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吾乃冠军侯!

大汉:吾乃冠军侯! 第131节

  冯武就忽然说道,“君侯,还是先去了甲胄,先前君侯挨了一下子。”

  霍嬗也不矫情,他先前确实是挨了几下。箭矢虽然没能完全射透甲胄,但是多少嵌在盔甲上,再加上挨了钝器砸,当时还是有些胸口发闷。

  将甲胄脱下,霍嬗立刻表情不好看,其他人的表情也更是难看,因为他看起来是真的有些受伤了。

  先前将嵌在甲胄上的那些箭杆砍掉,现在可以看到里层的软甲都有些变形、凹陷。虽然有丝绸内衬挡着,可是也有几支箭的肩头刺破了皮肤。

  丝绸内衬红了一大片,好在也就是表层的一些皮肤,甚至都不需要拔箭,箭射进去的也不深。

  霍嬗没好气的骂道,“这些匈奴人的主力就是不一样,到底是匈奴六角。”

  陈居担心不已,仔细检查后才安心说道,“还好,就是皮肉伤,休养一些天也就行了。”

  “这事回长安不准说,知道吗?”霍嬗一边用热水擦着身体,一边说道,“我打了几次仗,也就是这次算是见血了。”

  这也是实话,数次出征作战,霍嬗还真的没怎么受过伤。最多的伤就是骑马,大腿内侧给磨破了,这就是最疼的时候了。

  公孙敖仔细看着,忽然紧张起来,“君侯,还是先歇歇!怎么被砸了一下,伤的这么重?”

  霍嬗更郁闷了,匈奴淤青一大片,“还好冯武这小子果断,要不是他救了我,只怕就要给匈奴人砸死了!这事也不准说,要不然我再难冲阵!”

  将军难免阵前亡,这一点很多人都有觉悟。就算霍嬗是冠军侯,他也不排除自己有一天可能就是战死沙场的结局,其他人也更有心理准备。

  可是大家也都知道霍嬗的特殊之处,他喜欢冲阵,喜欢身先士卒的冲杀在前。真要是知道他受伤,皇帝肯定要派人阻止。

  打仗依然会让这位冠军侯来,可是以后他要是批着重甲想要上阵,身边一大堆人得拦着。

  霍嬗仔细的按了按胸口,说道,“不碍事,没伤着筋骨。先给我弄些肉来,我得吃吃喝喝好好进补才行。”

  一点小伤罢了,实在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真要是重伤了,也不可能在这里谈笑风生,这也都是久经沙场的人,对此也都习以为常了。

  在其他人忙着准备食物的时候,霍嬗对赵安国说道,“你让李陵率部驻扎谷口,还是要小心些匈奴人卷土重来。”

  霍嬗的安排自然不会让大家有意见,现在也确实需要小心一点,匈奴人看似是走了,汉军也派哨骑尾随在观察,可是小心无大错。

  随即霍嬗继续说道,“让赵充国率五百骑兵去大河,免得匈奴人真的绕回来了,要不然我们就难受了。”

  听着这些安排,大家自然更加没有意见。就算霍嬗不提,赵安国和公孙敖也都会提醒一下,现在还不能掉以轻心,也绝对不该觉得匈奴人没了威胁。

  现在撤回交河城在休整没问题,但是山谷那边也是有一定的兵马在防卫,不该在这个时候出现什么破绽。

  轻敌是肯定不行的,哪怕刚刚看似大胜一场,这时候该保持着警惕依然就需要保持着足够的警惕才行。

  赵安国立刻回答说道,“还是我亲自率人过去,这样大家都能安心。”

  霍嬗摇头说道,“不行,你率人去且弥。匈奴人退了,且弥那边暂时还未知晓情况,还来不及撤走。我过两天过去,看看能不能有机会再杀一些。”

  打退了匈奴的主力,这自然是值得开心的事情。不过对于战功,霍嬗显然是不嫌多,有机会的话就想着能够进一步的扩大战功。

  霍嬗的话也让人眼前一亮,可千万别忘了且弥那边还有一些敌人。虽然是匈奴和且弥的合兵,是一支偏师,但是如果能够斩杀的话,那也是大功一件。

  作为军人,自然是不会嫌弃军功多,这一次哪怕是有着不俗的战功了,可是大家还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斩获。

  解决了主力再去解决偏师,这也绝非是一个坏事情,大家对此也颇为期待。

  公孙敖就说道,“且弥人此前扼守山谷,现在是想要攻出来。趁着他们不知匈奴主力已退的时候,说不定能设伏杀了这些人。”

  霍嬗也是这么想的,“所以速度一定要快,一旦他们反应过来,我们就难有杀伤了。明天看哨骑回报,暂时还不好调动大军。”

  霍嬗还是求稳,不将匈奴主力的动向完全掌握,他也不敢一口气将主力给调走,要不然真的有可能前功尽弃。

  这件事情大家自然也都心里有数,想要去打掉匈奴人的偏师,机会只有一次。而且不出意外的话,也需要汉军不断的奔波,兵贵神速、连续转移。

  赵安国就说道,“那我明早就率兵马先行,先给匈奴人一些假象,让他们误以为我们兵力紧缺,让他们强攻出来才行。”

  霍嬗非常认可的说道,“就该如此,要是像此前一样扼守山谷,我们就是想要杀也杀不了。必须要让他们冲出来,这样才好剿灭。”

  只要匈奴的主力退了,霍嬗真的不担心偏师会制造混乱,汉军完全可以一口气吞掉,而不是担心腹背受敌。

  这时候就需要考虑‘诱敌深入’,要不然真的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匈奴的偏师退回去了。甚至那些人要是久攻不下,随时都有可能退军。

  毕竟天气不允许持久战,那些匈奴人眼看着无法冲出山谷,说不定此刻就已经是心生退意了。

  抓紧时间,这些也是汉军该做的事情,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能够有机会削弱敌人,那就不能错过了机会!

  对于霍嬗来说,战争还没有结束了。报功也需要抓紧,现在只是阶段性的胜利,但是那也是胜利,该邀功、该报喜的时候,都不能耽搁了。

  捷报一份接一份,那才是最好的大司马骠骑将军!

第186章 来自长安的消息

  霍嬗的心情不错,主要是现在赢了,那就可以心情舒畅不少。

  虽然现如今还有不少事情要做,且弥那边的战事还没有完全结束,还有机会进一步的扩大战果,那肯定是得好好的努力,有机会就不能错过才好。

  霍嬗等人在抓紧时间休息,接下来还需要继续四处奔波,一个个的显然也都闲不下来,征战显然都是不可能结束的。

  赵安国已经率领兵马开始先行,这一部先锋部队还要去稳住阵型,需要去打前哨,这一个个的都不能掉以轻心。

  公孙敖心情非常开心,说道,“君侯,这一战斩杀匈奴四千三百六十级,日逐王的相国、当户、都尉等,也斩杀数十人。”

  霍嬗听到这些军功也是笑了起来,“这还不错,虽说没有杀了日逐王,那也能接受。”

  相国、当户等等,这些也确实就是匈奴的高级官员,能够有这些人作为战利品,绝对可以让捷报上更加好看一些,这可不能不报。

  公孙敖继续说道,“俘获匈奴人一千七百二十五人,这也算是不错了。这一次匈奴日逐王部还真的不少,一口气灭了六千人!”

  六千人,这不算是特别丰硕的战果,但是也绝对不可以认为这一切就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样的战果显然足以让大汉朝堂大大的庆功一番。

  霍嬗乐和和的说道,“现如今就好了,这一趟算是没有白出来一趟。西域打了,匈奴人也打了。”

  公孙敖非常认可霍嬗的话,这一次还真的就是大胜。不管是针对匈奴人还是针对西域人,这一次都是大胜一场了,战果在那里摆着了。

  霍嬗开始了果断的行动,捷报先前就写了,现在自然也就是要将一些具体的数字给填上。有了这些数字,底气也就更足了,讨要封赏都有底气。

  公孙敖就笑着问道,“这一趟的话,估计得有至少两三个列侯、十余个两千石吧?”

  霍嬗仔细想了想,说道,“列侯怕是不会多,田仁也好、任安也罢,或者是李陵,都有功,只是都不算突出。关内侯倒是不会少,两千石也不会少。”

  仔细想一想的话,这也是非常有道理。虽然这一次是有着一些大功,战果看起来也都是无比的丰硕,看似是可以有着不俗的封赏等等。

  李陵此前守着且弥的谷口有功,任安、田仁等在对匈奴作战有一定的功劳。康达等人对决匈奴人时,这一个个的也都是有着不俗的战果。

  再加上还有着赵充国、韩增等人,这一个个的也都是有着战功,一个个的也都是拼尽全力。

  这一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特别突出的人,可是这一次也确实是有着不少人不容忽视。封侯没那么容易,但成为两千石、九卿或者郡守等等,这也不错了。

  公孙敖仔细想想,说道,“朝廷势必是会封两三个列侯,我看李陵、田仁机会就大一些,其他人有些难说。”

  霍嬗也不在意那些,就算是李陵封侯也不算什么。那最多也就是完成了李氏一族的心愿而已,成为列侯不一定就是立刻‘达官显贵’。

  在大汉也有不少列侯远离朝堂中心,就算是随军出征的时候,一些列侯也只是偏将等等。说到底就是列侯的含金量在下降,人数也不算少。

  公孙敖继续补充说道,“君侯,我仔细想过,这一次朝廷必然要派知兵的人来西域,还是要给手下儿郎们谋些好处。”

  霍嬗看向公孙敖,笑着问道,“让谭杰在西域驻守如何?他是太子的人,这一次要是不封为关内侯也说不过去。”

  公孙敖就立刻回答说道,“田仁这些人势必是要回长安,或者调任为郡守等。西域是要地,要么是谭杰,要么是赵从校、冯旦,不能让其他人占便宜。”

  谭杰那是太子刘据的人,对西域也算熟悉,这一次也立下了一定的功劳。关内侯应该是跑不掉,镇守西域也说的过去。

  赵从校、冯旦虽然在军中的资历较浅,但是他们这一次也立下来战功,关内侯也是大概率的事情。真要是在西域镇守,也完全不用担心身份不够。

  更何况他们两个都是冠军侯府出身,这样的出身足以让他们在西域有着足够的班底,毕竟很多人都认为西域是霍嬗打下来的。

  霍嬗也不客气,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以后在这边立功的机会还多不说,也能有机会出头。”

  虽然在西域肯定不如在长安生活舒服,但是作为军人的话,还是不要只想着享受,能够立功才是第一位的事情,享受的事情以后再说就好。

  至于说什么远离中枢导致被闲置等等,那些事情也根本就不需要过多的去担心。

  谭杰是有刘据作为靠山,赵从校他们有霍嬗作为依仗,自然也就不用担心没有机会出头,真要是有事肯定还是想着这些自家人。

  霍嬗随即说道,“其实真要是一口气全都给留在西域,我心里倒是有些舍不得。明后年必然是要对匈奴作战,那可是封侯的好机会。”

  听到霍嬗这么说,公孙敖也没明白了,“是啊,在西域是比较安稳。可是朝廷一旦对匈奴用兵,他们要是错过了,那以后想要封侯就难了。”

  关内侯也是侯,那是一种自我安慰。大家真正认为的封侯,那肯定还是列侯了。

  就像拜将一样,没人觉得裨将等等算是将军,常设的将军才是真正的将军,战时将军都缺些说服力,更何况还只是裨将这些呢,回长安就是校尉了。

  霍嬗也不过多纠结,笑着说道,“我们现在还是别想那么多,这些事情到底是需要朝廷来安排,陛下自有决断。”

  给些建议等等没问题,皇帝可能也会考虑霍嬗的一些举荐等等。但是霍嬗更加清楚,皇帝绝对不会是什么事情都由着他,皇帝也有自己的考虑。

  就在霍嬗让人送捷报的时候,陈居顶着风雪冲进了大帐,“君侯,信使来了!”

  持节的信使紧随入帐,“拜见大司马骠骑将军,末将奉陛下旨意,特来宣旨!”

  随即信使小心的取出密信,高举过头顶。至于宣旨,那就是一个客套的说法而已,不一定就是真的宣旨,毕竟这不是持节使臣。

  霍嬗取过信,笑着问道,“陛下近些时日还好吧?”

  信使连忙回答说道,“回大司马,陛下巡行归长安后,一直在忙于朝政,陛下身体康健。”

  皇帝一直在忙于朝政,这肯定就是客气的说法了。霍嬗心里清楚,当今天子的能力是没问题,但是贪图享乐以及沉迷女色等等,也是事实。

  这两年稍微好了点没有吃方士献的丹药,但是皇帝的封建迷信还是根深蒂固,还是在忙着求仙问道,没有因为此前丹药的事情就彻底幡然醒悟。

  习惯了这些也就行了,对此也不需要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只要皇帝现在的身体不错,没有明显的昏聩迹象就好。

  信使忽然小声说道,“陛下让末将带话,春陀入秋的时候亡故了。”

  霍嬗拆信的手顿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葬于何处?可是在茂陵?”

  信使连忙说道,“葬于阳陵。”

  霍嬗更加不说什么了,春陀是老人,此前就生病了,大家也都有着一些心理准备。那也是当初服侍汉景帝的人,此后一直在刘彻身边兢兢业业几十年。

  别看霍嬗总是打趣春陀,或者是‘挑拨离间’等等,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霍嬗和春陀的关系很好,霍嬗也是春陀看着长大的。

  不要说霍嬗了,就算是霍去病,那也是春陀看着长大的。

  霍嬗随即问道,“我府上有没有人过去祭拜?”

  信使连忙回答说道,“回大司马,侯府部曲去了三个,主母也去祭拜了。”

  “主母?”陈居就不乐意了,“我侯府什么时候有主母了?君侯不在府,谁立的主母?”

  别看陈居这几个家将看似对韩芸娘、林媚比较尊重,但是在他们看来,这两个也就是君侯的侍妾而已,她们只是妾不是妻,自然不能称主母。

  而且陈居等人也是有‘门户之见’,虽然在大汉不缺少身份低微然后位居高位的,但是他们也都觉得君侯当配名门闺秀。

  信使立刻磕头,大声报喜,“恭喜大司马,皇后殿下亲自照料君侯侍妾,君侯有后了!”

首节 上一节 131/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下一篇: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推荐阅读