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第42节
“太爷,蓉哥儿回来了。”
“快,叫他来书房一趟。”
不一会儿,贾蓉来了书房。
今天在路边茶摊吃茶,妙在茶摊里有一个说书先生,讲起江湖趣事来绘声绘色,贾蓉难得清闲,就在茶摊上吃了一下午茶,傍晚才回来。
“太爷。”贾蓉行礼。
“蓉哥儿来了,坐吧。”
贾敬指了右下首处的一张椅子,待贾蓉坐下,这才笑道:“如今伱已经有了功名在身,今后可以多来书房听一听朝廷诸事,若有意见亦可以直接讲出来。”
在这书房里,贾蓉不仅有了座位,还有了发言权。
有了功名果然不一样了。
“太爷,周大人点了我案首,明日要不要提前去府上拜见一下?”
贾敬点头笑道:“当然要去,这是惯例。他既然点了你案首,你们关系自然不是别人可比的。”
“我上次听您说周大人是叶相门生?这样会不会……”
“无妨。”贾敬淡淡道:“你们只是师生关系,不牵扯其他,再者说朝中的势力原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认个老师而已,无需理会太多。”
“孙儿谨记。”
“嗯,还有一事,虽然过了院试,但读书依旧不可懈怠,要牢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太爷放心,孙儿晓得。”
又说了一会儿话,已经到了掌灯时分。
贾敬命人把饭菜摆进了书房里面,祖孙二人吃了一点小酒,期间贾敬说了一些朝中小事,开始慢慢引导贾蓉的目光看向庙堂之高。
接近二更,贾蓉才离开书房。
月明星稀,清风微凉。
贾蓉扶了扶额,刚刚跟太爷吃了点酒,有些微醺。
想着这两天忙着应考,也没在老爷面前端汤药尽孝,实属不该,于是贾蓉略有些摇晃的就来了东跨越。
“大爷,这么晚来做什么?”
“这是吃了多少酒?”
佩凤见了贾蓉模样,忙上前扶着了。
“刚刚跟太爷小喝了两杯。”
“老爷这两天如何了?可按时吃着药丸?”
佩凤轻轻白了贾蓉一眼。
“放心,一点也没有落下。”
“老爷都成药罐子了。”
贾蓉点了点头,放心道:“那就好,我进去看看老爷。”
“算了吧,老爷刚睡下了。”
“既如此,我就不打扰了。”
珍老爷这次躺下非同寻常,整个人都不好了,不能受一点刺激,更不能生一点气。
从今以后真得好生孝顺才行。
……
第46章 快去拿画笔来!
……
难得闲暇的一天,贾蓉回自己院子之后并没有看书,也没有写文章。
屋内的灯台上只点着一根蜡烛,光线有些昏暗。
贾蓉半倚着床,给两个丫头讲前世的小说故事‘倚天屠龙记’。
只不过把‘龙’改成了‘虎’。
倚天屠虎记!
江湖,神功,热血,倚天剑,屠虎刀,国仇家恨,爱恨情仇,萧萧晴雯挤在旁边的小床上听的聚精会神,眼睛都不眨一下。
半晌,贾蓉自己先困的睁不开眼睡着了。
两个丫头意犹未尽,叽叽咕咕的在床上小声说着话,一会儿感叹张公子的齐人之福,一会儿感叹张公子神功盖世,尤其是萧萧,原本就喜欢舞刀弄剑,真恨不得把倚天剑拿到手上耍两下。
二人也不知睡到几时。
次日一早。
贾蓉习惯性早起,两个丫头起的更早,都已经梳洗好了,精神十足。
“你们昨晚几时睡的?”
“好像四更天。”
晴雯一面给贾蓉梳着发髻,笑道:“公子……爷,张公子最后娶了几个老婆?娶了丫头小昭没?”
萧萧则问道:“倚天剑,屠虎刀的秘密是什么?”
贾蓉拿起扇子轻轻摇着,出了门口才回头笑道:“这几个问题说来话长,以后有机会再说。”
两个丫头都撅起来小嘴!
爷,实在太坏了,
就会吊人胃口!
……
这边,贾蓉准备了两坛美酒,命小柱牵了一头肥羊,往平安大街而去。
今日他要去拜老师。
国子监司业周大人素有清名,为人也十分刚正,拜他为师对贾蓉的名声很有好处。
但是对周正观来说,收贾蓉为弟子就不太好。
但也没有太糟。
毕竟他是糊名考试的,贾蓉有真才实学,至于攀附权贵之嫌……只要身正,自然不怕影子斜。
周正观今日早早的就在家准备好,等着贾蓉上门拜师。
不一会儿,有下人来报。
“老爷,宁国府贾公子来了,还带来了美酒,羊。”
周正观点了点头,正色道:“请来书房吧。”
一个人为官一生,能做主考官的机会其实寥寥无几,亲点的案首更是如同亲弟子一般。
尤其周正院还未收过弟子,也是第一次做主考官主持院试,贾蓉算是他第一个弟子,自然格外重视。
“贾公子请,老爷在书房等候。”
周府的管家是一位老者,身形有些干瘦,说话也很客气。
“有劳了。”
“公子客气。”
不一会儿,贾蓉跟着管家进了正院书房。
周正观端坐上方椅子,没有了前次见面时的冷色。
“见过老师。”
贾蓉正正经经的行礼。
一身青衫,干净简洁的发髻,英俊清秀的面容,浑身没有什么多余的叮当的配饰,却更显得出尘,超逸。
周正观见之,一下子更多了十分的满意。
这弟子,很不错的!
既有大世家公子的卓然气质,又有读书人身上的文采精华,尤其是谦逊有礼不卑不亢的态度。
真可谓是人中龙凤了!
“顺之免礼。”
周正观往旁边座位上一指:“坐吧。”
“多谢老师。”
贾行礼之后落落大方的坐下。
周正观笑道:“你院试的文章很出彩,这一科案首名副其实。”
“老师赞缪了。”
“不。”
周正观摆手笑叹道:“说来惭愧,若这次非糊名而考,为师可能为了避嫌把你排在第二。”
“好在歪打正着,否则为师今后心中难安。”
贾蓉谦虚笑道:“老师说的哪里话,学生文章原本一般,能入老师法眼,哪怕是第二也心满意足了。”
“再有学生做文章从不争强好胜,一定要分出个一二三,只求尽力发挥自身所学,让圣人的微言大义传播于世间。”
“哈哈哈……”
周正观乐的开怀大笑起来。
外面传贾顺之虽出身公府豪门,却谦虚好学,平易近人,忠孝节义,乃有古仁人之风,原本他是怀疑的。
今日一见,再无疑虑也!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我偷写日记,嬴政搞出了仙秦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