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大司马

季汉大司马 第600节

  刘禅坐回御榻上,笑道:“今值新岁朝议,不知丞相可有上报?”

  诸葛亮趋步出列,举笏板道:“禀陛下,经二十州刺史总计而报,今国中有两百一十六万五千八百四十一户,男女一千四百二十八万九千一百二十三人,因赦免赋税、田租之故,国收……。”

  去年为天下一统之后,首次统计天下人口的年份。其数目虽小于总人口,但总算是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统治,及天下彻底太平,隐户将会不断出现,户籍人口岁岁都会增加。

  汇报完工作后,诸葛亮拱手说道:“陛下,去岁为汉初治天下,今岁当降低赋税,令各郡郡守劝民入籍,以断人口、田亩为考科,如有懈怠,则治诸州刺史、诸郡守之罪。”

  “丞相治政理国,朕甚是安心!”

  刘禅合上奏疏,憨笑说道:“今既有口数,今后行户税,还是改行算赋?”

  诸葛亮沉吟少许,说道:“昔之所以舍算赋,而征户税。实因百姓疾苦,常隐匿口数。如行户税,则能利于百姓繁衍,且少隐匿口数。”

  “昔两汉治世,因口赋、算赋之故,百姓常溺死幼婴。今行户税有利百姓繁衍,广占无主之田亩。然因按丁分田,故又可令其出米。”

  继而,诸葛亮上报说道:“今岁起行占田法,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

  “每丁纳粟二石,南方诸州纳米;每户每年交绢二丈,绵三两,产布之乡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徭役则另算,年岁长者,可出钱代服徭役。因距离远近,赋税另计,且蛮夷则另算赋税,不与汉同。”

  在如何制定南汉赋税问题上,诸葛亮与诸卿讨论多时,且还与霍峻有过深入交流。

  两汉赋税一脉相承,基本以重人头税而轻田租,本意欲让百姓广垦荒田,以来减轻人头税压力。因而两汉早中期赋税财政尚能保持运转,直到中后期流民增多,财政压力激增。

  在执行过程中,因重人头税之故,百姓有时不敢生子。且随着天下可耕田亩的减少,过重的人头税反而会导致百姓流亡。

  吸取两汉赋税失败的经验,南汉诸卿在诸葛亮的带领下,改革新税制,以户税为基本盘,以丁占田收田税,并服以徭役。

  两汉以个人为征收单位,南汉以户税为基本盘,则主体征收者为家庭。此举将会减轻人头税的压力,甚至为了帮家庭分担人头税,百姓将会踊跃生子。

  在田税上,依旧沿用两汉好的策略,即以每丁纳粮,而非以田亩数纳粮,依旧能鼓励百姓努力劳作。且随着户丁数的增加,将有助于纳粮数目的增加。

  经诸葛亮、霍峻改良出来的赋税,以及贴近了唐朝的租庸调制。日后南汉因财政赋税出问题,说不准还能基于以上赋税进行改革。

  赋税不仅于此,经诸葛亮改革,南汉还有盐、铁、蜀锦、糖四项国营税收,以来维持南汉当下的财政运转。

  听着诸葛亮阐述税收,刘禅渐有所得,笑道:“新税颇有新意,有劳尚书台上疏详解各种税赋来源。”

  “诺!”顾雍领命道。

  朝议末尾,蒋琬上奏裁减冗官,虽引得有些非议。但在诸葛亮强力推行,以及尚书台诸官的配合,最终执行下去。

  经数日通告、考核,朝廷淘汰了五百八十四名冗官,或被分配到地方任职,或是一次性领了五年的俸禄作为解雇费。

  (本章完)

第746章 绘图立像

  建兴七年,诸葛亮着手整治军事、吏治,为大汉建立起统治体系。

  建兴八年,诸葛亮为了减轻百姓赋税,令隐户入籍登记,推行了新税法。且为鞭策州郡长官做事,更是推行了考课法,施行末位淘汰制。

  末位淘汰制的施行,让天下官吏苦不堪言。本以为天下太平能躺平,然岂料诸葛亮不仅自己奋斗,更要让所有官吏陪他一起奋斗。

  当然了,工作奋斗归工作,为了提高官吏的积极性,诸葛亮更改了地方上官吏的俸禄标准,以及明确升迁体系。

  两汉时期,郡太守俸禄为两千石,负责检察的州刺史俸禄六百石,权利与俸禄出现倒挂,不符合当前南汉的三级地方制度需求。

  为了适配国家体制,诸葛亮将郡守俸禄的范围划分在八百石——两千石之间,州刺史的俸禄限定在两千石——两千五百石之间,县令/县守俸禄在三百石——千石之间。

  诸葛亮考虑到边郡与内郡的不平等,为纠正二者的不平等,推行出边境津贴与年终津贴。

  根据四方蛮夷的危险程度,分为三等津贴,鲜卑蛮为上级津贴,岭南诸蛮、羌人为中级,内郡诸蛮为下级。根据本年度表现,津贴约占本职俸禄的20%—50%之间。

  年终津贴以同比上缴赋税的增加,以及人口、田亩等三项为考核标准,给予本职俸禄10%—50%的年终奖。

  故在边郡任职,且能做出不小成绩,每年通过边境补贴与年终津贴二项,其得到的俸禄能超内郡长吏。

  以刘番治海南岛为例子,虽领八百石最低标准的俸禄,但靠边境津贴与年终津贴,因在职期间出色的表现,其俸禄甚至能超过部分内郡太守。

  在俸禄激励与考课明确的情况下,州郡官吏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彻查地方上的田亩数量,招抚隐匿户籍、流民,修缮地方水利,关东、关西尽数可见百姓开垦荒田。

  中国之泰平,不代表边郡安稳,因鲜卑为了争夺西域,遂与大汉展开激烈冲突。

  姜维于建兴五年冬,率八百精锐出玉门关,魏西域长史归顺大汉,姜维率部至海头(今罗布泊)驻扎。

  建兴六年,为尽快确立大汉在西域的统治,以及防备鲜卑西进,姜维命人招抚西域各国。

  西域小国得知曹魏灭亡,大汉重临天下,因旧时威望,纷纷遣使入朝朝拜。然遣使归遣使,并不代表西域诸国宾服大汉。

  建兴六年秋,姜维以龟兹王侵占鄯善国土为由,率本部兵马与鄯善国卒两千多人前往征讨。龟兹王则发五千步骑迎敌,然被姜维率兵破之。

  姜维重围都城,龟兹国请焉耆国来救,焉耆发兵来救,则被姜维再次大破。

  龟兹畏姜维兵威,表示臣服大汉,遣子入长安为侍;焉耆王迫鸠尸毕那因无故兴兵,姜维换上亲汉贵族继任王位。

  建兴七年春,鄯善、龟兹、于阗、疏勒等西域诸国再次遣使朝贡,并向西域都护府供给军粮。

  是年夏,轲比能命弟弟苴罗侯率骑四万西征西域,从车师国入西域,车师国王急报西域都护府。

  姜维闻讯,派人出使各国,以西域诸国安危为由,调发龟兹、鄯善等六个属国兵马三万人,兵入车师寻找鲜卑主力决战。

  两军在伊吾(今哈密市)遭遇,姜维率西域诸国联军,大战鲜卑骑卒,首战因兵马实力悬殊,姜维兵败苴罗侯之手,遁走数十里。

  为挽救困局,姜维故意向苴罗侯泄露军机,指出联军各部的问题。

  次日,姜维率兵再与苴罗侯会战,苴罗侯根据情报,重点针对实力弱小的疏勒国兵。然而姜维却暗中改变了兵马布置,由实力强劲的汉兵替换疏勒国兵。

  鲜卑冲汉阵不成,兵马士气动摇,姜维抓住机会率千骑猛冲敌阵,鲜卑骑卒兵败而走。

  为了让鲜卑打消入侵西域的念头,姜维穷追猛打苴罗侯。三日之内,两军恶战四场,斩首数千,俘获牛羊战马二万余头,苴罗侯率残部撤回漠南。

  经伊吾一战,西域大国乌孙畏惧汉军兵锋,遣使入长安朝贡。而姜维为阻止鲜卑伸手入西域,让各国出人力、钱粮修缮伊吾,并派军司马蒋磐驻守伊吾。

  得知苴罗侯兵败姜维之手,轲比能勃然大怒,欲率兵远征西域,然顾忌在并州屯兵的魏延、田豫二人,唯有暂时放弃远征的念头。

  大汉因姜维在西域的出色表现,大为欢喜,拜为龙勒县侯。

  且与此同时,邓芝通过外交手段,为大汉拉拢到羌人,并在西套平原上立足。

  邓芝在西套平原立足的行为,威胁到了保塞匈奴。其首领胡薄居姿职发动叛乱,欲迎轲比能入西套。

  危急时刻,邓芝以半州都尉身份,招来北地、安定二郡府镇兵。胡遵率步骑精锐三千人征讨,在黄河畔大败胡薄居姿职。见非汉军对手,胡薄居姿职派人向邓芝投降。

  邓芝接受胡薄居姿职的投降,并上奏朝廷封胡薄居姿职为世袭道都尉。

  匈奴首领胡薄居姿职的归降,以及羌人部落的支持,邓芝恢复了灵武郡,继而插手郡内鲜卑部落的事务。

  邓芝在西套平原上的动作,以及姜维在西域的经营,让轲比能深感南汉的威胁,决定向漠北发展,将漠北的数万落部民吸纳入自己统治当中。

  建兴八年秋,为了防止南汉出兵干预,轲比能率八万骑入寇关西,兵分三路,一路攻灵武,一路从上郡南下,一路入掠并州。

  得闻消息,针对轲比能单方面撕毁条约,诸葛亮勃然大怒,遂发三路兵马保境,并遣使斥责轲比能所为。

  文聘督陇西兵马二万,至灵武郡御敌;陆逊率关中精兵三万,守备北地、上、安定三郡;魏延领并州兵马,与雁门太守田豫守雁门。

  秋,九月。轲比能从西河郡入寇,守境的南匈奴一触即溃,被掠千余户,继而鲜卑再破离石城郭,杀害长吏。

  下旬,随着各边将领赶赴战场,遂与鲜卑爆发几场恶战。

  灵武郡,文钦、胡遵为前部,与鲜卑交手,斩首千余人,暂时逼退鲜卑。

  魏延率乌桓、南匈奴、汉军兵马,在马邑与鲜卑整日恶战,依靠自身勇武,击败鲜卑。

  轲比能劫掠一番,见汉军布防到位,遣使至关中,希望与诸葛亮再谈议和条件。

  十月,诸葛亮愤怒至极,本不欲与轲比能和谈,但碍于发展经济为先的政策,唯有再次与轲比能谈判。

  经两日的谈判,汉再出巾帛、粮草赐予鲜卑,双方继续互市;鲜卑献马三千匹,归还所掠百姓。

  双方各取所需之后,轲比能率兵回到漠南,筹划着北取漠北的计划。而相较轲比能的心满意足,大汉君臣却甚是愤怒。

  终南山,雨雪纷飞,山林被白雪所覆盖。

  屋内,霍峻盘坐而坐,霍弋则为火盆加着木柴。

  轻抿茶盏,霍峻怡然自得,问道:“近日长安如何?”

  霍弋拨弄柴火,说道:“边境虽有骚乱,但关中太平。且据尚书诸卿言,今年赋税较去年多了一成,且州郡户籍、田亩也多有增加。”

  顿了顿,霍弋说道:“仅是鲜卑反复入寇,令陛下、丞相多有不满。”

  霍峻放下手中的《九章算术》,说道:“鲜卑胡种性贪,兵败姜都护之手,错失西域,唯有南掠我边,以彰胡骑之威。”

  霍弋坐到榻上,问道:“父亲谋略盖世,不知可有方法阻鲜卑南掠?”

  霍峻笑了笑,说道:“阻鲜卑南掠根本之法,唯有以骑战骑,兵灭鲜卑,令其臣服我朝。”

  闻言,霍弋微叹了口气,说道:“丞相耻于骑卒不精,今已命人操练骑卒。望我朝能有精骑,效两汉北驱胡虏。”

  因来自吴楚之故,南汉国中军队当下依旧以步卒为主,骑卒发展没几年。故面对机动力强劲的胡骑,南汉军队疲于应对,唯有以防守为先。

  为了强化军事力量,诸葛亮勒令军中多操骑卒,以免日后因骑卒不精,始终受制于鲜卑胡骑。

  又聊些朝中近况,霍弋说道:“陛下因汉末乱事纷争,天下诸事不明,故欲为诸雄修史。考选众人文采,命司马昭为魏修史,刘植为袁术修史,公孙瓒、袁绍、董卓各有文士著史。”

  “为诸群盖棺定论,令后人知乱世纷争之缘由,实乃国之善事。”霍峻赞同说道。

  刘备执政时期,汉以北伐为先,缺乏修史的动力。今随着南汉统一天下,为过去混乱的五十年进行盖棺定论的总结,算是必要之事。

  “不仅于此!”

  霍弋说道:“因张将军病重,赵将军老迈,陛下欲仿麒麟、云台二阁,在大明阁中为兴汉文武绘图,以让后世君臣瞻仰。”

  “翼德病情如何?”霍峻问道。

  绘图立像之事,霍峻从诸葛亮口中早有耳闻。

  霍弋摇了摇头,说道:“据陛下言,怕翼德将军撑不过今冬。”

  霍峻伤感叹了口气,说道:“我当下山探望!”

  (本章完)

第747章 速请相国

  自都城北迁以来,张飞因身体关系,除了回涿郡看望家乡外,便长时间卧榻养病。

  在上终南山前,霍峻探望过张飞,但距当下已有两三月。得闻张飞病重,今于情于理,霍峻都应下山探望。

  天气稍晴,霍峻下山入长安,先是回府一趟,而后方去看望张飞。

  方城公府内,张飞裹着毛毯,面容削瘦;侍女端着药汤,服侍着张飞。

  霍峻在张绍的指引下,趋步入堂,关切问道:“翼德安好?”

首节 上一节 600/6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偷写日记,嬴政搞出了仙秦帝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