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大司马

季汉大司马 第392节

  “多谢陛下!”

  见刘备这般厚待于禁,霍、葛等人并无感觉,但席上已有官吏不满。

  “或有人将数万之众,兵败归降,今怎敢与诸将并尊,身居他主身侧,荣享尊贵,当是令达诧异!”

  断了只手的孟达,见于禁这般受宠,讥讽说道:“我若覆军败卒被擒,唯以死而报恩主,岂敢因贪生恋贵而忘却君恩。”

  孟达虽未点名是谁,但大家都知道说的是于禁,纷纷看向于禁。

  在众人的注视下,于禁脸色通红,不敢说什么反驳的话。

  “子度!”

  法正轻声提醒,示意孟达别乱说什么话。

  “且饮酒!”

  刘备笑呵呵,没有受这点小事所影响,举起酒樽,敬向众人。

  “多谢陛下!”

  霍峻与众人举起酒樽,敬向刘备。

  “报!”

  诸葛恪呈上书信,说道:“陛下,督军赵昂奏疏到!”

  刘备放下酒樽,接过锦盒,拆开观看。

  却见是陆逊、赵昂二人上报下禄之战的经过,且还附有弹劾张飞用兵不当的奏疏。

  刘备见其奏疏上的内容,眉目微微皱起来。

  “兄长,怎么了?”

  关羽察觉到刘备神情变化,问道。

  诸葛亮轻摇羽扇,问道:“陛下莫非汉中有变?亦或是张将军战事不利?”

  刘备将书信压下,闷声说道:“翼德初将大军,不幸被马超所败。姚静、郑他二将率部归降马超,其又因酗酒鞭挞将士,险些被张达、范疆所害,是役出征折损万余众,战兵死伤三有其一,诸将多有怨言。”

  得闻张飞险些被害,关羽神情顿变,问道:“兄长,那翼德可有事乎?”

  “翼德无事!”

  刘备吐了口浊气,无奈说道:“倒是有将校联名上疏弹劾翼德,言翼德将兵不法,出征期间酗酒大醉,性情暴躁,常鞭挞将士,故而引得诸将离心,遭致大败,今请朕治罪翼德。”

  “这?”

  闻言,关羽面露难色,想说什么却不好说什么。

  按照军中律法,张飞这般可非是小罪,轻则罢免官职,重则治罪问斩。

  刘备顾及兄弟之情,不愿大动干戈,故试探众人,说道:“仲邈、孔明,胜败乃兵家常事,今下禄之败,姚静、郑他投敌,岂能全怪翼德将兵不法?”

  诸葛亮持扇拱手,说道:“下禄之败,实如陛下所言,非一人之过。然张将军是为主帅,因饮酒过度,而遭大败,且结怨诸将。今诸将联名上疏,若不惩处,恐难服诸将之口。”

  “军师!”

  关羽见诸葛亮这般说话,唯有看向了刘备。

  刘备神情多有犹豫,他知道张飞在这件事上有错,但他实在不忍心惩处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

  “仲邈!”

  刘备需要有人支持他,便看向了霍峻。

  霍峻见众人的目光都朝他看了过来,心中多是苦笑。

  以他治军的手段来说,张飞非掉脑袋不可。然张飞岂能与普通将士相同,而且刘备若有这么果决冷酷的手段,他也就不是刘备了。

  当然这与刘备的思想也有关系,南汉虽建立起来,但刘备的思想尚停留在军阀混战期间,不太喜欢用制度讲话,而是喜欢用人情。

  人情固然迷人,但治国可不能仅用人情,而是要用律法要保证国家的运转。

  “仲邈有何所思?”刘备问道。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峻在思曹操罢黜曹仁,贬为庶民之事。”

  闻言,刘备神色大变,震惊说道:“翼德罪不至此!”

  “峻非此意!”

  霍峻放下酒樽,解释说道:“陛下常以兴灭曹操为己任,然曹操执法公允,何陛下岂能不与之同。峻知陛下视翼德为弟,情深义重。然今翼德饮酒兵败事小,若是因陛下纵之,日后坏了性命,则悔之晚矣!”

  “巴蜀闭塞,蜀人轻佻,与陛下同心者少。翼德身为江州都督,专御巴蜀,当有安抚诸将之责。然翼德反因鞭挞将士而失军心,此当危及大汉基业也!”

  “今幸姚静、郑他归营降敌,若同傅方交战倒戈,大军必然覆没。陛下既欲兴大汉,当防微杜渐,不可小觑此事。”

  这番言语下来,刘备默然无应。他可是知道张飞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若非王平及时出现,张飞可能就没了。其事如霍峻所言那般,兵败事小,坏了性命才是大事。

  过分宠爱非是爱护,而是害了这个人。

  刘备长叹了口气,看向身侧几人,问道:“诸君以为当如何惩处翼德?”

  诸葛亮抚扇而思,说道:“翼德将军饮酒兵败,其覆师丧地之大过。今可降翼德将军官职,暂调回武汉。江州都督人选,可由诸将推之,亦可由陛下再委大将。”

  霍峻点头应和,说道:“陛下与翼德多年未见,今暂令其归京,不仅可全陛下与其之情谊,亦能视为惩处责贬。”

  “也罢!”

  刘备拍着膝盖,谓关羽笑道:“云长,你我与翼德多年未见,今可让其归京叙兄弟之情也!”

  “嗯!”

  关羽颔首说道:“丞相惩处公允,弟以为可行。”

  刘、关也非盲目之人,今张飞犯错,让他回京思过,也符合他们的需求。

  刘备思虑少许,说道:“今贬车骑将军张飞为左将军,免江州都督职,令其立即归京反省。江州都督位重不可由众将推荐,可由陆逊迁之。”

  “汉中都督?”

  刘备迟疑几许,说道:“贺公苗自从军以来,治军严整,作战有方。其帐下兵甲精锐,今可令他出任汉中都督,专御关陇。”

  贺齐在江东平定后归降刘备,十几年来,南征北战,久历四方,可谓忠心耿耿

  平蜀后,刘备特意留贺齐在蜀地任太守,外威汶山羌蛮,内平不从蜀人。故而不论是资历还是战功,贺齐都能胜任汉中都督。

  (本章完)

第483章 增益州督

  天阴如墨,阴雨倾泻。这般雨量在寻常城市易在低洼处形成水坑。然在武汉新城中,却因诸葛亮的设计,积水则是顺着排水渠道往江湖里注入。

  尚书台前,在霍熊的撑伞下,霍峻踩着马凳下车。

  “家主小心雨水。”

  霍峻在侍从的提醒下,迈过小水坑,沿着石道走到官府外。

  途中,霍熊如往常般不说话,但却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想说着。

  霍峻望着伞外雨滴相连的雨幕,忽然问道:“今雨水已下数日,是否影响春时宿麦收成?”

  霍熊撑着大伞,闷声说道:“据阿虎说,宿麦收成无影响,但却因雨水太多,反而对稻禾播种有问题。”

  “让阿虎多上心,以免因雨水太多致使今岁减产,若有余力则就帮衬下军中孤寡妻儿者。”霍峻说道:“多注意是否有疾苦者,凡若有则当上报与我。”

  霍峻不缺钱,光盐场、食邑收入足能保证霍氏衣食无忧。他今下之所以这么问,实际担心百姓今年收成不好。尤其是因从而死难的兵丁家属,他们家中本就丧失劳动力,农业产出受限。今下再因天灾减产,他们的生活恐会愈发困难。

  “诺!”

  见快到尚书台,霍熊支吾几下,说道:“家主,仆长子去疾十六,粗有文采,仆本想为他寻点事做,但~”

  见状,霍峻知晓霍熊用意,想着曾有数面之缘的霍熊儿子,问道:“我记得去疾曾随子华治过学?其学识如何?”

  霍熊急忙点头,兴奋说道:“去疾曾侍奉过子华先生,陪同他下郡县劝农。今子华先生因病归家休养,去疾欲出仕。”

  “让去疾赶赴江淮,去寻蒋太守,言明来意即可。”

  霍峻思虑少许,说道:“蒋太守必能根据去疾才能,为其妥当安排去处。”

  “那多谢家主!”

  霍熊点着头,脸上露着憨厚的笑容。

  跟随霍峻近二十年,霍熊很少开口求事。上次向霍峻开口求事,还是数年前为受欺负的小寡妇打抱不平。

  今时为自己长子霍去疾的前程再次开口,霍峻甚能理解。考虑到霍熊跟随自己多年的份上,霍峻则是让霍熊去找蒋济,算是照顾下旧部子嗣。

  “告诉夫人,今日可能回去得晚!”

  走入府衙内,霍峻叮嘱了下霍熊,则就沿着府内走廊穿过堂屋,来到议堂。

  此时的议堂大门敞开,清凉的雨水带走台内的热气。

  诸葛亮身着锦衣,持扇与尚书台高官谈笑。

  得见霍峻入台,诸葛亮与法正、孙邵二人起身而迎。

  “霍督!”

  “丞相!”

  “法令君!”

  “孙仆射!”

  四人互相问候一番,空出主位与刘备,四人根据地位高低而落坐。

  白羽扇微微晃动,诸葛亮端坐席上,说道:“近日以来,或有卿上疏陛下言,自汉室南迁,帝居武昌,则以荆、扬为京师根本所寄,吴越为重镇,下流之兵粮所总;荆楚为险,长江之甲辎所集。”

  “陛下治武汉,御重而驭轻,以荆、扬为羽翼,汉、淮为前驱,以望中原。昔襄樊握于曹贼之手,武汉是为国门,唯多赖南郡、江夏二郡。今得襄樊,全据汉水上游,陛下依旧郡治分得三郡,以为专御中国贼寇。”

  “襄樊者,荆楚之旧,西接益梁,与关陇咫尺;北去洛河,不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险峻,水路流通转运无滞。进可以扫荡秦赵,退可以保据上流,屏蔽国门。”

  “今形势大有不同,荆、扬二州户口百万,地域辽阔,治下城邑众多。为全南汉建制,可拟周之分陕,行益州二分之旧举,荆、扬二州郡县以为新州。”

  说着,诸葛亮将抄录奏疏交予三人浏览,说道:“陛下以为此言然也,特委亮与尚书诸公议讨新州郡县。”

  此份奏疏来自蜀人张裔,及刘备得胜归朝后,尚书张裔特向刘备上疏,建议刘备可以拆分荆、扬二州。

  汉水被南汉掌握,疆域北进数百里,仅剩南阳盆地未入刘备之手。这般之下,武汉已无家门之患,刘备自然无需将荆、扬作为南汉根本,而是可以转化角色,从军事职能转化为政治职能,更加细致治理吴楚。

  吴楚疆域太大,崇山峻岭,连江带湖,百姓众多,仅凭二州治理管辖,且不说州刺史权柄大,仅论治理而言,则是统理尤难。故而在众多原因下,刘备采纳张裔的建议,让诸葛亮领尚书高官商量如何拆分荆、扬二州。

首节 上一节 392/6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偷写日记,嬴政搞出了仙秦帝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