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第109节
刘据一听就领悟过来,皇帝老爹是在对他招揽墨家子弟、动摇‘独尊儒术’表示不满。
老刘脾气臭,小刘也不是盖的。
他羹汤不喝了,放下碗筷,拿起自己带来的两本薄册,书页不厚,但拍在桌案上落地有声:
“嘭!”
刘据重重一按,在皇帝老爹挑眉的目光下,神情一扬,“父皇看看,看看再说话!”
“你这孩子。”卫子夫眼中惊愕,心说怎么给你父皇说话呢,她嘴上不悦,眼睛却瞟向皇帝。
刘彻没有当场发火。
他有点经验。
太子此时这股胸有成竹的牛逼劲,与扒少翁、打李蔡那两次,一模一样!
皇帝斜了眼太子,对方正双手抱胸,冷笑阵阵。
不知怎么的。
刘彻这一刻,居然有点小期待?
他不动声色地翻看了一下太子拍在案几上的书籍,只是看着看着,皇帝心中的小期待没了。
不就是《仓颉篇》,这字迹,还没有先前张安世的万分之一!
呆板,毫无神韵。
期待没了,皇帝的恼怒可就上来了,双眉倒竖,看向刘据的眼神逐渐不善。
正要呵斥‘你写的这么丑,也好意思跟朕嘚瑟?’
但他刚张嘴。
刘据点了点书籍,照样是那副冷笑尊荣,“父皇先别说话,你再看!”
嗬。
卫子夫见状,连忙拍了一下儿子,微嗔道:“不得无礼。”
当娘的在找补,当爹的……
把恼怒压了下去。
知子莫若父,太子有多跳脚,说明他心里有多笃定能拿捏自己,刘彻没再瞪眼,仔细翻起书册。
充当蒙学读物的《仓颉篇》字数不多。
集合了李斯的《仓颉》、赵高的《爰历》与胡毋敬的《博学》三篇,三千余字,共称《仓颉篇》。
刘彻很快翻完第一本,没有半点特殊之处,再看第二本,第二本……
“嗯?”
刘彻脸上出现疑色,仔细盯着看了好一阵,他将第一本也摊开,两本一起对照,越看越不对劲。
卫子夫见状,面露好奇,也侧过身去查看。
“咦?”
皇后发出了与皇帝一样的惊疑,“这两本字迹、笔墨,居然一模一样?”
刘彻抬起头,肃然道:“你找了一个善书法的老学究誊抄?还是……”
“父皇说笑了。”
刘据摇摇头,“此类一模一样的书册,浸淫书法数十年的人或许能抄出两三本,但儿臣这种。”
“父皇要多少,有多少!”
话音一落。
刘彻连忙追问:“此言当真!?”皇帝都没察觉到,不知不觉间,他已然被自己儿子拿捏。
“千真万确!”
几乎是刘据话尾结束,刘彻话头便来:“如何做到的?是否复杂?能不能快速制书?”
“能,不复杂。”
刘据没有吊胃口,“方法也很简单,把文字倒刻在木板上,刷一层墨,就能印出无数本一模一样的书!”
是的。
他现在说的,正是继造纸术之后,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另一个,印刷术!
“父皇不是在让少府散播书籍吗,有了印刷技术的支持,以前需要人一笔一笔誊抄的书册。”
“现在,只需一块木板,一人一天就能实现数十人、数十天的成果!”
自从纸张铺开后。
皇帝的手段一直没停,强令朝廷文书使用纸张之外,还命少府,雇佣大量书吏誊抄经义,散播开来。
为的便是尽快打破豪族对知识的垄断。
但收效甚微。
仅靠人力誊抄能有多大功效?皇帝要的不是一千本、一万本书籍,是可以遍布天下的百万,乃至上千万!
可现在。
看着太子送来的两本一模一样的书籍,再一想到他刚才说的……
印刷说起来简单,原理其实也不复杂,刘彻只是稍微一思考,木板、刻字、刷墨,脑中很快有了大致轮廓。
然后。
皇帝的脸色瞬间精彩起来。
先是诧异——如此简单,朕怎么没想到?
再是悔恨——这么简单,朕怎么没想到!?
此刻,他的内心活动,就犹如面对一道数学题的学生,不会解之前,绞尽脑汁都不会,只觉得好难。
可忽然间。
一个简简单单的公式套上去,嘿,答案直接出来了,心中顿感:这么简单!?
刘彻此刻便是如此,诧异、悔恨过后,就是振奋!
他无需解数学题。
但太子此刻所说的印刷术,却能解国事难题!
“砰!”
皇帝先是重重地一拍桌案,再一巴掌拍在刘据肩膀上,大笑道:“哈哈哈,好小子!”
“为父分忧,父皇没白疼你!”
第103章 放手折腾
2024-08-08
刘据眼下很想来一句:“前倨后恭,可笑可笑!”
不过。
他今天来,不是专门打脸的,在全盘接受了皇帝老爹的‘恭维’后,刘据提及了此行的主要目的。
“父皇,这印刷之术,想法是儿臣想的,但实际打造的,却是墨家子弟。”
印刷术。
理论上说起来的确不难,但一些细节仍需专业人士操作,比如确定雕版所需的硬木材料,调配特用墨汁等。
以刘据的身份来讲,吩咐其他匠人来做,也不是做不出来,不一定非要墨家子弟。
然而。
先前已经说了,印刷术只是个敲门砖!
刘据让墨家子弟打造,在印刷术上占一手先机,是为了在皇帝老爹那先博取一点好感,之后的事情,才好谈。
“墨家?”
不出所料,提及墨家,皇帝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
这时。
皇后卫子夫扶案起身。
她听了半晌,清楚自己儿子做事有理有据,也就放下心,如今父子俩要谈论国事,卫子夫不会掺和。
走之前,皇后理了理皇帝的衣襟,温声道:“有事好好说,你们是父子,又不是仇人。”
“咳。”
刘彻清楚,皇后在点之前态度阴阳的事儿,他刚才‘前倨后恭’的太明显,现在有点尴尬。
好在皇后善解人意,没有让丈夫难堪太久,“行了,你们父子谈。”
说话间。
卫子夫挥了挥手,随行的宫女上前,收走了案几上的碗碟箸羹。
等皇后一行人离开后。
刘彻起身走了两步,慢慢找回了当父亲的威严,“朕一早就注意到你收了几个墨家人,是为了这个?”
他举起手中书册晃了晃。
刘据正色道:“不全是,儿臣看中了墨家营造的能力,想用墨家子弟打造更多器物!”
闻言。
刘彻皱了皱眉,“伱可知墨家与儒家不同?”
“儿臣知道。”刘据早有腹稿,回答的很顺畅,“墨家有首领,比儒家更紧密,且不说钜子之位失传。”
“即使没有!”
“儿臣探查过余下的墨家几脉,现在都落魄不堪,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再难翻起什么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