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第351节
至此之后,曹节就入了宫中。
眼下与刘协相伴,也有了个一二年了。
此时听得曹节所问,刘协哭泣道:“汝兄欲篡位,令百官相逼,朕故不出。”
曹节闻言一愣,旋即大怒:“吾兄奈何为此乱逆之事耶!”
只是话音才落,便见曹洪、曹休带剑而入,请帝出殿。
曹节见状大骂:“俱是汝等乱贼,希图富贵,共造逆谋!吾父功盖寰区,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窃神器。今吾兄嗣位未几,辄思篡汉,皇天必不祚尔!”
言罢,痛哭入宫。
左右侍者皆歔欷流涕。
然曹节话说的是犀利无比,样子也是可怜,但曹洪曹休,哪里管的了这族侄女(族妹)。
此可是称帝时候,可不是能够耽搁的时候。
曹洪、曹休不管曹节神情,力请献帝出殿。
刘协被逼不过,只得更衣出前殿。
华歆奏曰:“陛下可依臣等昨日之议,免遭大祸。”
刘协一听,忍不住当下又痛哭道:“卿等皆食汉禄久矣,中间多有汉朝功臣子孙,何忍作此不臣之事?”
华歆道:“陛下若不从众议,恐旦夕萧墙祸起。非臣等不忠于陛下也。”
刘协看着眼睛一瞪,恼怒道:“谁敢弑朕耶?”
华歆厉声曰:“天下之人,皆知陛下无人君之福,以致四方大乱!若非魏王在朝,弑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尚不知恩报德,直欲令天下人共伐陛下耶?”
这厮眼下也是豁出去了!
说着这般大逆不道的话,真也是不要脸皮,只为了将来的地位了。
刘协闻言大惊,拂袖而起。
见刘协起身,边上一直没说话的司马懿,顿时以目直视华歆。
华歆见得微微点头,旋即纵步向前,扯住龙袍,变色而言曰:“许与不许,早发一言!”
刘协被这一扯,吓的魂都飘出来了,颤颤巍巍,不敢应答。
曹洪、曹休拔剑大呼曰:“符宝郎何在?”
当下无人应答。
曹洪、曹休二人大怒,抽剑便斩了两个不知什么官的家伙,再呼:“交出玉玺!”
如此暴戾样子,终于叫人受不住了,便有一人颤颤巍巍,手捧玉玺出列。
曹洪、曹休见得满意,接过玉玺,就开始放肆大笑。
刘协打眼看去,只见阶下披甲持戈数百余人,皆是魏兵。
心里知道,便是今天能抗的过去,明日也抗不过去!
当下一阵抽泣,只不说话。
只是刘协不说话,别人也不说话,只是一个个看着他抽泣,一副要等他抽泣结束的样子。
刘协一看,今日怎么都绕不过去了,终于心里哀嚎一阵,便道:“朕愿将天下禅于魏王,幸留残喘,以终天年。”
此言一出,众人皆如心愿得尝,一个个都是高兴至极的面色。
有贾诩上前道:“魏王必不负陛下。陛下可急降诏,以安众心。”
这是要把口头上的应允,给落到笔上!
刘协无奈,话都已经说出了口,只得令陈群草禅国之诏,令华歆赍捧诏玺,引百官直至魏王宫献纳。
曹丕听得事情大成,心下大喜!
连忙开读诏曰:“朕在位二十六年,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迹,今王又光耀明德,以应其期。历数昭明,信可知矣。”
“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窃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丞相魏王。王其毋辞!”
自中平六年,汉灵帝刘宏驾崩,汉少帝刘辩即位,册封刘协为勃海王,后改封陈留王。
随后董卓废黜汉少帝,改立九岁的刘协为帝,至于今日,刘协自在位,真也是整整二十六年。
从九岁的小孩子,成长为了早过而立之年的青年。
只可惜,这位少年皇帝,一生都在各种“奸臣奸雄”的手中,说是皇帝,实际只是傀儡而已。
而今
大汉四百年江山,真是即将要葬送在了这位傀儡皇帝的手中。
当下曹丕听毕,便欲受诏。
边上司马懿劝谏:“不可,虽然诏玺已至,殿下宜且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
曹丕见司马懿想的极为周到,自然答应,令王朗作表,自称德薄,请别求大贤以嗣天位。
刘协没想曹丕还推辞了一番,心甚惊疑,不知要搞什么。
只是除了刘协,其他人都知道这只是走个“流程”,以绝了天下人的诽谤而已!
当下华歆便上前呼道:“昔魏武王受王爵之时,三辞而诏不许,然后受之,今陛下可再降诏,魏王自当允从。”
刘协一听这就懂了。
那是装模做样而已!
心下大恨,却也毫无办法,只能又令桓阶草诏,遣高庙使张音,持节奉玺至魏王宫。
曹丕开读诏曰:“咨尔魏王,上书谦让。朕窃为汉道陵迟,为日已久;幸赖武王操,德膺符运,奋扬神武,芟除凶暴,清定区夏。”
“今王丕缵承前绪,至德光昭,声教被四海,仁风扇八区;天之历数,实在尔躬。昔虞舜有大功二十,而放勋禅以天下;大禹有疏导之绩,而重华禅以帝位。汉承尧运,有传圣之义,加顺灵袛,绍天明命,使行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皇帝玺绶。王其受之!”
曹丕接诏欣喜,只是心里还有些犹豫,便与司马懿道:“虽二次有诏,然终恐天下后世,不免篡窃之名也。”
司马懿当即又出主意:“此事极易,可再命张音赍回玺绶,却教华歆令汉帝筑一坛,名受禅坛;择吉日良辰,集大小公卿,尽到坛下,令天子亲奉玺绶,禅天下与王,便可以释群疑而绝众议矣。”
这主意好!
直接就把事情做了,也不消一遍一遍的往复了!
曹丕道:“卿真乃孤之子房!”
旋即令张音赍回玺绶,仍作表谦辞。
又接着有华歆上表:“今魏王顾忌甚多,陛下可筑一坛,名曰受禅坛,集公卿庶民,明白禅位;则陛下子子孙孙,必蒙魏恩矣。”
事到如此,真也是别人说什么刘协照做就是,于是乃遣太常院官,卜地于繁阳,筑起三层高坛,择于此年一月,庚午日寅时禅让!
至此!曹氏篡汉!
若非是难面还有刘备,这大汉江山,便是真真切切的灭亡了!
第431章 鼓动
虽然曹丕布置禅让的事情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但这念头的消息传的实在是太慢了。
等刘备收到消息的时候,那早就木椅承重了。
此刻在成都的大殿之中,气氛压抑的很。
刘备面色冰冷,听着下头崔琰所报。
“今得来报,二月,天子请曹丕登坛受禅,亲捧玉玺奉曹丕。”
“逆贼曹丕得受,天子册曰:‘咨尔魏王!昔者唐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乱滋昏,群凶恣逆,宇内颠覆。’”
“‘赖武王神武,拯兹难于四方,惟清区夏,以保绥我宗庙;岂予一人获乂,俾九服实受其赐。今王钦承前绪,光于乃德;恢文武之大业,昭尔考之弘烈。’”
刘备听得一半的时候,眼神中滚滚皆是杀意。
只是还有当下发泄出来,只是按着桌案,显然是强行压抑着心里的怒火。
崔琰自然也知道刘备当下定然是心里极怒,但不听刘备打断,只能接着报。
“又册曰:‘皇灵降瑞,人神告徵;诞惟亮采,师锡朕命。全曰尔度克协于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逊尔位。於戏!天之历数在尔躬,君其袛顺大礼,飨万国以肃承天命!’”
如此说罢,刘备再忍不住,直接冷哼一声道:“好一个肃承天命!”
说完,也眼睛一闭道:“陛下啊这大汉的基业,你却如何能如此弃之!”
听得出来,刘备心里对刘协也是失望至极。
说起来,刘协因为年纪太小的时候就被别人拿捏在手里,确实是性格出现了一点大问题。
总之作为帝王的血气,似乎在刘协的骨子里是消失的一干二净。
如今被曹丕拿捏,也是理所当然了。
刘备这头发泄了一些,便是又挥手道:“说下去”
崔琰吞了吞口水,看刘备表情严肃,便还是硬着头皮道:“魏王曹丕即受八般大礼,登了帝位。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大魏。旋即传旨,大赦天下,谥父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陛下何在?”刘备压根不关键曹丕,只关心原来的天子刘协。
崔琰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华歆表奏汉帝既禅天下,理宜退就藩服。言讫,扶献帝跪于坛下听旨。”
“曹丕便是降旨封帝为山阳公,即日便行。”
“据闻,陛下并不愿远走,只是华歆按剑指帝,厉声而言曰:‘立一帝,废一帝,古之常道!今上仁慈,不忍加害,封汝为山阳公。今日便行,非宣召不许入朝!’”
“如此天子无奈含泪拜谢,上马而去。坛下军民人等见之,伤感不已。”
“然事已至此,大势不可逆,曹丕随后封华歆为司徒,王朗为司空,司马懿为大司马,大小官僚,一一升赏。”
听得司马懿当了大司马,邢道荣眼睛微微一抬,绝对情况有点不大对劲。
历史上司马懿现在可没那么高的地位,看来此番在曹丕代汉而立的事情,司马懿还真是出了大力气。
刘备又道:“听闻曹丕又要从许昌回邺城,可有此事?”
看样子,刘备的心态还是挺能稳的住的。
很快调整了过来,问起了曹丕迁都回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