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64节

  与司马师看过来的眼神对视之后,诸葛诞主动笑着说道:“此前与子元聊天的机会不多,今日日头还长,你我可要多多交谈才是!”

  司马师拱手说道:“公休兄闻名洛中,在下不过一太学生而已,还是公休兄多多指教才是。”

  “哈哈哈哈。”诸葛诞笑道:“司空家的长子、能成天下之务的司马子元,又岂是我能指教的?”

  “子元,你我虽说相差十余岁,但彼此之间还请如你与平叔一般,我们平等相谈就是。”

  司马师也笑着回道:“公休兄最近两月扬名洛中,又能一言决人仕途,我还是恭敬些为好。”

  袁侃在一旁笑着说道:“听到没有公休,你的名气已经在洛中无人不晓了!”

  何晏插话道:“公休不是一贯点评别人吗?今日我来品评公休一番!”

  堂中众人尽皆失笑,诸葛诞也面色古怪的向何晏拱了拱手:“平叔尽管说来!”

  何晏将头微微扬起,摇晃着说道:“当今之世,琅琊诸葛一族颇有盛名,可谓是: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诸葛诞笑着摇头:“平叔啊平叔,你除了这张脸,就属这张嘴最厉害了!”

  何晏挽起衣袖伸出右手,用手指向诸葛诞的方向点了一下:“公然说我有这张脸,我就权当公然是夸我了。可我今日还有一件物事要与诸位分享。”

  已经入职崇文观的四人都脸上带笑,诸葛诞、袁侃、崔赞、许允这四人和司马师、夏侯玄二人眉眼间都有些不解之意。

  何晏两只素手举过头顶拍了一拍,从外缓缓走进一排仕女,每人手中端了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个陶碟还有一个玉碗。

  玉碗晶莹,其中盛着大半碗水。陶碟上却放着五种不同颜色的粉末。

  诸葛诞皱眉问道:“平叔,这是何物?为何要放在碗中碟中?”

  何晏缓缓起身,轻轻抖了一下袍服,衣角随着穿堂风而轻轻抖动。

  “诸位请看,碟子上是不是有五种不同颜色的粉末?”

  众人都点了点头。

  何晏轻笑着说道:“五行、五方、五色、五味、五脏,都是一一对应的。”

  “东方属木,青色,对应的是曾青。”

  司马师看着碟中的一小撮青色粉末,稍微调转了一下碟子的方向,让曾青粉末朝向东边。

  “西方属金,白色,对应的是白矾”

  “北方属水,黑色,对应的是磁石”

  “南方属火,赤色,对应的是丹砂”

  “中央属土,黄色,对应的是雄黄。”

  袁侃则问起来了:“平叔兄这是何意,我看这碟、碗俱在,是要我们服用的?”

  何晏笑着点头:“公然不是总问我,如何能有我这般的神采与气度吗?今日我就将宝物取出,与诸位一同共享。”

  夏侯玄皱眉说道:“平叔兄,这些都是石材,如何能这般就吃了?”

  “太初虽然博学,但对这种秘辛就不懂了。”何晏解释道:“五行、五方、五气、五脏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服用这五石散,可以使人五脏之气冲和圆满,据说还能得道成仙!”

  话音刚落,何晏就回到自己的桌案前演示了起来。

  何晏左手将碟子上五种粉末倒在玉碗的水中,右手拿起碗边的玉杵轻轻在水中摇动。

  待五种粉末均匀的混合好并都悬浮在水中时,何晏端起玉碗,仰头一饮而尽。

  众人都屏住了呼吸,直直的盯着何晏看去。

  何晏跪坐席中,闭眼不动丝毫。

  坐在何晏对面的司马师看得分明,何晏的身体上似乎微微的泛起一层红色,胸膛起伏的也更快了。

  就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何晏过了半晌猛地睁开眼睛,眼神中的光泽比平时强了数倍。

  就在这时,何晏张口长啸出来,将堂中的宾朋们都惊了一下。站起身来看向众人,何晏一边缓行一边轻轻摇晃着身子,青色的袍服上的波浪竟然有了飘逸之感。

  在座众人,也就是属何晏和诸葛诞最为年长了。诸葛诞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心,出言问道:“平叔服食此散后有何感觉?”

  何晏又快又柔的转身过来,看向诸葛诞微微睁大眼睛:“公然,我现在感觉神朗至极,几乎可以登天!”

  见毕轨、邓飏、李胜、丁谧四人,都已经开始用玉杵在碗中研磨摇晃起来了,诸葛诞也不再犹豫,学着刚才何晏的样子,将五石散混匀,然后一饮而尽。

  司马师和夏侯玄也有样学样,服用了五石散后,也如何晏一般闭眼跪坐于席上。

  碗中的混合物刚刚入口,司马师感觉一股滚烫的液体流入腹中,几乎瞬间就在胸腹间搅了起来。但奇怪的是,非但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竟然好似给五脏六腑都按摩了一般。

  片刻之后,司马师只觉周身燥热、却半点没有汗水流出。

  脑中竟也通达了许多,仿佛平日钻研许久的经义在一瞬间便明晰了,整个人神智通达、更加兴奋。而且,小腹下面也颇有蠢蠢欲动之感,在白日竟也如硬物般挺立了起来。

  四肢百骸,竟都有些暖意、凉意、酥麻的奇异之感。

  诸葛诞睁眼说道:“平叔做的好大事!如此宝物,为何今日才给我们一试?”

  何晏不住的甩着袖子,似乎太过炎热了一般:“公然莫要说笑,我也是先后试验过多次,才选出这么个剂量来。”

  “若是按我自己服食的量,应该在丑时静息、寅时服用、卯时散去五石散之力。”

  “五石、五行、五脏,都需按照合适的时机去调配,方能有超然于世俗之外之感。”

  诸葛诞笑着看向何晏:“平叔,这个五石散是否可以作为……”

  还没等诸葛诞说完,何晏就忍着笑意点头说道:“自然是可以的,不过要更少一些才行。”

  与诸葛诞说完之后,何晏转身看向众人:“五石散乃是我何晏不传之秘,若改日诸君想要再试一番的话,可来我府上过夜、寅时一并服用。”

  “切勿外传,否则别怪我不留情面。”

  司马师抬头,目光竟又与对面的诸葛诞对视了。

  诸葛诞嘴角扬起、冲着司马师点了点头,司马师也笑着示意回去。方才诸葛诞的话,司马师当然听懂了。

  何晏摆明了不愿将这五石散给出去。不过过些日子,能找何晏要一些的话、还是要试着拉下脸面的。

  不过当司马师转头看向夏侯玄时,看夏侯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感觉,竟一时间笑出了声来。

  ……

  数日后,司马芝风尘仆仆的回到了洛阳。

  车队从洛阳城西门而入,直接到了北宫的南门。

  数月以来,司马芝先是每日乘车到了潜口坞,再乘船先至武昌、后至襄阳,最后又乘车回到洛阳。

  这么长的旅程下来,纵使司马芝一直以来颇为强健的身体,也一时觉得受不住了。

  听闻司马芝返回洛阳,刚刚练箭结束的曹睿连忙将司马芝叫到了书房中。

  “司马卿回来了?朕可是等你等了许久了。”曹睿笑着看向司马芝:“快快入座!”

  司马芝答道:“谢陛下!臣在武昌耽搁的时日长了些,因此回来晚了些时日,还请陛下恕罪。”

  曹睿笑着说道:“无妨、无妨。这次出使所获如何啊?”

  司马芝在路上早就写好了报告,从怀中取出报告后双手托起,角落里站着的钟毓走过来将文书接过,呈给桌案后的曹睿了。

  “卿一边说,朕一边看。”曹睿轻声嘱咐道。

  “遵旨。”

  司马芝繁简有度的将此次出使的事情说了一遍后,曹睿也慢慢放下了手中的文书。

  曹睿道:“其实司马卿这次出访的结果,和朕原本预料的差不多。”

  “既然从军事上无法过江、那朕就暂时无法对孙权本人的性命产生威胁,他不愿名义上再降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孙权送了朕这么多东西,几乎比先帝第一次封他做吴王的时候、进贡的礼品还要多。”

  曹睿轻笑一声:“孙权这是在贿赂于朕吗?”

第228章 贿赂之用

  面对皇帝的问话,司马芝笑着答道:“陛下圣明,臣以为孙权的确是在贿赂陛下。”

  “不能战、不能降、和又和的不情愿。孙权也只能用这些私下里的手段,来让陛下对他宽容一二了。”

  曹睿轻轻颔首:“太仆此番见到孙权本人了,觉得此人如何?”

  太仆?

  司马芝心头一震,自己的职位不是行太仆吗?陛下给自己转正了?

  虽然心中欣喜,但与陛下奏对的时候不宜分神,司马芝还是暂时抑住了心中的兴奋之情。这可是九卿!

  司马芝犹豫片刻后答道:“像貌什么的臣就不必说了,大魏历来官员出使东吴的颇多,臣出发之前也看到过孙权的画像。”

  “可臣两次进入孙权府内,却明显能感觉到孙权态度的变化。”

  曹睿笑了一下:“说说,今日朕有时间。”

  司马芝拱手道:“臣入武昌后,在馆驿中住了多日都未能得见。第一次见孙权时,却在堂中见到了本应在外统兵的诸葛瑾和全琮。”

  诸葛瑾在公安、全琮在芜湖,这些讯息曹睿都是知道的。

  司马芝见皇帝没说话,继续说道:“臣初见孙权之时,第一件事就提到了与陛下纳孙婕妤、欲送给孙权聘礼一事。”

  “从臣这个使节的角度来看,很明显孙权方寸大乱、一时拿不定主意,才佯作身体不适离开堂中。”

  曹睿说道:“卿做的不错,这是将孙权准备好的一肚子话都塞回去了。”

  “虽说对魏与吴的大事没什么影响,但也能看出孙权的几分心思来。”

  “陛下圣明。”司马芝拱了拱手:“第二日臣再面见孙权之时,堂中就多了个张昭。孙权也是在此时,拒绝了再次向大魏称臣的事情。”

  司马芝说罢,本以为皇帝会讥讽孙权一番,没想到皇帝却并不是这般反应。

  曹睿轻声叹气道:“孙权能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此人对大魏之患,超过西蜀远甚!”

  “本可以一言而决,却还要等统兵大将归来再议事。疏远张昭日久,还能用张昭再坚其志。”

  “他还能拉下脸面贿赂朕!”曹睿笑着看向司马芝:“孙权能据有荆、扬二州,果然还是有其本领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嘛!”

  司马芝不知该说什么,只能接话道:“陛下圣明。”

  曹睿不以为意,缓缓说道:“孙权越是这般,朕越要除之而后快。”

  “钟毓!”曹睿高声呼道。

首节 上一节 164/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