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261节
在诸多工作中,施恩就是皇帝的一项日常工作,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一项。
皇帝就是要通过不断地施恩、赏赐、褒扬,来越来越多的笼络天下人。
权力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
就拿汉末的袁绍来说,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不就是不断地通过施恩得来的吗?
皇帝乃是全天下最终极的权力背书。
曹睿封了张郃征西将军、又封了陆逊、夏侯霸、郭淮等多人。这不也是一种施恩吗?
给的越多,得到的越多,支持你的人就越多,这是世间永恒不变的一个真理。
就在曹睿与毌丘俭聊着洛阳最近发生的些许事情时,中书侍郎王昶手持一封军报,从外走了过来。
杨阜和陈矫走了之后,王昶就以中书侍郎的头衔,协助侍中王肃共掌军情机要之事。
“启禀陛下,”王昶拱手行了一礼,面上略带了一丝喜色:“大将军急报,大军在十日上午已经进入阳平关。阳平都尉张楷开城归顺,沮县长傅昕亦有劝降之功。”
阳平关,这可是阳平关!
有了阳平关在手,汉中与蜀中将彻底隔开。汉中之地也将再不复蜀国所有。
司马懿转过身来,拱手贺道:“臣司马懿恭贺陛下复得阳平关!当下之势,蜀国无能为力矣!”
司马懿自然是反应最快的。紧随其后,王肃、毌丘俭、王昶也一并祝贺了起来。
曹睿先是笑了几声,而后逐渐板起脸来:“诸卿的话朕都听到了,得到阳平关殊为可喜。但朕现在并不愿受贺,待收复汉中全境之后、再祝贺也不迟。”
曹睿的想法很简单。
若是真要庆祝,等战事结束、怎么庆贺都不为过。哪能做这种半场开香槟的事情呢?
司马懿在一旁进言道:“陛下圣明,可依臣来看,汉中全境的收复也只在朝夕间了。”
“阳平关已得,而汉中之地皆是平原、最利于骑军纵横分割。沔阳、南郑等城皆无险可依,应当一鼓作气、将其拿下。”
“更何况,沮县和阳平关不是已经降了吗?不若陛下厚赏这二人、汉中各城说不得能降得更快!”
“司空之言有理。”曹睿看向王昶:“朕现在封沮县长傅昕、阳平都尉张楷二人为亭侯、各赏绢两百匹,皆调入洛阳升迁为官,具体官职另定。”
“让大将军拿这两个人的事迹去说!”曹睿眼中闪出一丝锐利之色:“投得越干脆,朕给的价码越高!”
王昶应声答道:“臣知晓了,这就去告知大将军。”
王昶走后,曹睿背着手走出帐外。
此刻曹睿所在的大帐,就是昔日诸葛亮在赤亭留下的那个。只不过经过了一番修正,形制和规格都更符合皇帝的身份。
从帐外向西望去,映入眼帘的就是从北流向南边的故道水。
阳平关已经归属大魏,得到汉中应该已经没有悬念了。
蜀地本就偏狭,如今又没了汉中,已是亡国之相。
司马懿、毌丘俭、王肃三人也随在皇帝身后走了出来。
毌丘俭试探性的问道:“陛下,此番汉中已得、是不是可以乘胜追击、平灭蜀贼了?”
曹睿没有转头,依旧看向远方的山势说道:“仲恭是说乘势灭蜀?”
毌丘俭道:“具体细情臣并不懂,只是私下揣测。”
“不行。”曹睿说道。
“不可。”这是司马懿在旁提醒的声音。
而王肃全程在后束手、不发一言。王肃明白自己的侍中之位是由经学而来,因而随军出征的几个月里,对军略全然不提半点意见。
曹睿明白,随着汉中的拿下,无论军中还是朝中,有这般心思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若曹睿不在军中、只在洛阳远程观战的话,说不得也会起了这样的心思。
但曹睿在军中。
有些事情是亲眼目睹了的。
别的不说,就单纯的谈论军力。
在略阳一战,牵招从长安急援略阳的一万五千步卒彻底打废了。六千士卒的死亡、加上还有相当数量的伤者,让这些士卒短期内很难再上战场了。
此部剩余的数千兵力,也只能在天水各城中维持秩序、在羌人屯田时镇镇场子。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实存在的事情。
而在赤亭一战中,张郃所部也损失巨大,原本的三万人、南下时只能带走一万步卒。
这些激烈的战斗给一支军队带来的损失,平复起来是要以月、或者季度为单位的。
再说洛阳尽数带到这里的中军。五万中军从洛阳长途来援陇右,早已尽皆疲惫。
若要在汉中之后继续再打下去,中军的损失又如何算?中军空了,皇帝又该如何统御天下?
还有雍州、司隶、兖州、冀州、并州,努力维持后勤的各地郡县和数也数不清的民夫……
这些一笔一笔的帐,都是要算的、也是一定要算清楚的。
此番能取汉中,已经是大魏现在实力的极限了。
曹睿转身看向毌丘俭:“武帝当年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朕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
“不是不欲,实是不能!”
毌丘俭略带歉意的拱了拱手:“是臣失言了。”
曹睿朝着司马懿扬了扬下巴:“司空来给仲恭解释!”
司马懿语气平淡的说道:“一为粮草后勤,再攻蜀后续乏力。二为久离洛阳,中军应归京城以镇天下。”
毌丘俭恍然般点了点头。
曹睿问道:“仲恭是想领兵了?”
毌丘俭尴尬一笑:“臣是想为陛下分忧。”
曹睿笑道:“如今各将皆有分派在身,若是让朕从大将军、或者征西将军的营中挤出兵来给你,将军们说不得私下里也要骂朕的。”
“不过去年仲恭在并州讨鲜卑叛乱时,战绩还是让朕眼前一亮的。待回朝之后,在中垒营为将领兵吧!”
司马懿在旁,似乎想起来了些什么。
中垒营,不就是曹洪负责的吗?竟要分出一些给毌丘俭?
一直没有说话的王肃,此刻竟插话道:“阳平关已定,陛下可以择日前往汉中了。”
曹睿微微颔首:“朕亦有此意!”
……
从赤亭到陆逊所在的白水关,距离有七百余里。
当然,这七百多里指的是在大魏控制的区域行军,而非是说赤亭、武兴、阳安关这条路。
五日诸葛亮败退时,曹睿就命人走下辨、武街一路,去给陆逊传讯了。
七百余里,信使用了六日多才到。
十一日晚,陆逊在白水关外收到了皇帝关于赤亭战况的通报。
而此刻,诸葛亮才刚刚到达白水关。
陆逊与夏侯献二人相邻而坐,陆逊细细看了几遍军报后、又将其递给了夏侯献。
陆逊是何等用兵之才?蜀军赤亭一败,已经从实际上标志着蜀军此番北伐计划的彻底破产。
只是不知道曹真的三万追击之军,是顺着武兴、阳安关一带南下,还是顺着武兴、沮县、阳平关一路进入汉中。
对于陆逊来说,哪一条都不算坏消息。
第338章 到达沔阳
夏侯献左右翻看着军报,而后开口问道:“陆将军,陛下让你我在白水关斟酌行事。”
“这个‘斟酌’二字,又应作何解释?”
陆逊沉默了片刻,回答道:“陛下让你我斟酌,就是在不清楚此处军情的前提下,让你我在此判断。”
“从白水关到下辨、赤亭,传讯一来一回几乎要半个月。再准确无误的军情拖延半月,又该如何执行呢?”
陆逊捋须长叹:“陛下圣明啊!”
“对,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夏侯献朝着北面拱手示意后,又向陆逊请教道:
“那陆将军看,你我还要在此守备多久?”
陆逊回应道:“既然诸葛亮已从赤亭败退,那你我分蜀国兵力的作用就已经达到了。”
夏侯献皱眉看向陆逊。
陆逊进一步解释道:“不过你我在此牵扯蜀军兵力越久,对陛下那边就越有利。”
“我还是那句话。能守多久、就守多久!若是有守不住的迹象,你我再撤也未迟!”
“陆将军所言甚是。”夏侯献应道。
不过第二天,也就是四月十二日,蜀军的攻势愈发凌厉了起来。
一方面是诸葛亮亲至、将领们的积极性都更加的调动起来。
另一方面,蜀军的军势也已十分危殆,若再不逼退这股魏军、转而北上的话,恐怕局势就再难挽回了!
白水关这里,已经驻扎共计两万四千蜀军。
十二日一早,蜀军全军倾巢而出,兵分两路进发。
诸葛亮的攻势极为凌厉。
按照陆逊原本的计划,魏军在白水关外处兵力三分。
治无戴的四千羌军接应后路,并且在北修建营寨、以作退军时的遮护。
剩下的九千中军骑兵、五千羌骑,则分成两个部份。
陆逊本人与五千羌人、四千中军骑兵屯在大营之中,剩下五千中军骑兵、由夏侯献在旁另立一营,互相援护。
若是蜀军正常进攻,陆逊此番安排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