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第123节
‘该死!’
想到这儿,伊稚斜脸上阴沉似水,‘若非浑邪王投的快,我必杀他!’
可转念一想。
浑邪王投了大汉,伊稚斜更想杀他!
只是这位匈奴大单于还不知道,他时刻记恨的那位浑邪王,已经死无全尸……
“右贤王那个蠢货躲到哪去了!”按下怒火,伊稚斜侧头看向下首的右大将,语气不善道:
“如今汉人来袭,王庭召唤,他居然不来。”
“是何用意?”
眼下这帐中,属于右部的头人有且仅有一个,既是被右贤王委派、也是此刻伊稚斜质问的那位,右大将。
“呃……”
膀大腰圆的右大将支支吾吾,“右部受损严重,右贤王去了……去了西域重振实力。”
“哼!”
他话音落下,对面的左贤王当即冷眼瞪来,“保存实力就说保存实力,扯什么重振!”
伊稚斜指向右大将,警告道:“右贤王保存实力也好,怕被吞并也罢,我都不管。”
“你回去告诉他,在王庭与汉人交战期间,他如果一兵不动,等杀完了汉人,我必领兵去西域……”
“把他从女人堆里揪出来剁成肉泥!”
“是是。”高大壮硕的右大将此刻连连点头,止不住抹汗,“大单于的话,我一定带到,一定……”
“滚!”
不等他说完,伊稚斜就冷喝道。
右大将在一众杀气腾腾的目光逼视下,狼狈退出大帐,等他走后,伊稚斜才收起了不快,神情稍稍振奋。
“没有右贤王也罢,以王庭主力和左部人马,足以应对汉人。”他走下王座,眼神睥睨南望。
“自从汉人得了河西,我们数次南下袭掠,这才过了两年,汉人便忍耐不住,可见他们的皇帝也不过如此!”
虽然退居漠北,导致丢了河西,有点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味道,但伊稚斜仍未放弃他的‘诱敌北击、以逸待劳’。
近些年。
屡次袭击河西走廊、右北平等地是其一,其二,明知汉匈已经撕破脸,伊稚斜依旧派人去汉庭求娶公主。
为的便是羞辱、激怒汉庭!
激怒汉人皇帝!
从今日的结果来看,汉人确实被激怒了……
“我们地处漠北,距离汉人最近的城池也有数千里之遥,只需等到他们人困马乏,补给困难,再突然杀出!”
左贤王露出一个笑容,却是阴翳的笑,“定能断送汉人皇帝的痴心妄想!”
话罢。
帐内又一次响起喧闹附和声。
看到这儿,有人可能要问了,附和为何来的如此及时,还充满了马仔龙套的既视感?
答案是,附和之人,本就是左贤王的马仔!
那帐内头人全都归属左部吗?
肯定不可能,所以附和声过后,不同语调的话就出来了,“左贤王说的我们都知道,关键是,怎么杀?”
“据探子禀报,汉人此次兵分两路,一路挂‘卫’字大旗,一路挂‘霍’字旗。”
“卫青那一路,谁去抵挡,左贤王你去?”
听到这话。
左贤王眼神微眯,按住刀柄的手紧了紧,一言不发,即使己方以逸待劳,他也不想对上卫青。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
能把匈奴从漠南赶到漠北,自匈奴独占草原近百年来,只遇到过卫青这么一号人物。
听到这个名字,一般的匈奴小部族,直犯怵!
即使是左贤王,也会深深忌惮!
卫青的威名,是杀出来的,在草原很管用,所以哪怕被人冷嘲热讽,左贤王也一句话不说。
而挤兑他的那位。
见左贤王眯眼望来,丝毫不惧,直戳戳的望回去,此人,乃是右谷蠡王!
得提一嘴。
虽然名号里带个‘右’,但右谷蠡王并不受右贤王统管。
在匈奴贵族等级中,大单于之下,有左右贤王,再有左右谷蠡王,后者地位次于前者。
可左右谷蠡王,也能自置千长、裨小王、都尉、当户等一套统治班底,有极大自主权!
同时。
左右谷蠡王,一般都是单于子弟担任。
现在这位敢跟左贤王呛火的右谷蠡王,正是伊稚斜的次子!
“好了。”
伊稚斜见左贤王不应声,主动道:“卫青并非常人能对付,我亲自率领本部人马吃下他!”
说着,他看向左贤王,“那个姓霍的小子,是卫青的外甥,毛都没长齐,只打败过浑邪王他们两个蠢货。”
“你来对付他,不难吧?”
闻言。
左贤王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心中含恨:‘好一对父子,我若应了伱儿子的话,就要领左部对上卫青!’
‘说不准就会元气大伤!’
‘可不应,你伊稚斜就拔高卫青,贬低那姓霍的小子,以此增加你的威望,暗踩我?’
‘卑鄙!’
左贤王心里又气又恨,可又无可奈何,谁让他先前闭口不言,此时只能恨恨应下。
那么……
他与大单于一家子,关系用得着如此恶劣吗?
其实左贤王与大单于是一家,都属于冒顿单于的后人,可一个祖宗,不代表关系就亲近。
恰恰相反,会很恶劣!
看看大汉的诸侯王与皇帝的关系就知道,都姓刘,都有一个祖宗,关系好吗?
反而因为有着同一个祖宗,造反的名义都不用找!
有礼制约束的大汉尚且如此,在弱肉强食的草原只会更甚,没瞧见右贤王宁愿缩在西域也不回来?
“好。”
见左贤王应下,伊稚斜也不管对方什么表情,意气飞扬道:“此战过后,我匈奴便要洗刷耻辱,重回昔日荣光!”
“三日之后,整兵南下。”
“迎敌!”
帐内头人听罢,尽皆轰然,“是!”
第116章 当老子瞎啊
2024-08-08
半刻钟后。
各部头人散去,帐内只剩下三人,伊稚斜脸上的激昂也好、不善也罢,全都散了个干净。
此刻只剩下冷静。
“汉人兵锋绝不可小觑,先前种种言语,不过是鼓励士气而已,各部头人或许信了,以至于群情激昂。”
“但你们……”
伊稚斜点着自己两个儿子,沉声道:“我匈奴纵横草原,西驱月氏、乌孙,东制乌桓、鲜卑,无往不利。”
“唯独在汉人手上吃过大亏!”
“轻视他们,就是在轻视我们自己!”
帐内两人神情凛然,相视一眼,紧忙应是,刚刚升起的一点飘飘乎,当下尽散。
如今帐内的两位。
一个是伊稚斜的长子,乌维,现居左谷蠡王。
另一位,是伊稚斜的次子,也就是之前搭话的右谷蠡王,句黎湖。
“那左贤王刚才……”句黎湖想起先前鼓噪最大声的左贤王,不由出声疑道。
“哼。”
伊稚斜动了动脸皮,“他虽然与我们有些龃龉,但对上汉人的利益是一致的,自然愿意帮腔造势。”
乌维兄弟两人听罢,脸色又多了些悻然与警觉。
伊稚斜任由两个儿子消化,等他跨上弯刀,扣带好皮甲后,方才继续道:“此次迎战卫青,乌维与我同去。”
“句黎湖,你领麾下驻守王庭,绝不可再现当年龙城的一幕!”说这话时,伊稚斜语气凌厉。
当年。
卫青尚且名不经传,汉军来袭,伊稚斜领兵迎击,没曾想,前线打的火热,一回头,祭天圣地居然被卫青掏了。
自此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