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19节

  徐宣知趣的行了一礼,反倒将坐着的曹植吓了一跳。曹植连忙站起身来,对着徐宣回了一礼:“见过徐公。”

  徐宣笑眯眯的说道:“在下刚刚听袁郎中说了,此番陛下是令大王来做这个崇文馆的副祭酒?”

  “崇文观,不是崇文馆。”曹植认真纠正道:“徐公,陛下设置这个崇文观,乃是要弘扬陛下‘尊儒贵学’、‘经学为先’的旨意。”

  曹植蹉跎了将近十年,如今能得一实职,即使是在洛阳城中整理经典、弘扬学问的纯文职,曹植也是相当满意了,因此对其十分看重。

  即使徐宣说错了一个字,曹植也要谨慎的将其纠正,心中才能舒坦。没经历过深渊的人,难以体会平地上能够自由感受阳光的滋味,曹植如今就是这种得脱牢笼的感觉。

  “对,崇文观。”徐宣点头道:“敢问大王,这崇文观具体是要如何弘扬教化?尚书台尚未听陛下言及过此事。”

  曹植解释道:“徐公知道五经吧?五经研读起来高深晦涩,一般学子并不能通,而若以白话的形式将其注解……”

  耳朵听着曹植认真的讲述,可徐宣的脑中却完全没听进去。说白了,无非就是陛下找个文职,将你这个被弃置多年的诸侯王重新启用了嘛!

  徐宣其实根本不在乎曹植履职的是什么地方,只不过是找点理由和这位死灰复燃之人多聊几句罢了。

  袁侃就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两人。

  吏部曹主选举和考功,三十余岁能做吏部曹郎中、成为卫臻直系属下的袁侃,自然也是精英中的精英。袁侃的父亲,乃是当年被曹操亲自称为‘勇冠贲育’的陈郡袁涣。

  袁侃想起自家父亲曾经对徐宣的评价,说徐宣虽勇于任事、但喜好投机。前年,先帝征广陵的时候遇到风浪,徐宣不顾一切第一个驱船来到先帝船边,因此被先帝嘉奖、从而从散骑常侍得以转为客曹尚书。

  两人聊了好一会之后,曹植起身欲要告辞:“徐公,那我就先行离去了。”

  “大王慢行。”徐宣脸上带笑的说道:“大王此时似乎应该入宫去寻陛下。”

  “徐公所言甚是在理。”曹植连忙点头,又感谢了一番徐宣之后,这才离去。

  曹植沉寂多年,这是第一次从朝廷高官身上感受到善意,一时间心中对徐宣的好感暴增。

  脚步声已经渐渐远去,徐宣立在门口看着曹植就要出尚书台的背影,他在即将离去之时,转身对袁侃说道:“公然,此事还是应该立即与卫公说一说的。”

  “谢徐公提醒,属下这就遣人去报。”袁侃拱手送走了徐宣,一时间对徐宣有些无语之感。

  此人属实是处处都想卖好。

  大约半个时辰后,曹植终于来到了皇帝的书房之前。

  皇宫是曹睿的办公场所,也是曹睿的家。若不是刻意出游、或者外出巡视之类的,确实没必要走出皇宫。

  曹睿早就从校事处得知曹植今日要来洛阳,果不其然,还未到正午的时候,曹植就来求见了。

  “皇叔别来无恙啊。”曹睿站在书房门口,离着老远就对曹植如此说道。

  曹植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书房前的台阶处便直接行礼:“臣曹植拜见陛下。”

  曹睿并没有去扶,而是直接笑着说道:“皇叔平身,快快请进吧,进了书房中坐下再谈。”

  “遵旨。”曹植起身后进了书房,却发现刘晔和杨阜二人都在。

  刚才皇帝起身出迎,原本坐着的刘晔和杨阜二人都随之站了起来。

  刘晔刘子扬嘛,曹植也是很早就认识了。但杨阜杨义山,此人在曹植看起来就很面生了。

  礼多人不怪。曹植心中明白这一点,此番重回洛阳更是处处谨慎。

  还未等刘晔杨阜二人说话,曹植就开始向二人拱手示意:“见过刘公,不知这位是……?”

  刘晔哪敢在皇帝面前,让一位诸侯王称自己为刘公?因此连忙回应道:“见过大王,还请不要这样讲了。”

  刘晔又对着曹植说道:“大王,这位是刚刚上任的侍中杨阜杨义山。”

  曹植小心,刘晔也小心,但杨阜就没有这般小心了。

  杨阜直接微微拱手说道:“见过雍丘王,在下天水杨义山。”

  刘晔是知道皇帝有心启用宗室、害怕应对不好从而失了圣心的谨慎,曹植是重新起复后的谨慎,反观杨阜则是毫无畏惧。

  诸侯王?诸侯王算个什么东西,我还是朝廷大臣呢!

  只能说,桓灵之时以及黄初年间,诸侯王们一贯以来的惨淡状况,一直让士人们习惯性的轻视。

  灵帝年间,桓帝的亲弟弟渤海王刘悝,被权势煊赫的宦官王甫污蔑谋反,在狱中不堪拷打被逼自杀。

  连一个宦官都可以干净利落的搞死诸侯王,事后也无人愿为他们发言半声。这些诸侯王们还能有什么地位可言呢?

  曹睿当然将几人的表现扫入眼中,直接倚到躺椅上,随即淡淡说道:“皇叔这次回洛阳,可有地方住啊?”

  “回陛下,”曹植恭敬的说道:“臣之前的宅子,在数年已经被朝廷收回。现在臣确实无处居住了。”

  “那怎么行?”曹睿微微皱眉:“刘卿,过会和少府说,在洛中选处宅子赏给皇叔,就按照卫将军曹洪府邸的大小标准吧。”

  还未等刘晔回话,曹植就连忙起身说道:“陛下,臣对国家无有功劳,如何能与卫将军住同等规格的宅邸?”

  曹睿没理会曹植的说法,摆了摆手后对刘晔说道:“就这样和少府说吧。朕召皇叔回洛中任职,皇叔住的寒酸、那丢的是朕的面子。”

  “谢陛下恩典。”曹植起身行了一礼。

  而刘晔也在旁边说道:“陛下,雍丘王此前的宅邸,已经被先帝赏给河北都督吴质了。”

  “吴质吴季重……”曹睿想了片刻:“是时候该召吴质回朝了,不过眼下似乎也没有合适的职位予他。”

  曹睿看了眼刘晔和杨阜,又看了看曹植:“皇叔数年未见太皇太后了是吧?”

  说实在的,曹植又岂会不想见自己的生母呢?只是皇帝不提,他自己也不好说出口罢了。

  曹植点头说道:“臣自黄初三年,从洛阳返回鄄城之后,就再未见到过太皇太后了。不知太皇太后身体可还康健?”

  “康健与否,皇叔不妨亲自去看就是。”曹睿笑着说道:“刘侍中、杨侍中,你二人要好生陪雍丘王去看看太皇太后。”

  “遵旨。”刘晔杨阜二人起身作答。

  曹植连连谢恩之后,方才跟着刘杨二人走了出去。

  内官毕进在前引路,曹植走在中间,刘晔、杨阜二人稍慢半步紧跟曹植的身边。

  截至目前,能有权在皇宫内骑马的外臣也只有曹真、司马懿二人。曹植虽然是皇叔,但也是毫无疑问的外臣,是要凭两条腿去走的。

  曹植思母心切,没有心思和二位侍中闲扯。

  杨阜习惯性的闭口不言,恰好此时刘晔也在心中思考着皇帝与宗室之间的关系。

  先是曹洪、又是曹植。

  桓灵之时,朝堂之上是士人、宦官、外戚三方角力。

  如今的大魏,几乎是谯沛武人与汝颖士人分庭抗礼。

  但是从陛下这些时日的举止来看,武人及宗室的地位却在日益上升。

  是否……也要给自己谋个军职呢?立些除了参谋之外,真正的军功?

  想着想着,几人就到了卞太皇太后的宫殿之外。有毕进在前领路,自然是无人阻拦的。

  曹植跨过门槛向内走去,刘晔与杨阜对视一眼,竟也一步不离的跟了上去。

第178章 久别重逢

  内官毕进领着三人往卞太皇太后的宫殿行来之时,早有黄门小跑着前去通报。

  卞太皇太后六十多了。正在殿内闲坐之时,竟然听黄门说,离开洛阳数年之久的雍丘王、今日竟然入宫来探望自己了,一时间竟急的从殿内小步跑了出来。

  “植儿,真是我的植儿。”卞太皇太后离着三丈远大略瞧见曹植的外貌之后,心中压抑数年的情感再也难以抑制,隔着老远便呼喊道。

  “儿子拜见母亲。”曹植也难掩心中悲喜之情,随即上前拜倒在地。

  早年间,幼子曹熊还未成年便夭折了。自己长子曹丕与曹彰、曹植两个儿子也夙来不睦。先是死了丈夫,没过几年二儿子病死的不明不白,大儿子又将三儿子远远撵到封地去,随即大儿子又死了。

  抛开皇室的光环不讲,天家富贵的背后也难以盖住其中的凄凉之感。

  “快起来,植儿。”卞太皇太后认真端详着自己现在唯一在世的儿子:“竟然也长出了些几缕白发了。”

  曹植起身后说道:“母亲身体可还康健?陛下调我至洛阳为官,此后儿子就一直居于洛阳了。”

  卞氏的眼神先是惊喜了一瞬,即刻却显出几分不解与怀疑:“植儿,我们入内再说。”

  说罢,伸手就要拉着曹植的手臂向内走去。

  刘晔与杨阜对视一眼,杨阜不露声色的微微点头,刘杨二人随即也跟了上去。

  就要行到殿门的时候,卞太皇太后听见后面的脚步声,略显诧异的转头过来。

  刘晔是三朝老臣,她还是认得的。身旁此人与刘晔并列,想必也是与侍中相仿的角色。

  “刘侍中。”卞太皇太后面带不喜的问道:“是陛下让你们送雍丘王至此的?你们二人先候在殿外面,哀家要与雍丘王要聊些母子之间的事。”

  刘晔善谋亦善断,而此时正是应当决断的时刻。

  来太皇太后宫殿的路上,刘晔一直在想陛下对待宗室的种种做法,以及陛下的态度。

  虽说陛下重新启用了曹洪和曹植这种被先帝废弃之人,但似乎感觉陛下的情感上并没有对这二人更多关心,反倒是如同任用官员一般、政治上的考量要更多些。

  雍丘王……定是也且用且防,陛下不会不知道建安年间那些事情的。

  不然,方才陛下为何叫我们‘好生’陪着雍丘王去看太皇太后呢?

  刘晔恭敬行了一礼:“禀太皇太后,陛下让我们陪雍丘王一同来拜见太皇太后,可并未准我们二人离开些许。”

  “还请太皇太后准我等二人入殿。”

  杨阜也在一旁说道:“禀太皇太后,正是此理。”

  “你又是谁!”卞太皇太后看着杨阜,略带怒意的问道。

  “臣乃是新任的侍中杨阜杨义山。”

  卞氏本想开始责骂,但一想到此前自己宫内被皇帝下令处死的黄门,她一时间心中也有些惴惴不安。既然是皇帝的命令,想必定是冲着曹植来的。为了自己植儿着想,那就暂且退让几分吧。

  “走,植儿。”卞氏转身拉着曹植向内走去,全然不顾身后的两人。

  曹植心中也是略显无奈,但,这是洛阳、是陛下的皇宫,又能如何呢?

  刘晔杨阜二人拿出皇帝的幌子,坚持要跟进来。卞太皇太后虽然无法阻止,但不给二人座位还是做得到的。卞氏与曹植聊天之时,刘晔杨阜就隔着一丈远的距离束手站在一旁。

  隔着一丈远,卞氏与曹植二人之间的小声说话,其实并听不真切,若再近些就显得太过无礼了。刘晔想来,如此行事应该可以对陛下交差了。

  卞氏皱眉问道:“植儿,陛下为何调你到洛阳为官?”

  与曹植心心念念的要实现人生价值不同,她更担心曹植性命的安危。母亲有问,曹植也不得不把已经说了不知多少遍的说辞,再一次讲述出来。

  可随着曹植陈述的过程,卞氏的神情却显得愈加忧虑了:“植儿,睿儿没与你说起今年年初洛阳之事?”

  “什么事?”曹植不解问道。

  “年初之时,有贼人在洛阳鼓动谣言,还称要拥立你为帝……”卞太皇太后讲完年初这起大案之后,还瞄了一眼刘晔杨阜二人,随即继续说道:“你来洛阳为官,竟然不知道此事吗?”

首节 上一节 119/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