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第333节

  这劝人的话,还不如是不劝人的好。

  果然,于禁本来就不大好的心情,此刻听得就更是不大好了,趴在榻上,直冷声道:“便是咱们有些过错,也不是说便是只有咱们的过错。”

  “那曹真如此不知用兵,害了人不说,更是没把城池拿下!”

  “魏王却是不闻不问,只朝着咱们发难,你们二人却不知是为何?”

  

  张郃与徐晃一听,便是感觉脑子嗡嗡的了。

  这家伙.

  是直接开炮了啊!

  数落了诸多不是,可见是心头实在难忍。

  如此下去,对于于禁来说,可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却又是劝说道:“于将军今日之事,咱们两个倒是盘算出来了,魏王并不是非要拿捏咱们这些老将军。”

  “只是.只是”

  说着,那张郃却是又说不下去了。

  只是他不说,于禁又如何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便是冷笑道:“只是要立威可是?”

  这.

  张郃听得面色一变,也不知道该如何相应。

  他虽然是这想法,但也不能这般直接说出口啊!

  如此这面色是几番变化,却不知道到底该怎么说才好。

  还是那句话,这张郃与徐晃打仗是行,要用嘴皮子,可是太难了。

  半晌,却叹了一句,说了说自己的心里话道:“哎魏王新上,这般做法,虽然咱们心头是懂,但也确实叫人有些寒心。”

  “只怕能有人与他劝说两句,叫他重新知道咱们这些老将的忠心。”

  徐晃在边上一阵点头,却是一副非常理解的样子。

  只是张郃不是劝说徐晃的,而是劝说于禁的啊!

  见于禁却一直没有吭声,张郃心里还是有些慌张。

  正是忐忑不知这于禁有没有听进去,终于却听其道:“吾等自然是要忠于曹氏,此事吾自然知道。”

  张郃与徐晃一听,倒是觉得没什么问题了。

  虽然于禁应该是心里还有所不满,但只要说出了这句话,那肯定就没问题了。

  只是这两人都没有发现,其实.

  于禁说的是“忠于曹氏”而非是“忠于曹丕”,这对张郃与徐晃来说是没什么差别,但在于禁的心里.却还是有些区别的。

第407章 司马懿来信

  于禁送别了张郃与徐晃之后,心里只是冷笑。

  自今日之后,曹丕还能重用自己就见鬼了。

  只是眼下自己还得暂且忍耐,便是他如此重用曹真如此人物,却总有自己的机会!

  于禁这般想着,却暗道这一阵打算称病,也不在曹丕面前晃悠了。

  正好受了责难,便说打的有些狠辣,倒是一个借口。

  如此之后,于禁就开始闭门不出。

  人啊

  这热起来的时候可是火热了,人人都捧着你。

  一旦冷下来,也是当真叫是一个冷,前头还围着你的人,顿时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如今是谁都看的出来,曹丕看不上于禁,谁又会在这个时候贴上去。

  于是

  这于禁闭门不出,便是也没人来找他了。

  一时之间,他这府里头倒是变得当真冷清了下来。

  这人啊.

  一旦冷清,就会开始变得胡思乱想了起来。

  于是独自在府里的于禁脑子是越来越迷糊。

  开始觉得.曹丕必然要害他,反倒是开始有些自闭了。

  正是如此时候,就听下头人来道:“将军.外头军司马,司马懿来寻。”

  司马懿?

  这司马懿可是曹丕的铁杆。

  曹操称王之后,就以曹丕为太子。

  后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魏太子曹丕。

  当时司马懿每次参与谋划,都有奇策,所以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与陈群、吴质、朱铄并称“四友”。

  于禁便是觉得,这司马懿来找自己,也不能是有什么好事的。

  只是这几日倒是待的过于清闲了,是以听闻司马懿来的时候,虽然觉得是没什么好事,却还是叫人把这司马懿给带了进来。

  不过

  说来司马懿虽然是铁杆,但似乎好像曹丕继位之后,其他三友一个个都重用,偏偏这司马懿只是当了一个军司马而已。

  这其中.

  也不知道是否是有什么奥妙之处。

  如此一想,于禁看到司马懿进门的时候,却看他也顺眼了一些。

  却是面色好了一点道:“军司马来此,却不知是所为何事?”

  司马懿笑着道:“将军久日不出门,实在叫我忧心,这才是来看看。”

  “这一看.将军分明是生龙活虎,安得有说的半点受伤,倒是安心了。”

  “只是.”司马懿说着一顿,脸色也变得有几分奇怪,却道:“只是既然无病无痛,为何要闭门不出呢?”

  于禁见司马懿说话,直接开门见山,心里想着是否要说实话。

  只便是他盘算时候,却见司马懿有些自来熟的上前拉着他道:“可是觉得.今要被魏王记恨,索性不出面,暂避锋芒,以待变化?”

  被司马懿一下看穿了心思,于禁忍不住一面是心里佩服,一面是微微点头。

  却叹道:“先前之事,司马也应该瞧见了,魏王如此折辱我,我又何必.何必天天在他面前,自讨没趣。”

  司马懿却摇头道:“此言差矣,魏王虽然有心掌权,然对你们这些老将,也不敢随意动作。”

  “前遭那一番,只是因兵败而要要转移了自家的决策之失而已,将军又何必如此介意。”

  “此也是为主分忧啊!”

  不得不说,这司马懿劝人的功夫,可是比张郃与徐晃是靠谱多了,至少.这能先说是曹丕的过错,让人心里是舒服一点不是。

  果然,于禁被说的也能好生应道:“司马有所不知,若是当年孟德在此,如何能如此不明是非?”

  “哎今日非吾之痛,乃曹家之痛啊!”

  这话说的,多多少少又是带了一层的滤镜来了。

  要说曹操的能力,肯定是远远比曹丕厉害多了,只是曹操不明是非的事情也是有的,不过都是基于某种目的的手段而已。

  相比曹丕,确实是稚嫩了一些。

  司马懿闻言,却是微微点头道:“将军说的却也有几分道理,只是如今只有丕公子继承大统,吾等尽心扶持就是!”

  此话一出,正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只有“丕公子”继承大统的说法,说对是对,说不对.也不对。

  就比如.

  还有曹植活着。

  

  其实曹植最开始的时候是很得曹操的喜爱的,甚至说是几欲立为太子,不过终因任性而行,饮酒无度失宠。

  后来随着二子的成长,虽然有些明争暗斗,但无奈曹丕年长一些,占着大义,曹植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只如今.

  当觉得曹丕实在不行,而曹操已经驾鹤西去的时候,那曹植就可以拿出来说道说道了。

  不过这想法于禁也只是一闪而过,眼下要说他支持曹植去…

  人都没有,他去哪里支持!

  还有…

  “这司马懿分明是话里话外点拨自己,莫不是他也有这心思?”

  如此一想,于禁便试探道:“时年若是由植公子.”

  于禁话说了个开头,司马懿紧接着话题道:“哦?植公子可还活着,还以为早死在了合肥的乱战之中。”

  于禁不知这司马懿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当下还是接口道:“司马有所不知,据军情来报,曹植公子,应该是落了江东的邢道荣手里。”

  “只是如今在何处,倒是不知。”

  司马懿闻言,沉凝了片刻,旋即非常做作的一副思考样子道:“不论如何,植公子也是昔日魏王之子,不可留在敌军手中。”

  “今我起一封书信往江东去,欲要叫那邢道荣交出人来。”

  于禁闻言,却呼:“若是植公子当真回来,只怕是叫魏王不容。”

首节 上一节 333/4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世子你别乱来

下一篇:大汉:吾乃冠军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