120章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
月挂中天,秋风微凉。
姑姑们玩闹了一天,刚刚又都吃了一点果酒,这会子各自回屋歇息了。
贾蓉并没有急着回去,庄园毕竟在郊外,没有宁国府那么安全。
“大公子,您还没歇息呀?”护卫长李三见贾蓉出来,忙上去问好。
贾蓉道:“出来随便看看。”
李三笑道:“大公子尽管放心,庄子明处暗处都已经安排好了护卫,一只……任何人都休想靠近半步。”
“如此,甚好。”
检查了一圈,见没什么问题,贾蓉这才重新回了庄子里面,远远的看到亭子里还有一个娇小人影,贾蓉有些疑惑,快步走了过去。
竟然是贾探春还在这里独自赏月。
“三姑姑怎么还没歇息?”贾蓉走上亭子,笑问道。
探春道:“我刚刚看着你出去了,还以为有什么事情,就又出来看看。”
贾蓉微笑道:“也没什么别的事情,我出去嘱咐了护卫们几句话,毕竟是在郊外过夜,小心一下总无大错。”
“哦,这样啊。”
贾探春点了点头,欲言又止。
“姑姑什么事尽管说。”
贾蓉在木椅上坐了,原本想吃口茶,却发现丫头都收拾干净了,石桌上空空如也。
这时,恰巧侍书找来了,笑道:“小蓉大爷,姑娘,你们还在这赏月呀。”
探春吩咐道:“去倒茶来。”
侍书答应一声,刚要回去,贾蓉拦着笑道:“不用麻烦了,我记得有两个西瓜在外面,拿一个来吃了还解渴。”
侍书笑道:“我知道在哪。”
“天黑,小心点。”
“知道啦。”
八月十五的皎洁月光其实比灯笼还强些,不一会儿,侍书抱着西瓜走进亭子。
探春道:“好像没有刀。”
“我有的。”
贾蓉说着,从身上拿出了一把小刀。
探春吃惊的捂着小嘴。
“蓉哥儿你……”
贾蓉笑着解释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探春:“……”
‘器’是这个意思吗?
“刷刷”几下,西瓜切好了。
贾蓉擦了下刀,收好。
“姑姑先吃。”
探春接过,小心的吃了一口。
“很甜,蓉哥儿也尝尝。”
“不急。”贾蓉正色道:“姑姑有什么事先跟我说说。”
探春道:“倒也没有什么大事,太太她……还能出来吗?”
贾蓉十分淡定道:“出不来。”
还出来呢!等王子腾驾鹤了,就给她贬了妾室,至于是不是把赵姨娘扶正……
那自然是贾母,贾政说的算。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我偷写日记,嬴政搞出了仙秦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