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209节

  吴班明白,迎面这支魏军不选择追杀自己所部的原因,定是魏军主帅令其阻断西、东两部汉军的联系。

  与这种战略目的相比,些许杀伤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有那么一瞬间,吴班似乎怀疑这支魏军不理自己,是不是自己官职太低?

  吴班有些自嘲的笑了一下,摇了摇头。谁让这队魏军骑兵身后,还有更多数量的骑兵呢!在两军争抢胜机的当下,自己的脑袋确实并非最重要的目标。

  就在吴班迟疑要不要如魏延一样、向东渡河以求生路之时,他惊讶地发现西边赵云营地的方向,竟有一股人数更少的骑兵朝着魏军冲来!

  竟有自家骑军来救!吴班大喜之余,亲自从亲卫手中将军旗夺了过来,擎在手中高举起来、率先向东渡河。

  原野上散乱奔跑着的蜀军士卒,见自家将军已经过河、也纷纷朝着河对面跑去。

  程喜率部从北向南驰来,见到西面有一队蜀军骑兵向自己冲来,不怒反笑、即刻下令军旗向西略微偏转,直冲冲地对撞了上去!

  正是句扶所部。

  步兵交战尚有战线僵持,胜负之分并非片刻就能明了。而骑兵连人带马、在高速驰骋之时当面迎击,巨大的动量带动兵刃向前,考验的不仅是一腔血勇和胆气,更是平日里、军营中的次次苦练。

  句扶所率的一千骑兵,成军时间不过五年左右。虽说曾与诸葛亮一同征讨过南中,且尚未经过与魏军这般大规模的合战历练。

  反观程喜所率的三千骑兵,从战事经验、阵势训练甚至士卒的从容程度,都比蜀军骑兵强上不止一点半点。

  强者当即就会获得胜利,而败者迎来的只有速死。

  魏蜀两支骑兵,一部三千、一部一千。几乎在瞬时便分出了胜负。

  仅仅是第一次冲撞,蜀军骑兵就损失了五百骑,占到了半数之多。长矛带着马匹的速度,朝着对面骑兵的甲胄冲去。

  矛尖迅猛地撕开铠甲的防御,穿入敌人身体的同时、带着血花冒着热气喷出。或者长矛直接插入胸甲与兜鍪的缝隙中,刺穿对面马上骑士的脖颈。

  这样的场景,正在数不清地重复着。显然蜀军骑士们倒下的更多,掉在马下、被后面一拥而上的马蹄践踏,纵然一时没死、也会被马蹄予以终结。

  两支骑军错开,魏军骑士的损伤还不到两百骑。

  程喜似乎对这种战果早有预料,面上的神色并没有太多波澜。一骑当先驰在队首,率部缓缓调转马头,通知亲卫晃动军旗。

  两翼的骑兵先行,中间的骑兵后行,呈雁形阵向句扶部剩下的五百骑冲来。

  句扶此时面色煞白、几无血色。原本只想听赵云之令、替南下撤退的魏延部、吴班部遮掩一二,随后撤退便是。

  自诩前程广大的句扶,却丝毫没有半点想过要死在这里!

  生死只在一念之间。

  句扶心中动摇,当即就没了战意。西边的归路被程喜部所阻,自己又无法冲透魏军骑军。情急之下的句扶只得如同方才魏延的举动一般,主动向东南渡河逃去。

  见蜀军骑兵纷纷向东南过河,程喜勒马缓缓停下,一时间竟愣住了。

  此处乃是从西南延伸至东北的一片山间平地,小河北面的面积远大于南边。魏延、吴班、句扶纷纷过河。程喜此时觉得,若是自己进逼过甚,对面这些蜀军要么会依山结阵抵挡、要么会直接登上两侧并不陡峭的山上。

  骑兵又无法上山……

  想清其中关窍之后,程喜竟然嗤笑一声,当机立断、率部向西南行去,想要兜住正在向赵云营寨靠拢的马岱部西侧。

  夏侯和部的三千骑军也抵达战场,经过程喜部冲杀的战场,比起刚才已经明朗多了。既然程喜已经向西,夏侯和率部亦是向东过河,朝着散乱的吴班部追去。

  战况瞬息万变,谁都没有预知全部的能力。

  亲自在营垒处堵住魏军的魏延,竟然能将手下士卒都带到河水东南、过河依靠山势寻得生路。

  吴班也迅速决断向东过了河,虽说还在被夏侯和部追杀中,但暂时护住了他自己的生命安全。

  只一次冲锋便损失了五百骑的句扶,也过河朝着魏延逃去,同样躲开了当面最直接、来自程喜部的威胁。

  反倒是原本在最后面、离交战最远的马岱部五千士卒,先是被程喜阻住退路,后又被追赶过来的孙礼部团团围住。

  孙礼此人的仕途倒也不同寻常。

  先是作为徐州大郡、琅琊郡太守之职,率郡兵南下参与作战,在寿春城外的大阅礼上被皇帝看重。

  而后又调入洛阳,在城南郊猎之时、面对猛虎当面挡在皇帝身前,因而在洛中声名鹊起。

  随后又被皇帝亲自下令,征召到中军为将。

  实话说,孙礼当日在淮南作战,只不过是在山地中率郡兵与吴军僵持罢了,手下并非强军,也并非领到关键之任。

  而今日则完全不同了。

  三千精锐骑兵在侧,足矣让任何一位将领胆气横生。

第278章 战况正酣

  马岱万万没有想到,此刻自己才是整个战场上被关注最多的一人。

  遥遥看见程喜所部的骑兵冲自己而来,马岱连忙令麾下士卒就地立住,结成东、西两个方阵以求自保。

  马岱所部本就是从东向西行军,按照阵型分为两部防守、倒也是合乎常理。

  但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不能用平常的手段来揣度了。

  牵招昨日为了驱使士卒,能让全军轮换着冲击蜀军营垒,硬生生挺住了一比七、八的交换比,以近三千五百人的代价、毁掉了魏延与吴懿营外、绝大部分的营寨防御。

  而魏延处昨日的伤亡甚至还不到五百。

  昨日傍晚时,军中诸将的战意低到、甚至需要皇帝亲自接见诸统兵将领,并在言语间暗示下官职封赏。

  若无皇帝的亲自到来,从上到下鼓舞了一遍士气,恐怕今日一早、牵招全军已经到了临近崩溃的边缘。

  而魏军如此拼命,为的就是今日能够突破蜀军营垒。

  然后长驱直入。

  魏延被程喜逼着撤向东南,句扶被程喜瞬间击溃逃窜。

  而马岱现在欲要与赵云部合拢?魏军精骑尽出,为的就是防止这件事情发生!

  先是程喜部自东向西,从马岱部的北面刮过,全军冲过去后、又在马岱部的西侧和南侧,两面兜住去路,与马岱隔着半里远对峙。

  而此时的孙礼,亦是与程喜心有灵犀,与手下的两名校尉合力,分为三队、从马岱东面一半的军阵外面侧切而过,如同锋利的锯齿一般,一次又一次的从军阵上刮下血肉。

  几乎将马岱军阵立时便冲得不稳。

  马岱无奈,只能将两个略微分开的军阵靠拢,结成一团。向西往赵云处、向南靠近山边皆不可求,只能猬集一团以求自保片刻。

  若外有援兵也就罢了,而此时马岱的援兵又在哪里?无论是赵云、王平,还是魏延、吴班、句扶,此时并无半个兵可以来援!

  孙礼亦通兵法,情知马岱部这般举动已经绝无生理,竟传令自己本部的两名校尉、加上孙礼一共三将,每人领一千骑卒,竟绕着马岱军阵、隔着一箭之远梭巡起来,开始炫耀武威!

  “万岁!”

  孙礼一把扯下自己的兜鍪,头上冒着发白的热气,右手高举起长矛、颇为得意的呐喊起来。

  “万岁,万岁,万岁!”

  先是亲卫随孙礼一同呐喊,而后孙礼部的三千骑士一同喊了起来,随后程喜部也是一般高声呼喊起来。

  夏侯和部缀在吴班部残军的后面,砍杀之余、几乎已经为数不多的蜀军都赶至了山脚边。此刻也随着孙、程二部高呼了起来。

  上万魏军骑兵的高呼声呐喊声,已如惊天动地一般。将这些从长安、从洛阳远途进军许久,到陇右苦战的魏军士卒心中积压的郁郁之气,一时间舒缓一空。

  已经与典满合兵一处、朝着西面行来的曹睿,此时闻听南边山呼的万岁声,嘴角略微扬起一丝弧度。

  姜维策马驱在皇帝侧前方一丈之处,踩在马镫上向远处眺望了只一瞬,便高举起了身上所佩的长剑,语气热烈的高声吼出‘万岁’二字。

  一时间,皇帝本部的四千骑,加上典满、牵招的一万余人,‘万岁’之声响彻陇右冬日的这片原野。

  如山呼海啸一般的声势,蜀军又如何听不见?魏延与身侧的句扶对视一眼,一名宿将一名小将,二人竟同时在对方脸上看到了惊骇之感。

  被逼到山脚下的吴班,无力阻止夏侯和部的骑兵在后追杀自己部下士卒,最终还是放弃了收拢残兵的努力、任凭他们逃往山上,自己则是向西南去寻魏延了。

  整个略阳东面的战场上,魏军骑兵在原野上行进,而蜀军的魏延、吴班、句扶、马岱四将,此刻竟尽皆处于狼狈之中。

  这样的战果并非意外。

  兵家正道,本就是倚多为胜。魏军兵力更多、更不惜生死、且有骑军压制。

  若这般骑兵临阵、还不能将原本兵力不过一万一千人的魏延、吴班分割击破,那大魏中军不如统统去雁门屯田算了。

  战场上这般呼啸之声,传到四里以外、略阳城下魏蜀对峙的现场,在马谡与赵云二人听来,就如同远方听不清晰的白日响雷一般。

  既是东面,有如此山呼海啸之声,又在望楼上看着军阵穿梭运动,定然是魏延部败了!

  马谡面色煞白,嘴唇也止不住的颤抖起来:“赵将军,赵将军,丞相为何还不至此?”

  “我原本以为,坚持到今晚、等到吴懿率部到达这里,兵力也能充实、防线也能抵住,说不得还能灭掉对面的魏军。”

  “谁知,谁知……”

  话说到这里,马谡甚至还带了一丝哭腔。

  赵云此刻大略已经猜到,战况确实如魏延昨晚说得那般。在营垒外的鹿角、壕沟均被拔除的情况下,他们也就一万一千人,能守到几时?

  而且魏军骑兵又多,只能求先帝在天之灵护佑,能够保住魏延与吴班二将尽量保全吧。

  而句扶……

  此刻的赵云心中,已经将句扶判了死刑。

  从军近四十载,无论是大胜小胜还是大败小败,赵云全都经历过这些。

  得益于猛将天生的强者心态、抑或是久在军旅中的从容定性,赵云此时霍然站起,双眼直直的盯向马谡。

  “幼常。”赵云沉声对马谡说道,而且是在北伐后首次如此亲切的呼唤马谡的字。

  马谡急切而又茫然的抬头,与赵云看向自己的眼神对视。

  赵云又眺望了一下东面,随即转头说道:“按照此刻的形势,西边略阳城下的魏军引而不发、东面的魏延显然已被击破,说不得半个时辰就要突到我们东面。”

  “幼常,你可有计策应敌?”

  马谡听闻东面魏军的呼啸声后,此刻的精神已经紧绷到了极点,仿佛全身失去力气一般苦笑一声,随即缓缓说道:“丞相又不准我们撤退,赵将军,此时还能有什么方法?”

  赵云恨铁不成钢的看了马谡一眼,面容坚毅而又沉着的说道:“丞相不准我们撤退的本意,是为了阻住魏军沿略阳南下!”

  “你若无法,我愿替你统领此处战局!”

  马谡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吞咽了一下口水,急忙说道:“我全听赵将军之言!还请赵将军发令!”

  赵云得了马谡亲口说辞,随即将右手伸到马谡身前。

  马谡愣了一下,随即将怀中放着的、诸葛亮授与自己的兵符,掏出放在了赵云手里。

  “我并无什么号令给你。”赵云毫无表情的说道:“此间事情我自为之!马参军,速去王平营中!”

  马谡也不迟疑,在席中顺势跪下向赵云轻轻叩首,随即爬起来、快步走了出去。

  赵云轻声一叹,传令下去、将营中所有辎重车辆运出,到南边山下迅速结成阵势。

首节 上一节 209/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