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336节
方才四名散骑刚刚回返队中,素与散骑一同行动的管辂凑了上来,没有理会另外三人,而是直接走向了钟毓身边:
“钟侍郎这是要远行了?”
钟毓吓了一跳,身子猛地向后一躲,惊恐的看向管辂:“管学士怎么知晓此事?”
管辂笑道:“我观钟侍郎额角暗骨泛光,面色青而有白,这是要远行的征兆,而且所去之处还是西北方向。”
“不知对否?”
另外三名散骑侍郎都凑了过来,像是观赏珍奇之物一般看向管辂。这事他们也是刚刚知道的,定是管辂本人占卜所出,如何能有半点作假?
当日管辂在飞光殿中占卜,四名散骑只是闻言、并未在场。眼下算是见识到了。
钟毓本就心中烦忧,见管辂占卜出还没发生之事,竟直接出言顶了一句:“管学士若如此神卜,能占我生死之时吗?”
“如何不能?”管辂轻笑几声,从袖筒里摸出一排蓍草来,当着众人之面摆弄了一番后,笑道:“钟侍郎可是生于四月初四?”
钟毓一双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他自己的生辰素来未与同僚说过,杜恕都不知道,更别说刚来不久的和逌、夏侯惠二人了,管辂根本不可能从旁人处听说。
钟毓连忙快走几步上前,拉住了管辂的手,愈加亲切而又焦急的问道:“管学士,公明兄!我将远行,即刻就要出发,还请公明兄帮我占卜一卦,看看此行是否吉利?”
管辂呵呵一笑:“钟侍郎不是要在下占生死之时吗?我只占了生辰,却还没占……”
钟毓连忙打断求饶道:“公明兄唤我表字稚叔即可!公明兄之才令我生畏,我的死日可以托于上天,万万不敢托于阁下。”
管辂点头:“那好,稚叔稍待。”
当着四人的面,管辂又摆弄起了他手中的蓍草来,不过几瞬却‘咦’的一声惊讶了起来。
“乾上乾下,乃是乾卦,此卦乃是周易六十四卦之首,我极少占得!”
望着钟毓渴盼的目光,管辂笑道:“此卦利于出行,利见大人,宜人京师,利西北之行。”
“稚叔但去无妨,定然成功!”
钟毓也不过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此刻最需要一颗定心丸,当即躬身一礼:“多谢公明兄为我占卜,在下必有厚报!”
说罢,钟毓牵上自己的那匹军马,朝着周边三人微微点头:“在下告辞,在代郡再与诸位相会。”
钟毓是为朝廷而去,几人也一并拱手行礼相送,同僚之间颇讲礼数。
钟毓走了半日、当晚扎营歇息之时,此事就传到了曹睿的耳中。
曹睿笑着对一旁的司马懿说道:“让朕看来,军中有这么一个神棍倒还是个好事。”
司马懿拱手应承道:“敢问陛下此话何解?”
曹睿缓缓说道:“待管辂名声传扬开来,若军中遇事,他之言语可以用来安定军心。”
司马懿也笑出声来:“陛下所言极是。他如今也是朝廷官员,遇大事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还是要听令而行的。”
曹睿颔首相应。
钟毓快马行了一整日,终于在三月十日的下午到达了雁门郡郡治广武城。
一路上钟毓不断给自己打气,此处连大将军家的曹爽曹昭伯都走过,自己又如何走不得呢?
匈奴、乌桓各部奉田豫的征调,都纷纷到达广武西北、中间隔着一座大山的阴馆去了,广武城里的三千大魏边军也随之同行,只有一千五百郡兵留在城内。
田豫在太和元年从护乌桓校尉升为护乌桓将军,有功的雁门郡都尉冯颇也升为了校尉、调任到田豫麾下,正在阴馆统兵。
官职涨了,虽然所属兵卒的数量并未增长,冯颇已经非常满意了。
第417章 接见异族
被田豫留在广武城中的,正是田豫的参军刘弃。
钟毓见到刘弃后,一股脑的将诸事说了一遍,复又将田豫的书信递给了刘弃。
刘弃打开书信,映入眼帘的乃是没有落款的一句话。
“刘弃:命你与钟侍郎同往轲比能处传诏,如有万一,需舍命使钟侍郎回返。此人钟太傅长子也,你当知晓轻重。”
太傅之子?让我带着同行??
这是来打仗,还是洛阳官二代来边地刷资历来着?
刘弃不敢丝毫怠慢,将书信小心放入怀中,拱手道:“不知钟侍郎是否要歇息一晚,明早再行出发?”
钟毓道:“请问刘参军,现在出发、入夜来得及到阴馆吗?”
刘弃想了一想:“入夜可以到,不过要后半夜了。”
“无妨!”钟毓神情竟坚定了起来:“你我带上十骑现在就走,今夜宿在阴馆!”
大军继续北上,曹睿也只在田豫用心修整过的房子里宿了一晚,紧接着起程前往阴馆而行。
三月十四日下午,大军到达阴馆。
阴馆城位于桑干水之南,再向西北度过桑干水,便是刘晔、毌丘俭、田豫共同作战过的马邑城了。
阴馆城与桑干水之间的大片空地,乌桓、匈奴各部的营寨稀疏而又广阔的铺开,绵延数里之长。
见大魏中军骑兵到来,鲜卑也好、匈奴也罢,得了冯颇的命令都各自居于营中,并不敢相扰。
实际上以大魏骑兵军容之盛,他们也没这个胆子相扰。
冯颇的三千士卒,在此处早就搭建了一些基础的营寨,因而两万骑兵到此后也省了不少力气。
曹睿是真心想到马邑看看。但与去马邑城游览战场相比,眼下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接见异族。
雁门郡、代郡都是田豫耕耘了十余年的的地方,护乌桓将军田豫也乐得做这个东道主,在他与冯颇、何平认真盘点了一番匈奴、鲜卑的数量后,走入中军大帐外求见。
等田豫被宣进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皇帝正在与重臣们商讨军务。大帐周围火把熊熊燃着,亮如白昼一般。
曹睿道:“朕今日随大军翻山而来,得知从广武向西翻山之路唤作西陉。西陉山上有烽燧多处,山顶有一关城也破败不堪。”
“你们说,要不要重新修整一番?”
满宠想了几瞬:“陛下是要修整其上的关城?”
曹睿颇有兴致的点了点头:“此处朕看了,乃是一处极为险要的所在。不如将西陉上的关城改叫雁门关如何?”
满宠点头:“禀陛下,修建一个关城倒也无妨。不过眼下正要用兵,是不是晚些再修?”
司马懿看满宠话里有未尽之意,笑道:“陛下,彼处关隘以外还有阴馆、汪陶等城,倒也不急着将彼处作为防守重地。”
曹睿并不在意,摆了摆手道:“朕只是觉得西陉那里该有一处险关而已。既然你们两个都有意见,此事先搁置吧。”
看到田豫站在帐门角落候着,曹睿招了招手:
“田将军有何事禀报?”
田豫快步走上前来,手持一份清单弯腰向前递去:“启禀陛下,这是匈奴、鲜卑、乌桓各部的清单。”
侍中徐庶上前将其接过,而后呈在了皇帝的桌案前面。
“那朕就看看。”曹睿打开清单,大略看了几眼。
“匈奴五部最为听话,每部来了六百精壮轻骑,总共三千轻骑,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雁门郡中的乌桓来了三千轻骑,也是听话。”
“而鲜卑各部就差了些。步度根来了四千骑,素利来了两千骑,泄归泥来了一千五百骑。这就七千五百骑了。”
“还有轲比能女婿贺齐布的三千鲜卑轻骑。总共加起来超过万骑。”
曹睿看向田豫:“田将军没有与这些鲜卑人说清楚吗?”
“按照朕和朝廷的意思,鲜卑一共出兵万骑就够。光是雁门一郡就出了七千五百骑,若再加上代郡、上谷的鲜卑,再加上轲比能来的人,光鲜卑就要出两万骑吗?”
从大魏朝廷的角度来说,兵力真不是越多越好的。
负责天下军务的满宠轻咳一声,看向田豫:“田将军,按照朝廷的计划,此番征发辽东,幽州、并州的乌桓、匈奴、鲜卑各部,或多或少、每部都要出兵。”
“一方面为了集结精锐兵力,另一方面为了消除边患,好让朝廷专心集中于辽东战事。”
“如今鲜卑出了这么多轻骑,定然是精锐混杂老弱。这是应朝廷之命出去打仗,还是准备吃一年朝廷的军粮啊?”
田豫有些紧张的拱手应道:“禀陛下,此事是臣无能,未能监督得力。还请陛下给臣一天时间,明日晚间,臣定然将此处鲜卑精简一番!”
曹睿淡定点头:“田将军原本让鲜卑出多少人?”
田豫拱手道:“臣此前是这般分配的。”
“步度根部出兵一千五百骑、素利部出兵一千骑、泄归泥部出兵五百骑。代郡、上谷各出一千骑。”
“合计五千鲜卑轻骑就已经足够了。”
“再从轲比能处征集精锐五千或者一万。”
曹睿颔首:“毕竟是异族,又不像匈奴一般有朝廷官员直辖,稍微不听话朕也是能忍的。”
“无妨,朕在此处多留一日。田将军安排下去,明日下午朕来接见一番他们。”
“遵旨,臣告退。”田豫领命而去。
……
翌日下午,五名两千石的匈奴部帅、三名乌桓头人、四名鲜卑头人,齐齐的站在皇帝帐中,等待皇帝接见。
十二名首领齐齐站在大帐之中,今日都十分知晓厉害。不敢擅动、不敢说话、甚至眼睛都不敢乱瞄。
只因为接见他们的乃是大魏皇帝陛下本人。
都是靠着大魏讨生活的,这些人对于大魏的权力架构有着清楚的认知。步度根这些人面对雁门太守都要以下属礼相待,面对田豫都要毕恭毕敬。
那面对皇帝呢?
来之前,田豫早就与他们一一嘱咐过了。面见皇帝,就要像面见你们的祖先、你们信奉的天神、狼神一般恭敬!
若谁对皇帝不敬,下场唯有死耳。
能做到一部首领,没人真是傻子。进了大魏的中军大寨,如此精锐的骑士、还有浑身铁甲的具装甲骑,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
接见异族,曹睿也难得正式了些。身穿一身金甲,没有着盔,在一众身长八尺余的虎卫扈从下走进帐中。
“你们奉诏前来,今日朕也要见一见你们。”
曹睿一边说着,一边向着大帐最中的主位走去。
“跪拜!”田豫在旁压低声音指挥道。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