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第217节
一听这名字,邢道荣当即知道这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说来也神奇,大乔这一句“你爹来了”之后,那襁褓中的婴儿倒是也不哭了。
邢道荣探头看去,便见那婴儿张着一双大眼睛,直勾勾的瞧着自己。
邢道荣直感觉自己的孩子宛如初绽的晨曦中最温柔的一抹光芒,静静地躺在那柔软而洁白的襁褓之中。
他的小脸粉嫩如初春的花瓣,额头上还隐约可见着细密的胎毛,轻轻摇曳,如同夜空中最不起眼的星辰。
邢道荣不由接过手,仔细端详一阵,却不由大笑起来。
只这一笑,不由叫邢晖吓了一跳。
“哇”的一声痛哭起来。
大乔见状大急,连忙拿回孩子,与邢道荣道:“真是的,夫君也不知小心一些,你这模样,哪个娃娃看着不怕。”
邢道荣却丝毫不以为意,听着邢晖那响亮的哭声,也只是毫不在意的说道:“娃娃哭哭胆子才大,走,我去看看玉凤去!”
说罢,也不管邢晖那小子,直去找樊玉凤去了。
大乔却看的很是新奇。
这可是邢道荣的长子啊!
这年头,有了孩子忘了妻子的不知多少。
就算是好一些的,也多会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却少见直接丢下娃,去找妻子的。
邢道荣如此举动,让大乔真也心头有些触动。
…
不提邢道荣与樊玉凤的温存,这府里的喜事还不止这一件。
邢道荣找马超提亲之后,自是要开始准备大婚。
由于是正妻,和先前取妾完全不同,这其中有些流畅自然也不一样。
不过这些事情不用邢道荣担心,此刻有崔琰、崔林张罗,他完全可以当个甩手掌柜。
不过…
这崔琰虽然张罗的很卖力,面上却有点可惜样子。
却道:“哎!将军这颗明珠,最后给马家捡着了。”
“咱们要是早能出走邺城一步,崔某说什么,也要把侄女介绍给将军,怎么也得马家争上一争。”
这话说的邢道荣怪不好意思的,却道:“崔公说笑了,在下可担不起如此厚爱。”
崔琰却好是认真表情。
却道:“怎么担不起?”
“别的不说,就说这回要不是将军去送人,咱们崔家还能不能来这成都,还真不好说。”
说起这事,邢道荣总算想起来问问天子的情况了。
却问崔林道:“德儒公,却不知天子情况到底如何?”
崔林闻言叹道:“笼中之鸟,池中之鱼,被囚禁在邺城之中。”
“忠良贤臣,皆被曹操所害,今已无人知天子到底如何了。”
邢道荣听着“恨”道:“曹操这是面子里子,什么都不要了。既然他不要,咱们也不用给他留脸面,闻说季珪公正写檄文,可叫末将也加两句?”
崔琰与崔林,虽然听不懂什么叫面子里子,但邢道荣要写檄文这件事还是听得明白。
当即称善,且看邢道荣要写些什么来…
第265章 雄起的孙权?
邢道荣的文采虽然不这些大文豪,但骂人却有一套。
说要帮着崔琰写檄文,第二日就写了个成果来。
“伪王曹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昔宦官之后,得受君眷,不思报恩。”
“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忠屠贤,弑君鸩民。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今请各处有识之士,或弃暗投明,或奋力讨逆,共讨此贼!”
“还天地清明,使奸逆之贼无处遁形,万不能助纣为虐,不然日后定遗臭万年,祸害子孙。”
崔林看着邢道荣这一截檄文,颇感叹道:“世人常说邢道荣若在盛世,定然是个大才子。”
“吾先前还不信,只想天下哪有这样文武双全的人物,直到今日亲眼所见,才知是真。”
“这檄文去了邺城,只怕没有心思的人,那也得有些心思了。”
听着崔林感叹,崔琰顿时接口就道:“若非如此,吾安得能起了教侄女嫁他的心思?”
“此人心思灵敏,却又心存大义,胸有凌云之志,却又忠心报国,扶弱而除强。”
“知大义,通小节,乃当世楷模。”
崔林闻言叹息:“可惜早被曹氏蒙蔽,不知其豺狼成性,错过了良机。”
崔琰听着却又宽慰道:“兄弟倒是也不必如此,世事难料,说不定还有转机。”
“眼下,咱们还是把这檄文,好好润色润色再说。”
崔林微微点头,这崔氏兄弟二人,当即就开始“添油加醋”,其二人笔力之犀利,自然不是邢道荣能比拟的。
写出来的玩意,可比邢道荣厉害多了。
而送出去的效果,真也属于“暴击”的范畴了。
…
本身这檄文写的就犀利,加上署名是“崔氏兄弟”,简直又是叠加上了一层buff。
这“崔氏兄弟”都写檄文了,可见曹操到底叫人憎恨成什么程度!
事实也正是如此。
从徐州屠城,到兖州杀士族名士,到引异族来攻,崔家兄弟的檄文,从大义上,猛烈攻击着曹操。
如此檄文一出,再加上曹操最近明显身体出现大问题,曹家一时之间,当真是风雨飘摇。
而这篇檄文的威力更不仅如此。
到了江东,孙权见得这篇檄文的时候,心里不由冒出了些许想法。
次日,便升起大帐,论起此事来。
…
“诸位,崔氏一族,已然尽数投了成都,如今邺城风雨缥缈,吾想正是吾等出兵机会。”
“今日欲举义旗,再攻曹操,诸位以为如何?”
孙权这一上来就要打仗的架势,叫江东大将一个个的还真有些始料未及的。
自打荆州之败,大都督吕蒙战死之后,孙权似乎就陷入在了一种自我的挣扎之中。
沉浸在内部的和谐之中,对外一点没有征伐的雄心壮志。
而随着刘备彻底拿下西凉,兵锋已经直指长安之后,事实上江东已经成为三方势力中最弱的一环了。
再要是这么下去,江东只会慢慢的陷落在衰败的路上。
如今孙权悍然要攻曹操,的确叫人有些意外。
当下两位左右都督鲁肃和陆逊,都上前拜道:“吴侯所言不错,今曹操势弱,当起兵而攻。”
孙权一看,两位都督都当即应下了,不由微笑点头道:“看来二位都督与本侯心思一样,皆觉着是攻伐曹操的好时机。”
“如此,便即刻起兵,去攻曹操!”
陆逊当即上前道:“吴侯,曹操虽势弱,然合肥之兵,却未半点调动过。”
“欲要去攻,还要起大军而去!”
“荆州之势,如今已趋于平静,刘备万不能来攻取江东,得罪两家。”
“今可动柴桑兵马,尽数往陆口而来。”
“再起两路军马,一路由末将攻合肥,一路往九江佯攻。”
陆逊侃侃而谈,却叫孙权心下微微一顿。
只是很快又反应过来,竟使微微点头道:“好!鲁肃,你调动一万精兵来路口,只留五千人在柴桑,小心刘备又背信弃义。”
说刘备背信弃义,的确是有些过分的了,但在孙权心里,刘备就是一个借地不还的小人。
说着又与陆逊道:“伯言,出了柴桑的一万精兵,吾再动本部一万精兵给你,再有陆口的两万兵马,可是够了?”
陆逊心下一算,四万大军进攻合肥,该是够了。
事实上合肥这屁大点地方,四万人已经能围了个结结实实的。
只是合肥后方的支援源源不断,是个大问题。
陆逊要攻合肥,其实面对不止是合肥的守将张辽,还有寿春、汝南等各处的驰援。
当下道:“欲要攻合肥,还请吴侯领兵往九江去佯攻,才可事成。”
这陆逊倒是胆子大,身为都督,直接指挥起了主公来了。
然孙权今日似乎一心要攻曹操去了,竟是直接点了点头道:“好,就让本侯以身为饵,相助都督,大破曹魏!”
说罢,也不问其他谋主,便令旗一甩,起身大呼:“今再伐曹操,定要杀败此贼!”
殿下众人,连忙上前拜服。
“吾等.皆随吴侯脚步!”
这一时之间,江东倒是人心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