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第181节

  ……

  皇宫,御书房。

  “微臣参见圣皇。”

  “赵爱卿平身,事情如何了?”

  赵全忙躬身道:“回皇圣皇的话,京中锦衣府各处司职已经全部完善,各地锦衣衙门也相继开始召集人手,预计明年夏天,锦衣卫便可掌控全国大部分地方。”

  “明年夏天吗?”

  太上皇微微皱眉:“还是太久了,加紧召集人手,最好明年春天就在全国各地安插上锦衣卫。”

  “臣,遵旨!”

  赵全即头疼,又兴奋。

  头疼的是自太上皇登基,锦衣卫已经荒废几十年了,基本上只有个空壳子,想快速掌控全国根本不现实。

  兴奋的是太上皇终于记起他们了!

  锦衣卫是皇帝手中的刀,皇帝想用他们时,他们就会权利无限大,甚至能盖过朝廷一品高官。

  皇上若是不想用,他们也不过是世袭的一军户耳。

  甚至被人唾弃。

  好在这样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

  令百官闻风丧胆锦衣卫,终于要回来了!

  回到府邸,赵全就叫来了属下,开始安排起来。

  “京中的锦衣军户都找的差不多了吧,有没有遗漏的?”赵全沉声问道。

  为了保证锦衣卫里面不被混入间隙,锦衣府的规定就是:锦衣军只可从世袭的锦衣军户里面招人,任何人不得私自从外面招人补充锦衣卫人数。”

  下面的文吏忙道:“回堂官的话,京中共有锦衣军户一千,除去已经没后的几家,基本上都到齐了,毕竟是一件好事,大家都很积极。”

  赵全满意的点点头,叹道:“我们锦衣卫熬了多少年?如今终于到了扬眉吐气的日子!”

  “这些人里面有没有出类拔萃的好苗子?”

  文吏笑道:“到是有几个。”

  “昨日刘千户在校场里组织了一次比武,有个年轻的小子武艺非常不错,是个一等一的好苗子!”

  “好!”

  赵全笑道:“这样的人才必须留著,我要亲自提拔他!”

  众人都羡慕起来:“赵堂官亲自提拔,那人可真是三生有幸!”

  ……

第151章 贾小阁老能有什么坏心思?

  ……

  一路紧赶慢赶,将近年关时,钦差大臣的船终于到了两淮,下船之后众人并未多做停留,直接在码头上坐了轿子往巡盐御史衙门而去。

  此时,扬州大大小小的官员具已得了消息,都在盐政衙门前候著,窃窃私语。

  “这次太上皇派了内相与贾阁老来咱们两淮,偏偏出了这么大事,也不知是福是祸。”

  “听说他们是来捞钱的。”

  “哎,百姓苦啊,咱们当官的也不好做。”

  “谁说不是呢,福祸难料。”

  窃窃私语中,一溜军士打马飞跑而来,在衙门两边站定。紧接著伞盖鸣锣开路,几顶官骄紧随在后面进了府邸。

  刚落轿,戴权就迫不及待道:“二位大人,咱家另有要事,就不在此多耽误了。”

  贾敬,林如海知道戴权来此只为了给太上皇搞银子,也不在意他的去留,笑道:“戴公公请便就是。”

  戴权招呼了身边跟著的几名龙禁卫,匆匆出了盐政衙门,到了两淮监察司。

  “干爹,您请吃茶。”戴忠良小心翼翼的递上茶盏。

  戴权吃了一口,放下茶盏淡淡道:“六大盐商家里怎么样了?都给咱家好好搜了吗?”

  戴忠良忙道:“干爹,儿子刚来两淮就听说六大盐商离奇死亡,因此马不停蹄就把把六大盐商的府邸围了起来,也派人进去搜查,搜出了些玩意,总共加起来有五六十万两。”

  戴权站起来,在堂内走了两步,皱眉道:“六大盐商家资何止几千万,就搜出了五六十万,你让咱家怎么跟太上皇交代?”

  戴忠良忙跪在地上,磕头道:“干爹息怒,儿子还在追查有关线索,再给儿子一些时间,一定能搜出六大盐商的藏银之地。”

  戴权听了缓缓点头:“可以,咱家再给你半个月时间,两淮所有官员兵马任你调度,务必给咱家查出藏银之地。”

  说著,上前拍了拍戴忠良肩膀,笑道:“好好做事,这件事成了,我送你进司礼监!”

  戴忠良激动的忙跪在地上磕了个头:“儿子一定不负干爹厚望,这些时日儿子曾仔细探查,发现六大盐商死的蹊跷,其中白,刘,孙三家似乎早有准备。”

  “哦?怎么说?”戴权问道。

  戴忠良道:“因为他们几家的夫人姑娘小姐也全都消失了,似乎是早有预谋。”

  “哦!”

  戴权眼睛一亮,忙追问道:“另外三家呢?”

  戴忠良道:“另外几家的姑娘小姐都在,儿子已经把她们全部抓了起来。”

  “好!”

  戴权拍手笑道:“仔细审问,尤其是家产的去向!那么多银子,怎么可能凭空消失?仔细查,肯定有蛛丝马迹的!”

  “另外,他们三家既然能提前得了消息,做好精密的布置,必定是朝中有人,这一点也要仔细查清楚!”

  “干爹放心,儿子晓得了。”

  ……

  盐政衙门。

  一群扬州官员正在不停的诉苦。

  “贾阁老林大人,六大盐商手中有两淮五成以上盐引,忽然不翼而飞,现在整个江南的盐价已经乱了,再不想办法,怕是会酿成大事啊!”

  林如海吃著茶,一语不发。

  贾敬作出一副沉思状,半晌才淡淡开口道:“本官初来乍到,对盐务也不甚了解,诸位可有良策?”

  底下众人面面相觑了好一会儿,终于有人占了出来:“为今之计,别无他法,只有再印十万盐引分发出去,方可缓解盐价。”

  此言一出,众人都看向贾敬。

  贾敬面上稍稍犹豫道:“阁下是?”

  那人一拱手:“下官两淮盐运司长,谭健斌。”

  贾敬点了点头,又道:“若因此损害朝廷信誉,该当如何?”

  谭健斌笑道:“下官只是衡全两害取其轻,贾阁老若对下官意见不满,可另寻他法。”

  贾敬闻言又看向其余众人道:“诸位可还有别的良策?”

  众人都沉默,一语不发。

  半晌之后,贾敬无奈道:“那就先这样吧,诸位再回去仔细想办法,超发盐引实乃下策,不到万不得已不可用。”

  “贾阁老言之有理。”

  “贾阁老老成持重。”

  众人都象征性的恭维了几句,告辞出来盐政衙门。

  谭健斌与几个好友走在一起。

  有人道:“你们说贾阁老会同意超印十万盐引之事吗?”

  谭健斌自信笑道:“必会的!”

  “虽然这个时候印发印盐引会对朝廷信誉造成影响,但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江南现在马上就要乱起来,责任谁敢担著?贾阁老,绝对不敢!”

  “谭大人言之有理。”

  紧接著,众人话锋一转,笑道:“听说小阁老也来江南凑热闹了?”

  “不错,也就这两天的事。”

  “呵呵,他老人家来了,咱们才算是有主心骨。”

  ……

  贾阁老来江南,进了盐政衙门之后就没了动静,似乎对江南的局面没有好的办法。

  众盐商愈加猖狂,更有人推波助澜,为争夺新一任六大盐商的位子挣得头破血流,甚至不惜倾家荡产。

  一张两淮盐引已经高到了十两银子。

  要知道,往常一引盐卖出去,也就十五两左右,可想而知现在的盐价已经高到何种地步。

  许多百姓之家已经打算这个年节不吃盐了。

  山东,福建等地的盐商见到如此大的商机,如何能不心动?冒著被查住流放的危险也要走私一波。

  不过很显然,已经摩拳擦掌的某些人怎么可能允许外来人破坏了局面,组织官兵衙役疯狂的抓私盐贩子。

  一时间两淮衙门的大牢里人满为患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小阁老叶华阳来到了淮扬。

  他对现在淮扬的局势很满意。

  贾敬根本没有回天之力了。

  要么印盐引,引发朝廷信誉危机。

  要么坐视江南乱局无动于衷。

  无论哪一种,影响都是极为不利的,甚至会因此而退出内阁。

  “下官见过小阁老。”

首节 上一节 181/3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我偷写日记,嬴政搞出了仙秦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