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87节

  “朕知道。”曹睿笑着打断了卫臻的话:“朕也才刚有一个儿子,待多生几个儿子,也好挑选。”

  皇帝说的如此轻松,卫臻倒不好说些什么了。

  卫臻继续试探着问道:“那立后的事情?”

  曹睿这时点了点头:“毛嫔贤良淑德,此番又诞下皇子,给她一个后位倒也无妨。”

  曹睿笑着摇了摇头:“卫师傅不知道,朕的后宫中塞进了这么多人,每人每天都想和朕见见面、说说话,前些时日倒还新鲜,后面也就愈加不耐烦了。”

  “立其为后,替朕管一管后宫、朕也能省心一些。”

  “对了,卫师傅,你的长子卫烈、现在在陈留读书读得如何?”

  卫臻苦笑着说道:“让他在陈留老家读读书、磨磨心性也好。二十岁的年纪,正是该读书的时候。”

  就在二人说话之时,曹睿听到书房门外曹真的嗓音,后面还有些低沉声,似是钟毓在小声解释些什么。

  曹睿高声说道:“让大将军进来!”

  曹真闻声后,主动推开了门,手里托着一份文书、快步走了进来。

  “陛下,并州报捷!”曹真哈哈大笑:“鲜卑轲比能寇边雁门,被护乌桓校尉田豫,与恰好持节巡到雁门的刘晔和毌丘俭,一并率军击败!”

  “详细战报,还请陛下过目。”

  说罢,曹真双手托着战报,将其凑到了皇帝眼前。

  曹睿细细看了两遍,合上后又将战报扔到了卫臻手里。

  “朕倒是没想到,牵招恰好不在雁门,刘晔与毌丘俭二人、还能将此事做得如此漂亮!”

  “仲恭亲自冲阵、致敌大败、夺得首功!”曹睿笑道:“朕之前怎么没发现,仲恭这么能打?”

  曹真解释道:“将为兵胆,兵也为将胆。有勇将、有强兵,方能在战术上打得这么漂亮。”

  曹睿颔首,随即想起了什么似的,看向曹真说道:“田豫说,昭伯此番立下功勋,可以从什长转为都伯了!”

  曹真又笑了起来:“看来让昭伯去边关历练,还真的历练对了。”

  曹睿从躺椅上起身,缓缓说道:“昨日朕得一子,今日又边关报捷。卫师傅,替朕传下去,今晚朕要在北宫备下酒宴,三公九卿、两千石官员,皆来赴宴!”

  卫臻笑着应道:“陛下圣明,臣这就安排下去。”

第250章 风起陇右

  冬,十一月底,祁山堡。

  座落于西汉水北岸的祁山堡,地处天水郡的最南端,亦是与武都郡交界之处。

  祁山堡建于山上,所在的山峰地势陡峭,山围六、七里,高数十丈,极为险要,乃是扼守陇南通向陇右诸郡通道的要塞。

  此时祁山堡的守将、校尉郑司,正亲自在堡门外,迎接着从天水郡郡治冀县、运送补给的车队。

  “老陈,老子等你们都等急了!”

  郑司笑着迎向车队最前、负责押运粮草物资的屯将陈锐,兴奋的拍了拍他的手臂。

  老陈略带歉意的说道:“郑校尉,这两日大雪、路途难行,因此晚了两日。原本三天的路,足足走了五天。”

  “晚两日就晚两日,我又不会去你们马太守那里告状,担心什么!”郑司拽着老陈的手臂,上坡向堡内走去。

  “那这些车和粮食……”老陈略带担心的问道。

  郑司豪爽的笑着:“无妨,我找人去帮忙推上来就是!昨日手下刚在附近山里猎到了两头鹿,今日你我大醉一场,明日再回冀县!”

  老陈此时也憨厚的笑着:“那我就遵命了,多谢郑校尉款待。”

  “嗨,和我这般客气作甚!老子枯守在这里两个月了,才能见到你们这些外人一次!走,快进去!”

  郑司和老陈刚刚坐下,一旁伺候着的小卒见状连忙将酒温在炉上。

  还未等二人聊上几句,屋外忽然传来了一阵凄厉的号角声。

  刚才还笑着的郑司,一下子就变了脸色,抓过大氅、急忙起身冲了出去。

  在亲兵的指引下,郑司迅速登上了堡墙的高处,眼前见到的一幕,竟然让郑司在一瞬间愣住了。

  蜀军?是蜀军来了?

  祁山堡在西汉水的北岸,整条西汉水河谷从东北延伸至西南,乃是一条天然的、贯通陇南和陇右的大路。

  目光尽头之处,河谷间乃是黑压压的一片步兵。军队之中立着的、数不清的红色旗帜,将这支军队的来源显露无疑。

  近来天寒,已经下了多日的大雪。

  虽说今年从左将军处早已得知讯息,称蜀军可能会来北侵。

  但从左将军、郭刺史再到他郑校尉,上上下下都以为这会是明年春天的事情了。

  谁能想到诸葛亮和蜀军,顶着大雪,竟然从汉中行军至此了!

  祁山堡镇守要地,守将郑司统领一千五百士卒在此,乃是张郃亲自安排的,并非什么无能之辈。

  早有预案了!

  郑司连忙从城墙上跑下,一边跑一边将自己最信任的亲兵叫了过来。

  “尹琦!你带十骑,去冀县火速找鹿将军报信,知道该怎么说吗?”

  尹琦重重点头:“属下知道!告诉鹿将军蜀军来犯,让他早做准备,并且通知左将军和郭刺史!”

  “知道就好!”

  就在郑司急忙将自己的信物找出、要塞给尹琦之时,老陈也跑了出来、神色慌张的说道:“郑校尉,粮草还在堡门外面,这可如何是好!”

  郑司并不慌张,将老陈拉了过来吩咐道:“老陈,你还能骑马么?”

  “能骑!”老陈连忙应道。

  郑司吩咐道:“那你现在立刻和尹琦一同回冀县!”

  “那些堡门外的粮草……”老陈问道。

  郑司皱眉道:“别管粮草了!我过会儿在堡上架弩、让人赶紧搬进来,还是来的及的。”

  “你们趁着蜀军还远,现在就走,不得延误!”

  ……

  正值十一月底、陇右和祁山最冷的时候,从陇右到洛阳,整个大魏上下,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诸葛亮会选在此时北侵。

  但诸葛亮偏就来了。

  十一月二十六日,蜀丞相诸葛亮率军北侵,围祁山堡。

  二十七日,围西县,而后再度北上。

  祁山堡距离天水郡的郡治冀县,距离有一百二十里。

  从祁山堡向冀县传讯用了一日夜。

  从冀县向张郃所在的陈仓传讯,用了三日。而从冀县向安定郡的临泾传讯,也用了三日。

  至于为何向临泾传讯,自然是因为雍州刺史郭淮郭伯济,此刻就在临泾。

  若细说起来,陇右共有五郡。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四个郡从西向东、一字排开,而安定郡还在广魏郡的东北边!

  从鹿磐所在的冀县去安定郡的临泾,几乎和去张郃的陈仓一般远了。

  当雍州刺史郭淮得知此讯之时,诸葛亮的前锋高翔部,距离天水郡郡治冀县,也只有不过一日的路程了。

  一时间陇右震动。

  临泾城中,郭淮着急的嗓子都哑了。若即刻就回天水,不说三日,至少两个日夜是要有的。冀县和泾阳的直线距离,就有将近四百里了!

  此时的安定太守府内,出身豫州汝南郡的太守何虞已经几乎手足无措,根本指望不上。

  唯独镇定些的,只有安定郡都尉胡遵了。

  就在郭淮反复踱步之时,胡遵在旁说道:“方伯,安定郡一千五百郡兵,随时可以启程支援,就等方伯一声令下了!”

  郭淮叹道:“伯诚,安定郡中只有你最晓事。”

  “鹿磐的信使三日才寻到我,若按时间来算,此时在陈仓的左将军应该也得知此讯了。”

  “我现在心中忧虑的是,我启程出发后、该去何处好啊?”

  胡遵心中思量了片刻,开口问道:“方伯若是按原路返回,应该到的是上邽或者冀县?但按时间估计,等方伯到冀县时,蜀军恐怕已经将冀县围住了?”

  郭淮沉默着点了点头。

  胡遵又说道:“若是不去冀县,那么就只有在上邽停住了。但上邽在天水郡最东边,若是方伯去上邽,西边的天水郡大半、南安郡、陇西郡……”

  “岂不是都没人指挥了?”

  郭淮长叹一声:“我就是担忧此事啊!”

  “若我去上邽,则只能令蜀军不能向东。”

  “若蜀军不能向东,那西边大半个天水郡,还有南安郡、陇西郡又当如何?”

  胡遵倒难得通透了起来:“属下看,方伯倒是实在无需在此刻担忧此事。”

  “此话怎说?”郭淮皱眉问道。

  “蜀军向西或者向东,都不是方伯所能决定的。”

  “天水郡以东有广魏郡,再东边有左将军和长安的两万兵。”

  “南安郡、陇西郡的西边,还有武威的夏侯刺史、榆中的郝将军、西平的陆校尉。”

  “方伯不如先启程出发,等到了略阳之后,说不定路上就能碰到些许信使、到时候再说向西还是向东之事了!”

  郭淮感慨的拍了拍胡遵的肩膀:“想不到安定郡中,竟有你这般洞察之才!”

  “伯诚,安定郡卒南下支援交给何太守来领。你快些准备一下,随我一并走!”

  胡遵是安定大族出身,当年张既做雍州刺史时将其拔擢,而后多年就在安定郡都尉这个职位上一动不动。

  如今有了机会,胡遵哪能不愿?

  胡遵即刻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道:“谨遵方伯调遣!”

  紧接着,胡遵随郭淮身后一并昂扬走了出去,连看都没看仍在堂中呆着的何太守一眼。

  ……

首节 上一节 187/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