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204节

  “杨仪借了我的印信、又以我的名义给赵凌去了私信劝降。那赵凌这才开口,说除非本相亲至,否则他绝不会降。”

  费祎大惊:“丞相如此就信了?”

  诸葛亮语气平静的说道:“赵凌将他的次子给本相暗中送来了。”

  费祎一阵无语,这广魏太守赵凌做的好买卖!

  在此汉、魏国战之时,赵凌以一个次子就从漩涡中超然出来了。

  若诸葛亮不至、魏胜汉败,赵凌也不过死一个次子罢了,他甚至会说此人并非他次子、乃是丞相作伪。

  若诸葛亮亲至、汉胜魏败,那赵凌也是早就与汉军联络、主动归顺的。

  真真是首鼠两端!

  果不其然,第二日、也就是二十日的中午时分,诸葛亮率军亲至临渭城下,然后广魏太守赵凌开城归顺。

  一片皆大欢喜之感。

  继天水、南安两郡之后,广魏郡乃是第三个归顺蜀汉的郡治之城了。

  蜀汉军队入城接管城防后,赵凌则在城中备下酒席,欲要款待诸葛亮及其身边的一众蜀汉官员。

  如今广魏郡归顺蜀汉,全据陇右的战略又进了一步、自然是可喜可贺。

  诸葛亮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之人。与之相反,诸葛亮身长八尺、体魄雄健、酒量极佳。甚至还会在与人饮宴醉后观察、来探知下属的品行心性。这种方法若非极度豪饮之人,万万是使用不出来的。

  “赵太守是豫章人?”酒宴之中,诸葛亮略带笑意的看着年已六旬的太守赵凌问道。

  此刻的府衙之中,自然是诸葛亮坐于上首。而刚刚归顺的赵凌也不敢怠慢,连忙从席间起身,向诸葛亮拱手说道。

  “禀丞相,属下籍贯为豫章郡南昌。当年袁术之乱后,属下之父带着属下一并从南昌迁至襄阳,而后又从襄阳迁到南阳。”

  “而后就在朝中为吏,建安二十年从洛阳来到雍州任州中属官,黄初年间被点了广魏太守。”

  诸葛亮面上依旧带着笑意:“那赵太守归顺大汉,又对本相有何请求啊?”

  赵凌面上陪着笑,连忙说着不敢:“属下归顺大汉,哪敢对朝廷有所求呢?”

  见诸葛亮依旧笑着盯着自己,赵凌顿了一顿,随即缓缓说道:“如今汉与吴不是已经同盟了吗?属下只求能回故乡南昌终老罢了。”

  赵凌信誓旦旦的举着右手:“属下只此一求,还望丞相能够恩准!”

  诸葛亮哈哈大笑:“不就是回南昌吗?赵太守勿忧,本相会亲自给孙权去信的,此事实在不值一提。”

  赵凌大喜,连连给诸葛亮躬身行礼。

  “略阳急报,略阳急报!!”

  就在宾主尽欢、众人宴饮之时,门外传来了传令兵的急报之声。

  诸葛亮随即面色一凛。

第271章 兵力集结

  略阳?

  昨日不是才收到马谡在略阳发来的消息,今日难道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费祎起身走到门口,亲手将传令兵手中的军报接了过来,快步送至了诸葛亮的身前。

  诸葛亮在堂中正襟危坐,简单看了一眼军报,又将其塞回了费祎的手里,看着堂中张望着的众人,笑着说道:“昨夜魏军偷袭营寨,已被镇北将军魏延击退。马幼常因而将此事通报给本相。”

  坐在诸葛亮右边最近的赵凌也赶忙应和起来:“大汉相府中当真是群贤毕至、人才济济啊!魏将军乃是丞相司马,这也是丞相用兵有方啊!”

  这就属于硬舔了。

  相比于赵凌的擅自插话,向朗、杨仪、费祎等人对诸葛亮更为熟悉,此时已知事情有些不对头。

  “非本相用兵有方,乃是将士用命罢了。”诸葛亮从席中缓缓起身,步履从容的向外走去:“文伟、威公,你们二人随我来一下。”

  诸葛亮看了眼自己的长史向朗:“酒宴继续,今日难得好兴致!”

  向朗起身领命,诸葛亮也大踏步的走了出去,身后费祎、杨仪二人迅速跟上,费祎手中还紧紧攥着那封军报。

  来到偏厅之中,诸葛亮转身看向身后两人:“文伟,你且自行看一下军报。威公,现在各部具体动向都在何处?细细说来。”

  还未坐下,诸葛亮就在厅中站着发问,杨仪也神情严肃的拱手说道:

  “禀丞相,东路军除邓芝部四千兵全没,其余赵云部一万一千兵、王平部四千兵在略阳边上设伏,魏延部八千兵、吴班部三千兵在略阳以东扎营。共计两万六千。”

  “中路军三万,吴懿部与廖化部共计一万九千,尚在围攻上邽。黄袭所部五千驻守冀县、宗预部六千兵现随丞相驻在临渭。”

  “西路军一万两千,袁綝的五千人在围困陇西郡郡治襄武,张翼部五千兵正在前往显亲的路上,胡济的两千兵分守豲道、新兴、中陶三城。”

  各部兵力以及各城分布,早已牢牢刻在了诸葛亮的脑中,又岂用杨仪来介绍?不过从古至今,上位者总是喜欢下属将事情事无巨细的汇报出来,往往有辅助思考、查缺补漏的效果。

  见杨仪说完,一旁脸色阴沉如水的费祎、伸手将军报塞到了杨仪手里:“威公兄且看一看吧。”

  “丞相,略阳危矣!”杨仪只是大略扫过一眼,便惊呼了出来。

  费祎有些嫌弃的看了杨仪一眼,丞相心中定然更急,你还在这边给丞相添堵?

  诸葛亮缓缓说道:“曹真的八千骑兵,在昨日、也就是十九日晚到了略阳以东。”

  “先是张郃一万、又有牵招一万五千、再有曹真的八千,略阳附近的魏军已有三万三千之众,比东路军的两万六千众还多了七千!”

  “更何况……曹真带着八千骑兵来了,洛阳的三万骑里面、剩下的两万两千骑兵在哪?”

  费祎则是有些迟疑的说道:“洛阳离略阳足足有一千六百里,骑兵哪能全至呢?”

  杨仪在旁边哼了一声:“八千骑都来了,难道还能赌后面的两万多骑不来吗?”

  说罢,杨仪向诸葛亮躬身一礼:“昨日属下建议丞相东至临渭,乃是为了王师取广魏一郡。如今广魏既降,还请丞相急速发兵、前往略阳襄助东路军阻敌!”

  诸葛亮一声叹息。

  昨日不是没人提出意见。魏延昨日便说应向略阳增兵,虽然歪打正着,但魏延应当并未料到魏国会再度增兵。

  “威公、文伟,传我将令。”

  杨仪、费祎二人肃容以对。

  诸葛亮皱着眉头、昂首说道:“急令吴懿所部一万五千今夜集结、明日天亮出发略阳,限期两日夜内必至!”

  “急令张翼,不论他收信时有无攻下显亲,让他收信后即刻北上、取道兴国从西向略阳进发!”

  “急令黄袭率军四千,火速赶到上邽城外、协助廖化继续围困上邽!”

  说罢,诸葛亮立在原地沉默片刻。见杨仪、费祎二人都默默地注视着自己,他方才开口说道:“明日一早,留一千兵守临渭,其余此处的七千步、一千骑,随本相一并前往略阳!”

  杨仪出言问道:“那这广魏太守赵凌又当如何处置?”

  诸葛亮冷冷说道:“他不是在席中自表心志了吗?给他一个封侯的任命,明早就派人送他回汉中、然后再回豫章!”

  ……

  此刻,略阳城东北十里处,魏军营中。

  “子经兄,今日打的颇好啊!”曹真走进帐中,自来熟一般坐到了火炉边烤火,转头笑着看向牵招。

  “见过大将军。”牵招拱手示意,随即说道:“我十八日就到此处了,昨日白天被蜀军突了几次、颇有些急促之感。”

  “好在昨晚大将军率部也到了略阳,我有了底气方才能战、敢战。”

  曹真面色从容的说道:“仗是你打的,我又不需与你抢功,谦虚什么。”

  “我部与陛下只差两日路程,预计陛下的一万六千骑明晚就要到略阳了。刚刚收到军报,陛下以粮草后勤为由,令你我二人筹画尽快击破蜀军之策。”

  牵招点了点头:“从关中运粮至此,需要经陇道陆行近五百里,耗费甚巨,实在艰难。陛下命令急攻也是对的。”

  “大将军可有计策?”

  曹真轻轻拍了拍手,斩钉截铁的说道:“宜速不宜迟!且不说什么粮草后勤,单论我与陛下从洛阳跋涉千里至此,不是为了在略阳这个弹丸之城与蜀军对峙的,而是尽快去救援上邽、救援陇右四郡的。”

  “子经兄,”曹真转头盯着牵招:“陛下虽未明说,但旨意中似乎希望我们越早击破蜀军越好。”

  “明晚陛下至此,何不后日开始总攻?”

  牵招叹了口气,坐到了曹真的旁边,看着明灭跳动的炉中火光有些出神:“大将军,你我此处乃是略阳东北,要击穿了南边的蜀军营寨,才能往西南去救略阳。”

  “今日上午,我也带着大将军看了此处地形。我军营寨以南有东西两山,山上各修了一个小营,两山所夹的间隙不过三里。而这三里内,壕沟、鹿角、围栅样样不缺。”

  “从今日蜀军调度来看,我部南边的蜀军兵力最少过万。”牵招面带难色的说道:“我部步兵现在只有一万四千余,如何能短时间内打穿?”

  曹真出言问道:“我与陛下不是前后都来了吗?兵力如何不够?”

  牵招道:“大将军与陛下的两万余人皆是骑军。而陇右这地方又多丘陵,骑兵一时也难以上山,恐无用武之地啊!”

  “不好骑马,下马不就行了吗?”曹真扬眉看向牵招:“中军三万骑素来优中选优,下马步战亦是一等的强军。”

  “大将军也舍得?”牵招面带惊讶的问道。

  曹真反问道:“如何不舍得?我这个大将军都亲自疾驰了半月,陛下万乘之尊现在还在陇道上呢。”

  “有陛下当面,只要能对战局有利、尽快击破蜀贼,无论军中、朝中,何人还敢有言语?”

  曹真的一席话非但没有给牵招解惑,反倒让牵招更纠结起来了。

  牵招试探着问道:“那陛下能愿?”

  曹真一时失笑,吸了口气后对牵招说道:“子经兄有此疑虑倒也属正常。陛下在军略上与先帝全然不同,更与武帝相仿。”

  话一出口,曹真似乎感觉不太妥当,追加解释了一句:“子经兄尽可放心陛下,陛下比你想的更英明神武些。”

  牵招点头道:“大略些来算的话,我部一万五、大将军八千、陛下一万六。最多三万九千步军,打南边蜀贼的一万余人是够了。”

  “似乎还有些多了。”

  曹真此时已经暖和过来了,从坐垫上起身站起,铠甲发出哗啦啦的金属声,一边在帐中踱步,一边说道:

  “三万九千人打一万余人,兵力肯定是够了的,也确实多了。”

  “不过,子经兄。”曹真问道:“你部是前天、十八日下午到的对吧?”

  “大将军说得对。”牵招回应道。

  “我部比子经兄又晚了一日。”曹真缓缓说道:“那蜀军会如何动作?郭淮此前不是还说上邽城外有两万蜀兵吗?”

  牵招在心中早已将蜀军可能到来的时间推演了无数遍,即刻脱口而出道:“我是前日下午到的。若蜀军十九日收到消息、上邽旁的两万军今早开始向略阳进发,最快也要两到三日了。”

  曹真想了几瞬:“最快明晚,慢的话就说不准了?”

  牵招颔首:“正是如此。”

  曹真当机立断说道:“陛下明日有一万六千人至此,子经兄这里的兵力已然足够。”

首节 上一节 204/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