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单机南北朝

单机南北朝 第243节

  苏泽这个集团,各方面的诉求都是不同的。

  李存真这些甘凉西军后人,希望苏泽能向西域发展,吸引更多的甘凉西军返回故土,最后能重建西域都护府,重新控制西域。

  凉州和河州的士人想法也简单,他们需要苏泽挡住西域、吐谷浑、北方草原的威胁,维持凉州河州的安定,不过如果有军功,他们也不介意追随苏泽打仗。

  陇西郡的诉求和凉州河州差不多,他们多了一个挡住秦州叛军的诉求。

  梁州人的心态最复杂,苏泽和羊侃平定了叛军,对梁州是有功劳的。

  梁州本身的力量,无法挡住叛军,也无法挡住南边的南梁,甚至连本地的氐人山越蛮人都安定不了。

  但是他们也害怕苏泽,像是对付汉中杨家那样对付他们。

  苏泽感慨,这就是偏安一隅的有得有失了。

  好处是,自己所占的地方,朝堂看不上,虽然苏泽占领了三州一郡,但是在北魏朝堂看来,这些地盘加起来,可能还不如一个雍州。

  更不要说和关东的那些州比了。

  偏安一隅,就是可以默默的种田,并不会引起其他势力的忌惮。

  坏处就是,偏安地区的士人武将,也都是苟且偷安的性子,很少有争霸天下的野心。

  苏泽环视一圈,终于开始了今天的军议。

  这个时间点的萧衍还没舍身同泰寺,还没有晚年那么昏聩。

第257章 难易

  “西讨行台发来公文,要求我们在秦州方向牵制叛军。”

  苏泽说完,在场的所有人都轻笑起来。

  只能说萧宝夤的算盘打的很好,但是在场的都是人精,一眼看出了他的算盘。

  为什么在秦州方向牵制叛军,而不是修通陈仓道让苏泽带兵前往雍州阻挡叛军?

  萧宝夤的心思显而易见。

  如果苏泽带兵出陈仓道,真的在雍州击败了叛军,那萧宝夤入关中以来打的是什么烂仗?

  那这个西讨大都督到底是萧宝夤,还是苏泽?

  但是现在关中战局真的到了很胶著的时候,如果真的让秦州叛军和泾州叛军联手,那萧宝夤将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所以他命令苏泽,必须在今年夏季之前发兵,在秦州方面拖住秦州的叛军。

  这个既要又要的命令,自然引起了所有人的反感,大家都发出不屑的轻笑声。

  苏泽很满意诸将的反应,萧宝夤这个靶子竖起来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身为一个集团,首先要明确谁是自己的敌人,然后要明确谁是自己的朋友,这样在战略上才不会摇摆。

  苏泽将萧宝夤的命令宣布出来,这就将萧宝夤推到了自己的集团的对立面上。

  让自己去打最苦最没有成果的仗,这就是西讨大行台的命令,这样也会断绝很多人的侥幸——无论你以前立场如何,只要你被别人视作是我苏泽集团的一份子,就会被丹阳公萧宝夤打压。

  苏泽环视一圈,眼神落在了抱罕军主梁钊身上。

  苏泽刚就任护羌将军的时候,梁钊作为抱罕军主,没少给苏泽拖后腿。

  不过梁家在抱罕戍边几十年,本来和苏泽争的是护羌将军的职位,在苏泽的地盘和事业越来越大以后,这种矛盾反而消失了。

  领先一步会让人嫉妒,领先几十步只会让人尊敬。

  而且苏泽已经升任平西将军了,梁钊又看到了希望,在河州跟吐谷浑人打了几场仗,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这种就是可以团结的对象。

  梁钊的儿子梁览,在丹阳公萧宝夤麾下的行台做事,而且因为苏泽的关系,梁览被萧宝夤疏远。

  苏泽说道:

  “西讨行台的命令还是要执行的,从新城向秦州发动进攻,就以李存真为将,梁钊为副将,我给你们五千兵马,不求攻打到天水城下,只求拖住秦州部分贼军,能做到吗?”

  “唯!”

  李存真和梁钊上前领命。

  他们动用的自然是本部的兵马,李存真领的是在敦煌训练的三千甘凉军,这些都是从归义的甘凉新军中挑拣出来的精兵。

  而梁览则带领了河州的两千抱罕军,这些都是由抱罕豪族编练的军队。

  苏泽说道:

  “沮渠奚来,伱领一千轻骑,配合滋扰秦州。”

  “唯!”

  沮渠奚来是在武威投靠苏泽的凉州豪帅,他的部族擅长养马,骑术非常精湛,在李统的训练下成为羽林轻骑。

  部署完了西线的战事,苏泽又说道:

  “大都督命令我们从西线牵制秦州叛军,我们已经照做了,但是陈仓道还是要修的,万一雍州局势糜烂,我们可以从梁州支援。”

  众人纷纷露出笑容。

  苏将军已经不折不扣的完成了西讨行台的命令,但是现在他有余力开辟第二战场,你萧大都督总不能不让我军支援吧?

  “本将军坐镇武兴,只等陈仓道打通,就领兵北上。”

  苏泽带领的是从陇西郡带来的府兵,以及在梁州分到土地的府兵。

  坐在苏泽身后的韦孝宽暗暗点头。

  苏泽用河州和凉州的兵在陇西郡作战,用陇西的兵在梁州作战,而且用的主力都是自己亲自训练过的兵。

  这一点就和萧宝夤的风格完全不一样。

  使用外兵异地作战,能够更好的执行军令,不像是本地豪族兵那样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这些豪族兵在守卫自己乡土的时候非常的英勇,但是让他们打逆风的时候就非常不积极,遇到容易建功立业的仗又会争抢军功。

  这也是为什么在东晋十六国时期,那么多地方割据的小政权,在自家领地上能够打出神仙仗,但是一旦乘胜追击离开自己的国境却会吃败仗。

  因为这些小国的军队,其实就是一个更大规模的本地私兵联军,让他们守土没问题,让他们出去拼命就难了。

  苏泽在各地都用外兵,这就说明他不是要守土,而是真的要打出成绩来。

  但是这样打仗也有困难的地方,外兵作战就要依靠完善的后勤补给,要不然这些外兵就会变成匪兵滋扰地方。

  另外用外兵作战,就需要严格的军纪和赏罚分明的体系。

  崔延伯大败,其实就和萧宝夤带入关中的禁军素质太差,军纪糜烂有关系。

  侯景左看右看,却没有被苏泽点到自己的名字,他急切的看著苏泽,难道将军这次不让自己出征了?

  一想到之类,侯景就捉耳挠腮。

  他的好友慕容绍宗带兵去了高平郡,和高平郡守于谨打了好几场仗了,虽然大部分都是高平郡内平叛的小仗,但是好歹也开荤了不是?

  可自己从讨灭汉中杨家后,一直都在军营闲著,如今因为骑马太少,大腿上的肉都长起来了,用苏军师说的就是“髀肉复生”,再这么下去侯景感觉自己都要闷发霉了。

  看到侯景捉耳挠腮的样子,苏泽心中也是一笑,他故意顿了顿说道:

  “侯景。”

  “末将在!”

  “你领本部兵马,再加武兴的白马骑兵,屯兵南江。”

  侯景抬起头,去南江?

  他疑惑的看著苏泽,却不敢问出来,只能老老实实的接受了军令。

  等到侯景领了军令,苏泽才问道:

  “是不是疑惑,为什么派你去南江?”

  侯景捉耳挠腮了一会儿说道:

  “猜到一点,将军是认为南梁会动手?”

  苏泽大悦道:

  “你这猴子,兵法上算是登堂入室了!”

  众将士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韦孝宽站在身后,也跟著露出笑容,从这场简单的军议,就能看出苏泽治兵的段位了。

  宽严相济,嬉笑怒骂拿捏自如,这要比萧宝夤强上好几个档次了。

  韦孝宽注意到,一旦苏泽下达军令,就连最桀骜的侯景也不敢置喙,都是先将军令领下来。

  不要小看这点,在萧宝夤军帐中,萧宝夤就没办法和苏泽这样令行禁止,他的威望无法强迫让将领心甘情愿的领命,所以萧宝夤都会先让自己的亲信提出一个提案,然后众人再根据这个提案争吵,最后萧宝夤再出场定下来。

  这样的议事效率非常低效,期间也有无数扯皮利益交换的过程。

  但是在苏泽这里,每次都是苏泽定下来,然后再向众人解释战略意图。

  这大概就是曹操和孙权的区别。

  曹操领兵,部将都是他的嫡系,士兵都是他练的,所以曹操用兵基本上都是一言堂。

  孙权作战,就连赤壁之战这种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战争,都要和手下扯皮很久,最后还要靠著联合刘备一方来压服江东的豪族坚定了对抗曹操的决心。

  韦孝宽感慨,这世界上的事情,要么是先易后难,要么就是先难后易。

  在苏泽起家的时候,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力气练兵训将,才有如今这种如若臂使的威望。

  而萧宝夤轻易就能聚集大军,调动整个关西的资源,但是对军队的掌控浮于表面。

  韦孝宽更加觉得,投靠苏泽是明智的选择。

  苏泽对著侯景说道:

  “南梁的益州刺史萧伟,一直都有攻取汉中的志向,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的。”

  “等到春耕结束,南江必有一战。”

  听到苏泽这么判断,侯景立刻兴奋起来。

  苏泽精于庙算,这是军中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打仗至今,苏泽可以说是算无遗策,这种信任贯穿于所有追随苏泽的将领心里,让他们不会怀疑苏泽的“预测”。

首节 上一节 243/5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梁赘婿

下一篇:北齐怪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