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第223节

  赵鼎说完这句话,朝堂上并没有什么反应。

  因为这个事儿刘禅提前已经放出过风声,所以已经对于这事儿有了预期。

  只不过,现在还不知道要把蒲甘和安南两地的百姓迁到哪里,同时又要从哪里迁移百姓到这两个地方。

  因此,赵鼎说完了之后,大臣们一个个的都好奇的盯着他,想知道他的下文。

  见到这么个情况之后,刘禅便从善如流的说道:

  “爱卿此谏实及谋国之言。

  那爱卿以为,当把安南和蒲甘两地的百姓迁移到哪里。

  又该从哪里迁移百姓到这两地呢?”

  刘禅问完了之后,赵鼎便开口说道:

  “回官家,两年多以前,岳元帅北伐拿下的州县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之后,虽已基本稳定,但人心空虚一直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因此,臣以为可安南和蒲甘的百姓当优先迁移往这些地方,以充实人口。

  尤其是邓州、唐州、蔡州、颖州、泗州、海州一线,应该考虑第一批迁移。

  待这一批移民完全稳定了之后,再考虑继续往北推进。”

  赵鼎刚说了准备迁移的地点,大臣们已经开始不断的议论纷纷。

  等他说到迁完之后还要继续往北迁移之时,大臣们直接就炸了。

  于是,他刚一说完,就立刻有一人出列,怒声说道:

  “官家,臣反对!”

  刘禅顺着声音一看,原来是御史陈中。

  于是他不急不恼的问道:

  “陈卿反对什么?”

  “官家,安南、蒲甘之民乃贱民也,岂能将他们安置在邓州、唐州、蔡州、颖州、泗州、海州这样的膏膄之地?

  而且,这几个州距离旧都太近,如果金国哪天再兴兵祸的话,这些州县随时可能成为对敌前线。

  而这些贱民新附,一旦战事临身,难保其不会与我大宋离心离德。

  万一他们要是战时投了敌,那我大宋危矣。

  因此,臣反对将他们迁移到这些地方。”

  陈中说完了之后,刘禅板着脸说道:

  “陈卿,安南和蒲甘虽是新附,但他们现在也是朕的子民,朕不希望再听到有人称呼他们为贱民。

  懂了吗?”

  刘禅这话说完了之后,陈中脸色颇为意外,但他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而是直接应道:

  “臣知罪!”

  见他认错之后,刘禅才问道:

  “那陈卿以为,当把他们迁到哪里?”

  “回官家,臣研究过雷州、琼州两地的环境,发现这两地的气候极其适合种植甘蔗。

  但因为人口匮乏,产量极其有限。

  臣以为正当把他们迁到这两地充实人口,扩大甘蔗种植,如此一来,便可产出更多的糖为宫中所用。”

  陈中的话一说完,刘禅马上主来了兴趣。

  糖这东西有多珍贵,刘禅可是清楚的很。

  如果陈中说的话是真的,那倒确实是个好办法。

  “陈卿以为,当往这两地迁移多少人口?”

  听到刘禅的问题,陈中嘴角不由的翘了起来。

  他就知道,抛出这个理由,没有人会不动心。

  于是,他手一拱,坚定的说道:

  “回官家,臣以为当把安南和蒲甘的人口全部迁移到这两个地方。”

  听到陈中这么说,刘禅不由皱了皱眉头,但他还是耐心的问道:

  “那如果把这两个地方的人口全都迁移到这两个地方的话,陈卿以为可以增加多少糖的产量?”

  “回官家,只要把这两个地方的人口全部迁移过去,至少可使糖的产量增加十倍以上。”

  “如果能增加十倍的话,倒确实是不错。”

  刘禅说了这么一句之后,陈中脸上的笑意已经藏不住了。

  然后,就在这个时候,刘禅又突然说道:

  “目前安南需要迁移的人口在七十万之众,而蒲甘需要迁移的人口,则在八十余万。

  陈卿以为,如果把这一百五十余万人全部放在雷州和琼州的话,朝堂需要派多少大军镇守?”

第237章 张俊:我真是太难了!

  听到刘禅的问题,陈中满脸都是意外,因为这个问题压根儿就没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他之所以建议将这些人全都迁移到雷州、琼州之地,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避免朝廷真的将这些人迁到了蔡州一线。

  为什么呢?

  因为那些地方距离开封太近了。

  虽然目前很多人仍然不敢相信朝廷最终真的能打败金国,收复旧都。

  但是,万一呢?

  自从上一次岳飞大胜了金兀术收复了大片土地之后,很多祖籍本就是北地的官员,就已经开始把家族中的分支往这些地方迁移。

  甚至,连一些祖籍南地的官员也开始在这些地方开始购置田产。

  当然了,他们现在的动作还并不大,主要就是个提前布局而已。

  这样万一将来朝廷真的收复了旧都之后,他们现在的投入便能得到大量回报。

  可赵鼎的这个提议如果真的落实的话,就完全打破了他们的布局。

  赵鼎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都听的出来,在他的规划之中,第一批迁移过来的人,要起到一个千金市马骨的效果。

  要达到这个效果,将来把这些人迁过来之后,就算不给他们最好的地,至少也得是第二等的地。

  要不然,第一批人迁过来之后,万一活不下去,后续的跟进就要变得非常的难。

  但这样一来的话,就要跟他们的利益产生冲突。

  迁过来这几十万人当然不可能把这么多州县的地全都分完。

  但是,几十万人突然涌入,必然会拉高当地的地价。

  这样一来,会极大的增加他们布局的成本。

  这是他们绝对不能接受的。

  除了这个原因,就是将来如果真的收复了旧都,这些地方基本就类似于天子脚下。

  一群蛮夷,而且还是战败的蛮夷,也配居住在天子脚下?

  想屁吃呢?

  所心, 必须把他们支的远远的,越远越好。

  至于让他们到了雷州、琼州之后种甘蔗,只是一个绝佳的理由而已。

  事实上,限制大宋制糖产量的,从来都不甘蔗之类的原材料不够,而是制糖工艺不行,出来的粗糖杂质太多,导致最后精糖的产量上不去。

  就算种再多的甘蔗,其实最终还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但这个问题,不是制糖方面的专家根本就不知道。

  陈中倒是恰好知道,但是他怎么可能说出来的。

  他的任务,只是把人忽悠过去。

  至于几年之后,大家发现种了大量的甘蔗,糖的产量却并没有能增加多少之时,会不会怪罪到他身上?

  对于这个问题,他完全不担心。

  因为,那不赖我啊,反正甘蔗的产量是真增加了,我当初说的是对的。

  至于为什么多种了那么多的甘蔗,糖的产量却只增加了那么一点儿?

  那肯定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呗?

  正是抱着这样一个想法,赵鼎主完了之后,他才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而且从刚才奏对的情况来看,他基本上已经成功了。

  官家明显对糖很感兴趣。

  当然了,这几乎是注定的。

  这个年代,谁能对糖不感兴趣呢?

  可是,他没想到官家没有跟他掰扯把几十万人弄过去种甘蔗,到底能多出来多少糖,反而问他需要多少人去镇守这么多的移民。

  一听到这个问题,陈中完全麻了。

  这问题压根儿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再说了,就算他考虑了,他也想不明白。

  但官家问了问题,他又不能不答。

  正在为难之时,他发现秦桧不停的在给他使眼色。

  顺着秦桧的眼神一瞅,他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意思。

  于是,他便拱手回道:

  “官家,臣乃言官,对于军事问题确实不是太懂。

首节 上一节 223/2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罗马必须亡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