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赘婿 第175节
更加糟糕是,大伯从京都传来消息,说皇帝打算南下江州巡游,如今正在做着准备。这让路瑾更加恼火。形势本来就够乱的了,这位新上位的皇帝不好好治理天下跑江州做什么?
到目前为止,他和沈家完全不知道皇帝就是冲着沈言溪来的。
以他现在的了解有三个猜测。一个就是皇帝害怕临海暴民攻打京都,所以想提前跑路想做个宋徽宗。
另一个就是怀疑皇帝是不是想针对强国十策对沈家施加压力。
最后一个就是皇帝想立足江州来对临海和东南道施加压力,来压制叛军。
但根据大伯从京都传来的消息,说皇帝基本不上朝,政事全部委托首辅,也不像有作为的样子。
所以最后两种可能性不大。陆瑾也不相信在一个朝代末世当中能出现这么一个有格局和胆识的皇帝。
陆景想的脑瓜子直疼。现在的大梁几乎集齐了一个乱世的所有征兆。而且从地图上看,江州几乎逃不开。
沈言溪看着自己夫君紧蹙着眉头,心里满是心疼。可她知道。夫君此刻并不需要自己给他出什么主意。很多事情需要他自己想明白。现在他只是把自己的心搞乱了。而自己能做的是给他温暖,给他抚慰。
陆景自己也知道。虽然他活了两辈子,但他的心性一直很不成熟。在内心深处他一直就是停留在年少时代的那个孩子。在遇见复杂事情的时候,内心总会焦躁不安,总是会渴望依靠,甚至想着逃避。
沈言溪来到了夫君身边,就柔柔都坐在了他腿上。陆瑾不自觉的就抱住了沈言溪。
沈言溪轻解衣衫,就把夫君搂入到了自己怀中。而陆瑾那纷乱的心思终于是慢慢的平静下来,陷入到了无边的温柔里。
他就像一只失去方向的小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海港。没有什么地方能比自己夫人的怀抱更能让他心安。无论外面怎么狂风暴雨,他感受到的只有一片宁静。
两个人谁也没有说话,就这样紧紧的抱在一起。感受着彼此的温度。也感受着彼此的情义。
椅子终究还是轻轻的晃动起来,两人的情丝更加缠绵。沈言溪本不想在书房的,可眼下只好由了他。
陆景终究还是走出了低沉的情绪。他从自己夫人那里获取到了足够的勇气与决心。自己穿越一趟又何必惧怕,大不了见一个干一个就是。
“无辞,跟我去澜江码头。”
陆景叫上聂无辞跟元芳。三人骑马直奔澜江码头。眼下的陆瑾参与到越来越多的军事当中,已经无法再忍受马车的缓慢。所以现在他能骑马就骑马,除非没有办法才坐车。
现在的澜江码头已经成为陆瑾指挥澜江水帮的军事指挥中心。三人下马后直奔会议室。而会议室里面人声鼎沸。
“都督!”屋里的人见到陆瑾进来忙起身打招呼。
“都坐下吧,跟我说说情况。”不仅说着话就来到了主位正中间的椅子上坐下。而聂无辞和元芳就站在陆瑾身后。
“都督,那蒲家欺人太甚。我们处处忍让,他们却处处紧逼。现在插着我们旗号的船已经被他们连续劫持了好几批。这是蹬鼻子上脸。”徐山气道。
“船上装的都是什么?”陆瑾问道。
“什么都有,但粮食居多。”
粮食!粮食!是偶然还是必然?为啥蒲家总在抢粮食?上次就可能抢了军粮,那军粮据说就是运到了东南方向,东南能去哪儿呢?
而且蒲家不光是抢夺澜江水帮这样江湖旗号的过往船只,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对世家的船只动手了。就连沈家的粮船也不放过。说明他们已经不在乎过去那套规矩了。或者就是他们缺粮缺的很厉害。
陆瑾盯着桌上的地图看的认真。突然他注意到了一个点,神道门。神道门是从东南道沿海地区起事。并且迅速就攻占了几个大城。这绝对不同于临海的暴民。他们的目标如此直接,行动如此快速。那他们支撑大军的粮食从何而来?
“你们有人了解这个地方吗?”陆瑾指着地图上一个岛屿问道。这不就跟后世的宝岛差不多么?
“都督指的这里是夷州。大梁早就跟那边断了联系很久了。那边很穷,也没什么资源。”
可夷州海峡对面就是神道门打下的几个城池?是巧合吗?以陆瑾自己的了解,像这样的邪教组织应该更多发生于内陆地区,而不是靠海。
那有没有可能?
陆瑾的脑海里面突然冒出一个惊天的想法,或者说是猜测。
第12章 故人别离已是秋
那有没有可能荒无人烟的夷州早已经被神道门所控制?
而蒲家实际上也与神道门是一伙儿的?
蒲家就是神道门在内陆地区的爪牙,而且这样的爪牙可能还不止一个蒲家?
蒲家通过打劫军粮与过往商船,将粮食和各种物资运往夷州。神道门通过这些资源来供养人马,进而直接攻打东南道沿海的几个大城?
至少从地图上看,这种可能或者说这种线路是完全可以闭环的,也是可行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实证。
但有一个证据很关键,那就是神道门攻打漳州、泉州的时候,是不是有很多船只,以及他们进兵的路线。
如果确定有很多船只参与,并且他们是从海上进兵,那么这种猜想就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可就算陆瑾眼下猜想的天花乱坠,这种验证也是遥不可及。哪怕现在派人去探查,也需要几个月后才能知道消息。这就是古代信息收集探查最大的问题,时效性太差。
如果蒲家真的是与神道门一伙儿,那这个问题就不能简单的去看。一个蒲家好灭,但神道门却有些难测。
其实说起来不管是蒲家还是神道门,陆瑾本身并不惧怕。大不了干一仗就是了。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皇帝马上就要来江州了。在无法确定皇帝此行的目的之前,陆瑾不能暴露他所拥有的底牌。
蒲家本身就在江北道,而且这一仗固定是场大仗。如果现在就与蒲家发生火拼,那么皇帝还会不会来?会不会对沈家和江州起了戒心?
如果真是那样,自己没有搞清楚朝廷对江州的意图,反而可能因为过早的暴露成为众矢之的。这绝非陆瑾想要的结果。
所以现在就算陆瑾恨不得踏灭蒲家,但也只能暂且隐忍。
“现在形势未明,咱们暂且不宜与蒲家直接发生冲突,当隐忍为上。先派人与蒲家交涉,看看是否还有有转圜的余地。”陆瑾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尽量通过外交手段拖时间。
“都督!”徐山急道,都督什么时候这么怂了?
“徐山,你求战心切我能理解,但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们的敌人不是只有一个蒲家。现在天下形势未明,敌友不分,我们不宜过早的暴露自己的实力。让我们成为别人的眼中钉。”
“我要你等暂且隐忍,今日且让他一回。咱们抓紧时间积蓄力量、整军备战,来日本督必带你等踏平蒲家,一统澜江。”
“是!”澜江匪帮的全体军官气势凛然。
“陆良,尽量往宋州多派人马,我要知道蒲家的一举一动!”陆瑾向自己拔苗助长起来的军情头子阿良交代道。
“是!”
陆瑾选中陆良的原因很简单。他身边缺乏让自己足够信任的军情人才,而陆良足够忠诚,而且这小子心思很细腻。
虽然眼下连字都没认全,但即便这样,他也能琢磨出个花来。
自己天天带着他,不信带不出一个情报官来。
所以实际军情上大头子还是陆瑾,而陆良是学徒。
“还有,在澜江水帮中再找一两百个机灵的进行特训,特训完了分派到全国各地区给我打探消息。”
陆瑾虽然说的头头是道,但其实这些事情操作起来距离他后世看到的电视剧中的间谍什么的,差的十万八千里。
没办法,条件就这个条件。组织不严密,通讯不畅通,反正到处都是问题,一步步来吧。
“马苏,你这次过来是咱们船厂有消息了吗?”陆瑾又看向被调整岗位的马苏。
澜江水军作为一支主要行动在澜江沿岸的军事力量,船只自然是主要的战略资源。总不能就一直靠打家劫舍过日子吧?必须会修船,造船。
所以现在的马苏被自己委以重任,成了澜江水帮造船厂的马厂长。
“都督,我来就是告诉你这个消息的,咱们的船厂已经造了几艘小船,稳当的很。下一步我们打算仿造几艘大一些的船只。”马苏兴奋道。
“好,只要有了好的开始,咱们就有信心。现在造小船,说不定以后咱们就能造出能够出海的大船。我澜江水帮的航海大业可就全指望老马了。”陆瑾随口道。
“都督放心,如果造不出大船,马某撞死在都督面前!”马苏一脸的郑重。
“……”自己就随口画个大饼,至于这么当真?
不过有这份心是好的,慢慢折腾去吧,到底要不要撞死再说吧。
“好!那我和兄弟们就等着三当家的大船!”陆瑾走到近前拉着马苏的手郑重的托付道。
“还有你回去告诉四当家,咱们的军器坊抓紧了,现在我澜江水军带甲五万,却连个铠甲和兵器都无法造出来,只能天天去抢才能过日子,这像什么话?”
陆瑾现在所言的造船、军器打造这些都只属于澜江水帮内部的事情,与陆瑾主导的世家联合工坊没有任何关系。他也暂时没有打算把两边搅合在一起。而是让澜江水帮有自己的造血能力。
“都督,我来的时候听四当家说已经有些眉目了,想来过不上几天就能有好消息传来。”
“好好好!我与大哥能有你们这样的兄弟,真是省了莫大的心。回去告诉大哥和老四,正事固然要紧,但也要劳逸结合。”陆瑾勉励道。
马苏一脸的尴尬,四当家倒是好说。但现在的大哥日子过的美着呢,还需要啥劳逸结合啊。
陆瑾又交代了一些事情,这次的澜江水帮高级军事会议才算结束。领到任务的将领纷纷告别,踏上了新的征程。
送别了众人,陆瑾站在岸上看着奔腾不息的澜江心绪难平。
那个拉着自己袖子哭哭啼啼的吴悠然又出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
当日的吴悠恨不得天天挂在自己身上,如今却只有轻描淡写的四句诗。
难道他真的是一个薄情的人?陆瑾始终无法相信那个当初不远万里来找自己的是这样的人。
虽然因为吴悠特别的状况,确实有过一段时间的尴尬相处。但陆瑾后来也是真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弟弟。
尤其是在古代这样的社会,吴悠的处境会很艰难。所以陆瑾也真是用了十二分的心,仅次于自己的夫人沈言溪。
就生怕他会受伤害,所以在他离开后的几个月里时时惦记,就盼着某一个清晨,他又出现在了自己的门口。可终究是没有盼到。
澜江两岸复又春,故人别离已是秋。
船来帆去不见人,白云千载空悠悠。
第13章 皇帝意定下江临
京都很快传来皇帝不顾群臣阻拦要南下江州的消息。
也就外人不得而知,皇帝有宇文永嘉这个大内奸配合,怎么可能被阻拦住?顶多是看似热闹的演戏而已。
最让陆瑾震惊的是,太后南宫影月也要带着楚王一起南下,一个太后跟着折腾个什么劲?
但陆瑾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现在的皇帝作为一个外来户,本身的基础并不牢固。要知道人家太后可是有嫡子的,新皇帝能放心把他们留在京都?
皇帝来江临的消息对于沈家来说就很麻烦了。因为沈家已经接到了圣旨,朝廷要求沈家在皇帝驻留期间提供住所,让皇帝和太后驻跸。
最操蛋的是这个机会是在京都的大伯主动“争取”的。
大梁世家虽然不怕皇帝,但也没道理和皇帝闹翻啊,所以君臣表面一家亲的状态才是世人之人追求的。
沈睿虽说是入了内阁,但有宇文永嘉在,也就没他什么事情,甚至有些被冷落的意思。
宇文永嘉老进宫和皇帝私聊,他就一次都没进过。
这得和皇帝改善关系啊,这不机会就来了么?
陆瑾也是无语的很,跟岳父聊了一下,这边的情况基本都没告诉大伯。所以信息差就导致了这种结果,这也怨不到大伯。
江临沈家只能吃这个哑巴亏,现在一家子正聚在一起讨论怎么处理这个事情呢。
上一篇:谍战:最强特工,开局捡尸汪曼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