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第200节

  贾蓉这才看向身边的女仙。

  原来这就是秦可卿。

  果然生的风流袅娜,妩媚倾城。

  老爷曾经极力撮合过二人一段时间,后来连续挨了几次打,如今又修了道,已经很久没有秦姑娘的消息了。

  “怎样?我妹妹美吧?”

  警幻微笑说道。

  贾蓉点点头:“姿容绝丽。”

  秦可卿听贾蓉如此评价,含羞的低下了头。

  警幻继续微笑道:“既然公子满意,那吾就将妹妹许配于汝,今夕良辰,即可成……。”

  “等下!”

  贾蓉打断了警幻的话。

  警幻:“怎么?”

  贾蓉摇了摇头。

  “美则美矣。”

  “只可惜身份不够。”

  秦可卿脸上苍白了起来。

  警幻道:“区区身份门第,不过是凡人眼中的执念罢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日的王侯将相或许就是明日的贩夫走卒,公子何必在意这些?”

  “这不重要。”贾蓉摆手道:“重点在于……”

  警幻:“在于什么?”

  贾蓉:“在于,她不是姑姑。”

  警幻:“……”

  贾蓉解释道:“执念就是这样,就像段誉只喜欢堂妹,我也没有办法。”

  秦可卿:“……”

  贾蓉继续道:“如果梦姑你亲自来的话,我或许可以。”

  ……

第161章 梦想与现实

  ……

  “蓉哥儿?”

  “蓉哥儿!”

  贾蓉昏昏沉沉被人摇晃醒了。

  睁开眼。

  见到姿容绝色的林黛玉就在眼前,一时竟然分不清楚梦与现实。

  “林姑姑?”

  “你怎么在我梦,额…”

  “我这是在哪?”

  林黛玉点着头,笑道:“才一盏茶功夫就睡成这样了,梦到什么好事情了,舍不得醒来?”

  薛宝琴眨着眼睛:“我看是哦,是不是梦到了金榜题名?”

  “不。”

  贾蓉从椅子上坐起,掩饰着身上的尴尬,微笑道:“梦到了洞房花烛。”

  “呸!”

  两姑姑齐齐红脸,啐了一口。

  心里各自不知道想什么去了。

  “姑姑,我先回去了。”

  贾蓉丢下一句话就匆匆出了屋门。

  在林姑姑躺椅上经历了一场太虚幻境,贾蓉虽然没有发生不堪之事,却也被诱的浑身燥热难耐,不适合继续跟小姑姑们厮混在一起了。

  回去,读书吧!

  用圣贤文章,洗涤心灵。

  萧萧正坐在书房的廊下打盹,听到声音睁开了一只眸子,见果然是贾蓉回来了,继续眯上眼,歪着头闭目养神。

  贾蓉随意的从旁边书架上取了一本书。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得其心有道:所欲与聚之,所恶勿施舍,尔也……”

  这是一篇有关得天下的文章。

  意在告诫君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就会失去天下。

  只是能坐上皇帝位子的,除了第一二代知道民心是什么,甚至第三代还勉强知道,后面的君主哪里晓得什么是真正的民心?他们见到的不过是圣贤书本上的几个字,几句话。

  所有王朝都避免不了,由兴盛渐渐走向衰败。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

  贾蓉深有所感,提笔蘸墨。

  以民心为本,方立不败之地。

  一篇文章写到了傍晚,足足两千余字,是贾蓉根据前世所学以及经验,写的一篇为政策论文。

  小阁老肩膀上责任重大,写的这些今后都能用到。

  直到薛蝌来找,贾蓉才停了笔。

  “蓉大哥。”

  薛蝌抱拳行礼。

  贾蓉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笑道:“薛兄弟不必多礼,坐吧。”

  薛蝌依言落座。

  外面小丫头进来倒了茶。

  “我听说你今天就要走?”贾蓉端起茶碗吃了一口,问道。

  薛蝌笑道:“今年的生意又大了一些,父亲一个人忙不过,我只能回去帮忙了,况且过些天还要出海,我得紧盯着货物点,宝琴就拜托大哥了。”

  事实上薛蝌今天来林府别的都在其次,主要的目的就是把宝琴送过来。

  贾蓉微笑点头。

  “宝琴的事你尽管放心。”

  “另外两淮海防我已经帮你打过招呼了,东海这一块畅通无阻。”

  薛蝌听了贾蓉的话,信心十足道:“有大哥帮衬,不出两年我就能把薛氏商行开遍南洋,西洋鬼子南洋鬼子的的钱贼好赚,一年赚个几百万甚至上千万都不在话下。”

  贾蓉听的心情极好!

  果然还是出海海贸赚钱来的快。

  “薛兄弟的本事我是放心的,不过赚钱虽重要,还是以自身的安全为重中之重,切不可为了利益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之地,那样我可真不好给你妹妹交代了。”

  薛蝌道:“蓉大哥放心,我会注意的。”说着,忽然想起了一事,薛蝌继续道:“焦老爷子真猛呢,最近在东海已经闯出了好大名头,连海王都要给几分面子。”

  焦大倒是跟贾蓉提过一次。

  他现在的实力跟海王还有天壤之别。

  不过海王知道他的身份,不敢轻易得罪,因此焦大带着人在东海南海混的风生水起,人也越来越多。

  甚至还赚了不少金银。

  只是缺船,尤其是战船。

  贾蓉打算等过些时日,薛蝌下南洋卖几波货物,再动用一下自己的小金库,从西洋人手里买几艘战船。

  

  大夏的船虽好,不过风险太大。

  暂时不宜碰触。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海外之事,贾蓉话锋一转:“薛兄弟怎么看现在的盐业?”

  薛蝌想了想,道:“阁老此举利国利民,我是佩服至极。”

  贾蓉道:“于商业呢?”

  薛蝌道:“不好说。”

  “前阵子大量囤积食盐的富商都崩溃了,还有的欠了一屁股债倒闭,剩下的盐商大多对现在的盐票制度不看好,感觉暴利已经不在,纷纷转行了。”

  贾蓉点头道:“盐票的出现卖盐确实没有那么暴利了,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盐是所有人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薄利多销,利润依旧很大。”

  利润还在其次。

  若能组建一支商队在全国各地跑着贩盐,就等于掌控了全国各地老百姓的大致情况,甚至官宦士绅的大致情况。

  毕竟官宦士绅也要吃盐呀。

  “大哥的意思是……”

  “贩盐吗?”

  薛蝌不解的看向贾蓉。

  他不明白大哥为什么执迷与卖盐。

  跟海外的生意相比,现在贩盐赚钱几乎不值一提,除非盐税能改回以前的政策。

首节 上一节 200/4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我偷写日记,嬴政搞出了仙秦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